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环境成本的核算

2012-03-18苏晓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4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分配核算

苏晓玲

近年来,全球各种自然灾难频繁发生,都让人类感到对自然灾难的恐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再一次成为全球热点。我国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对全球及周边国家环境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然而,很多人对环境成本的核算没有重视。

一、环境成本的概念

环境成本属于广义的范畴,它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由于利用了环境而发生的成本。它包括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实现环境要求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性资产和生态资源性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和隐性恶化成本。

二、环境成本的核算原则

1.总体性原则。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生活质量的战略行为,对环境和生态的控制是一种宏观控制。政府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制定经济发展相关的战略、环保、税收等政策和法律法规时,一定要重视和考虑环境成本。而相关会计政策的制定也要能充分体现环境成本,通过可操作环境成本核算制度把所有企业对整个社会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表达。

2.动态性原则。经济发展和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出现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环境的污染程度、污染的性质、预防污染的措施以及治理污染的能力在不同的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因此就要求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要随着相关政策的改变而相应发生变化。

3.有限性原则。环境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它的有限性,就要求人们要珍惜和保护环境,不断改善环境,从而提高环境资源循环和综合利用的程度。在此过程中,会计的作用就是通过对企业控制和处罚污染环境现象的适当表述,能够使全社会共同认识这种现象的社会危害,通过鼓励和支持企业节约资源和开发新资源,可替代资源,最终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

三、环境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计量方式上存在局限性。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货币计量是会计的基本假设之一,在经济活动中记录并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但是由于现实经济核算的复杂性,在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中,许多事项很难甚至无法用货币进行计量,就需要依靠物理量或者化学单位等实物计量来完成。所以,为保证环境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就需要尽量完善现有的计量模式。

2.成本分配方式不够合理。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中,传统的成本分配通常是按照人工数、产量等标准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公正,污染较轻的产品承担较高的环境成本,而污染严重的产品可能分摊的环境成本比较少,这种不公平会影响经济秩序,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3.费用分配不够明确。通常情况下,与环境有关的企业费用支出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期间费用,这种做法虽然操作简便,但也有其内在的不足,因为企业只有在环境支出实际发生时列入费用,却对潜在的成本忽略不计,由此使得当期收入与费用配比不合理,生产成本小于企业的真实成本,虚增了当期利润,使税负增加,最终造成了财务信息的不准确。

四、完善环境成本会计的核算

1.根据需求和目的选择核算方法。环境成本核算方法各有特点,企业可以从不同的需要和使用目的出发来选择核算方法。企业在核算整个内外部环境成本时,是一种全成本的思路,对企业长期投资,资本预算等战略决策较为适用。

2.采用多种方法的有效结合进行核算。企业可以依据不同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结合多种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比如,完全成本法考虑到了外部环境成本的计算,更加适合于企业制定长期投资决策;作业成本法从关注内部环境成本出发,依据作业归集成本将这些成本分配到生产流程过程中。所以,企业应该先关注能符合其定义的内部成本,把完全的内部成本包括在决策当中。用较合理的分配方式,把内部环境成本分配到与产生这些成本有关的产品、流程上去。之后,对企业认为是最重要的、可计量的外部环境影响进行确认和计量。

3.重视外部成本的核算。在实务中可以采用货币和实物单位对外部环境成本进行双重确认和计量,把外部环境成本在运用同一资源的不同企业、部门和单位之间进行分配,不仅能确认和计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释放有害物质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还需要确认最终报废处理时产品可能造成的对环境不利的影响。因此,从正确核算企业成本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外部成本的核算模式就更加适合中国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分配核算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