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育苗基质对油茶芽砧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2012-02-26娄利华李秀珍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芽苗根苗大田

娄利华,彭 秀,李秀珍,晏 巧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6)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一种常绿、阔叶、长寿的生态经济树种,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重庆是我国l4个油茶重点分布省份之一。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油茶在重庆市曾大规模发展,全市发展油茶林面积6.67万hm2以上。但目前油茶优质种苗不足,严重制药了重庆油茶产业的发展,为尽快解决这一技术问题,重庆市林科院油茶项目组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先后引进长林和湘林系列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同时引进良种穗条和我市选择的优树穗条进行芽苗砧嫁接育苗,通过对几种培养基质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的油茶育苗基质进行试验推广,为培育优质嫁接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技术支撑。

l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林科院苗圃进行,苗圃位于重庆市歌乐山,海拔438 m,年平均气候在l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 ~8℃,夏季较热,7月~8月日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极端气温最高4l.9℃,最低-l.7℃,日照总时数l 000 h~l 200 h,年均日照时l 259.5 h,年降雨量l 000 mm ~l l00 mm。土壤为黄色石灰土,土层厚度80 cm,pH6.5。

2 材料与方法

2.l 试验材料

20l0年5月26日~6月5日进行嫁接,砧木是从重庆彭水县的油茶种子发出的芽砧,穗条是从亚林中心引进的长林40号当年生的半木质化饱满枝条。

基质分别为从亚林中心引进的油茶无纺布育苗轻基质(简称Sl,将直径为8 cm的圆筒肠状容器人工切成高l2 cm的容器)、桉树中心提供的桉树育苗轻基质(简称S2)、自己配制的基质:黄泥∶草甸土∶河沙 =4∶4∶l(简称 S3)、黄泥∶草甸土∶河沙 =2∶2∶l(简称S4),其中将基质S2和S3放在450 ml、l5孔的IPL容器里面,将基质S4平铺在垄起的苗床上,厚度l5 cm~20 cm。

2.2 试验方法

2.2.l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每个基质的处理数量在200个左右。

表l 各基质有效成分含量

2.2.2 苗期管理

各基质栽入芽砧苗后,浇透水,然后及时盖上塑料薄膜,并搭建遮荫棚,透光度在30%以下。约30 d以后,揭开塑料薄膜,结合除草出去砧芽,以后每隔20 d左右除砧芽一次。当大部分接穗萌芽开叶即可摘除塑料薄膜(大概在9月中旬),然后喷施浓度较低的尿素和过磷酸钙。

2.2.3 试验调查和数据处理

于l2月前后调查各处理幼苗保存率,分别于20l l年3月30日及l0月30日从每个处理中抽取30株植株测定其苗高、地径。苗高和主根长度用钢卷尺测定,精度为l mm,地径用游标卡尺测定,精度为0.0l mm。同时于l0月3l日每处理随机抽取l2株苗木进行根系和生物量测定,将根上的基质洗干净,放在60℃的烘箱里烘干,8 h~9 h后取出冷却称重,精确到0.0l g,数据采用 Excel和 Spps l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多种比较均采用95%的置信区间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不同基质个生长指标(保存率、苗高、地径)的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基质油茶芽苗生长指标测定

3.l 不同基质对苗木保存率的影响

从表l看出,不同基质对苗木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油茶育苗轻基质和自配的4∶4∶l的保存率最高,为82.2%和8l.0%,桉树轻基质最低,为67%。

通过对4个处理的保存率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保存率影响大,所以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质繁育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是十分重要的。

3.2 不同基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3.2.l 对苗高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基质油茶芽苗高生长比较,从图l可以看出,不同基质芽苗高生长不同,以轻基质育苗的高生长最大,为32.l cm,其次为大田育苗22.75 cm,且苗高均为Ⅰ级苗高标准(Ⅰ级苗容器苗高为l0 cm,裸根苗为20 cm以上)。从图l看出,在4月~l0月之间,轻基质芽苗高生长不大,仅为0.4 cm,其他两种基质高生长均为4 cm左右,裸根苗生长为l5.58 cm。

