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拒买客机震动欧盟

2012-03-10

环球时报 2012-03-10
关键词:碳税空客订单

●本报驻比利时、法国、英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孙天仁杨明纪双城李珍

●本报记者王亮亮

●本报特约记者甄翔 柳直

“在对抗欧盟航空碳税的战场上,这是迄今为止最重型的武器。”8日,英国广播公司这样形容中国拦下空客订单的决定。当天,空客公司称,中国政府叫停价值至少120亿美元的空客订单,公司直到2014年的增产计划都得掂量“中国现在的态度”。这一说法没有得到中国官方证实,却在欧盟内外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日本时事通讯社称,中国率先“用行动教育了欧洲”。法国欧洲一台说,噩梦很可能才只是开了个头。有媒体调侃缺钱的欧洲,征航空碳税就像是沿着边境线收取买路钱,如今钱没收到先丢了大单。空客委屈地自称是“北京和布鲁塞尔之间争议的人质”,但大飞机订单背后从来都不仅是经济利益那么简单。欧盟各国环境部长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碳税冲突被猜将是主要议题。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在会前扬言,欧盟“仍将坚持实施碳税政策”。日本学者仲村澄世对《环球时报》说,在这场政治制衡游戏中,中国给出了选项,等着欧洲作答。

空客自称是欧盟强征碳税牺牲品

“空客成了北京和布鲁塞尔之间争议的人质。”8日,空客母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首席执行官加洛瓦的这番抱怨,听起来既无奈又委屈。据美联社报道,该公司证实,中国政府拦下国内航空公司价值120亿美元的空客订单,以“报复”欧盟强征碳税的计划。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这场争议给45架大飞机的命运打上了大大的问号,这其中包括35架A-330和10架A-380。空客方面表示,25架A330客机尚未组装,但部分零件已在生产线上。

目前,空客生产的客机1/5以上销往中国。法国欧洲一台评论说,该公司老板一直反对碳税,政府的一意孤行却让他成了碳税争端至今最大的牺牲品。更重要的是,噩梦很可能还只是开了个头。就在空客发表上述信息的同一天,EADS发布了其年度收入数据,并表示计划在2014年第二季度让A330客机的产量提升到每月11架。不过加洛瓦坦承,“我们必须考虑中国现在的态度”。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8日援引空客发言人赖纳·奥勒的话说,“欧盟与中国正在酝酿的贸易争端已显现后果。我们和欧洲的其他航空公司都得做好准备,为欧盟的政策付出高昂代价”。加洛瓦8日要求欧盟放弃这一计划。“欧洲政治”网站称,因为全世界都用抗议给它喝了倒彩。

对于西方媒体的这一说法,中国官方并未做出回应。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称,几周以来,碳税争端的紧张局势似乎有所缓解,中方在此背景下如此动作还真有点让人吃惊。分析人士也不能肯定,这是中方制定了禁令,还是某种谈判策略。不过,中国在碳税争端中主动出击的态度却一直相当清晰。此前,中国曾第一个下令国内航空公司不准向欧盟支付碳税。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何伟文9日对《环球时报》说,中国之所以强烈反对,有自己的特殊性。之前无论在联合国会议还是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一直坚持“区别对待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如果现在同意缴纳碳税,今后在一系列问题上都将非常被动。而且,中国有这个能力反对。日本TBS电视台评论称,良好的经济态势和日益增强的国力,让中国在外交摩擦中底牌更多,底气更足。尽管欧洲人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但这有力道的一击,想必会让经济低迷的欧洲喊疼。

不过,也正是经济危机让欧盟在压力下开始“暴走”。日本时事通讯社9日说,向他国出售武器、给游戏制定新规则都是它“暴走”的表现。海湾新闻网戏谑道,对于变着法找钱的欧洲来说,航空碳税就是沿着边境线建起的大钱箱,谁要过境都得留下买路钱。

在欧盟强征航空碳税遭多国强烈反对之初,很多媒体都担心贸易战就此打响。8日,欧盟气候事务专员康妮·郝泽高的发言人拒绝就“可能的商业决定”置评。法国《论坛报》称,比中国拒绝批准空客订单更要命的将是,欧盟对此的答复仍然是“我们不怕要挟”。

据法新社报道,欧盟各国环境部长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由航空碳税引发的越来越多的冲突将是议题之一。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马丁·里德加德在会前对媒体表示,尽管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台措施抵制欧盟对航空业征收碳税,欧盟“仍将坚持实施这一政策”。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争论总比打仗强。”英国“廉价航空网”的文章借此劝说欧盟,扭转态度立场总比硬挺着跟世界其他国家撞车强。如果欧盟真想找到全球性减排方案,就应该放弃单方面行动。

