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后重建帮日本走出困境 很难

2012-03-13

环球时报 2012-03-13
关键词:核污染结构性灾害

李 薇

发生在日本的“3·11”地震、海啸、核泄漏灾害已经过去一年,我们关心日本是否走出灾害的阴影,也关注日本在国运的转折时期能否克服结构性矛盾以及为国家发展给出了哪样的定位和路径。

首先,一年来日本虽表现出一定恢复能力,但短期棘手问题突出,救灾与复兴推进缓慢。为应对灾害,日本在2011年制定了《复兴基本法》等相关法律,采取了设立复兴厅、建立复兴特区等措施,先后三次为救灾推出总额达19万亿日元的补充预算,特设以政府为担保的核泄漏损害赔偿机构等。但复合性灾害所带来的实际问题要比上述制度设计复杂得多。目前,核污染地区灾民的永久性安置、瓦砾山的焚烧与填埋、核污染地区垃圾的永久性处理和土地除污工作等均困难重重,且核污染受害的判定及其赔偿纠纷的处理更将旷日持久。

受灾后重建拉动,今年日本经济可望比2011年有所回升,但受相对高位的工资成本和法人税率、日元升值、电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日本除汽车业继续走强,家电、IT、造船等传统强项遭遇外部强势竞争,不少著名大企业亏损严重,制造业加速海外转移趋势不可避免。

政局前景不明朗。社保与税制一体化改革是现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举措,旨在调整税收与社保支出的结构性矛盾。围绕此举的有效性和妥当性问题执政党内外存在严重分歧,朝野主要政党的协调结果关系到是否提前进行众议院大选。日本政治走向令人担忧。

其次,长期性的结构性问题愈发严重。人口结构是导致十几年来日本经济低速爬行的主要因素。日本已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人口红利”时代进入经济成熟期的“人口重担”时代。截至2011年底,劳动人口以每年1%的速度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0.7%负面影响,与年0.7%的生产率增长相抵。

与人口结构问题相关,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逐年上升,正在以每年1万亿日元的速度增长,成为财政最大结构性负担。随着公共债务余额逐渐接近1400万亿日元的国民储蓄余额,国家信用的限度也将临近。

政治结构制约日本难以形成改革共识。日本的政党政治远离民主政治初衷,越来越以维持政权为最高政治目标,更加利用舆论并被舆论所利用。在目前这种政党政治结构下,任何改革方案都会置政权本身于危险之中,必然不作为,或者很难有所作为。

再次,国家定位与外交战略回归保守传统。民主党现政权对国家定位与发展路径的选择回归原自民党老路。野田佳彦在2011年发表的《我的政治哲学》中表示:“我们要下定决心,自己的国家自己保卫。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坚决坚持日美同盟”。可见,日本的抱负依旧,坚持日美同盟是日本做出的战略选择,是实现国家目标的手段。但“正常国家”目标与“傍美”战略选择以及日本自身的客观条件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美国去年高调宣示战略重心东移和遏制中国,稳住了日本这个首要同盟。日本则将此作为战略机遇,利用头号盟国的特殊身份,积极介入美国在亚太的战略行动。在美国财政状况下滑的背景下,日本显然得到更多责任机会和更大活动空间。日本已在美国默许下将“武器出口三原则”的特例扩大化,并对宪法第九条做出更加弹性的解释,为日本军事获得更多自主性创造了条件。

由于美国战略部署和外交调整并非以日本需要而设计,因此美国任何动作,特别是中美间接触,必然牵动日本敏感神经。日本一方面参与美国制衡中国的战略,另一方面又抓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机会,日本为此倡议建立三边关系。由于中美日三边关系不可能等同于中国与美日同盟的关系,因此以日美同盟为前提的三边关系框架不会实现。日本外交安全战略选择与谋求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愿望之间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日本要克服上述诸多矛盾,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自我克制和忍耐。▲(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日本所所长)

国际论坛版文章除社评外,均不代表本报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电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

猜你喜欢

核污染结构性灾害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日本约18万人署名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日拟试用核污水养鱼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