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上楼”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2-03-19陈旭峰

关键词:上楼村庄农民

陈旭峰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浙江 杭州 311121)

长期以来,学者们试图通过研究寻找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理论,或者找出一条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农民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发展道路。“农民上楼”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为缩小城乡经济社会方面的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而提出的,是对农村发展道路的有益尝试。“农民上楼”最初来自上海的“三集中”实践,所谓“三集中”是指农村人口居住向城镇集中、农村工业企业向乡镇工业园区集中和农业耕地向农场或农业大户集中。“三集中”模式由上海市土地局、农委等政府部门于1985年率先提出,是关于上海市郊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建立现代农业的指导模式。这一模式在上海市实施十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功,随后在苏南、温州及其他地区推广开来,被实践证明是内生型农村城镇化的成功经验[1]。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民上楼”问题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当前在“农民上楼”过程中带来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具有紧迫性。本文拟对近年来学者们关于“农民上楼”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从研究的重点、难点及需要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农民上楼”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一、“农民上楼”问题研究的回顾

国外与“农民上楼”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城乡发展、欧盟农村布局建设、韩国“新农村运动”、日本新农村建设以及印度“乡村综合开发运动”等方面,成果较为丰富。在国内,我国学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农民上楼”、合村并居、合村并点、村庄合并、农民集中居住、大村庄制、村庄布局调整等问题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使用“农民上楼”的称谓并不统一,但所研究的现象是共同的。国内对“农民上楼”问题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丰富的,视角也是比较多元的。下面笔者将从“农民上楼”的动力机制、过程和影响等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关于“农民上楼”动力机制和农民意愿的研究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农民上楼”也不例外,其背后也存在着动力机制,国内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刘传江认为,从村庄合并的动力和机制来看,我国村庄合并重组分为自下而上的自发模式和自上而下的计划模式。自下而上的自发性村庄合并包括社区拓展式兼并和社区联合式合并两种形式;自上而下的计划性村庄合并包括扶贫开发式兼并和工程、灾害移民安置型合并两种形式[2];郭丽丽等通过比较分析江苏省农民集中居住的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建立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力系统模型,具体分析了利益动力、产业动力、制度阻力、农民排斥力和资金阻力在农民集中居住中的作用[3]。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农民上楼”的动力机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既要考虑外部因素,也要考虑内部因素;既要考虑推动因素,也要考虑阻碍因素。两方面都是缺一不可的。

可以说,一开始“农民上楼”多是在政府等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开展起来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学术界非常关注农民在“上楼”过程中的意愿,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孙宇杰等在对江阴农民的调查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农民对于集中居住积极性的主要因素[4]。张金明等通过对江苏省江都市8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基本情况、对现有居住环境和预期目标的评价及政策等方面考察了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5];郑风田指出,地方政府在农村住房建设是否采取“集中居住”的问题上,要以农民的需求和意愿为本,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6]。从研究结果来看,有的地方为了更快地推进这项工作,存在违背农民意愿的一些做法。在“上楼”过程中,农民的意愿是需要得到充分尊重的。

(二)关于“农民上楼”模式与过程的研究

在动力机制的推动下,“农民上楼”在全国很多地方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这也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国内很多学者对“农民上楼”的模式、类型进行了分类,如赵之枫等将村庄分为城镇化型、迁建型和保留型三类,提出了不同类型村庄的整合策略和发展建议[7];田勇等提出了五种合村并点模式:“旧村入城”模式、“旧村入镇”模式、“旧村入区”模式、“村企合一”模式、“迁村并点、建设中心村”模式[8];孙晓中认为全国目前存在的各类居民点整理模式有:整体搬迁整理模式、归村并点整理模式、村庄内部挖潜整理模式、“城中村”改造整理模式、新村建设模式、地方相关成功整理模式[9];孔陆泉等研究指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苏南各地从实际出发,探索出几种不同模式:一是征地拆迁统一规划模式;二是集体经济资助建设模式;三是集体规划农民出资模式;四是保护、改造模式;五是商业开发模式[10]。从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全国不少地方轰轰烈烈开展的“农民上楼”有着不同的模式,这当然与许多地方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存在明显差异是有关系的。这也告诉我们:“农民上楼”没有统一的模式,要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方针政策。

在“农民上楼”过程中,对村庄如何布局和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府和村民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曹大贵的研究指出了村庄合并规划的意义、方法与步骤、实施策略、实施步骤[11];李芹芳等以宝鸡市金台区为例,探索新农村建设中村庄合并规划的思路,并提出村庄合并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建议[12];宋小冬等提出了“潜力评价+布局优化”的规划方法,试图对已有的多种方法起到补充、深化的作用,并以河南省临颍县台陈镇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相关研究[13];武鹏等采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空间整治为主线,以浙江省海盐县五圣村为例,运用区域人口重心、模糊集合评判等方法,对散乱无序的农村居民点实施“农民上楼”,为建设新农村社区、辅助新农村社区选址提供空间决策[14]。

