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城区7~17岁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米往返跑成绩比较

2012-02-27邹志春陈佩杰庄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年龄段心肺体重

邹志春陈佩杰庄洁

1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上海200438) 2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 3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发生增加与有氧耐力下降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的焦点。部分儿童青少年肥胖将一直延续到成年期,其负面影响作用与成年后的体重相对独立,成为成年后各种疾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子[1]。青少年心肺功能低下是诱发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疾病早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公报也显示[3],中小学生肥胖发生率持续增加,有氧耐力持续下降,二者形成鲜明反差。那么,青少年超重、肥胖与其心肺耐力素质下降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国内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在完成上海城区7~17岁学生20米往返跑(20 meter Shuttle Run Test,20mSRT)成绩分析的基础上[4],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趋势,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mSRT成绩,了解体质指数对学生20mSRT成绩及心肺耐力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徐汇、闸北、卢湾、奉贤和浦东六个区小学、初中和高中7~17岁在校男、女学生共5019名参与本研究测试。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对自愿参与本测试的受试者进行筛查,结合学校当年体格检查和病史回顾,筛选体检合格、身体健康无疾病者参与测试,测试地点在各测试点学校的室内场馆。剔除不合条件的样本,7~17岁各年龄段最后统计有效样本4687名(男2362名,女2325名)。受试者年龄按实验当天实足年龄计算。

1.2 实验方法

1.2.1 测试流程和指标

将研究对象按性别分为两大组,测试现场再按年级分组。测试时,着轻便运动鞋和运动装。先按照2005年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方法[5]测试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准备活动后进入20米往返跑测试,各年级按男女分别测试。采用Leger测试方法[6],受试者完成准备活动后进入20mSRT测试,完成一次20米单程跑记录1 lap,完成一次20米往返跑记录2 laps,以此类推。同时对受试者的测试动机及测试环境条件等容易影响测试结果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控制[4]。

1.2.2 肥胖筛查标准

参照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7~18岁)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7],将受试者按正常、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

1.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方法对所有受试者20mSRT成绩的频数分布进行正态检验,采用Shapiro-Wilk对男、女生各年龄段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的频数分布进行正态检验;对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20mSRT成绩影响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各年龄段组间均数两两比较采用Tamhane’s T2方法进行多重比较;不同性别20mSRT成绩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平为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上海城区7~17岁男、女生超重和肥胖发生率

统计结果显示,受试者20mSRT成绩的频数呈正态分布(P<0.05);男、女生各年龄段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的频数也呈正态分布(P<0.05)。

表1显示受试人群超重肥胖筛查结果,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上海7~17岁青少年肥胖发生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且同龄男生肥胖发生率比女生更高;7~10岁年龄组肥胖的发生率相对于其它年龄组更高,甚至是17岁肥胖发生率的2~3倍以上;而超重发生率无论男生女生均相对稳定。这究竟是低年级学生肥胖发生率确实很高,还是我国7~10岁低龄组肥胖筛查界值点偏低?值得深入探讨。

表1 上海城区7~17岁男、女生正常、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2.2 上海城区7~17岁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mSRT成绩分析(表2)

方差分析结果(F=94.04,P=0)显示,男生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者20mSRT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Tamhane’s T2方法对其均值进行两两之间多重比较,结果显示:7~17岁各年龄段男生20mSRT成绩排序: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7~17岁各年龄段男生体重正常组20mSRT成绩平均比超重组高5.75 laps,比肥胖组高16.14 laps,超重组比肥胖组平均高10.39 laps,说明男生20mSRT成绩受到超重和肥胖的影响,适当控制体重,对提高男生有氧耐力成绩有积极作用。

方差分析(F=47.9,P=0)显示,女生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者20mSRT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Tamhane’s T2方法对其均值进行两两之间多重比较,结果显示:7~17岁各年龄段女生20mSRT成绩排序: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7~17岁各年龄段女生体重正常组20mSRT成绩平均比超重组高4.09 laps,比肥胖组高8.24 laps,超重组平均比肥胖组高4.15 laps,说明女生20mSRT成绩也受超重、肥胖的影响,虽然BMI对20mSRT成绩影响不如男生明显,但适当的控制体重,对改善女生有氧耐力也应该有积极作用。

2.3 上海城区青春期前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mSRT成绩分析(表3)

按青春期发育特点,将男、女生各分为三组:7~ 10岁组(青春期前),11~14岁组(青春期),15~17岁组(青春期后)。数据统计分析显示,7~10岁组、11~ 14岁组和15~17岁组男生20mSRT成绩均表现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女生除7~ 10岁年龄段超重组与肥胖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外,11~14岁组和15~17岁组20mSRT成绩也是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且7~ 10岁组、11~14岁组和15~17岁组男生20mSRT成绩受体重影响比女生大,表明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和女生体重变化对20mSRT成绩的影响仍然存在。

青少年的心肺功能是预测其健康的重要因素,欧洲EYHS(European Youth Heart Study)研究显示,9~10岁学生心肺功能与代谢综合征成负相关关系[8],儿童时期良好的心肺功能是成年后健康的重要保护因子。心肺功能越高的儿童青少年越健康,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越少[8,9]。此外,多项研究表明,心肺功能和肥胖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有潜在的交互作用[9,10],高血压女孩体脂率比血压正常女孩更高而心肺功能更低,提示控制体重和增强心肺功能可能都是改善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

表2 上海城区7-17岁各年龄段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mSRT成绩(lap)

表3 上海城区青春期前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mSRT成绩(lap)

3 总结

无论男生或者女生,7~17岁各年龄段的学生20mSRT成绩在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均表现出依次递减的差异,且其中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组间20mSRT成绩差距男生比女生更大;按照青春期年龄分组后,男生和女生体重变化对20mSRT成绩的影响仍然存在。因此,适当的控制体重对提高20mSRT成绩可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Anderssen SA,Cooper AR,Riddoch C,et al.Low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s a strong predictor for clustering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children independent of country,age and sex.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7,14(5):526-531.

[2]Wedderkopp N,Froberg K,Nansen HS,et al.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clust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low physical fitness.Pediatr Exerc Sci,2003,15:419-422.

[3]教育部体卫艺司.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教体艺(2006)3号,2006.

[4]邹志春,陈佩杰,庄洁.上海城区7~17岁学生20米往返跑成绩和最大有氧速度变化分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1):7-10.

[5]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27.

[6]Leger LA,Mercier D,Gadoury C,et al.The multistage 20 meter shuttle runs for aerobic fitness.Sports Sci,1988,6(2):93-101.

[7]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8]Ruiz JR,Ortega FB,Gutierrez A,et al.Health-related fitness assessment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a Europe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AVENA,EYHS and HELENA studies.Public Health,2006,14(6):269-277.

[9]Saha AK,Sarkar N,Chatterjee T.Health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Obesity.Indian J Pediatr,2011,78(11):1349-1355.

[10]Moreira C,Santos R,Cazuza CF,et al.Metabolic risk factors,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azorean adolescents:a cross-sectional study.BMC Public Health,2011,11(6):214-221.

猜你喜欢

年龄段心肺体重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称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