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物流业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

2012-02-28李白艳

关键词:投入产出物流业贡献

王 利,李白艳

(江苏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212003)

港口物流对调整经济产业布局及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等都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对港口物流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能够发现它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并为利用港口物流推动经济增长达到科学的投入产出效应提供帮助,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近些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少部分采用了回归分析、投入产出法、生产函数、弹性系数分析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周海英[1]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港口物流水平对所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陈贤[2]运用线性回归等方法对GDP与港口吞吐量、水路运输工具、进出口总额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赵喜仓、付星星[3]建立一元回归模型,针对张家港港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张家港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水平低于江苏省港口物流带动水平的结论。王耀中、黎谧[4]对港口货物吞吐量、物流增加值、进出口额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沿海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比较高,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结论。钟铭、吴艳云、栾维新[5]运用协同理论构建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度测度模型,并通过对大连市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程度进行评价,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潘文昊、周菊等[6]构建基于关联度模型的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对钦州港口物流与经济的实证研究,得出二者为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胡江华[7]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了2007年广西物流效率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为物流对广西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较大但存在整体规模较小、固定投资降低、从业人数增加缓慢等问题。康小燕、封学军[8]利用2007年投入产出表及苏州内河数据,测算出苏州内河航运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近年来,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和长江水道整治工程实施,推动了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但港口物流业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又是如何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仍然值得我们探讨。

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利用江苏省2002年及最新的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产业分类进行适当调整,构建了包含港口物流业的投入产出表。通过一系列指标,分析港口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及波及效应,并探讨港口物流业对江苏省经济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以便更全面深入了解港口物流业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江苏省港口物流业投入产出表的建立

目前,我国产业分类体系中并没有把港口物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加以归类。本文借助大多数学者对港口物流业的定义,将港口物流业包含的活动分为三大类:港口物流设施建设,包括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港口物流生产经营,包括运输中转、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港口物流服务,包括物流信息处理、船代、货代、贸易结算、保险等。同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港口物流业的转换系数进行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江苏省港口物流业转换系数

投入产出表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为了更好地突出港口物流业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考虑到江苏省以港口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产业为重点产业,同时鉴于房地产业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重要地位,将这5个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并将第二产业内部各产业合并成采掘业、化学工业、其他制造业、水电气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五大部门,与第一产业一起构成了1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调整后的投入产出表能够较好地突出港口物流业与其他11部门的关系,便于分析江苏省港口物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江苏省港口物流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参数

1.直接消耗系数

表示在生产过程中第j部门生产单位产品对第i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矩阵记为A,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xij表示第j部门对第i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Xj表示第j部门总投入。

2.完全消耗系数

表示第j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第i部门产品和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消耗之和。用矩阵表示为B= (I-A)-1-I,其中(I-A)-1称为列昂惕夫逆矩阵,记为,其元素称为列昂惕夫逆系数。

3.影响力系数

反映了当国民经济某一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及波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4.感应度系数

反映了当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部门)为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其计算公式为

5.中间投入率

是指某产业的中间投入与该产业的总投入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6.中间需求率

是指某产业的中间需求量与该产业的总需求

式中,Xi表示第i部门的总产出。

7.最初投入结构系数

是指某产业的各项最初投入占该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最初投入结构系数实际上反映了某产业增加值的构成。其计算公式为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λic表示第i部门第c项使用占其最终使用总量的比例,fic表示第i部门第c项最终使用量,yi表示第i部门的最终使用总量。

9.生产诱发度

指每增加一单位某项最终需求时,对某产业的生产诱发额与全部产业该项最终需求总额的比值。生产诱发度越大,其生产波及效应也就越明显。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ηjl表示第j部门第l项(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投入占该部门增加值的比例,vjl表示第j部门第l项投入量,gj表示第j部门的增加值。

8.最终使用结构系数

是指某产业单位产品用于各项最终使用的数量占该产业最终使用总额的数量比例,它反映了通过满足不同比例的消费、投资、出口需求,从而实现其最终使用产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fjk表示第j种产品用于第k类最终需求(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的量。

10.直接分配系数

指第i部门的单位产出中第j部门所能分配到的产品份额,其计算公式为

11.完全分配系数

是指第i部门对第j部门的完全分配系数,等于直接分配系数与所有间接分配系数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hik表示第i部门直接分配给第k部门的产品,gkj表示第k部门直接分配给第j部门产品。用矩阵形式表示为G=(I-H)-1-I(H表示直接分配系数矩阵)。

(二)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1.经济依存度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2007年,港口物流业每生产价值1万元的港口物流服务,需要直接消耗其他制造业产品价值最高,为3 944元;其次是其他第三产业,为830元;对港口物流业自身和金融业的消耗也比较大,分别为363和194元。这四个产业的总消耗量占到港口物流业直接消耗总量的91.38%。港口物流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港口物流业对这两个产业的推动作用最大。

与2002年相比,港口物流业对金融业、其他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依赖程度增加,说明金融业对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同时,江苏省港口正处于建设期,需要不断完善港口及其周边的硬件设施,所以对建筑业、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加大。

