文化顺应理论视阈下的典籍英译*
——以辜鸿铭《论语》英译为例
2012-03-19孟健曲涛夏洋
孟 健 曲 涛 夏 洋
(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 116044)
文化顺应理论视阈下的典籍英译*
——以辜鸿铭《论语》英译为例
孟 健 曲 涛 夏 洋
(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 116044)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论语》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论语》的翻译过程中再现原作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是传达原作风格的根本。本文在分析辜鸿铭《论语》翻译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翻译中的文化顺应理论,论证在文化顺应理论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再现原作语言特点和风格。
《论语》;文化顺应理论;典籍英译
1 引言
在《论语》的众多英译本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861年的理雅各译本、1898年的辜鸿铭译本、1938年的林语堂译本、韦利译本、1951年的庞德译本、1998年的安乐哲与罗思文译本等。在《论语》的英译过程中,众多译者关注如何更多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使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认识。本文从文化顺应理论出发,提出在《论语》英译过程中译文语言的选择要动态地顺应不同文化语境,尽可能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达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2 文化顺应理论
2.1 语境与顺应
王宗炎认为,语境指语言使用的环境,“指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上下文常常可以帮助理解词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特定意义”(李成华 2008:380)。这里所说的上下文语境是狭义概念,广义语境还包含语言使用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即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应用于翻译中是指源语和译入语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李成华 2008:380)
胡壮麟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语境指语篇内部环境,可以是词组、句子或段落篇章的内容;情景语境是语篇产生时的外界环境,参与交际的人物关系、时间、地点;文化语境是语篇涉及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历史和政治背景。(胡壮麟 1994:182-186)
Verschueren提出语言综观说和顺应论,从语言交际相互顺应角度系统、全面地阐释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他认为,语言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Verschueren 2000:55-56)。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协商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的特点。变异性使语言选择成为可能,并决定选择必须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协商性使语言使用富有弹性;顺应性使人们通过协商和选择,最终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其中,顺应性是指为满足语境需要,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灵活变通。顺应包括结构客体顺应、语境关系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意识突显。其中,语境又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前者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后者由语言使用者、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组成。语境关系顺应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顺应。(Verschueren 2000:55-59)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文化语境包括政治、历史、哲学、科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要素。语言是文化载体,其深层含义随文化不同发生变化。要成功交际,必须顺应文化差异,把言辞、信仰和思维方式同文化语境联系起来。
2.2 文化语境中的翻译顺应
Andre Lefevere认为将翻译局限在语言层面讨论不足以反映翻译的复杂性,翻译所受的许多束缚中,来自语言的束缚最不重要。(Andre Lefevere 2004)Nida也认为,“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和文化对词义的影响如此广泛,以至于在不考虑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很难对文本作出恰当的理解”(Nida 1993:1)。大多数学者认为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是决定翻译方法的主要因素。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错综复杂,密不可分。邓炎昌和刘润清认为,文化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它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包括物质的东西,如城市、组织、学校,也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等非语言的东西。(邓炎昌 刘润清1995:159)戚雨村提出更为详细的文化范围:包括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以及精神文化3个层次。