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金木棉集团花园餐厅方案设计

2012-03-02胡钧璞

山西建筑 2012年18期
关键词:金三角木棉湄公河

胡钧璞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

1 项目情况

老挝现有人口约520万,是亚洲国家中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平均每平方公里仅约21.3人,绝大多(80%)居住在湄公河沿岸。

金三角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位于著名的“金三角”核心地区——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波乔省省会会晒市,该项目的开发承担着改变金三角“罂粟时代”落后面貌、开拓金三角新“木棉时代”的使命。

《金木棉》经济旅游开发区将以“一核、两翼、三带、四大空间”为规划格局。

“一核”即木棉小镇——整个开发区的中心,是游客进入的门户;

“两翼”即滨水度假区和康体运动休闲区——分别位于小镇的两侧如同展翅高飞的双翼,也是开发区的核心功能带;

“三带”即绿色生态带、蓝色景观带和金色产业带;

“四大空间”即原始森林探密游、老挝全境深度游、大金三角边境游和湄公河上逍遥游等拓展项目。

本项目位于经济旅游开发区的“一核”之中,现状场地位于湄公河一条支流之上,该餐厅定位为苏式园林餐厅。西侧紧邻老挝母亲河——湄公河。北、东、南侧均为待开发的地块,基地地块平坦开阔,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温度为24.2℃。本区域现已有花园式酒店、多功能厅、假日码头及风情商业街等诸多配套设施,地理位置优越(见图1)。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来体现苏式园林的韵味。那么摆在面前的挑战和机遇就出现了——现代元素符号来呼应传统建筑,传统的空间特质来实现传统建筑的传承。

2 项目理念

在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手法的分析中,笔者对本项目提出以下两个方案理念:

方案一——侧重于寻找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的内在的分析。

1)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准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其中“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它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图1 项目概况

园林建筑既无轴线引导又不讲求平衡、对称或对位关系,乍看起来一切若似任意摆布、纯出偶然,但实际上却又深刻、含蓄地受到这种视觉关系的制约。

a.轴线布局。

“庭院深深,深几许?”“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可以看出一种典型的住宅建筑类型:即沿一条轴线向纵深排列建筑,取一正两厢的布局形式,每有一所厅堂,在堂前便形成一所极小的内庭。每一堂一庭称“一进”,极小的住宅仅一进或两进,随着规模的增大可以达三进、四进,乃至七进、八进。

b.亭台布局。

《园冶》所说:“高方欲就亭台”,能取得“凌云霄之上”的感觉,亭台在园林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起到点睛的作用。它应首当其冲成为人们捕捉的第一个景观对象。

c.疏密有致。

园林方面往往以水池为中心,并取不规则的平面形状,从而使所围成的空间既具有向心的特点,又具有亲切、宁静和曲折而富有变化的感觉(苏州鹤园)。

d.游廊戏水。

《园冶》所说:“蹑山腰,落水面,任高低曲折,自然断续蜿蜒”,通过借助游廊组合的蜿蜒曲折达到建筑的组合的丰富曲折的变化。

“水活物也,其行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喷薄……”

水是苏州园林的主要景色,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水总是占据园子的中心地带,房子依水而建,山依水而造。

2)总体布局。

本项目西侧为已经建成的多功能大厅,南侧即为湄公河,东北两侧均为原生态地貌,地理景观位置极为优越,现址为一季节性河流,经金木棉经济旅游区设想规划,在河流上营建一座苏州园林式餐厅。将主入口设于多功能大厅的近侧,便于日后游客的就近就餐,将面向湖水的两个大厅作为餐饮区,在主餐厅后面设包间区,在西北侧设厨房后勤区,通过游廊将各个功能区连接,为使园林餐厅“曲径通幽”,在建筑群的北侧设置一溪流形成真正的“世外桃源”。

3)经济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2 650 m2,其中:餐厅面积:1 000 m2;座位数:450位;后勤面积:700 m2;围合水域面积:4 000 m2;开挖土方量:12 900 m3;堆积两个假山所用土方量(平均堆高为 4 m):5 400 m3;场地平均堆高1.2 m,所用土方量:7 500 m3;场地面积:6 200 m2。

方案二——侧重于人工水系及生态体系的建立,达到与传统建筑景观的呼应,使用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构造系统取代传统构造系统,同时反映传统韵味。

1)设计理念。

a.天圆地方。天圆地方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一种体现,讲究效法自然,风水术中推崇的“天圆地方”原则,就是对这种宇宙观的一种特殊注解。

b.卐(梵文svastika,好运的象征)或卍,是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在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中,卍字(g.yung drung)是“永恒不变”的象征。

通过对建筑场地的了解将建筑形态由方形逐渐演变提炼形成卐的建筑形态,赋予建筑美好的愿望。经由游廊将建筑蜿蜒曲折的串联起来,使建筑舒展平缓的驾临在水面上,这时建筑既能很好的观赏景物同时又是河面上一道亮丽的景观。

2)总体布局。

两个主餐厅均很好的面向湄公河,在北侧布置两层的包间区,靠岸处布置后勤区,功能布置合理明确,同时经过游廊的穿梭,使用曲折人工水系、人工假山、起伏的绿地使不大的中心庭院形成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庭院,丰富了建筑及景观的层次,建筑形象采用玻璃、钢结构的表现手法来再现传统建筑的形态与神韵。

3)经济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4 100 m2,其中:餐厅面积:2 000 m2;座位数:700位;后勤面积:1 000 m2;围合庭院面积:1 000 m2;开挖土方量:30 000 m3。

3 结语

正如著名设计师王戈所言:“尝试采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现代手法,但不失传统韵味,就如同用白话文写就传统”。只要中国建筑师调整心态,积极在现代语境下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深度发掘,就能为构建新的中国建筑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咫尺再造一个乾坤,方寸宅院融合天地气象”——折射出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中式意境,希望在未来那是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生态建筑,中国人的根。

[1] 黄志刚,陈 瑶.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J].山西建筑,2010,36(1):66-67.

猜你喜欢

金三角木棉湄公河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中的“金三角”
南疆木棉红似火
爱拖延的米米
木棉红了
金三角图案
木棉开尽时
骑转湄公河平原越南胡志明市
走进湄公河
湄公河印象
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