而各产业每生产价值1万元的产品,港口物流业、采掘业、建筑业、其他第三产业、化学工业、其他制造业对港口物流业的直接消耗量分别为:363元、171元、147元、81元、74元以及62元。港口物流业在运作过程中,需要自身各个环节之间的消耗来完成物流服务,因此对自身的消耗量最大。江苏省是工业大省,第二产业也离不开港口物流的服务,因而对港口物流的消耗也比较大。

与2002年相比,建筑业、采掘业、化学工业等产业对港口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有所上升。建筑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比较大,需要经过港口大进大出,而江苏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港口物流业的直接消耗;采掘业、化学工业作为第二产业,也需要通过港口进出,这些产业将逐步迈向国际化。港口物流业自身、金融业、其他第三产业等产业对港口物流业的直接消耗有所下降,金融业、其他第三产业为港口物流业提供了基本的金融服务支持与物流服务保障,而这些产业对港口物流的直接消耗量一般不会增长。

表2 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等12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表

2.投入产出结构分析

(1)中间投入率及中间需求率

中间投入率反映了各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所有原材料、能源等货物和各种服务的价值占该产业部门总产出的比例,也就是该产业对其上游产业总体直接带动能力的反映。在总投入一定的条件下,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增加值率(附加值)就越低。2007年,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为58.34%(表3),说明港口物流业对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强,属于“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产业。

表3 江苏省港口物流业中间投入率及中间需求率 %

中间需求率实际上反映了各产业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2007年,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为47.61%,在12产业中排在第9位,低于平均水平,说明港口物流业还没有充分发挥其生产服务功能。这与江苏省港口物流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关,港口物流发展还比较落后,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的需要。

综合考虑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依据钱纳里、渡边等经济学家的划分方法,以50%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作为分界点,产业划分如表4所示[9]。2007年,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最终消费品配送量的增加,港口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可能会有所上升,港口物流将慢慢发挥其生产服务特性。随着现代港口物流业进一步发展,中间投入率会适当降低,港口物流业的附加值率会进一步提升,从而逐步迈入高附加值行列。

表4 按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划分的产业类型

(2)最初投入结构系数及最终使用结构系数

由表5可知,2007年,在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各项最初投入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分别占港口物流业增加值的35.03%、12.03%、15.63% 和 37.31%。营 业 盈余是各项投入中比率最高的,说明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属于高利润行业;同时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说明港口物流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比较明显,表明江苏省港口物流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港口物流设施还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固定资产折旧为15%,说明江苏省港口物流业技术装备水平还不是很高;生产税净额所占比例最小,但是已经超过了10%,反映港口物流业税收贡献能力不大,这与国家扶持物流业发展、减免物流税收有关。与2002年相比,在港口物流业的最初投入中,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下降比较明显,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港口的发展,港口物流逐渐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因而港口物流业属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表6可知,2007年,在港口物流业的最终使用中,资本形成所占比例最大,为36.12%,并且大部分用于固定资本形成,说明港口物流业是典型的资本拉动型产业,江苏省港口物流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完善港口物流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而存货增加仅占0.14%,这与港口物流提供的服务性质有关,基本上是即时消费;出口仅为5.38%,说明江苏省港口物流提供海外服务份额较小;省外调出占6.88%,说明江苏省港口物流发展状况一般,主要满足省内需求外,仅有一小部分为省外提供港口物流服务;最终消费占比最小,其中居民消费占3.58%,政府消费占2.46%,说明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的生产状况与政府消费的相关度比较低。与2002年相比,最终消费所占比例上升了,说明港口物流的生产与居民、政府消费的密切度提升了;固定资本形成占比下降,说明港口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不会过分关注技术装备的投入,而是考虑港口物流供应链、第四代港口等现代化港口物流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管理手段实现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而出口和省外调出占比上升,说明江苏省港口物流开始关注海外市场的需求,同时开始为周边省份货物的进出口需求提供更好服务。

表5 江苏省港口物流业最初投入结构 %

表6 江苏省港口物流业最终使用结构 %

3.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1)产业影响力及感应度分析

产业影响力反映了某一产业最终产品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能力,这种影响能力表现为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2007年,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的影响力为2.862 4(表7),意味着港口物流业每增加1单位最终产品(增加值),将会推动国民经济增加2.862 4个单位增加值的总产出。与2002年相比,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的产业影响力有所下降,但2007年港口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仍大于1,说明港口物流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发展港口物流业对经济增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而港口物流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表7 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的影响力及感应度

产业感应度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产业变动后使某一产业受到感应的能力,这种感应能力表现为该产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2007年,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的感应度为1.241 1,意味着国民经济各产业均增加1单位最终产品(增加值),将会拉动港口物流业增加1.241 1个单位增加值的总产出。与2002年相比,港口物流业的感应度有所增加,说明港口物流业受其他产业的感应能力增强了。2007年港口物流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472 7,其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下,表明江苏省对港口物流业的需求较弱,港口物流业还没有成为江苏省的基础产业。

