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行报告描述中国富裕前景

2012-02-28

环球时报 2012-02-28
关键词:世行报告改革

本报驻美国、英国特派特约记者 吴成良 纪双城 本报记者 刘琳琳

世界银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7日联合推出《203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报告描绘了2030年中国成为富裕国家的前景,同时指出身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只有致力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层次改革,才能降低遭遇经济危机的风险。外媒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这份报告为中国发展提供不少建设性的提议,但中国经济想要继续保持在快车道上行进,需花很大力气才能见到回报。

中国经济2030年将超15个韩国

《2030年的中国》报告由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撰写。世行行长佐利克对中国未来前景表达了信心。他认为,中国已跻身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到2030年,如果中国人均收入从目前5000美元提高至16000美元,那么其经济规模就相当于“增加了15个今天的韩国”。

路透社27日引述报告的内容说,过去30多年高速发展,让中国已走到另一个“转折点”,需要再次进行根本性战略转变,而“十二五”规划就是一个良好开端。过去30年,中国从融入全球经济中获益良多。今后20年,中国还将从更多投资机会、更高资本回报以及互利的创意和知识流动中获益。

中国不改革或面临经济危机

佐利克指出,过去30多年,中国6亿多人摆脱贫困。不过,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2030年的中国》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经济年增速将从10%放缓至5%-6%。报告称,若不进行改革,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幅度可能更大。佐利克说,中国领导人已认识到,中国增长模式在过去30年很成功,但需要改变以适应新挑战。

对此,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改革的方方面面都将取决于政府或者和政府相关的部门,因为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在改革中起着很大的主导作用。他认为,中国改革的阻力可能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此外,改革的效果取决于政府的决心,中国正面临着由外部危机推动的迫切改革。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中国目前容易出现经济大幅放缓的情况,因为中国过于依赖外国技术行业,而这限制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报告警告说,经济急速放缓可能会令中国银行业和其他产业的问题恶化,甚至引发危机。但报告也指出,因世行与中国官方对于部分争议尚未达成共识,报告内容并没完全下结论。

预言家唱衰中国屡言不中

美国《华尔街日报》27日以“唱衰中国的预言家为何屡言不中?”为题发表评论说,20多年来,一些预言家也不断发出“中国神话很快破灭”的警告,然而始终未能“一语成谶”。中国经济是存在一些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马上就要倾覆。

另外,报告也提到,由于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同时是全球最大债权人,这使得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但人民币能否被接受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将取决于中国金融领域改革的步伐和成果。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外国投资者未来在中国股市和债市的参与度将越来越高,以帮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让人们在美元以外有另一个选择。▲

猜你喜欢

世行报告改革
报告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世行行长连任遭工会阻挠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报告
报告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