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服务的多维拓展与深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聚焦与思考

2012-03-14刘素清艾春艳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学科

□刘素清 艾春艳 肖 珑

1 引言

在数字化浪潮和机构重组的合力推动下,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开始重新构建原有的学科服务。本着“在继承中创新,在变革中发展”的原则,对原有学科服务进行改革,重点举措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组了学科服务团队,首批为12个院系配备了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根据学科情况,量身裁衣,为教学科研提供个性化支撑服务;二是确立学科服务的拓展方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根据本校师生的需求和特点,将“嵌入式”模式和用户参与的智慧型服务作为学科服务的发展目标与方向,从多维度对学科服务进行拓展与深化。

2 学科服务拓展的总体思路

综观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一般可以分为三大范畴: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科研支撑服务和学术评价服务,在深入分析北京大学图书馆这三个方面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突破方向(如图1所示):在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方面,以深度嵌入模式作为发展方向;在科研支撑服务方面采取保障基础、支撑重点的思路,对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服务;在学术评价服务方面,从重视对过去绩效的评价转向为学科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分析预测服务。在深入拓展这三方面服务的基础上,将用户参与的知识分享服务贯穿于整个学科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独具特色的智慧学科服务。

图1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拓展图

3 学科服务拓展内容与模式

3.1 深度嵌入教学,打造精品服务

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一小时讲座”以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一套“全方位、多学科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一小时讲座”、专场讲座、文献检索课、一对一交互培训、视频课堂和在线培训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以其实践性和实用性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先后获得了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但时代在发展,用户需求在变化,一方面,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90后群体走入象牙塔,形成了数字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北京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研讨式、交互式的小班教学呈大规模发展趋势,小班教学需要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服务,原来那种广泛的、普适性的用户培训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嵌入用户教学环境的个性化培训需求与日俱增。顺应发展的潮流,北京大学图书馆把深度嵌入教学的用户培训作为学科服务的主打内容之一,从多个角度对用户信息素质教育进行深层次拓展。

3.1.1 嵌入模式

嵌入教学的用户培训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物理嵌入;二是虚拟嵌入;三是物理嵌入与虚拟嵌入的融合。物理嵌入主要指学科馆员个人亲自参与到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当中,目前主要是跟法学院、历史系、中文系、哲学系、英语系等人文社科院系合作。嵌入式服务中学科馆员承担的角色各不相同,有的充当了合作教师的角色,全程参与教学工作,以《法律信息概论》为例,在课程筹备阶段,学科馆员与教师一起商定教学大纲、设计课程内容、遴选教学案例;在课程进行中授课教师与学科馆员根据教学大纲联合上课,引领同学互动讨论;每次课程后学科馆员与授课教师一起回答同学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学期末双方共同总结课程的优势与不足,为下学期课程更上一层楼做好准备。这种服务模式中学科馆员参与较多,能真正做到教师专业知识与学科馆员检索技能的高度结合,而且在长期合作中双方建立了信任,授课教师希望今后跟图书馆能有更多深度合作,比如:利用学科馆员的数据处理技能对法律案例数据进行分析,在项目申请和科学研究中也希望学科馆员能够参与。这是一种基于教学,但又由教学中建立的信任将合作延伸到科研领域的服务模式,是一种双赢。虚拟嵌入指学科馆员不亲自到课堂上,而是通过教学平台(如Black Board)、博客和学科导引类工具(如LibGuides)将信息支持服务嵌入到教学环境中的服务模式,以《普通心理学》课程为例,学科馆员针对课程内容,按照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实验图片、资源导航、相关参考书等跟课程密切相关的资源,同时,授课教师将学科馆员的博客和各种联系方式公布在教学平台上,学科馆员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参与学生的咨询和讨论。这种模式中,学科馆员充当的是指导教师的角色,虽然不跟学生直接面对面,但一旦学生有需求,学科馆员就能及时应答,这是一种泛在化的颇受用户青睐的学科服务模式。融合嵌入就是物理与虚拟两种嵌入方式的结合,以《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学科馆员除了在教学平台提供各种相关资源和帮助外,还亲自到课堂上进行一到两次的当面讲解和沟通,反馈效果良好。近来,嵌入式用户培训还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有些开设专业信息检索课程的院系老师开始跟学科馆员合作,比如:《化学信息检索》课程,授课教师负责专业信息检索与写作介绍,学科馆员负责专业文献分析与评估、文献管理和学术道德与规范等内容的介绍,这是一种各自发挥特长、学生受益匪浅的新的协作模式。

