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柏林绝地重生背后

2012-03-13李光斗

决策 2012年6期
关键词:柏林欧洲人才

■李光斗

驱动柏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创意服务型产业。柏林市政府内没有文化局,所有与文化和创新相关的政策由第一市长沃维莱特亲自负责。

当欧洲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潭时,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柏林,这个欧盟最大经济体的首都,十多年前还是百孔千疮,被唤作“欧洲之耻”。在欧洲的众多国家里没有一个首都如柏林一样,因两德统一陷入贫困,政府几乎濒临破产。但通过经济转型,培养新经济模式以及政策引导,经济迅速逆势增长,柏林重焕光彩成为欧洲新经济之都,其最成功的经验在于打造了欧洲的“创意之都”。

最后一个机会

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东西德统一,但柏林的经济却一蹶不振。当时法兰克福受惠于金融业,慕尼黑汽车业蒸蒸日上,而柏林空有两座动物园、四个机场,经济产业却像受了重创的病人——奄奄一息。此外,城市负债严重,百姓对政府怨声载道。一系列的问题使柏林处于崩溃的边缘,转变眼前的窘境必须要打造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经济模式,经济转型成了柏林的最后一个机会。

2001年,著名的同性恋政坛人物沃维莱特当选柏林市长。沃维莱特执政之后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部门的工资收入,大力减少住房补贴以应对柏林600亿欧元的巨额债务。随后,沃维莱特主动接近国际级的电影制片人,希望他们到柏林制作、拍摄电影。在他的推动下,柏林逐渐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服装设计师、作家,旅游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柏林虽然在努力改变着自己,但是全面发展等于没有发展,柏林需要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特殊的历史原因使柏林的工业产业濒临崩溃,并且难以延续,“新的业态模式在哪里?”成为了柏林首要思考的问题!

柏林曾是德国经济的“发动机”,见证了工业经济的繁荣兴盛。柏林由于战争和分裂等原因,历史上形成大量老旧房屋和空房。如今,走进这片古老的城区,树木葱茏,宽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粗粗的铁链、长长的传送带,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当那个红火的工业时代已经远去,柏林走向何方?是没落还是重生?这不仅是一个区域和城市的难题,更是一个国家的导向。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将这些房屋资源进行修缮整合,以低廉的租金提供给设计师和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使用者,如工作室、陈列室、小型展览馆、画廊等。创意人才的入驻给柏林经济带来了新的曙光。柏林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发展成为欧洲的文化创意之都。

曾经的厂房已成为煤矿博物馆、展览馆、舞蹈室、小戏院,有的则成为办公楼、礼品店、餐馆和咖啡馆、学校、工业设计园等,未来这里还将承揽更多的文化活动,引进更多的文化创意公司。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一致接受的方向是:以大规模的创意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这一“方向”在政策的导向下,使大量创意企业和设计师回归柏林或以柏林为基地。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创意人才进驻柏林,政府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以给这些创意人才提供完善的配套体系。

创意之都

创意产业在柏林寻求到适宜发展的土壤,并迅速地开花落果。虽然依靠创意产业柏林显现出经济发展的曙光,但是其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还是受到更方面的制约,难以迅速将柏林这艘巨艇推离泥沼,这就不得不使柏林开始了第二次的求生计划。

真正给柏林带来改变的是新世纪进驻柏林的一个特殊人群。“野孩子(wild child)”,CNN如此来形容世界各地进驻柏林的科技创新团队。“越来越少的规则,越来越多的混乱,没有秩序,而且他们长得很快!”2000年前后世界各地的创意人才不断地涌向穷困的柏林,正是因为柏林的穷困造成了便宜,创业的低成本使它成为了创业者的天堂。

2010年,柏林的房价约为1万—2万元人民币每平方,而伦敦则高达6万元人民币每平方。低成本的投入可以使得他们能够换来更多的创业发展时间,这就造就更多的创新团队乐意落户柏林。在新的互联网创意时代,创业地点已经不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柏林成为了科技人才最理想的创业基地。