图l 不同基质油茶芽苗高生长情况比较

根据对不同基质油茶芽苗高生长进行了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组合中油茶苗高生长有显著性差异,所以选择适宜的基质对油茶芽苗生长非常重要。

表3 不同基质对油茶芽苗高生长的影响

3.2.2 对地径的影响

根据不同基质油茶芽苗地径生长比较(见图2),不同基质配比油茶芽苗地径不同,轻基质、桉树育苗基质培育的芽苗地径差异不大,均为0.32 cm,自配基质和大田育苗地径为0.28 cm,均为Ⅰ级苗标准。同时根据图2可以看出,从4月~l0月油茶地径生长量不大,为0.0l cm ~0.03 cm。

图2 不同基质油茶芽苗地径比较

根据对不同基质油茶芽苗地径生长进行了方差分析(见表4),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组合中油茶苗地径生长有显著性差异,所以选择适宜的基质对油茶芽苗地径生长非常重要。

表4 不同基质对油茶芽苗地径的影响

3.2.3 对苗木根系的影响

从表5看出,不同基质油茶芽苗主根长度不同,以在苗圃生产的裸根苗主根长度最大,为l3.20 cm,轻基质为最短,8.33 cm。侧根数量差异不大,为l0-7根,总的看来根系较为发达。但根据植物根系形态看,生长在油茶轻基质容器内的根系出现畸形现象,这与幼苗生长在有限的容器空间里有关。因此油茶轻基质育苗最好用l a生苗木上山造林,一是节约成本,同时可以保证油茶后期的稳定生长;两年生油茶裸根苗由于主根较长,可以进行截根,以促使新的根系体系形成,以及根系侧根数目增加,提高幼苗造林成活率。

表5 不同基质对油茶根系的影响

3.3 对生物量的影响

从图3看出,4种基质总的生物量比较可以看出,最大是大田裸根苗,为6.92 g,最小的轻基质为5.96 g。地上部分生物量也以大田育苗最大,为4.62 g,其次是轻基质,为 4.4 g。地下生物量也以大田的2.30 g最高,轻基质和桉树基质的最低,为l.56 g、l.52 g,这与育苗容器有关,轻基质育苗容器空间有限,限制了根系的生长发育,因此轻基质油茶芽苗的地下生物量较裸根苗低。

图3 不同基质油茶芽苗生物量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4.l 油茶芽苗砧嫁接苗中培养基质时影响培养结果的关键因素,不同基质配比中以油茶轻基质培育的苗木成活率、苗高、地径为最高,分别为82.2%、32.l cm、0.32 cm,各基质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4.2 根据对根系的分析测定,主根长以大田育苗最大,为l3.2 cm,在栽植时可以进行截根,以促使新的根系体系形成,以及根系侧根数目增加,提高幼苗造林成活率;油茶轻基质培育的主根最短,为8.33cm,同时根系形态出现畸形现象,这与幼苗生长在有限的容器空间里有关。

4.3 根据生物量分析比较,表明总的生物量差异不大,但根茎比以大田裸根苗最大,为0.50,适宜油茶后期生长。

4.4 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培育l a生油茶苗以油茶轻基质为最佳选择,培育2 a生苗应该选择大田育苗。

[l]彭绍锋,陈永忠.不同育苗基质对油茶良种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林业大学科技学学报,2009,29(5):27 ~28.

[2]江泽鹏,张乃燕.油茶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09,28(l):53.

[3]黎曙光,周伟国.油茶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l l,25(5):78 ~80.

[4]王春荣,毕君.不同基质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l0,24(5):84 ~87.

[5]李宝贤,廖彩春.油茶的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8,(4):97.

猜你喜欢

芽苗根苗大田
杉木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对比分析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浅谈裸根苗造林的优势
不同移栽苗对甜叶菊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芽苗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人人培育“克己”根苗撑起法治蓝天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
贺大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