大飞机买卖背后的政治较量

沙特国王阿卜杜拉要求自己座驾的设施与美国总统的“空军一号”比肩;土耳其总统要求奥巴马政府安排其飞行员参与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行;孟加拉国总理施压美国务院重新开通该国至纽约肯尼迪机场的航线。这是维基解密去年披露的数百份密电中的部分内容。维基解密称,在如此纷繁要求的背后,领导人们有一个涉及数十亿美元的共同考量:买波音还是买空客。由此显现的还有个被有意一笔带过的事实,那就是美欧外交官间的销售大战。

日本《周刊新闻》9日评论称,飞机购买、卫星发射、武器出口、石油开采这样的项目,从来就不仅仅是经济的事情,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筹码。在这些项目中,为什么空客和波音的订单之争会尤显突出?答案从美国国务院的一项统计数字中可窥一斑。该统计称,波音公司收入的70%来自外国客户,是美国制造业最大的出口商。该公司每10亿美元订单可转化为1.1万个本土就业岗位。负责经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玛斯曾表示,推动客机等高价商品向中印等国出售,是奥巴马带领美国走出衰退的“核心战略”。

“欧洲人从美国公司拿走的一切,美国人都会从欧洲公司那里一分不少地拿回去。”加洛瓦8日的话流露出对更多一连串反应的担心。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印度已经威胁不再订购任何欧洲客机,美国也可能跟进。法国《论坛报》说,在这一问题上,美中俄印罕见地并肩站在一起。波音公司CEO吉姆·阿尔鲍说,预计中国今年将订购200架左右波音-737飞机。

何伟文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大飞机订单在中美欧较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过去,美国售台武器,我们停止购买波音飞机,转而从欧盟买空客。德国总理默克尔见达赖后,我们又改为向波音买飞机。这些订单不仅金额大,政治影响力也大。在空客的创始人中,不仅有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蓬皮杜,还有德国着名政治家施特劳斯等一批西欧国家领导人。有媒体评论说,这注定从一开始,飞机制造业就流淌着政治的血液。何伟文说,政治发言权往往取决于经济实力,而现在中国是最大买主。

“这是一种政治制衡游戏。”日本研究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学者仲村澄世这样形容大飞机订单背后的较量。他对《环球时报》说,越是一方经济不好,订单就越是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外交的实质是妥协,当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一致时,往往就是订单生效的时候;相反,订单则被随时宣布取消。中国给出选项,等着欧洲作答。

欧盟碳税下一个目标是海运?

在航空碳税遭多国联合“抵制”之际,欧盟又酝酿征收航海碳税。欧盟委员会日前提出,将在今年6月份增加“航海碳税”,制定出全球航空和航海运输行业碳排放税的征收价格单。

据非政府组织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网站报道,国际海运业约占全球碳排量的3%,欧盟认为该产业是实现减排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欧盟委员会对减少海运碳排量的可行措施发起公众咨询活动,提出的措施包括成立补偿基金、设立排放交易系统、征收燃料税或碳税、强制减少单位船舶排量等。咨询活动将一直持续到4月12日。

国际海事组织上周同欧盟的讨论没有取得实际成果,有分析人士称,双方可能很快就要在国际海运碳排放问题上“撞车”了。目前,全球各大航运协会均对市场化的减排措施表示强烈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此前对此公开表态称,和其他国家一样,中方反对欧盟就国际航空、航海排放问题采取单边措施。他说,事实证明,欧盟的单边做法不受欢迎,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路透社援引航空和海洋研究人士的话说,不同国家对海运碳税立场不同,甚至相互冲突,很难达成共识。国际海事组织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可能推迟表决市场化减排机制,直到有关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清晰化之后再做决议,因此最早也要等到明年7月以后。

“有人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没有灵丹妙药,只有大剂量下猛药。”新加坡“生态商业网”9日的文章认为,这种说法也许没错,但关键是欧盟碳税的收入打算怎么用,它却从来都没说明,也没有提出会拿一部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助。

新加坡《海峡时报》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欧盟不能单干”。文章说,在减少碳排放这件事上,业界能不能投入更多努力?显然航空航海产业应该做得更多,但说到底,这件事上只有全球一致才能前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副研究员万军对《环球时报》说,已经遭到了那么多反对,欧盟应该反思,不能什么都从自己利益的角度出发。日本朝日电视台9日评论称,欧盟的航空碳税已经惹恼了众多国家,如果欧盟一意孤行,相信更多国家会加入取消对欧洲订单的行列。

猜你喜欢

碳税空客订单
国际碳税实践的比较及借鉴
国际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开征碳税的策略选择
空客公布3月订单和交付情况
波音公布第一季度订单和交付情况
空客在新加坡开设新园区
全球造船业订单量持续下滑
本期导读
2003年中国造船完工达6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