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临床应用
2012-02-22廖成蓉
廖成蓉
(重庆市北部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特检科, 重庆 401121)
颈动脉超声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评价颈动脉病变的无创性技术手段,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功能的不断更新,影像分辨率的增加,以及人工智能化图像处理系统的完善,使颈动脉病变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该项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可导致颈动脉硬化的疾病检出率得到提高,同时可以作为评价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就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有所帮助,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拟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180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 A 组(IMT≤1.0mm)、B 组(1.0mm<IMT≤1.5mm)、C 组(IMT>1.5mm)各60例。高危定义为有心脑血管事件史或具有2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指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年龄≥50岁[1]。180例患者中男133例,女47例;年龄51-86 岁,平均(61.8±11.4)岁。
1.2 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麦迪逊SX-6、飞利浦HD4000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颈动脉检查,采用超宽变频探头,频率为7.5-8.5MHz。患者平卧,将高频超声探头置于颈部,做从颈根部至下颌角的横切与纵切面观察,仔细观察此范围内的颈动脉主干,窦部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血管壁状态及血流变化,测定颈动脉近端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大小。最终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 A 组(IMT≤1.0mm)、B 组(1.0mm<IMT≤1.5mm)、C 组(IMT>1.5mm)各60 例。
1.3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血管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A、B两组患者各项目比较差异不大(X2=1.317,P>0.05);C 组与 A、B 两组患者各项目比较差异显著(X2=31.452,X2=28.66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冠脉血管病变,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冠脉血管病变比较(n=60)
由表2可以看出,A、B两组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差异不大(X2=1.052,P>0.05);C 组与 A、B 两组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显著(X2=23.168,X2=17.236,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随访3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随访3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n(%)
由表3可以看出,A、B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大(X2=3.547,P>0.05);C 组与 A、B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X2=16.762,X2=14.26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人群导致病残、病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关系,已引起临床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并且开展了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有望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常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换言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3]。近年来,随着超声高频探头的运用,已有不少观察发现冠心病患者的外周动脉血管如颈动脉、下肢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发生率均较高,并试图寻找外周血管病变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使用高频超声探头可获得良好图像,非常便于观察,且超声检查还具有无创、无痛、经济、简便等特点,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诊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试图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探讨IMT程度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按照IMT将180例患者分为三组即A组(IMT≤1.0mm)、B组(1.0mm<IMT≤1.5mm)、C 组(IMT>1.5mm),将三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冠脉血管病变及随访3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A、B两组患者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C组与A、B两组患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IMT程度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显示随着IMT分级程度的提高,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也有不同程度提高,说明年龄因素在IMT分级及心血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年龄因素的变化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出现变化成为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规律。现在普遍认为正常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应在1mm之内,厚度超过2mm即可判定为硬化斑块形成。而内膜增厚是动脉硬化的特征之一,有观察表明,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存在相互关系,颈动脉内膜的增厚可预示冠状动脉病变存在及以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作为冠心病的一个预测因子[4]。本研究对三组患者IMT分级与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及3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A、B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而C组患者较前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IMT>1.5mm可作为临床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1] 陈宇,胡大一.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3):275-278.
[2] 张晓艳,刘波.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蛋白及血脂水平与冠脉狭窄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2):126-128.
[3] 苗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781-782.
[4] 朱旭婷,曲毅.替米沙坦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0,28(7):45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