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
2012-03-12张俊飚
田 云,李 波,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
0 引言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有8亿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食[1]。可见,水稻产业发展好坏关系着我国粮食安全。因此,如何实现水稻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建国以来,我国水稻种植已经历了从常规品种到矮杆,从矮杆到杂交稻的两次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技术革命,都极大促进了水稻产业的飞跃。而本文将运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我国1991~2008年水稻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用具体的数字量化技术进步对我国水稻产业的推动作用,同时结合资本、劳动投入对水稻生产的贡献率,就今后如何实现水稻增产展开一定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政策建议。
1 理论模型
鉴于研究目的,本文拟采用索增长速度方程对我国水稻生产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该方法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洛(R.J.So low)于1957年利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函数和“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的一种方法。其生产函数模型为:
其中,Y为产出,K为资金投入,L为劳动投入,A表示综合科技水平。
将(1)式对时间求微分,得到
用(1)式除以(2)式两边,并定义:
则有:
(4)式即为速度增长方程。若取dt=1,(4)式可以写为:
以差分近似地代替微分,得到:
令:
则(6)式可以写成y=a+αk+βl,变形为a=y-αk-βl。
式中,y为产出增长速度,a为技术进步速度,k为资本投入量增长速度,l为劳动投入量增长速度,α为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β为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技术。进一步,可以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Ea=a/y,资金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Ek=αk/y,劳动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El=βl/y。
基于以上增长速度方程的构思,笔者采用Cobb—Douglas(简称CD)生产函数,利用Eviews5.0对1991~2008年我国水稻单产的有关数据(表1)进行估计。
2 数据来源及模型估算
2.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中所用到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物质费用及单位面积用工数量均出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考虑到经济发展中价格不断变化的因素,以实价计算的物质费用不能进行纵向对比,故以年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将物质换算成以1991年为基期(以1991年价格指数为100)的相关费用金额,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1991~2008年我国水稻生产每亩产量、物质费用及用工数量
由表1数据计算可得,我国水稻单产、单位面积物质费用投入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其中水稻单产由1991年的406.48千克/亩上升至2008年的462.20千克/亩,年均递增0.78%,单位面积物质费用投入由1991年的101.81元/亩上升至2008年的172.65元/亩,年均递增3.16%;而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量则呈现下降趋势由1991年的20.06个/亩降至2008年的9.06个/亩,年均递减4.57%。
2.2 模型构建及计量结果分析
依据表1数据,构建估计模型如下:
计量结果显示此函数能通过F检验,判定系数R2为0.8026,方程拟合优度较好。常数项、α、β的估计值分别在显著水平为0.01、0.05、0.1的情况下通过t检验。DW值(du=1.39<DW<4-du)显示无自相关。综上所述,认为此模型较为理想。
由估计模型,我们易得到如下结论:
(1)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为0.1072,即资本投入增加1%,产量增加0.1072%。可见,长久以来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实现水稻增产的模式目前已难以凑效,当前单位面积水稻所承受的物质投入(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种子等)已接近极限,一味的增加投入不仅难以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2)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为-0.0631,即劳动投入增加1%,产量会减少-0.0631%。这说明当前我国水稻生产处于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阶段。众所周知,水稻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水稻良种、高效化肥农药的不断应用以及机械化作业的进一步推广,加之农民自身素质和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使得水稻种植对劳动力需求大幅减少。
3 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简要结论
3.1 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基于前文估算结果,分别测算出1991~2008年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对我国水稻单产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其中:
资本投入对我国水稻单产增长的贡献率为:
劳动投入对我国水稻单产增长贡献率为:
技术进步对我国水稻单产增长的贡献率为:
即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对我国水稻单产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139%、36.766%、20.095%。由此可见,资本投入对水稻产出的影响最大,劳动力位居其次,技术进步影响相对较弱,这基本符合我国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
3.2 简要结论及分析