“农民上楼”不仅涉及到村庄物质层面的搬迁,还涉及到村庄精神文化层面的迁建,因此“农民上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国内有学者对“农民上楼”的中间环节开展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李波认为,村庄合并是一个复杂的各理性行为主体博弈的过程。他根据理性选择学派的理论框架,把村庄合并过程中的基层乡镇政府、村庄干部和普通村民等行为主体看作理性行动者,对他们的行为选择作了深入分析[15];李鹏等基于对南京、常州、镇江农户的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农户集中居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计算了各因素的影响权重[16];赵海林在对苏北王村经验研究基础上,通过探讨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的策略,来理解策略是如何影响社会心理和社会制度建构的[17]。在“农民上楼”过程中,应该权衡政府、村庄和村民之间的利益,维护好各个利益主体的权益。

(三)关于“农民上楼”带来影响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农民上楼”无疑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都带来巨大影响,对于这些影响,有些是可以预期的,但也有些是无法预期的;同时,“农民上楼”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精神层面。“农民上楼”对农业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王延强基于江苏省江都市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农户集中居住对减轻农地细碎化的影响[18];姜新利等研究表明大村庄制可以带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9];唐皇凤等以预期后果和意外后果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湖南省AH县村庄合并的政治、社会后果[20];贾燕等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下研究了集中居住过程中农民福利的变化,提出了农民福利构成指标,使用模糊评判方法对江苏省江都市集中居住前后农民福利变化进行了测算[21];潘明对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状况发生的变化开展了相关调查[22];赵美英等以常州市A村为例,对集中居住农民的就业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23];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舒娜研究了大村庄制对农村教育的影响[24],这是为数不多的研究“农民上楼”对农村教育影响的文章,相关的实证性文章更是寥寥无几。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农民上楼”使农村和农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内有学者对“农民上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孔萍的研究指出,目前农村集中居住主要存在整体规划落后、规划不够科学、村镇建设管理机制不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领导重视不够、宣传发动不足等障碍[25]。“农民上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其作用是显著的,但同时在“农民上楼”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既有经济生活负担加重的问题,也有政治参与、村庄治理上的一些问题,还存在文化、心理认同上的适应问题。俞日恒等通过调查发现,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推行农村集中居住进程中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土地调整问题、宅基地置换问题、基础设施及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等[26];廖瑀研究了村庄合并对村级组织带来的负面影响,村庄合并后出现了治理难题[27];邓蓉的研究指出,灾后重建加快了都江堰市农民集中居住的步伐,农民住房的硬件设施和生活形态的软件改变客观上走在了前面,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却相对滞后[28];叶继红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农民作为移民对于新环境的文化适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她把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适应分成技术层面适应、制度层面适应以及观念层面适应三个方面[29]。可以说,“农民上楼”作为农村发展道路的一种模式并不适合在全国推广,这种模式只适用于部分农村地区。

(四)关于解决“农民上楼”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对于“农民上楼”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学者们也试图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如孔萍提出了推动农村集中居住的对策:必须科学合理编制镇村布局规划、推动土地产业化、多途径解决资金问题,同时政府必须强力推动[25];俞日恒等针对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推行农村集中居住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产业支撑以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等对策[26];叶继红的研究指出,政府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集中居住区的建筑物、道路、绿地等物质要素建设,更要注重作为居住区主体人的素质、思想、精神等非物质要素建设[29];张军民等通过在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寨子片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了“农民上楼”采取的对策: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建立配套的政策平台、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采用适宜的生态技术[30]。通过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相关的对策研究还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

二、“农民上楼”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于“农民上楼”问题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的重要探索;同时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民上楼”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亟需通过研究得到解决。从研究现状来看,数量相对较多,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少,可以说,这是一个可以有所突破而且亟需突破的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尚有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学科视角相对较为单一,往往只是从本学科的视角对“农民上楼”问题开展研究,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还比较少。应该从多学科、开放的角度对“农民上楼”的动力机制、模式、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等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大部分研究没有做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研究内容不是过于宏观就是过于微观。在研究过程中要做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这样的研究才更具有说服力和代表性。

第三,虽然已有学者关注农民对“上楼”的意愿和“农民上楼”在农村的适应性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显得比较欠缺。“农民上楼”不仅要与外部环境——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也要与内部环境——农村人的需求相适应,因此,深入研究农民对“上楼”的意愿和“农民上楼”在农村的适应性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没有很好地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特别是在量化研究上更显不足。当前已有的研究没有建立起衡量“农民上楼”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程度的量化指标体系,也没有建立起衡量“上楼”与农村人需求相适应程度的量化指标体系。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农民上楼”问题的研究结论更加具有科学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农民上楼”的顺利推进。

第五,比较缺乏不同农村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通过横向的比较研究能够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从而可以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农民上楼”提供借鉴意义。

第六,尚未很好地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往往不是缺乏理论指导就是缺乏实证材料的验证,从而导致在研究上还缺乏相当的深度。应该通过实地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农村的“农民上楼”理论,或者找出一条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的需求相适应的“农民上楼”道路。