(戚雨村1994:14)文化语境顺应狭义上是对当地民族文化的顺应,包括民族文化心理的顺应、民族思维方式的顺应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的顺应。但是这种顺应必须考虑民族语言特点的顺应,语言和文化本来就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文化语境因素与语言必须相互顺应,相辅相成,这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社会政治、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和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某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喻义。因此,译者必须顺应文化语境,才能选择恰当的汉字词。(王培 任晓霏 2009:576)
乔治·斯坦纳以阐释学为基础,提出翻译过程的4个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许钓 2003:97)一方面,这些步骤反映译者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译者的能动创造性。另一方面,各个步骤中又不同程度地渗透着文化语境因素对译者主体活动的制约作用。4个步骤都是以“意义”为基础的对文本中“存在意义”的“信任”,实际是对反映特定文化语境的意义的客观性的认可;译者在“侵入”和“吸收”时,尽管对“意义”的千差万别的理解会导致译文的多样性,但是不同译者都以原文“意义”为参考坐标,都会经历原语和目的语文化语境的碰撞;“补偿”仍以意义为基础,通过文化层面的“交流”来达到意义“平衡”。在翻译中是否采用归化或异化手段,关键在于译者在对文化因素的实际操作中保持自己的文化感知和文化创造力。这里,创造力并不是“创造出新的事物”,而是以特定的文化语境为依托和出发点,对其进行能动的把握。译者的桥梁作用正是以正确理解原文和译文语境为基础的。因此,译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具体文化语境的感知和理解基础上的能动性的发挥。这种创造性体现了语言层面和文化交际层面的二重效应,体现了共时与历史相结合的动态发展观。(陈亚斐 2009:177)
2.3 语言顺应性对文学翻译和典籍翻译的意义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其中,变异性和协商性是条件和基础,顺应性是根本和目的。前两者为语言选择分别提供可能性和方式,顺应性则是在此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出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从而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任何语言在使用中都要做出动态顺应。动态性和语境密切相连,作为交际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对事物的信念、对话题的兴趣都影响着顺应性。在语境因素和语言结构因素的作用下,语言的使用和选择变得灵活多样,意义的生成成为一个动态过程。意义的生成过程是话语和语境互动的过程,不同的语境因素可以左右语言的选择,改变话语的意义,而不同的语言变化也会影响到语境的变化。总之,语言选择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文化交际的顺畅。从意义的动态生成与语境的密切关系看,翻译活动要实现预期的目的,就要顺应特定的文化语境条件,如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状态,译者与读者的社交关系等,从而有目的地选择源语文本,并相应作出增删。严复译《天演论》等政治经济著作,梁启超译政治小说,鲁迅译科学小说等,都可看作是翻译活动中文化语境动态顺应的结果。(孙水良 2008:97)
文学作品的翻译活动具有多种选择组合的性质,且在任何阶段都要服从或顺应于其自身的目的和交际需要。同时,文学翻译又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的特征,更受到文本外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文学翻译本质上是顺应目的性和外部因素制约的翻译行为。从顺应的角度看,文学翻译又是意义生成在特定时间和语境条件下的动态过程,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灵活动态的顺应过程。在文学翻译这样具有明显跨文化交际特征的行为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取向和文化立场往往决定翻译的策略顺应倾向,或多顺应译入语语境,或多顺应原语语境。这种文学翻译的顺应观有力地解释了文学作品的译本多样性,是译者主要顺应于特定翻译目的和时代、译者的文化意识程度、翻译策略等维度的动态选择过程。(丁建海 2007:51)
语言顺应性对于典籍翻译更具指导意义。典籍,尤其是文化典籍的翻译最为涉及承载民族文化的时代精华,是文化显微层面和文化大语境层面动态张力的考察过程。译者在译介过程中不仅要在语言和篇章传统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取舍,还必须考虑如何成功地将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译入目的语文本,在顺应特定文化语境的基础上,彰显翻译目的和译者的创造性。作为语言的转换过程,翻译必然涉及到目的语的重构。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过程就是译文读者寻找文化语境顺应的过程。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辜鸿铭《论语》的译本上。
3 辜译《论语》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16至19世纪《论语》的翻译是以传教士占主流的话,20世纪传教士的角色大为淡化,汉学家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西方世俗学者成为翻译的主体。而自从辜鸿铭在1898年出版首部由中国人自己独立翻译的《论语》英译本后,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学者加入《论语》外译的行列。(杨平 2009:22)他以其独步神州的英文底蕴和多年对儒学的潜心研究,使其《论语》译本堪称华人译本中的佼佼者。辜鸿铭的《论语》翻译,被译者赋予塑造中国文化身份的使命。为了使译作具有完成文化使命的能力,译者采用完全贴近英语语言规范和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极端归化翻译策略。辜鸿铭翻译《论语》是对理雅各译本不满的直接产物。“现在,任何人,哪怕是对中国语言一窍不通的人,只要反复耐心地翻阅理雅各博士的译文,都将禁不住感到它多么令人不满意”。(辜鸿铭 1996:345)他认为,中西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当我们把以事件性为特征的中文翻译成表达事物本质的英文时,为了更加忠实准确地反映原意,我们应该对英译文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力图尽可能全面地保留原文中浓厚的形而上气息。这就是辜鸿铭翻译《论语》时所遵循的原则。也正是因为这些翻译原则,他的译本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并深受业界人士的褒评。(吴欣 2009:66)
