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12-03-01方习明
方习明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手握“旧船票”重复“昨天的故事”。单一呆滞的教学方式,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空洞说教,德育教育理性回归的缺失,致使政治课堂死水一潭,毫无生机和灵动,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想学政治,甚至讨厌政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呢?
一、让生活实际融入课堂,在学有所用中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端正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喜欢听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抓住这一特点,结合时事热点、生活焦点,把教材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形成“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政治课堂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增值高效。
比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一框时,学生对政策因素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明白。于是,笔者就举出当前国家对猪肉价格上涨过快进行调控的政策。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农民养猪,养一头生猪补贴50元人民币,并给母猪上保险,保险费60元,其中政府补助48元,由养殖户自己承担12元。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等非人为因素导致母猪非正常死亡,养殖户最高可获赔1000元保险金,这就大大提高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增加了生猪的供应量,改变了供求关系,使猪肉价格趋于下降。另外,国家把库存的大量猪肉抛向市场,也增加了猪肉的供应量。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政策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而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这一观点。学生也在学习中获得了启迪,学到了有用的东西,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注重探究式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造性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政治课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自我发展,主动内化,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统一。同时,也把学习的欢乐带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进行探究获得发展的乐园。探究式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师利用一些教学素材,通过精心加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与欲望。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规律,达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目的。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去发现知识。通过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教学效果,还能使他们获得发现知识后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一内容时,笔者首先播放一段关于“安徽省2011年秋季大学生招聘会火爆现场”视频,把现实生活中的话题及时搬到课堂上来,激起学生的探索冲动,适时提出三个问题:大学生为什么不选择等饭碗、为什么选择找饭碗?为什么选择造饭碗?学生围绕“等”“找”“造”,结合自己的经验,联系书本知识,开动脑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其次,让小组代表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探究成果,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笔者则适时地加以引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获得了知识,升华了认识,而且也使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激活課堂教学
政治理论抽象、枯燥,单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难以增强教学实效。把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以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电脑特技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不仅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鲜活,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而且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实际上是在无形之中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可先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每年“3·15”晚会的节目片段。笔者在讲述这一课时,选用了前几年“3·15”晚会上韩红演唱的一曲《天亮了》并配以故事讲解。当介绍这首歌曲的由来和当时发生的“缆车事故”时,学生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歌曲结束,故事讲完,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笔者乘机提问学生:“缆车事故”中的旅游者的什么权益被侵犯?受害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韩红的这种行为又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然后再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巧抓时机,运用幽默艺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课堂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好像盛夏里送来缕缕清风,沙漠中淌过涓涓甘泉。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巧妙地在政治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愉悦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也教得轻松愉快。
记得在一次上高二哲学“矛盾”内容时,上课前三分钟铃声早已响过,学生仍没有一点上课准备,还颇有兴致地在议论着上节课的数学试题。于是,笔者便乘机改变了原来的新课导入设计,在黑板上写了a+b=c+d,并问学生们如何把b移到等式的右边。这样一下子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他们纷纷回答说由正的变成负的就可以啦,即a=c+d-b。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指出:“正数和负数就是一对矛盾,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今天就学习矛盾。”这就自然地组织了教学,导入了新课。用这种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比简单生硬的批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教师的幽默风趣中不仅点燃了学习的激情,而且明白了哲理,一举两得。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诚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要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只有把自己的心献给孩子们,才能沟通师生双方的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和理解的桥梁。其次,还要多赞扬和鼓励学生。赞扬就像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就像是点燃憧憬和希望的火种,就像是给人温暖和感激的春风。在现实中赞扬和鼓励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信心,使浪子回头,催人奋进。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重视情感教育,多关注学生,就一定能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的实践总结和理念方法创新。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采取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方法和策略,就一定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迸发出生机和活力,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