位于柏林东南方向,曾经最贫困的土耳其区内的Betahaus,这里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共同工作室(Co-Working space)建筑之一。这栋楼里的座位以小时出租,只要带着电脑和创意在这里租到一个位置就能分享这里的公共资源,最重要的是还可以互相交流创意!在柏林具有规模的共同工作室超过30个,它们按照产业分成不同种类,各式的创意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现在,柏林四分之一的创业人群来自190个不同国家,庞大的外来人口让柏林成为各国文化的熔炉,有的创业者需要对多个国家的目标消费者进行调研,而不出柏林他就做到了。

在柏林,文化创意产业就像一个海陆空全能战队,从国家当局体系、大众财力支持、教育培训机构、公众交流等全方位出击。创意绝不单单是属于小我私家的专业和精力,更是和他人联系沟通的生活方式。

德国的创意设计照亮了每个行业,从支柱产业的汽车业,到不起眼的文具产品;从每天阅读的书报,到家具家电等耐用品,每一件产品都有设计的元素。而企业又是创意设计的中坚力量,每一件产品背后都有强大的企业团队在开动脑筋、设计创新——要么用人性化的设计去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方便、舒适、高质量的生活需求;要么用艺术的手法和色彩去包装和展示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感观审美享受。

欧洲硅谷

创意产业在柏林寻求到适宜发展的土壤,并迅速地开花落果。

柏林拥有了城市竞争特色,吸引了大批的创意人才入驻,此时的柏林应该在创意产业这个较为宽泛的领域寻找一个精准的突破口。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柏林开始将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相结合,打造跨界的文创产业,使柏林成为欧洲的APP产业新硅谷。

APP产业的发展关键还是这群涌入柏林创业的“野孩子”们,柏林政府如果想成为欧洲硅谷就需要千方百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与柏林分庭抗礼的还有英国的伦敦,伦敦在2004年就已经着重于新硅谷和创意产业的打造,而柏林直至2007年才制定了具体的产业发展政策。然而,柏林却后发先至。根据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的“创意产业暨创新研究中心”评比,在创意公司种类、人均专利数、创意人才密度和人均创意产业生产力方面,柏林远超伦敦。

从对创意产业的补贴来看柏林不及伦敦,但柏林从几个方面抓住了人才保护的关键。首先是针对人才保护,不着重招商。柏林认真的分析了城市的竞争优势和潜力,极力做到对新经济的包容。其次是认真倾听创业者的需求,从真实层面去解决实际问题。柏林政府以走访的形式,通过多年的细致研究,形成由下到上的针对性解决政策。最后是不盲目推出政策,但是要保证每个政策切中要害。比如柏林的创业团队中八成创业者都是国外团队,因此政府推出了房租控制机制等保障外国人在柏林的基础条件。又如创业团队对资金的需要而推出微型贷款政策,使其不分国籍而优惠获取低利率的创业基金。

柏林的一系列措施真正的使柏林创意产业得到发展,也吸引到众多的投资基金进入。2011年前3季度柏林的创新团队所获得投资金额比2009年全年增长180%,并且80%资金来自国外。而美国硅谷的投资额同比2010年减少了48%,少了4亿8千万美元。毫无疑问柏林成了欧洲的IT产业地标,名副其实的欧洲硅谷。

柏林市政府内没有文化局,所有与文化和创新相关的政策由第一市长沃维莱特亲自负责。柏林用事实为全世界的提供了创意城市典范模板:充满活力的经济部门、形式新颖的创造性工作和工作条件。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柏林成为欧洲前5大经济体中唯一就业率向上成长的首都,GDP在20年间增长一倍多,失业率连续15年下降,柏林已经成为世界为之刮目相看的高增长城市,成为创意之城、科技之城。

猜你喜欢

柏林欧洲人才
柏林Wilmina酒店
人才云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Fight
齐柏林:飘荡的云或飞翔的鸟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柏林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