三、对“农民上楼”问题研究的展望

(一)今后研究的重点

对于一项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农民上楼”问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笔者认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更加深入地研究“农民上楼”的动力机制、模式、现状与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提出解决“农民上楼”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第二,对“农民上楼”与其外部环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程度以及“农民上楼”与内部环境——农村人的需求相适应程度进行研究,构建起衡量适应程度的量化指标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农民上楼”工作的推进;第三,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农民上楼”的动力机制、模式、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通过横向研究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总结发达地区“农民上楼”的经验,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上楼”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借鉴意义,从而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民上楼”工作。

(二)今后研究的难点

对于今后“农民上楼”问题的研究,既要在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农村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变迁等因素,无疑难度是大的。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不同农村地区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大的方面来说体现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差异较大,从小的方面来说体现在同一个地区村与村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没有统一的“农民上楼”模式,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民上楼”工作;第二,对“农民上楼”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需求的适应程度进行研究难度较大,特别是要构建衡量“农民上楼”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需求相适应程度的量化指标体系,更是存在较大的难度;第三,不同地区间“农民上楼”的横向比较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不同地区间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要在它们之间进行横向比较的效果较差,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上楼”工作的借鉴意义比较有限;第四,当前农村社会处于快速转型当中,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正是这种变化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使人们很难驾驭。

(三)有待创新之处

对于今后“农民上楼”问题的研究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有鉴于以往的研究往往缺乏理论深度和系统性,今后应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农民上楼”理论体系;第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加大对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通过横向研究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上楼”的顺利推进提供借鉴意义;第三,对“农民上楼”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需求相适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定量与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分别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次上对它们之间的适应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以期能够构建出衡量“农民上楼”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需求适应程度的量化指标体系。

[1]梁德阔.内生型农村城镇化的运行机制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2-135.

[2]刘传江.村庄合并重组型农村城镇化及其制度特征[J].长江论坛,1999(1):16-18.

[3]郭丽丽,蔡曈,陈利根.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力机制及途径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9(1):63-67.

[4]孙宇杰,瞿忠琼.发达地区农民对于集中居住的积极性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22):10741-10744.

[5]张金明,陈利根.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9(10):17-20.

[6]郑风田.“集中居住”应以农民需求和意愿为本[J].城乡建设,2009(9):73-74.

[7]赵之枫,郭玉梅,张建.通州区村庄体系规划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49-553.

[8]田勇,王国营,秦磊.兖州市加快合村并点保障经济社会发展[J].山东国土资源,2009(12):53-54.

[9]孙晓中.我国农民集中居住整理模式的探讨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0(7):192-195.

[10]孔陆泉,杜贵阳.新农村建设中的科学发展观——苏南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农村经济,2007(3):30-32.

[11]曹大贵.镇(乡)域规划中村庄合并的方法与步骤[J].小城镇建设,2001(3):26-27.

[12]李芹芳,许晓婷,杨成斌,等.新农村建设中村庄合并规划研究——以宝鸡市金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08(9):32-34.

[13]宋小冬,吕迪.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0(5):65-71.

[14]武鹏,宗跃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居民点空间合并对策——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五圣村为例[J].经济地理,2008(3):464-468.

[15]李波.村庄合并中的理性选择[J].小城镇建设,2007(2):33-35.

[16]李鹏,瞿忠琼.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民集中居住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常州、镇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5472-5474,5499.

[17]赵海林.农民集中居住的策略分析——基于王村的经验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9(6):31-36.

[18]王延强.农户集中居住对减轻农地细碎化的影响分析——基于江都市的调查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19]姜新利,闵锐,孙孝建,等.大村庄制带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J].乡镇论坛,2008(11):10-12.

[20]唐皇凤,冷笑非.村庄合并的政治、社会后果分析:以湖南省AH县为研究个案[J].社会主义研究,2010(6):91-96.

[21]贾燕,李钢,朱新华,等.农民集中居住前后福利状况变化研究——基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09(2):30-36.

[22]潘明.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状况的调查[J].学理论,2009(19):125-127.

[23]赵美英,李卫平,陈华东.集中居住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以常州市A村为例[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3-57.

[24]舒娜.大村庄制对农村教育的影响[J].农业考古,2008(3):358-360.

[25]孔萍.农村集中居住的主要障碍及对策[J].唯实,2008(3):64-66.

[26]俞日恒,杨小华,苗天青.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中居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苏北为例[J].乡镇经济,2008(11):37-41.

[27]廖瑀.村庄合并对村级组织的负面影响——以成都市郊赛驰村为例[J].中国乡村发现,2007(4):45-48.

[28]邓蓉.农民居住形态改变与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的重构——关于都江堰市农民集中居住后相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1):51-55.

[29]叶继红.城郊失地农民的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J].思想战线,2010(2):61-65.

[30]张军民,冀晶娟.“迁村并点”实施成效及其思考——以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寨子片区为例[J].乡镇经济,2009(4):9-12.

猜你喜欢

上楼村庄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我的小村庄
饸饹面“贷”富农民
村庄,你好
上尽重城更上楼
两人上楼
专业创造价值——世界500强ABB集团“上楼”记
村庄在哪里
会上楼的牛仔裤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