(1)技术进步对水稻单产增长的推动作用有限,但今后将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仅有20.095%的水稻单产增长源于技术进步,不仅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甚至低于我国30%左右的平均水平,可见以往的水稻增产并未充分发挥技术的主导作用。但鉴于当前资本、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配置日趋合理,依靠大量物质、劳动投入提高水稻单产已不切实际;且由前文易知,1991~2008年这17年间我国水稻单产仅由406.48千克/亩上升至464.20千克/亩,年均增速仅为0.78%,甚至低于该阶段我国人口增长速度0.81%。因此,在我国今后的水稻生产中,技术进步将毋庸置疑地扮演最重要角色,积极引领我国水稻产业快速发展。
(2)资本、劳动力对水稻单产增长的影响力较强,但今后其作用可能会逐步减弱。资本、劳动力投入对水稻单产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139%和36.766%,其作用均强于技术进步贡献。但透过数据我们不难发现,1991~2008年间,每亩水稻生产的物质费用投入增加了69.58%,年均增速高达3.16%,为水稻单产年均增速的4.02倍,可见,大量的物质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产出,资本投入对水稻增产的推动力正在逐步下降。此外,我国单位面积水稻种植的化肥、农药等投入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在不能带来期望产出的同时,还不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鉴于此,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提高水稻单产的模式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摒弃,受此影响,资本对水稻增产的推动力可能会逐渐减弱。至于劳动力,其对水稻单产的贡献是建立在劳动投入逐渐减少的基础上。可见,虽然水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需求较大,但由于当前我国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家庭现有劳动力数量完全能满足水稻生产的需要,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运用与推广,水稻种植对劳动力需求还将大幅减少,前文的劳动力弹性系数也表明,增加劳动力投入并不能使水稻收益增加,因此,劳动力对水稻增产的影响也将逐渐下降。
4 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就水稻种植而言,通过加大资本投入或者增加劳动力投入实现增产已变得愈发困难,未来水稻产量的提升将更多依靠技术进步推动。因此,今后我们应加大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力度,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政府大力支持,积极引领新一次“绿色革命”。
我国上一次水稻产量的飞跃源于袁隆平院士研制的杂交稻,在资本、劳动力投入不变的前提下,杂交稻比常规品种增产20%左右。杂交稻的研制成功是技术进步对水稻产量的一次重要推动,是水稻产业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但近些年来,尽管物质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水稻生产仍陷入增产慢的困境。对此,政府应坚定不移地加大支持力度:一方面,中央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并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另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也要积极参与,中央地方密切配合,积极引领一场以提升水稻产量为目的,以培育优良水稻品种为突破口,以打造水稻生产现代化为工作中心的新一轮“绿色革命”。
(2)科研院所积极联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优势。
我国有为数众多的水稻研究机构,主要以大专院校、省市科研院所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而从事水稻研发工作的科研人员数量更多,像袁隆平院士、张启发院士等。不可否认,这些科研院所以及这些从事水稻研究科学家为我国水稻产业的不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得正视一些存在的问题:其一,科研院所之间交流不够各自为战问题较为突出,极大削弱了整体战斗力;其二,科研机构未能与各地农业行政、技术推广、种子与粮食部门之间实现密切协作以及人才和科技资源的共享[5]。很显然,联合、协作、资源共享更利于优势互补,更容易取得突破性成果。而如今,应充分利用我国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启动的契机,加强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科研院所与其他部门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为我国水稻产量的提升做出新的贡献。
(3)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着力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并非农业强国,而农民接受相关培训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则是困扰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一大重要因素。具体到水稻产业,当前面临两大难题:优良品种推广难,病虫害防治难。而出现这两大问题主要是农村基层科技培训、推广活动开展不够所致。一方面,由于对专业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农民通常对新事物有较强排斥感,这样极不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另一方面,由于科技推广活动开展少,农民缺乏对病虫害的系统认识,遇到大规模病虫害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损失较大。鉴于此,我们应切实加大对稻农的科技培训力度,全力提升稻农文化素质,科学种稻,为推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1]陈庆根,杨万江.中国稻农生产经济效益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2]郑逸芳,何少芬,苏宝清.县域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杭县水稻生产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
[3]魏丹,王雅鹏.技术进步对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增长的贡献率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2).
[4]谭砚文,凌远云,李崇光.我国棉花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与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5).
[5]郑有川.浙江省水稻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初探——以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8812”计划管理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