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毒害艾美耳球虫-田间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

2012-02-24李建梅刘丹丹王尚尚沈欣悦戴亚斌陶建平

中国兽医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艾美耳记分毒害

刘 梅,李建梅,刘丹丹,王尚尚,程 旭,沈欣悦,戴亚斌,陶建平

(1.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禽类预防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扬州 225009;

2.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 扬州 225125)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Eimeria)的一种或数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黏膜内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鸡球虫病病原公认的有7种,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和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的致病性最强[1]。毒害艾美耳球虫主要危害8~18周龄的鸡,在7种鸡球虫中繁殖能力较低,其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分别发生在小肠和盲肠,在与其他小肠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混合感染中,毒害艾美耳球虫往往受竞争性抑制而使其生殖潜能降低,因此不易分离。此外,在生产实际中饲养周期长的鸡一般为种鸡或蛋鸡,其后期的饲养方式常为笼养,因此在临床上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急性小肠球虫病较少见。故对毒害艾美耳球虫的研究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文对1株分离于临床病料样品的毒害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开展对毒害艾美耳球虫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黄羽肉鸡,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出壳后运回实验室,饲养在经10%氨水与火焰消毒的笼具中,饲喂不含抗球虫药的饲料。试验开始前,采取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鸡的粪便,确认无球虫感染后用于试验。

1.2 虫种 毒害艾美耳球虫田间分离株,由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寄生虫教研组分离保存。在本试验前,卵囊经接种无球虫感染鸡进行扩增,按常规方法收集粪便中的卵囊,培养至孢子化后备用。

1.3 试验分组 挑选体况相近的28日龄黄羽肉鸡48羽,逐只称重编号后分成6组,每组8只。其中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3、4、5、6组分别经嗉囊接种毒害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1×104个/羽、3×104个/羽、5×104个/羽、7×104个/羽、9×104个/羽。试验重复一次。

1.4 临床观察 接种后每天观察并记录鸡的采食、饮水、排粪便等情况。死亡鸡逐只剖检,确定其死因。接种后第8天结束试验,逐只称重,剖检,观察肠道病变。

1.5 致病性判定指标 以死亡率、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肠道病变记分等为指标评价其致病性。其中:肠道病变记分参照Johnson和Reid[2]的标准进行;相对增重率=(感染组鸡的平均增重÷不感染组鸡的平均增重)×100%,不感染组鸡的相对增重率为100%。

1.6 数据分析 对各组的平均增重、平均病变记分分别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对组间平均值进行多重比较(P<0.05)。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在两次试验中,出现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即:各感染组鸡在感染后至第4天,鸡的精神、食欲、饮水与排出粪便情况等均正常;感染后第4.5天,除感染10 000个/羽组外,其余各感染组鸡的精神稍差,食欲与饮水减少,粪便变稀,感染70 000个/羽和90 000个/羽组的粪便还带有血液;感染后第5天,各感染组均有出现血便,以感染70 000个/羽和90 000个/羽组最严重,并发生死亡,死亡鸡剖检见有典型的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病变特征;感染后第5.5天至第7天,临床症状最严重,鸡食欲、饮欲废绝,精神倦怠,双翅下垂,肛门周围和尾羽粘有红褐色血性粪便,卧地拱背或尾羽上撅后很快死亡;感染后第7.5天,各感染组鸡精神好转,出现采食。在整个试验期间,不感染对照组鸡的精神、食欲、饮水和粪便状况均正常,结束试验前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粪检均未查见卵囊。

2.2 死亡率与剖检病理变化 除感染10 000个/羽组外,其余各剂量组均有鸡发生死亡。鸡死亡的时间在感染后第5天至第7.5天,死亡高峰为感染后第6天(图1)。死亡率随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表1)。感染10 000个/羽组死亡率为零,感染30 000个/羽组的死亡率与50 000个/羽组的相同,为37.5%~50%,感染70 000个/羽组的死亡率为62.5%,感染90 000个/羽组的死亡率最高,达75%~87.5%,且出现死亡的时间最早,发病死亡延续的时间也最长,在第7.5天仍发生死亡。

各感染组病死鸡的剖检病变相近,即病变主要发生在小肠,尤其是小肠中部(空肠)。小肠外观高度肿胀或气胀,有的可达正常的两倍以上,肠管壁上密布有针尖状出血点和白色斑点。剪开肠管,可见黏膜增厚、出血、坏死,肠腔内充满液体、血液和组织碎片。十二指肠黏膜轻度充血,盲肠及直肠无明显变化,其他脏器也未见异常变化。刮取病变部位的肠道黏膜涂片镜检,可见大量成簇的大裂殖体,每个裂殖体内有数百个裂殖子。

