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2-03-18刘艳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4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科研经费国有资产

刘艳辉

资金是每一个单位的经济命脉,财务管理工作更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农业科研经费的日益增加,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如何加强单位财务管理,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特点,对每个财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农业科研单位大多为财政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其财务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不足: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利。许多农业科研单位由于编制有限、人手紧张等原因,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岗现象;有些单位财务人员少,分工不明确,存在一人多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没有严格分离。

2.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业务上受财政部门领导,在行政上受本单位领导,会计人员独立性易受单位负责人的影响,内部财务控制不能有效运行。

3.管理模式的滞后。有不少农业科研单位的领导认为,财务就是为科研人员服务的,只要不记错账,把科研经费花出去就行了,所以只强调会计核算,忽略了财务管理的职能。

4.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各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正在逐渐完善,但仍有些单位存在账实不符,随意处理国有资产等问题,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现象比较突出。各单位只注重购建国有资产,而忽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有机整合利用,造成资产重置浪费,或是使用效率低下。

5.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不扎实。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财务会计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其工作效果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使用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有些单位收受的原始凭证不规范。

6.申请项目时项目预算编制不合理。很多单位的项目申请与项目执行由不同部门担任,或虽由同一部门担任,但项目执行部门缺少相关财务知识,申请项目时预算支出编制不能根据实际需求细化,实际执行时不能严格按预算要求列支,导致项目结题时不能顺利验收。

二、加强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的日常操作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各项法规政策执行。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经营机制、管理模式、人员配备等,制定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实行科学规范管理,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要加强责任控制,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开,合理分工。所有资产都要定期核对,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尤其是财务工作,只有严格按照规定制度办事,才能更好的保证国家各项资金财产的安全完整,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更好的发挥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明确财务管理人员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确保其独立行使核算监督的权力。有些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认为财务的功能只是事后报账核算,财务人员也只是“记账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很容易受到单位负责人的影响,内部财务控制不能有效顺畅运行,极易造成内部的管理混乱、财务决策和财务收支失控,使会计信息不能真实的完整的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当前的财务管理已经从过去单一的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等多种作用,给予财务人员适当的权力空间,使其在行使财务管理功能时保持独立性,为单位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价值。着重加强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害,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指定专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并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使用的部门及使用人,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如请购、审批、登记、验收、使用、损坏赔偿、报废等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定期对实物进行盘点,做到账账、账实相符。摸清家底,避免重复购置,合理调剂闲置的资产,物尽其用,使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三是加强无形资产管理,重视科研成果的转让,建立约束及激励机制,逐步形成正常的成果转让渠道,使其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最大程度的发挥科研经费的效益。科研项目资金占单位资金总额的很大比重,是完成科研项目的基本保证,项目资金运转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许多人认为科研经费主要靠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争取来的,因此,经费的所有权归课题组所有,单位不应过多干涉。而项目负责人是学术型专业人才,对于项目经费管理缺乏经验,盲目使用经费,造成经费使用中的种种违规现象;加之单位为了鼓励科研经费的立项,往往对其财务管理上放宽尺度,也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不合理开支。同时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和使用往往由不同部门负责,也是造成支出与预算不符的主要原因。单位财务部门应全程参与项目资金的管理,严禁列支与科研项目无关的费用支出。

5.财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必须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及时更新和扩展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核算水平。同时电算化的广泛应用,也对财务人员堤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财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技术,还要具有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学习精神。

6.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编制合理的预算。在编制单位会计预算时,财务人员应该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程序和原则进行编制。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在引入额度管理科研经费之后尤其重要,要严格控制项目经费按照预算编制支出,专款专用,这就要求在预算编制时周全考虑支出明细,合理估计各项开支的金额,增加预算的合理性。单位财务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不断监控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评。

7.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还应当树立“风险观念”。多渠道的筹资模式为单位的自我发展注入强大的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使得财务管理变得日趋复杂,更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单位面临的各种风险也随之增加。财务人员应全面了解单位内控系统,针对单位内外部环境变化对风险进行持续评估、管理和应对。

[1]彭欣婷.张智.浅谈如何加强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

[2]孙莉雯.如何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农业经济.2008/3.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科研经费国有资产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川东北地区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科研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