3.1.2 嵌入式培训的收获与思考

首先,通过跟授课教师的合作,开阔了视野,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用户培训思维,我们知道,以前的培训多是从图书馆员角度出发的,往往按照资源的类型如: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进行讲解,很容易把同一学科或者专题的资源分割成多个部分,学生接受完培训后需要重新组装才能有一个完整的知识轮廓。结合课程的用户培训,是从教学和科研的流程出发的,从研究计划、项目申请的撰写、到信息检索、文献分析与管理,再到学术道德、科研转化,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是一种学科导引资源的用户培训模式,实战性非常强。其次,在嵌入式用户培训中,学科馆员充当的角色具有多样性,取决于课程特点、教师主动性、学科馆员与授课教师的协作方式,需因地制宜地定制个性化培训内容。再次,嵌入式教学虽然培训效果良好,但一个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精力上都很有限,不可能包揽学校的全部课程,所以仍需采取“授之以渔(teach the teachers)”的方式,由学科馆员在全校选定一些核心课程或者有合作意愿的老师,共同打造一些嵌入式精品示范课程,并在教师中逐步推广,以期在全校范围内培养一批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信息素质教育专业队伍,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3.2 重点科研全程支撑服务

为科研提供服务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秉承的服务理念,但是全校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科研项目在进行,无论从人力还是物力来看,图书馆都不可能对所有项目提供全程支持,为此,图书馆学科服务制定了明确的服务方针,即对于所有项目提供基础支持服务,即在项目申请前期提供科技查新、课题咨询等服务,以保证教师和科研人员项目的顺利申请,但对于重点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提供多方位、全程式支持服务。即:在项目申请前期和项目研究过程中提供咨询、查新、学科文献分析、新信息推送等服务,在项目后期提供论文发表、学术规范、课题跟踪、可持续发展、科研转化等方面的信息支撑服务。如:英语系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在开题论证以及科研过程中都得到了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强力支持。特别是其中的子课题“外国文学研究信息数据库”,学科馆员不但在信息采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在文献分析与数据加工、新信息跟踪等方面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学科馆员的工作得到了项目组和院系的高度赞赏。为科研服务是学科服务中最具挑战性的服务内容,其内涵很深,学科馆员在其中到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必须定位清楚,我们认为,学科馆员不能越位去做科研,而是要发挥自己在信息检索、信息筛选、分析与预测方面的优势,通过各种工具和手段助力科研,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中相当一部分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大力培养、多方历练,因为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为科研提供深层次服务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学科馆员素质的提高和培训工作任重道远。

3.3 从学术评价转向为学科规划提供服务

对所在院校的科研绩效或者竞争力进行评价是许多图书馆都已开展的工作,但这些评价主要是针对过去的,比如:北京大学过去某个时间段内有多少篇论文被SCI索引,总被引次数是多少,篇均被引次数是多少等等,实际上对于一个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的决策者或者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机构各学科未来的发展与规划,哪些是其优势学科需要加大建设力度?哪些学科在全球处于上升趋势而本身非常薄弱?哪些学科需要压缩或者向交叉方向发展,等等,这些前瞻性或者预测性信息才是科研管理人员最关注的。抓住这一特点,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团队与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和科研部联手,利用已有数据库和新发布的文献计量工具等为北京大学十二五规划中的学科规划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深入的分析、细致的对比,使得北京大学的学科规划有据可依。这次学科规划分析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从多个数据库入手,避免单一数据库造成的结果偏颇;二是应用多种方法,既有传统的图表分析方法,也有目前流行的可视化分析方法;三是以院系和机构为单位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从数据库直接导出的数据只能针对学科或者主题进行分析,而数据库的学科或者主题与我们高校通常采用的教育部专业目录中的学科有很大差别,很难对应。但现实中,高校主要是按照院系进行规划与管理的,所以必须将数据以院系为单位进行整理对科研管理人员才具有借鉴性。为此,我们通过程序和人工干预方式,完成了这一对应,出具了以院系为单位的学科分析和预测报告;四是把重点放在分析学科的发展趋势方面,特别关注了交叉和新兴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寻求北京大学新学科发展的切入点。五是放眼全球,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合作和海外基金资助情况,以探寻更多的国际合作,推进北京大学的科研走向世界。另外,在学术评价与分析方面,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还努力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方法。我们知道,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差别,仅对科研论文进行分析是不够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专著的引用占比很大,所以,需要对专著、科研项目等因素进行加权分析。基于这些出发点,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以教育部13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对象,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旨在探索一套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模式。图书馆学科馆员参与学校的科研评价与规划是学校对图书馆功能的重新审视,对学科馆员来说,既是全新的机会,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科馆员需要迎头而上。