图1 各试验组鸡发生死亡的曲线图

2.3 平均增重与相对增重率 见表1。试验前各组的体重相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各感染组的平均增重明显降低,除感染10 000个/羽组外,与不感染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30 000、50 000、70 000个/羽和90 000个/羽等4个剂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相对增重率方面,感染10000个/羽组的最高(79.71%,82.26%),但与不感染对照组相比低近17~20个百分点;感染30 000、50 000、70 000个/羽和90 000个/羽组的相对增重率相近,相差近9~14个百分点。

2.4 肠道病变记分 见表1。在两次试验中,各感染组均出现肠道病变,其平均肠道病变记分与不感染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肠道病变记分随感染量的增加而增高。感染10 000个/羽组的平均肠道病变记分与30 000、50 000、70 000个/羽和90 000个/羽组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第2次试验中,感染30 000个/羽组与90 000个/羽组间的平均肠道病变记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各试验组鸡的死亡率(%)、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与肠道病变记分

3 讨论

3.1 毒害艾美耳球虫病的症状与病变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严重影响鸡的增重,感染10 000个/羽的剂量就使增重率下降了近17~20个百分点,感染30 000个/羽的剂量就能引起鸡的急性发病死亡,死亡时间发生在感染后的第5~7.5天,死亡高峰在感染后的第6天。死亡率随感染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引起的临床症状基本一致。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病变主要发生在小肠,不管感染的剂量如何,出现的病变也基本一致,刮取病变部位的肠道黏膜制作涂片镜检,可以查见大量的大型裂殖体与裂殖子。这些与文献报道相一致[3-4]。这种肠道病变特征可作为毒害艾美耳球虫病的诊断依据。

3.2 毒害艾美耳球虫的毒力 有关毒害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各文献报道不尽一致,尤其是致死剂量。董辉[4]等以分离于美国Coccivac虫苗的毒害艾美耳球虫,按0.5万、1万、1.5万、2万、3万、5万、7万、10万个/羽的不同剂量接种10日龄京星黄羽肉仔鸡,所有组均未出现死亡,但均影响增重并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道病变。黄兵等[5]以分离于上海郊县鸡场的毒害艾美耳球虫,按每羽1万、5万、10万、20万个卵囊的剂量感染10日龄伊莎公鸡,感染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降低了36.10%、62.78%、66.74%和79.11%,感染1万个/羽组未出现死亡,5万个/羽组和10万个/羽组的死亡率均为41.67%,20万个/羽组为50%。林青[6]等用毒害艾美耳球虫杨凌株,以10万个/羽卵囊的剂量感染14日龄尼克红公雏,致死率达63.3%。显示这些虫株在致病性上有差异,分析原因:一是可能与各学者在试验中所用的鸡日龄、品种等宿主因素相关;二是在虫株间确实存在着致病性上的差异。Shirley[7]在比较毒害艾美耳球虫 H(Hougton)、W(Weybridge)、G(Guelph)、P(Pfizer)和 L(Lilly FS 105)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时,发现各株对鸡的致死率分别为87%、97%、93%、10%、0,致病性与虫株的繁殖潜力无关,但与乳酸脱氢酶(LDH)有关。本田间分离株按每羽1万、3万、5万、7万、9万个卵囊的剂量感染28日龄黄羽肉鸡,致死率分别为0、37.5%~50%、37.5%~50%、62.5%、75%~87.5%,显示其致病性极强,但本田间分离株的LDH酶谱是否与H株、W株、G株的相同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1]索勋,李国清.鸡球虫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36-39.

[2]Johnson J,Reid W M.Anticoccidial drugs:lesion scoring techniques in battery and floorpen experiments with chickens[J].Exp Parasital,1970,28:30-36.

[3]张龙现,蒋金书,刘群,等.毒害艾美耳球虫纯种卵囊收集鉴定及致病性测定[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9):12-13

[4]董辉,索勋.毒害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2,9(3):129-135.

[5]黄兵,吴薛忠,史天卫,等.毒害艾美耳球虫纯种分离的初步鉴定和致病性研究[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3,1(4):24-28.

[6]林青,于三科,崔萍,等.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性与抗药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6):27-31.

[7]Shirley MW.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biology of five strains of Eimeria necatrix[J].Z Parasitenkd,1985,71:287-295.

猜你喜欢

艾美耳记分毒害
公安部公布《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对我国现行记分管理制度进行系统调整
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分离和纯化
山西:太原对民办中小学实行记分管理 学校违规超计划招生等行为将被记分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毒害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生态环境部将对环评信用管理对象失信行为记分惩戒
加大草原保护与建设力度有效防除草原毒害草
镉胁迫对海菜花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生理生化的影响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