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调查研究——基于河南农业大学*
2012-03-06夏越新
夏越新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发展及成才方向的最重要因素,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适应的关键点,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培养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把个人理想、事业抱负与祖国前途、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更是当前和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了解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及大学生对国际重大时事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评价和建议、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自身发展状况的认识,笔者在河南农业大学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现状
调查于2011年10月进行,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发放对象遍及学校各个学科、各个年级的不同群体。具体调查对象分布如图1所示。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有较强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调查情况如图1所示。
1.1 高度关注国内外大事,普遍关心国家发展
大学生是当代中国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是关注国内外大事的“晴雨表”。调查显示,大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事件的分析趋于理性。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92.3%)、“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宣布辞职”(88.7%)等国际重大事件的关注率达80%以上,而对“2011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95.3%)、“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勉励大学生健康成长”(89.7%)、“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87%)等国内重大事件关注率平均超过85%。
广大学生对国家发展、对政府效能以及民生问题也甚为关注。在回答“您认为今后中国发展最迫切需要努力的方面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分别有49.7%和47%学生认为应“加强党的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等。然而,大学生由于自身经历、学识水平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理论内涵的深层认识肤浅,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认识不够清楚。如15.3%的受调查者对党和政府“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满意。因此,加强对党的建设,以及对党的基本理论内涵的深层次解读刻不容缓。
图1 调查对象分布
1.2 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比较满意,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未来的建设者,对党和政府的高度拥护和大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评价可观,分别有100%、96.3%的学生对“汶川震后重建”、“出台政策调控房价物价”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大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超过八成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和谐程度提高”、“我国可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等表示乐观。
1.3 普遍关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不仅与自身密切相关,还受到高校校园文化、教师、辅导员的重要影响。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学校各项工作总体评价较好,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新校区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寄予很高的期望。数据显示,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业和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活动”等满意度均超90%;88.7%的学生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和“辅导员工作”表示满意,认为辅导员是自己的人生导师,对促进自身成长成才发挥了很大作用。此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教学设施”等的满意度也都超过了80%。学生对教师队伍总体评价较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道德品质、学术水平、敬业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校某些功能和学生自身利益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比如,37%的学生对学校食堂、宿舍等后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能力不满意,12.7%的学生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不满意。这也是今后我校工作的重点。
1.4 理想信念坚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政治信仰坚定,但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程度的多元化趋向。调查表明,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拥护党的绝对领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90.7%的学生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57.7%的受调查者是出于“追求理想和信念”、“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理念有信心”等原因,但还分别有19.3%、16.3%和4%的学生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寻求政治荣誉感”、“谋求仕途发展”等,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功利化。
1.5 人生观趋于成熟,价值观趋向健康向上
广大学生重视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集体主义是其主要价值取向。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个人能力和自我奋斗”、“诚信等良好的品质”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依靠”,“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热情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90.7%的受调查者出于“奉献社会”、“磨炼意志”、“认识社会”等目的,经常或偶尔参加“学雷锋”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正逐渐增强。但在综合素质方面,绝大多数受调查者坦言,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1.6 就业观有待进一步转变,创业意识增强
调查表明,重实惠、轻需要的社会就业价值观选择在我校大学生中仍然存在。数据显示,对于国家号召并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除47.3%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外,有19%的学生表示不太愿意或不愿意,其中多是担心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不好、发展空间不够等。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校应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作为学校,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着力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创业支持。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社会因素
首先,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特别是对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渗透。高校是他们争夺的重要阵地,他们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利用各种机会,将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传播进来。个别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和信息传媒的影响下,迷失了自我。
其次,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他们在学校接受正面教育,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同时,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产生疑虑,看到消极腐败现象又感到无所适从。
再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信息传播的快捷方便,部分学生心理上会偶尔出现受不了的现象,会感到不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往往会出现本领恐慌、心理恐惧等现象。
2.2 学校因素
虽然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了许多卓有实效的举措,但面对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适应新形势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目前正在建立之中,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的情况。
2.3 大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其自身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虽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但长期安宁的生活和繁重的学习压力使其对社会的理解趋于表面或停留于理论,形成了追求虚华、不尚务实的心理特征。同时,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欠缺,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错误观点的诱导,造成一部分学生思想上的迷惑,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态度,进而影响了大学生主流思想倾向的正常发展。
3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为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为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定位、科学谋划、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更好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要强化环境育人功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能力;要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3.1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越是在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越是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越是在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越是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的重要职责,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部署上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革教育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教学既具有理论上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3.2 创新党员教育机制,加强学生党建工作
把抓好思想建设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党员整体素质。学生党组织要注意紧密结合形势,不失时机地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党员的爱国热情和工作激情。要健全学生党员发展体系,严格把握党员标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党员工作的步伐。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增强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探索支部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进而逐步引导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3.3 创新教育服务机制,加强学生个性培养
创新教育与个性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通过实施大学生课外创新素质教育和评价机制、改革课程教育体系和教育管理模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注重社会实践环节训练等途径来完善创新教育服务机制,突出学生作为育人的主体意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着眼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学校自身需要出发,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职学生工作人员,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对学生工作专业性、科学性的认识,积极探讨新方法,认真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引导工作。
3.4 创新成长成才机制,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能否沿着既定目标奋发成才。其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择业观与择业技巧教育、毕业生心理素质教育、诚信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意识、理想与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等内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要把握教育的丰富内容,科学规划,按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系统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规划教育;把职业规划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有意识、经常性地渗透就业意识,及时引导学生加强能力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
3.5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制,把解决当前问题与进行前瞻性研究结合起来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进取,渴望全面发展,增强竞争能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如何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如何抵制“拜金主义”的冲击;如何缓解学习、生活、就业压力等问题。随着高校的改革、后勤社会化的实现,大学生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思想问题。我们的各项工作,要致力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开展他们愿参加、能接受,切实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好当前学生存在问题的同时,还一定要有超前意识,注意前瞻性研究。
(责任编辑杨文忠)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78.
[2]李春.关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36):134 -135.
[3]李佳国,王小奎.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8):223.
[4]张玉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路[J].黑龙江高教,2007,(9):137 -139.
[5]邓希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67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