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非正式组织隐性德育功能初探
2012-03-19李元栋
徐 荣,李元栋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非正式组织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是人们之间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自然形成的、凭感情联系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具有经历的相似性、价值观的趋同性、兴趣爱好的一致性和需要的多层次性,当正式组织——班级、学生会、团支部等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就会自发地形成非正式组织。
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类型及特征
(1)学术型。高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促进专业发展而自建协会,举办沙龙。这种独立于班集体之外、面向全校开放的带有浓厚学术气氛的组织就是学术型非正式组织。该类型组织使学生在通过正式组织学习知识之余,还可以接触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各学科知识。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曾说:“一大群学识渊博的人……通过熟悉的沟通渠道……共同调整各自钻研的学科的要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们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磋商,互相帮助。”[1]其中提到的“沟通渠道”就包括学术型非正式组织。
(2)信仰型。以成员间理想、信念、志向相同为基础而建立的非正式组织。其成员相对成熟,思想健康向上,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高的理想,一般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如“党章学习小组”、“马列学习小组”等。这类非正式组织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渠道。
(3)情感型。以个性相近、经历相似、心理相容、情感相通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成员之间感情色彩较浓厚,相互间较信任,讲义气,重感情[2]。这类组织一般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地域色彩,极易演化成男女之间的恋爱或带有哥们义气的小圈子。
(4)兴趣型。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组织。其成员来源广泛,相对固定,多为校园课外活动的活跃分子,活动内容明确,活动时间有规律,易受社会潮流影响。
(5)对抗型。那些自以为在组织活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某些心愿不能实现、违反校规校纪受到批评或处分的学生,容易纠集在一起,对抗学校的各项管理[3]。如表现为同时逃课、同时不参加集体活动,或欺负低年级学生、打架斗殴等。这种非正式组织对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人发展危害性极大。
另外,根据非正式组织的不同性质,可分为3种类型: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积极型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对学风校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中间型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有的一致,有的不一致,可能为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正面影响,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不一致,会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4]。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以其成员的高素质、活动的开放性、形成的自发性及发展的持续性为主要特征[5]。
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如何发挥隐性德育功能
隐性德育的概念源自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杰克逊(P.W.Jackson)。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用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来说明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类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基本内容包括校园的建筑风格、人文景观、绿化程度、设施现代化的水平、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活动、人际环境等[6]。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以繁多的种类和各异的形式已经承载或发挥的隐性德育功能也远远超过了正式组织。
(1)心理归属功能。非正式组织是自愿性质的,其成员是自愿甚至是无意识地加入的。大学生进入人才荟萃、高手如林的大学后,在班级等正式组织中一些学生容易被忽视,失落感、压抑感油然而生。为了摆脱这一窘境,他们转而参加能为其提供施展才华舞台的非正式组织,帮助他们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大学生远离父母,在非正式组织中可以消除孤独感,满足他们“爱”与“被爱”的需要。从他们加入某个非正式组织这个事实本身,就可以满足他们“归属”、“安全”的需要[7]。这种心理的归属也正好为发挥隐性德育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凝聚向心功能。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可以起到联系社会与学校、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作用。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频繁交往和密切接触使其信息渠道更加畅通,视野更加开阔,个性更加鲜明,性格更加完善。正式组织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正式组织的信息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的渠道传达给学生,从而使大家有相同或相近的思维和外在行为[8],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3)价值导向功能。人们有互相结合的需要,倘若不能从正式组织获得需要的满足,则非正式组织的结合就会增多。随着高校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实行,要求学生管理模式也做相应调整。但目前仅有的少数辅导员忙于应付日常管理,难以有精力指导正式组织开展一些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导致学生积极性大大削弱,于是学生纷纷通过参加非正式组织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精神,抛弃或反对什么样的精神,需要在整个校园文化层面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所裨益[9]。
(4)行为规范功能。非正式组织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平台,开拓了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充分合作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在非正式组织中,每个学生都会下意识地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自觉地认识到人与人的差异性,更容易在平等的氛围中评价自己,调控自己的行为,逐步融入集体。因此,应当在组织内不断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以使行为规范和环境力量逐步内化到学生的精神领域和行为方式中[10]。
3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隐性德育的缺失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有时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反而受到某种程度的敌视,导致部分隐性德育功能缺失,产生了反作用。
(1)产生抵触情绪。非正式组织成员在对正式组织某些要求、工作产生不满情绪时,或受到批评处分时,容易引起其内部成员的同情和支持,引起抵触情绪,甚至产生对立思想。
(2)降低工作效率。当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发生矛盾时,或正式组织的某些制度限制了非正式组织的活动时,非正式组织成员就会成为一股销蚀力量,降低正式组织的影响力和工作效率,削弱正式组织的作用。
(3)产生帮派势力。非正式组织容易产生小圈子,成为传播小道消息和谣言的温床,不利于学生的团结。在评先评优等选举工作中,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会联合起来,影响选举的结果。有不良倾向的学生容易聚在一起,集体逃课、旷课,甚至打架斗殴[7]。
总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教育工作者要实事求是,把握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引导,积极强化非正式组织的隐性德育功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何曙荣,顾建新,徐辉,译.杭州:浙江出版社,2001.
[2]王江兵,戴跃侬.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3):8-11.
[3]王建武.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40-42.
[4]巫春华.发挥非正式群体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79-80.
[5]冯社洪,王珍.引导和发挥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78-80.
[6]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7):226-228.
[8]吕莹.论网络文化及其隐性德育功能的构建[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162-165.
[9]程玉海,卜文军.论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J].理论导刊,2008(9):125-126.
[10]柴辉.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及教育管理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