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会计学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2012-03-18韦琴
韦 琴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学生都要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学课程,是为了让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会计学,学会把会计作为一种经营工具,运用会计信息做出生产、营销、投资、融资或其他商业决策,从而改善和推进企业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从教学的角度以及从学生的角度都存在一定问题,如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待完善,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也需要加强等,现对问题总结如下并分析相应解决办法。
一、经济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学方面看
1.教学目标尚不明确。教学目标决定培养人才的类型和方向,并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但在目前的经济学专业会计学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会计教学目标的定位,没有严格区分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无法将会计与特定的经济学专业背景联系,仅将会计学教学做为会计专业教学的浓缩版处理,认为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会计知识较为熟练地处理各种经济业务,此教学模式偏离了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学习目标,影响了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与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目标不同,对学生知识体系、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内容的要求也不同。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多,有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分析的内容,但课时少,讲课时前面讲的多,后面讲得简单。所以不得不将课程做为会计专业教学的简略版来讲授,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或者虽然热情高但难以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再有所学知识不能与本专业的知识有效结合,学生无法了解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如何实现其管理职能。
3.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依靠教材和讲义向学生讲授课程内容,学生得到的是书本层面的知识,普遍感觉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少案例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二)从学生学习方面看
1.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有些经济学专业学生做为非会计学专业,比较重视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会计学这种非专业课程往往置若罔闻,因为他们一般会认为自己将来不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学习会计没有用。这样的态度影响了他们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2.学生对会计学课程学习缺乏主动性。由于对学习会计学课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机械的听老师讲、抄课堂笔记,不思考、不动脑筋,课后也不及时复习,考前突击,更谈不上主动查阅相关资料,都是学习被动、自主学习意识淡薄的表现。
二、经济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经济学专业来讲,其会计学教学目标应该重于如何取得并使用会计信息,如何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而不是单纯会计业务处理。学生通过对会计学课程的学习,概括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了解会计信息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为达到这一目标,应提高师生对会计的认识。授课教师应扩大知识面,关注和了解经济学专业的学科背景以及内容,立体思考会计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会计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学和所学专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会计学知识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解决经济学专业学生对会计学态度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选取教学内容时尽可能结合经济学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具体可围绕会计报表的理解和使用展开,按会计报表内容来讲授会计要素和会计管理的方法,并着重讲述如何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一是会计基础理论,二是会计业务核算,三是会计报表介绍。在会计基础理论部分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复式记账会计循环等,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内容可以简单说明。在会计业务核算部分,以资金流程为主线,按照供应生产销售利润的形成与分配来介绍,同时加入资金的投入资产的管理,资金的对外投资等内容。在会计报表部分,要详细介绍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含义,会计报表的结构,重点应放在会计报表的分析以及如何利用附表和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