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打造高中阶段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基地
2012-03-05
■本刊记者 邓 蕙
天津市第一中学(本文称天津一中)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开办多年的“理科实验班”更是成绩卓著,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学校自1997年开始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并取得市级教学成果奖,在“十五”期间承担的相关课题研究均取得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构建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以“高效课堂”为研究重点及突破口,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实施框架,以“导学案”为实施载体,积极探索科学高效、质朴实用的课堂教学流程,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切,都为天津一中参与全市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实验、打造“高中阶段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模块整体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课程遵循“领域—学科—模块”的结构模式,以“模块”作为课程的基本单元。每个模块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该模块组织的核心,围绕主题展开课程内容,形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
天津一中以学科模块整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为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实现学生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科素养、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推进模块整体教学。核心环节是课堂教与学策略的研究。教学策略通过常规课型和创新课型的开发来实施:常规课型教学是对模块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分解、精选、组合,对典型章节进行整体设计、规划、集成,以实现学生整体把握学科知识、提升学科能力素养、高效实现学习目标;创新课型教学结合不同章节为学生提供多样新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习策略通过创设优质环境来实施: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和品质,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空间。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未来人才,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
天津一中采取“目标定向、重点突破—整体教学、提升能力—丰富课型、提供环境—学案总结、保证落实—开发资源、打造团队—实验研究、科学保证”的步骤来实现教学目标。
目标定向、重点突破——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培养目标,选取学科创新意识的培养突破目标,结合学科性质和各模块的特点,以章节为单位,将创新意识培养目标渗透在整体教学设计和规划中。
整体教学、提升能力——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整体给出本章节学习框架和重、难点知识,并介绍本章节的学习方法,将大量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知识放到课下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课上教师精讲点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空条件。
丰富课型、提供环境——在原有课时和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引入创新型课程:包括思维训练课、经典诵读课、口语交际课、体验性探究实践课以及讨论课、问题课、训练课等多种课型,通过丰富课型、提供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案总结、保证落实——在章节末,师生共同总结、提升并落实在章节总结学案上,这样的学案将体现为本章节完整的知识能力框架、典型范例、易错点分析和精选训练题。
开发资源、打造团队——将学科培养目标、通过整体教学设计后适合学生终身发展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等结合起来,形成统一、规范、科学的校本教学资料和教学评价体系,在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打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备的专业素养和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的教师团队。
实验研究、科学保证——开展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学习状况的测量对比分析,使学生逐步具有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统一的思想品质和学习品质,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理自学、乐于思考、长于质疑能力的发展。
通过实施模块整体教学,各学科不仅能保证常规知识能力方法的落实,而且舒展了学生个性、舒缓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空间;丰富的课型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在实处。
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的构想与实践
培养目标
天津一中在继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作风、自理自学的能力”这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幸福创设优质环境”的办学理念。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符合实际的“资优初中毕业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方式,尝试建立切实可行的高中阶段具有创新潜质学生的选拔机制、培养途径与方法及多元评价体系;努力整合教育资源,向高校输送思想品质端正、学习品质过硬、心智健全、身体健康、乐于思考、长于质疑的优质学生,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未来人才。
培养原则
管理严格。最大程度地缩小班容量,以30~40人为宜;实行小组引导员制,以10人左右为一组,选派负责教师指导组内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心理及日常生活;限定学生每天用于个人成长发展时间不少于16小时;建立完善的师—生、生—生、校—家沟通反馈机制。
环境宽松。课上课下,师生平等,互相尊重;变片面的应试教育为全面的良性竞争教育;搭建学生自学、自育平台,使其拥有更广阔的自由支配的时空;开放实验室、创新实践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由学生自由支配;建立优秀师资“待询制”,使学生能随时与教师沟通,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方法灵活。不刻意强调某种统一的教育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因人择法,追求目标的完美实现;充分整合资源,追求最优化的呈现方式;充分利用本校、社区、实践基地、家庭、高校等多层面的综合平台,追求学生良好品质养成的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评价有效。充分运用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学理论,确立评价信息采集依据,形成分析建议性评价体系;认真观察,仔细记录,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形成对学生个体与集体的立体客观描述,争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素质评价”,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激兴趣,以评价助特长。
培养方式
优化课程结构。设置4个课程区间:必修与选修一、选修二(校本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辅修。各区间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从教育教学目标出发,各司其职,归宗整体。必修与选修一的教学任务包括知识能力框架的构建、基本学习素养的形成——以“模块整体教学”为引导,努力追求教学的程序化、标准化、最优化;结合模块学习目标,确立模块间的结构关系,对模块内教与学内容、方式进行规划整合,整体实现学科培养目标。选修二的教学目标是拓宽视野、理清思路,力图通过校本选修课程的宏观主题控制,对学生进行素养完善所需的正确引导,实现由“自由”选修向“规范”选修的过渡。研究性学习在以往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养成、提高,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经费与活动环境,尝试建立、完善“幻想印证室”、“科学探究室”、“文艺创作室”、“文化觅集室”等,让学生在其中劳动、制作、寻觅、整合、创造,努力使动手、动脑、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学生需要比较稳定的远大理想,同时也需要明确而清晰的近期努力目标。就天津一中的培养方向而言,向高校输送学生是“一中人”的责任之一,让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接触高校环境,对其稳定兴趣的培养、理想信念的坚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天津一中把辅修课程的目标确定为衔接高校、了解前沿,试图通过与高校沟通,建立固定时间的试读机制,并将其纳入课程、赋予学分。课程设置原则有4点。必修“简”:缩减必修与选修一课时数,通过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选修“精”:在以往选修课开设的经验基础上,确定主题,打造天津一中相对稳定的选修二课程;研究“重”:在时间与空间上向研究性学习倾斜,加大学校投入;辅修“从”:作为新开设的课程领域,以之为从属,在尝试中不断完善,尽可能减小高中与大学的隔离度,努力使学生有充裕的主动修习时空。
校企合作,共育未来人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加强特色高中建设,天津市教委于2009年批准天津一中成立“理科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实验班”。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天津一中在课程建设、高校对接、师资培训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2012年3月20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天津一中与滨海新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就建立“理科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项目实践基地”签署了合作协议,这是天津市第一所中学以特色高中建设为背景与国家重大项目企业、科技研发单位进行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根据协议内容,上述单位将为天津一中“理科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实验班”学生开展的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定期组织安排参观、访谈、学习、交流等实践活动,并提供相关帮助和指导;支持天津一中积极参与理科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高度探讨理科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为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心、出色的能力、服务的精神”提供优质的实践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天津一中“理科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实验班”,将采用长、短期结合和科技与人文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期中和寒、暑假时间以“一中学子滨海行”为主题在基地开设实践课程,深入了解港口、金融、汽车、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设计研发、信息技术、生产制造情况,以及高新技术在城市规划、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同时,学校还将聘请企业资深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课程,加强科学精神的渗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科技热点,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