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前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产科手术血压的影响

2012-03-17韩雪萍

河南医学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平卧麻醉学低血压

赵 琛,韩雪萍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河南郑州 450052;2.郑州市中医院麻醉科 河南郑州 450007)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可靠,已经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但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如果对产妇不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产妇很容易就出现低血压现象,同时出现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危险。麻醉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干扰越小越好[1],这是麻醉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注意的。有研究表明麻醉前扩容可以改善产妇麻醉后的低血压状态。晶体液和胶体液都可以用于麻醉前的扩容,研究中用的胶体液是6%羟乙基淀粉130/0.4,晶体液是乳酸林格氏液。本研究观察了麻醉前扩容对产妇血压的影响,并对两种液体扩容效果做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50例,ASAⅠ~Ⅱ级。年龄23~38岁,体重60~83 kg,身高153~172 cm。产妇没有妊娠高血压病及其它病史。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是A组、B组和C组。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禁食禁饮12 h,入室前肌注安定10 mg和阿托品0.5 mg。麻醉前监测无创血压(N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开通静脉通路。所有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左侧卧位,于L2~3椎间隙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插入25G腰穿针,回抽有清亮脑脊液流出后即注入0.75%罗哌卡因1.3 ml,然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并妥善固定。协助产妇翻身平卧,经鼻导管吸氧。

1.3 研究方法 A组产妇麻醉前不扩容,麻醉后以6~8 ml/kg·h输入乳酸林格氏液。B组麻醉前30 min输入乳酸林格氏液500 ml,麻醉后以6~8 ml/kg ·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C组麻醉前30 min输入羟乙基淀粉500 ml,麻醉后以6~8 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监测各组产妇麻醉前5 min收缩压(SBP),麻醉后平卧即刻SBP,平卧后2 min,平卧后5 min,平卧后10 min SBP。SBP低于80 mmHg时立即注射麻黄素10~15 mg。麻醉后SBP低于麻醉前的20%即视为低血压。记录各组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素使用率。

1.4 统计学处理 此观察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统计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各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麻醉前血压(S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各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和麻黄素使用率 A组产妇麻醉后SBP下降的发生率为54%,B组麻醉后SBP下降的发生率为28%,C组麻醉后SBP下降的发生率为12%。B组和C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A组,χ2分别为6.986和15.063(P<0.01)。C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B组,χ2为3.647(P<0.05)。A组麻黄素使用率高于B组和C组,χ2分别为2.678和5.316(P<0.01)。见表2。

表1 各组产妇一般情况的比较(±s,n=50)

表1 各组产妇一般情况的比较(±s,n=50)

各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

?

表2 各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素使用率的比较(n=50)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是镇痛效果好,牵拉反应小,但蛛网膜下腔阻滞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血压[2]。剖宫产术施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引起血压下降的机制和单纯腰麻一样,主要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使小动脉扩张,周围阻力下降,加之血液淤积在周围血管,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下降而造成[3]。另一方面腰麻阻滞完善、肌肉更加松弛,产妇特有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导致血压进一步下降,容易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增加了麻醉和手术风险,故预防及纠正腰麻诱导后低血压是麻醉医师必须重视的。预防低血压的主要措施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临床通常采用输入各种液体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然而,不同种类的液体输入可能出现不同的效果[4]。但是选择何种液体临床上还存在争议。目前胶体液已经在临床大量的使用,其较少的输入量可起到较好地扩容效果,而且扩容维持时间长,很少引起外周组织水肿[5],从而保证了患者在麻醉和手术期间的安全。6%羟乙基淀粉130/0.4是中分子低取代级人工血浆代用品,临床研究证实其扩容效果稳定,无明显组织蓄积[6]。本研究也证实了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在麻醉前扩容预防产妇低血压方面要优于乳酸林格氏液。但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麻醉前大量而快速补充液体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尤其是对于心肺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谨慎,应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1] 曹建平,徐建国.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16):338-339.

[2] 嵇富海.扩容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患者低血压的预防效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12):725-727.

[3] 徐启明,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

[4] 杨建平,蔡健.麻黄碱对蛛网膜下腔阻滞低血压的预防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16(12):592-594.

[5]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1.

[6] 严佳,江伟.不同液体对健康成年志愿者扩容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2):128-130.

猜你喜欢

平卧麻醉学低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麻醉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