(2)生产诱发系数分析

生产诱发额是指某一类型的最终需求变动,通过部门间关联关系引起其他部门生产额的增加。2007年,调出和出口对港口物流业的生产诱发额最大,为774.344万元;其次是资本形成,为746.881万元;最终消费对港口物流业的生产诱发额最小(表8)。与2002年相比,三大类最终需求对港口物流的生产诱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调出和出口对港口物流业的生产诱发额是2002年对港口物流业生产诱发额的4.18倍。

2007年,港口物流业的资本形成诱发度最大,为0.062 0,说明港口物流业受投资需求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发展江苏省港口物流业时,可以通过加大对港口物流业的投资规模来加快其发展。2002年到2007年,港口物流业的资本形成诱发度下降了,反映出投资对港口物流业的影响有所下降。而港口物流业受最终消费、调出和出口的生产诱发影响比较小,从2002年到2007年的变化来看,二者对港口物流业的诱发度有了小幅度提升,这也说明最终消费和出口对港口物流业的影响逐渐增强,所以应进一步调节江苏省出口结构,以此带动港口物流的发展。

表8 江苏省港口物流业的生产诱发系数表

4.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根据产业经济学和投入产出相关理论,可以把港口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为直接经济贡献和间接经济贡献,其中港口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经济贡献可分为拉动贡献和推动贡献。

(1)直接经济贡献

港口物流的直接经济贡献是指由港口物流相关经济活动自身创造的增加值对地区经济和国民经济的经济贡献。根据江苏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江苏省港口物流业2002年、2007年的直接经济贡献(增加值合计)分别为159.8亿元和509.2亿元,分别占当年GDP总量的1.54%和1.92%,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对江苏省经济增长有贡献但比较小。

(2)间接经济贡献

港口物流的拉动贡献是指由于港口物流充当其他部门的中间投入而对社会净产值所作的贡献。港口物流的推动贡献是指由于港口需要其他部门的产品作为其中间投入而对社会净产值所作的贡献。

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可以构建如下平衡关系

式中,X表示总产出的列向量,W表示中间投入的列向量,Y表示增加值的列向量。

由公式(11),W可以表示为

假设用H表示直接分配系数矩阵,可以建立如下平衡关系

式中,X为总产出的横向量,U表示中间消耗的横向量,V表示增加值的横向量。由公式(13),U可以表示为

可以看出,在计算港口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时,可以用公式(12)来计算推动贡献,用公式(14)来计算拉动贡献。

由表9可得出,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2002年推动经济贡献206.88亿元,拉动经济贡献3 764.86亿元,分别占当年GDP的1.99%和36.24%;2007年推动经济贡献532.18亿元,拉动经济贡献11 945.57亿元,分别占当年GDP的2.01%和45.06%。

综上所述,江苏省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直接经济贡献比较小,但是间接贡献特别是拉动经济贡献比较大,因此港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表9 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对各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

三、结论及启示

通过上文分析得出:1)从直接消耗系数及完全消耗系数来看,江苏省港口物流业优化了江苏省的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升级;2)中间投入大而中间需求率小的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产业带动能力强而附加值低;3)从最初投入结构系数和最终使用结构系数来看,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属于高利润行业,且是典型的资本拉动型产业;4)产业影响力大而感应度低,说明江苏省港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发展港口物流业对经济增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5)从生产诱发来看,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属于资本依赖型产业;6)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比较小,但间接贡献特别是拉动经济贡献比较大。

为了使港口物流更好地服务江苏省经济,应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首先,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通过提供更专业化、系统化的物流服务来带动江苏省各产业发展,同时也可促进港口物流业自身的产业循环,提高带动能力。

其次,江苏省港口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在发挥其生产服务特性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附加值部分在港口物流业中的比例,使港口物流业向着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转化。

再次,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三个方面综合发展港口物流业,适当提高最终消费的比例,从而提升最终消费对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最后,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港口物流业与江苏省经济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加快对港口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并针对港口集疏运体系、集装箱运输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应建设好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信息、保险、咨询、金融等各种服务,提高对港口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1] 周海英.港口物流与珠海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特区经济,2012(4):36 39.

[2] 陈贤.港口物流对浙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20 33.

[3] 赵喜仓,付星星.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以张

家港港口为例[J].特区经济,2010(10):279 281.[4] 王耀中,黎谧.中国沿海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8-51.

[5] 钟铭,吴艳云,栾维新.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度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1):80 82.

[6] 潘文昊,周菊,莫金仙.基于关联度模型的钦州港口物流与钦州市经济发展的关系[J].物流技术,2012(3):85 88.

[7] 胡江华.广西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J].江苏商论,2011(7):66 68.

[8] 康小燕,封学军.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内河航运贡献度[J].中国港湾建设,2011(2):72 75.

[9]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1 262.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物流业贡献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物 流 业
贡献榜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海洋贡献2500亿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物流业
基于DEA模型的煤矿安全投入产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