3.4 知识分享服务无与伦比

北京大学不但有学富五车的学界泰斗,更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莘莘学子,另有学生社团270多个,师生中蕴含着博大的智慧,但在忙碌的节奏中,这些智慧往往被“遗忘”,需要有一种力量将被“忽略”的智慧发掘出来,图书馆正好可以担当此重任。由图书馆搭台,让更多的用户贡献智慧、分享知识是一种独具匠心的学科服务。为此,图书馆举办了一系列的“传递智慧火花,分享学术人生”知识服务。这里撷取几例,以飨同仁。一是2009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宣传部主办的“学问·读书·人生——北大教授治学感言图片展”,收集了156名教授的推荐书目和治学感言,其中145位教授推荐了“对我最有影响的几本书”,共计推荐675本图书,其中原版书和译作合计381种,占推荐书目的56%,这些书目中专业书籍的占比如表1。这些书目是教授们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分享,能有比这更经典的专业阅读推荐吗?二是“十佳教师推荐阅读”系列活动,北京大学的十佳教师是由学生自下而上推选产生的,在学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和关注度,图书馆学科馆员出面联系十佳教师为学生推荐图书,并撰写简明的推荐理由,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十佳教师的推荐书目中既有专业图书,又有文学艺术类图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为了让更多教师参与,图书馆把推荐活动延伸到了网络上,开设了“北大教师推荐”专栏,教师可以将图书、期刊、文章、网站、影视、软件等推介给学生,以促进知识的共享。另外,为了催进跟同龄人的交流,图书馆学科馆员们又推出了“好书齐分享,佳片共欣赏”的“学子推荐”活动,学子推荐图书涉及的学科广博、类型多样,既有《红楼梦》、《围城》等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也不乏一些通俗流行的影视作品,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了学子闪光的思想。2012年4月,为迎接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北京大学图书馆又推出了“读书读出好心情”系列活动,分别邀请名家举办专题讲座,如:《百家讲坛》嘉宾蒙曼的“读出红妆——唐代宫廷女性的美丽与哀愁”,《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王波的“阅读与心理健康”,《百年孤独》译者范晔的“从马孔多出发:《百年孤独》学译点滴”。这些讲座内涵深刻、智慧幽默,赢得了师生的广泛喝彩。另外,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还与学生社团联系,举办一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活动,如:图书馆与IEEE学生分会和IEEE UPP(University Partnership Program)项目联合主办“机器·人”主题活动,通过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展板和电影向广大师生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技术要点、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等,深受师生欢迎。左手青春,右手年华,岁月匆匆,只有读书才能保持内心的青山绿水!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们将一如既往,推进阅读活动,推广知识分享与智慧传递服务,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表1 北京大学教授推荐图书中专业图书所占比例

4 对学科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4.1 让学科服务从“云端”落地

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对学科服务的热衷到了一种“炙热”的境界,学科服务仿佛就是在数字浪潮中颠簸的图书馆的“救命稻草”,是云端的“神”,只有它才能救图书馆。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学科服务只是为适应新环境下用户需求和学术交流模式改变而推进的一种服务,不能神化它,应该让它从云端落地,回归本位,只有合理地定位学科服务,才能使各项服务措施落到实处,稳打稳扎,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

4.2 学科服务呼唤新的思维和新的模式

(1)要变革观念。如今的信息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也退。观念上不跟进,只能导致淘汰。曾经给无数人留下美丽倩影的柯达公司于2012年年初宣布破产了,多数人都认为柯达公司“生于胶卷,死于数码”,其实不然,世界上第一部数码照相机是柯达公司于1975年发明的,柯达陨落的关键在于他们没有认清变革的趋势,在滚滚的数字洪流面前,仍旧顽固地“保守”自己的胶卷产业,没有及时转型,结果最后被数字浪潮无情地吞噬。图书馆也一样,数字浪潮对图书馆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图书馆的书架不再是学术研究开始的唯一地方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图书馆必须面对变革,进行转型,由以资源和馆员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由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这样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2)走近用户,了解用户,做用户的朋友。做好学科服务的关键是要跟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系,视用户如朋友,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良好的沟通关系可以促进教学科研与图书馆服务的双赢。

(3)学科服务需要团队协作。学科服务头绪多、需求广,任何一个学科馆员单凭个人力量很难胜任,需要广泛的合作和支持,创新点子需要头脑风暴,活动实施需要大家参与,“一枝独秀景色平,万紫千红才是春”,只有群策群力,才能迎来学科服务的春天。

(4)做更好的自己——学科服务没有固定的范式,如同一泓水,因容器而各异,但都能彰显自身的清澈和美丽,所以,学科服务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一定要根据自身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制定服务策略和实施服务举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更好的自己。

(5)从细节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学科服务可以宏远规划,但一定要从细节做起,从满足读者的任何一个小需求做起,正所谓“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只有把细节服务做好才能赢得用户的信赖,只有用户的支持和参与,学科服务才能长期推进,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扎什伦布寺全图》述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