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汶川县森林病虫害发生的趋势及预防措施

2012-02-26李长生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汶川县普查检疫

林 英,李长生

(阿坝州汶川县林业局,四川汶川 62300)

汶川县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县境东西宽84 km,南北长l05 km,幅员面积4 084 km2,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和重要的林业大县。由于受西南和东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气候具有冬季干冷,夏季温暖湿润多雨的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全县共分为两个明显的自然气候区;在银杏乡苏坡店以南的映秀、漩口地区河谷地带属山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含映秀、白花、漩口、银杏、水磨、三江6个乡镇)。苏坡店以北的绵虒、威州地区河谷地带属暖湿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局部地带属干热干旱河谷(含威州、龙溪、克枯、雁门、绵虒、草坡6个乡镇)。全县已知高等植物2l7科、8l4属、2 000多种。植被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可划分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灌丛、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山地暗针叶林、亚高山暗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及高山寒漠植被等。在漩映地区海拔l800 m以下的主要优势树种有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楠木(Phoebe zhennana)白桦(Betula platyphlla)、小叶青冈(Quercusmyrsinifolia);威绵干旱河谷地带海拔l 000 m~2 000 m的主要灌木树种有红刺悬钩子(Rubus rubristulosus)、红花蔷薇(Rosa moyesii)、尖叶栒子(Cotoneaster acuminatus)四川栒子(Cotoneaster ambiguous)。海拔2 000 m~2 800 m,主要有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华山松(P.armandi)、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桦木(Betula spp.)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等,海拔2 800 m~4 000 m以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为主。

l 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林业有害生物包括害虫、病害、害鼠(兔)和有害植物。20l l年4月至9月在汶川县各乡镇实施地震灾后林业有害生物专项普查,调查发现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共有l4种,分别是刺槐蚜 Aphis robiniae Macchiati、日本龟蜡蚧 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桑白蚧 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TozzettI、星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 Foerster、花椒虎天牛 Clytus validus Fairmaire、核桃横沟象Dyscerus juglans Chao、松黄星象Pissodes nitidus Roel、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minor Hartig、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云杉梢斑螟Dioryctria reniculelloides Mutuura&Munroe、落叶松早期落叶病 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 Ito et al、桑寄生植物 Loranthus sp.、冬葵 Malva verticillata L.、车前草Plantago depressa Willd。以上林业有害生物除花椒虎天牛在汶川分布广泛,造成较大危害外,其他林业有害生物尚未发现对林木造成危害。汶川县本土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共计有l3l种,其中发生较严重(面积在33公顷以上)的病、虫、鼠害主要有杉木叶枯病、花椒虎天牛、茶尺蠖、松赤枯病、黑腹绒鼠。汶川县主要病、虫、鼠害发生地点、危害症状、防治措施见表l。

表l 汶川县主要有害生物防控表

2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l)森林病虫害种类呈上升趋势。汶川县参加了l979年~l983年进行的全国森林病虫害普查(简称“一普”,下同)和2004年~2005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简称“二普”,下同)及20l l年的地震灾后林业有害生物普查。20l l年普查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较前两次有了显著的增加。“一普”和“二普”汶川共记录林业有害生物种类38种,20l l年普查共记录林业有害生物l3l种,其中病害49种,虫害73种,有害植物7种和有害动物l种,具体数量比较见下图。通过图l可以看出,20l l年普查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较前两次有了显著的增加。

图l 有害生物分类

(2)高海拔地区天然林区发生轻、低海拔区人工林或人为活动频繁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较重。20l l年普查发现包括冷杉、云杉、铁杉、落叶松在内的各高海拔主要林业树种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普遍较轻,发生面积占调查面积的4.l9%,;而杉木等低海拔林区以及甜樱桃、李、花椒等水果、干果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严重,其发生面积占调查面积的23.77%。

(3)地震后突发性森林病虫害时有暴发,损失严重。如映秀镇阿坝铝厂区域尺蠖虫害在20l0年突然爆发,危害严重,据调查,该虫目前危害树种包括槐树、女贞在内的多种林木,以阔叶树为主。在阔叶树被食净后,也转移至水杉等针叶树危害。危害面积达66 hm2,20 a生林木被害树株口数达数百头,基本将被害树的叶片全部食完。被害区域仅银杏等少量树种未被害,有虫株率达高达95%以上。

3 存在的问题

(l)对森林病虫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措施不够得力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单一纯林树种居多,抗病能力相对来说较混交林弱,林木病虫发生的几率增大。汶川县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样,在资金投入、人力物力、防治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森林病虫害防治难度。近几年来虽然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各级政府及业主对于森林病虫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工作还不到位,措施还不得力,致使常发性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突发性森林病虫害也时有暴发。

(2)震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

“5·l2汶川特大地震”使我县林地、林木遭受严重破坏,森林资源损失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影响长远。林木折干、撕裂、倒伏、翻兜、死亡滋生有害生物,为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条件。

(3)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极大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5·l2汶川特大地震”使我县生态系统遭到重创并非常脆弱,随着灾后森林植被恢复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全面深入,大量木材、木质包装材料(电缆盘、光缆盘)、外来种苗、绿化树种、草种不断涌入县境内。这些活动增加了外来生物入侵的机会,使我县的外来生物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4 预防措施

4.l 加强检疫

对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进行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及复检。大力选育抗病虫品种,有计划地组织建立抗病虫品种,繁育基地和无检疫对象苗圃,加强种苗生产基地的病虫害防治,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森林病、虫的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育苗或者造林,严把种苗关。

4.2 灾后专项检疫监管

一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兼职检疫人员在全县范围内,特别是建筑工地、物资储备场所、通讯电力部门、带木质包装的物资零售店实施专项检疫,检查木质包装材料和光缆、电缆盘等有无危险性和检疫对象的病虫害带入,并作登记、跟踪其流向和处理措施,建立档案并经常性复查,严禁外来有害生物传入。二是配合木材检查站对进往县境的木材、木质包装材料等实施检疫。

4.3 加强重点有害生物专项调查

松材线虫病已被国家列为重点监测和防治对象。全县现有松林面积2 985.4hm2,主要集中在威州、绵池、草坡、克枯、雁门、龙溪6个乡镇中。为有效保护我县的松林资源,防治松材线虫的传入,需要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专项调查。采取瞭望监测、林中样地调查,对枯死植株进行分析,调查有无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墨天牛危害。进行钻孔调查,调查流胶程度及蓝变现象分析有无松材线虫病危害。到松林面积较大的村组走访调查,密切关注松林现状和光缆盘、电缆盘流散到林区等情况。

4.4 设置固定监测样地

根据不同的气候因素、立地条件、林木种类、生长状况和不同的病虫害种类,对不同的寄主植物进行定时、定点、定量的系统观察。计划在全县不同区域建5个标准样地,并建立样地档案,对全县主要的病虫鼠害发生区进行长期的监测,每个固定监测样地设立标牌,设置围栏,安装温湿度自动记录器和诱捕器。标准地设置0.2 hm2,采取对角线法、随机抽样法或z字形取样法进行随机抽取20株~30株进行详查,详细调查感病指数或各样株虫口密度,了解病害或虫害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做好现场调查登记,并分析预测其发生趋势。

[l]汶川县史志编纂委员会.自然环境[B].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猜你喜欢

汶川县普查检疫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汶川县2013年慢病普查情况分析报告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学习调查要“四会”
Beagle犬定购、接收和检疫流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