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士大夫阶层和思想界掀起一股在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上追逐西方的浪潮,而在西方游历多年、受过西方教育的辜鸿铭对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风俗习惯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认为西方文明有种种弊端,而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髓。在他翻译的另一本儒家经典《中庸》的译序中,他便指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旧式的秩序正在消亡,他们欢呼新学和进步文明进入中国。然而,我个人却不相信在中国古老的秩序会过时,因为我知道旧的秩序,中国文明和中国社会秩序是一个道德的文明和真正的社会秩序,它符合事物的本性,因此绝不会消亡”(辜鸿铭1996:509-510)。正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辜鸿铭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儒经的翻译中。他要让世界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他在《论语》译序的结尾处表达了这样一个愿望:“受过教育的有头脑的英国人,但愿在耐心地读过我们这本译书后,能引起对中国人现有成见的反思,不仅修正谬见,而且改变对于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际交往的态度”(辜鸿铭1996:346-347)。他希望通过对儒家道德文化的推介,改变西方人对待中国人及中国文明的蛮横态度,“抛弃那种欧洲‘枪炮’和‘暴力’文明的精神和态度。(辜鸿铭 1996:513)
4 辜译《论语》中的翻译顺应
4.1 人名和地名的顺应
辜鸿铭翻译《论语》是出于对理雅各《论语》译本的直接不满。“理雅各博士在其译著中所展示的中国人之智识和道德的装备,正如同在普通英国人眼中中国人的穿着和外表一样,必定会使其产生稀奇古怪的感觉”。(辜鸿铭 1996:345-346)正是由于译文中缺乏对译入语文化习俗足够的顺应,理雅各译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阻碍了译入语读者对原文精髓的理解。鉴于此,辜鸿铭在翻译《论语》中,“努力按照一个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同样思想的方式,来翻译孔子和他弟子的谈话。此外,为了尽可能地消除英国读者的陌生和古怪感,只要可行,我们都尽量去掉所有那些中国的专有名称。最后,为了使读者能彻底到家地理解文本内容,我们还加了一些注释,引用了非常著名的欧洲作家的话。通过征召这些欧洲读者熟悉的思想系列,对于他们或许会有所帮助”(辜鸿铭 1996:346)。
辜鸿铭的《论语》译本从文化差异顺应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去除《论语》原著中的人名和地名等专有名词,从而消除英语读者的陌生感和怪异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作中孔子及众多弟子中,除了孔子的名字被译为Confucius以外,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只有子路和颜回二人的名字得以保留,其它弟子的名字一概被概括为a disciple of Confucius. 其他众多人名和地名也大多没有保留。例如:
①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雍也第六,6.9)// A minister in power in Confucius’ native State sent for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to make him the chief magistrate of an important town. “Politely decline the offer for me,” said the disciple to the messenger sent to him, “and if your master again should send for me, I shall have to leave the country altogether.”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名。辜译隐去其姓名,笼统地译为a disciple of Confucius,而对更不重要的人物季氏,则直接用a minister in power代替。费,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此处没有按照地名翻译的原则进行音译。“在汶上”,即在汶水之上,是“在汶水以北”,意思是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译文省去这些繁琐的信息,从方便译入语读者阅读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模糊化的概括翻译。
(2)对原作中的一些关键人物,译文通过在西方文化中寻找类似人物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此时音译原则几乎没有效应,西方文化的顺应摆到了首要位置。例如:
②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雍也第六,6.16)// Confucius, referring to two noted characters of his time, remarked, “A man who has not the wit of that person (the Sydney Smith of the time) and the fine appearance of that noble lord (the Lord Chesterfield of the time), will never get on in society now.”
