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索与实践

2012-03-18陆学文晏连源徐为民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4期
关键词:条形码国有资产我院

陆学文 晏连源 徐为民 吴 瑾

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实验基地、科研设施以及科学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是支撑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条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农业科技进步、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科研条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促进科研条件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指导思想,对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种要求,提高资产管理绩效,我院做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我院前身是创建于1932年的中央农业实验所,是直属江苏省人民政府领导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院本部现有13个专业研究所,下辖8个农区所,2个试验站等10个二级预算单位,账面固定资产20余万件,因为历史较久,单位性质特殊,所以资产管理事务繁杂,工作量大。我院的具体做法是:

一、摸清家底,夯实管理基础

我院以2007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为契机,成立由院所内各单位或项目组、财务以及纪委审计等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联合清查组,对院系统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盘点。通过资产清查,找出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真空”和“漏洞”,获取了资产管理的初始化信息、为实行资产动态监管打下了良好基础。我院还因此被评为“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先进单位”。

二、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面广量大、政策性强的工作。我院深入贯彻落实省有关资产管理工作的精神,从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的创新上抓规范、求突破。针对2007年资产清查及后续的资产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立足长效机制建设,2007年以来制定和完善了近20项财务管理制度,其中和固定资产管理直接相关的有9项,使我院的资产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三、理顺体制,搭建管理网络

理顺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管理机构,充实管理队伍,明确管理职责。院财务处设立资产管理科,履行院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在省财政厅、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对院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各单位明确本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履行资产管理职责,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专业管理人员,且保持相对稳定,以确保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各单位的内设部门、研究单元(研究室或项目组等,下同)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研究单元的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每一个职工个人对自己使用和保管的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明确分工,层层落实,确保将每一项资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四、狠抓落实,强化过程控制

(一)抓采购环节,防范风险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合理配置资产。我院属于农业科研单位,除了财政预算安排的政府采购资金外,还有科研项目经费、自筹资金等。我院将政府采购的范围扩展至所有资金来源的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对列入省集中采购目录的仪器设备,委托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进行采购;对未达到省集中采购标准的仪器设备,根据院制定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小型科研仪器分散采购操作规程》,参照省政府采购中心的流程,在院内进行竞争性谈判采购,规范采购行为,每次采购均通过院网站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院纪委监察室全程介入,加强对采购的监督,有效规避了资产购置中的风险和不良行为。对农区所的资产配置行为也明确要求,加强指导和检查。

(二)抓登记环节,杜绝遗漏

规范固定资产登记报账流程。固定资产购置发票在报销之前,必须填写“江苏省农科院固定资产登记表”,详细注明资产名称、规格、品牌、购置时间、原值、存放地点、使用人等完整信息,经院资产管理员进行资产管理系统登记,并加盖“江苏省农科院固定资产登记”印章之后,财务人员才会办理发票报销手续,确保了资产的登记及时,没有遗漏。同时,资产管理员每月将管理系统信息与财务账套进行核对,保证财务报表与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资产信息的一致,对于核对不一致的地方,及时查明原因并作出处理。

(三)抓使用环节,明确职责

对于单位自用资产,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强化使用人的责任意识。每一项在用资产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使用人或责任人,对该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负责,使用人或责任人发生变更的,需主动办理变更手续,资产管理员及时做好资产信息的变更修改。对一些经费充裕单位或项目组需更新但不符合报废标准的闲置资产在院所层面进行调配使用,既满足相关单位或项目组设备更新的需求,又避免浪费。对院本级专业所使用国有资产进行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抵押、担保的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对农区所除自用以外的国有资产使用行为从严管理和控制。

(四)抓处置环节,规范程序

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院本级的资产处置,由资产使用部门报送书面的资产处置申请,列明处理理由,预处置资产清单,并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院财务处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的资产处置手续,对报废资产集中回收,并在院纪委监察室、审计室的监督下统一处置,坚决杜绝申请报废资产继续留原单位使用的不正常现象,维护资产处置工作的严肃性。

加强对农区所资产处置的审批、审核。要求农区所报送的资产处置申请材料完整、齐备,对涉及到的大额资产,尤其是专项资产的处置,院财务处资产管理科到农区所现场查看预处置的资产实际情况后,再进行相应的审核或审批,保证了资产处置的真实、准确。

五、求实创新,确保管理成效

(一)创新管理模式,推进资产管理的科学化

针对我院异地实施项目多,承担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经费预算报账的特点,我院提出了异地固定资产管理的模式:院系统各单位按项目要求在异地实施项目所形成的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经单位科研或科技服务等相关部门认定同意,凡属无法移动且单位无法直接实施管理的,由项目实施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和管理;外单位在我院实行预算报账的项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由项目实施单位登记管理。项目结题后,院外实施项目经认定由实施地相关部门登记和管理的固定资产,研究室、项目组和课题等研究单元需提出处置意见,经单位科研或科技服务部门批准后执行,有效破解了异地资产管理的难题。

(二)拓展软件功能,促进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由于我院科研单位特有的账务设置和核算要求,加上部门设置复杂,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难以满足我院资产跨账套统计查询及批量调整的需要。在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资产处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协调下,我们配合相关软件开发公司对资产管理系统进行了个性化的拓展,专门编制了相关程序,强化了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使我院的资产跨账套查询及批量调整需求得以实现。

(三)实施条形码管理,提升资产管理的信息化

在推进国有资产条形码管理工作中,资产的清查以及信息核对是整个工作重点和难点。我们采取的是先点后面、有序推进的方式,选取资产管理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作为试点部门,先期开展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工作。通过试点发现推进国有资产条形码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积累经验,以提高后期的工作效率。在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在院本部全面推进国有资产条形码管理工作。到2011年底,全面完成院本级固定资产的信息核对、修改以及条形码的打印、粘贴工作。固定资产条形码工作的完成,提升了我院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猜你喜欢

条形码国有资产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创意条形码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有趣的条形码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