“祝鮀”是卫国大夫。“佞”的意思是口才。据《左传》记载,祝鮀擅长外交辞令,能言善辩,又会阿谀奉承,受到卫灵公重用。“宋朝”指宋国公子朝,以美貌著称,《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骚乱事件。(刘宗志 2009:87)对这两个原作中的关键人物,如果单纯音译其姓名,势必难以说明其性格特征,从而影响对原文的理解。而如果采用直接解释或加注的方式,涉及到的历史年代、背景信息又过于繁杂,加重读者的阅读负担。因此,辜译采取与上例相同的借用英语中类似人物形象的做法,用英语中的Sydney Smith(西德尼·史密斯,19世纪著名英国作家)代替了原文中的祝鮀,用Lord Chesterfield(查斯特菲尔德勋爵,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及文学家,风流倜傥,是英国讲究礼仪的典范)代替宋国公子朝,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理解原著的精髓。
4.2 社会文化习俗的顺应
社会文化习俗是文化语境的重要方面,指的是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等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语言使用者生活在具体的社会文化中,其言语行为必将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古代中国和英语国家在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方面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又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这使得译者洞察文化差异,准确真实地再现原文成为可能。辜鸿铭在《论语》的翻译中,对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表达,尽量译出其深层含义。而对有些过于中国化的背景信息,则做了通俗化处理,以降低其特殊性,提高其在英语读者中的接受度。例如:
③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第三,3.1)// The head of a powerful family of nobles in Confucius’ native State employed eight sets of cho-risters (an Imperial prerogative) in their family chapel. Confucius, remarking on this, was heard to say, “If this is allowed to pass, what may not be allowed?”
八佾等于64人,一佾是8个人的行列,按周礼规定,天子的乐舞才可用八佾,按季氏的官职,只有用四佾的资格,但他僭用了天子乐舞规格的八佾,这是不可宽恕的越礼行为。在翻译中,要将这些文化背景和古代社会习俗一一翻译出来,难度很大。辜译一方面省去不必要的信息,将八佾等于64人,以及古时天子、大夫等官职的阶级礼制省去,另一方面又用相近的英语词汇chorister代替原文的“佾”,并补充说明,这是一种皇室特权(Imperial prerogative),使读者明白季氏这种做法的失礼之处。
4.3 修辞的顺应
(1)一部分译入语中可接受的修辞手法得以保留,被忠实地直译出来。例如:
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第十九,19.21)// The same disciple remarked, “The failings of a great man are eclipses of the sun and moon. When he fails, all men see it; but, when he recovers from his failing, all men look up to him as before.”
本句中的“日月之食”用以比喻君子的过错。有过错时,就像日食月食,暂时有污点,一旦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君子原本的人格光辉还会闪耀出来。这个比喻的喻体很容易被英语读者理解,因此在翻译中可以直接保留。
(2)对一部分直译有困难的修辞(比喻),力争译出其喻体的真正含义。例如:
⑤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公治长第五,5.4)// Another disciple who heard the above remarks said then to Confucius, “And I, what do you say of me?” “You are,” answered Confucius, “a work of art.” “What work of art?” asked the other. “A rich jeweled work of art,” was the reply.
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一种贵重的器具,竹制,上面用玉装饰,很华美。孔子把子贡比作贵重而华美的瑚琏,肯定子贡有才能。但这个评价并不是最高的,按孔子的观点“君子不器”,孔子这样评价子贡,是认为还没有达到“不器”的程度。在翻译时,并不适合将“瑚琏”直接译为food container at sacrifices,用这样的喻体来比喻人,会造成读者的强烈困惑。辜译从文化顺应的角度出发,将这个比喻背后隐藏的孔子对子贡真正的评价翻译出来,a rich jeweled work of art给人的感觉很华美,具有很高的价值,但读者从中也可以隐约地感到“华而不实”。
(3)对句式中的修辞,在译出其含义的同时还原其句式。例如:
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6.20)// Confucius remarked, “Those who know it are not as those who love it; those who love it are not as those who find their joy in it.”
本句的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知道——喜好——乐在其中”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是外在于己,还是你是你,我是我,不可把握。“喜好”依然是外在于我,但它已触及情感,产生兴趣。“乐在其中”则陶醉于其中,以为赏心乐事,已然物我两忘,合二而一了,这是最高的境界。(陈广逵 2009:107)辜鸿铭以文化顺应的方式关注传播中华文明,在翻译过程中,他用西方术语解释儒家概念,运用删除、添加注释等方法补充并改写原文内容,实现翻译作品在目的语文化中的社会功能,从而造成他的译文和注释比原文多出数倍。他在体现儒经精髓的前提下增添许多原文没有的内容,并创造性地解释原文。(王静 周平 2010:126)在例⑥中,辜译不仅将其字面意义译出,还在注释中进一步借用西方读者熟悉的比喻意象阐释这句话:This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moralist, a philosopher, and a real man of religion.同时译文中还保留了原文的句式修辞——顶真和层进。
5 结束语
《论语》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体现。《论语》自16世纪末开始西译以来,已出现30多个英语版本。探讨其英译的缘起,研究其翻译的历程,对比典型译本的特色,对于未来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王东波 2008:119)
翻译是译者在不同程度上,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作出选择与顺应的过程。翻译活动无不贯穿着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的互动选择机制,因此译语的选择过程也是一个在不同意识下进行不断选择的过程,一个不断优化译语的选择过程。译文只有顺应整个交际语境的方方面面,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才有保证。本文将顺应论运用到典籍英译实践中,研究在不同文化语境影响下的跨文化翻译如何达到最大程度上的等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不同语境作出动态顺应,克服不同文化语境的影响,灵活顺应文化差异,弥补文化缺省,才能避免翻译中出现信息传递障碍,保证译文体现原文旨意和风格。
陈广逵. 《论语》通释、解读与点评[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
陈亚斐.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顺应[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2).
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丁建海. 动态顺应翻译策略——评析《论语》两译本[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7 (6).
辜鸿铭. 辜鸿铭文集(下卷)[M]. 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6.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李成华. 从文化顺应的角度看翻译[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刘宗志. 论语解读[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
戚雨村. 语言·文化·对比[A]. 胡文仲编. 文化与交际[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孙水良. 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
王东波. 《论语》英译的缘起与发展[J]. 孔子研究, 2008 (4).
王 静 周 平. 意识形态对辜鸿铭翻译的操控[J]. 外语学刊, 2010 (2).
王 培 任晓霏. 从文化语境顺应看外来词翻译中汉语字词的选择[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吴 欣. 辜鸿铭《论语》的英译特色[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许 钧. 翻译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杨 平. 20世纪《论语》的英译与诠释[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10).
Lefevere, A.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ASourcebook[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Nida, E. 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责任编辑郑 丹】
EnglishTranslationofChineseClassicsunderAdaptationTheory— Reflection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Lunyuby Gu Hong-ming
Meng Jian Qu Tao Xia Yang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116044, China)
Translation is a cross-cultural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ased on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e translation ofLunyulargely depends on the means of conveying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its linguistic style.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the cultural adaptability of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Lunyu, as translated by Gu Hongming. The conclusion naturally arises that diversified methods should be utilized in translation to realize the cultural adaptability, and to convey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styles of the original work.
Lunyu; cultural adaptability;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H315.9
A
1000-0100(2012)03-0104-5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典籍英译译者的文体分析与文本的译者识别”(10YJAZH034)的阶段性成果。
201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