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特质教育背景下大学闲暇教育体系构建

2012-02-22童巧珍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闲暇大学体系

童巧珍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在高校招生和大学生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大学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特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许多高校的推崇。以职业特质为导向,就是以行业的中高级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职业岗位模拟、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和岗位实战演练,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和胜任中高级职位。在这一背景下,大学教育的功能和内容被单一化、狭隘化,不利于大学生的“灵魂发育”和全面发展,由此凸显了大学闲暇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 闲暇及其教育功能

表面上理解,闲暇是没事情做的意思。本质上看,闲暇是一种个人自我的内心状态,一种精神状态,不是消极的放任,而是积极的自在。自古以来,闲暇就有教育与发展的功能。闲暇在希腊语中为schole,意为闲暇和教育,认为发展有益的闲暇行为与提高文化素质是相辅相成的,闲暇是人的能力协调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个人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1]我国第一部教育著作《学记》就提出“藏、修、息、游”,主张把敬德修业与闲暇游乐结合起来。闲暇在寻求个人发展方面的功能是一种“超补偿”。它可以扩大个人对周围的兴趣范围,积极寻找一切能够帮助生理和智力发展的途径。闲暇状态能促使个体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多种个性,有效避免线性生活方式引起的生理和智力的衰退。

二 闲暇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闲暇生活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闲暇生活缺乏自觉、闲暇意识与技能缺失、闲暇生活满意度低等问题。[2]大学生的闲暇生活问题凸显了大学闲暇教育的重要性。闲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和技艺,确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帮助全体社会成员提高自己的闲暇生活质量、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连续的教育活动。本质上,闲暇教育是一种教会人们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充实个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教育活动。

大学实施闲暇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首先体现在正确的闲暇价值观的形成上。大学生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形成合理的闲暇价值观对于其未来的生活至关重要。闲暇价值观主要包括如何认识闲暇活动与知识、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闲暇活动与人格完善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闲暇活动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闲暇活动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其次,大学闲暇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人际交往和、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3]此外,大学闲暇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帮助他们向成人生活的转变和为独立生活做准备。[4]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仅仅让人成为职业技术的载体,甚至是技术的奴隶。高等教育不仅需要谋生教育,还需要乐生教育。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社会化过程中的“灵魂发育”,很大程度上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闲暇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素质培养、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模式,应将其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三 大学闲暇教育体系的构建

为了保证大学闲暇教育的系统开展,应该在现有的大学教育范畴内构建大学闲暇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应该包括闲暇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和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其中目标体系是方向,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是核心,评价体系是促进,支持系统是保障。由此构建大学闲暇教育体系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 大学闲暇教育体系理论框架

(一)目标体系

努力构建“四维一体”的闲暇教育目标体系,即大学闲暇教育应符合“价值目标、发展目标、管理目标、社会目标”以“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体而言,“价值目标”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增强闲暇生活意识,充分认识到闲暇生活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生活状况自我审视和调适的自觉性;“发展目标”即丰富现代大学生的闲暇知识,培养闲暇生活技能,促进大学生的“灵魂发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各项素质;“管理目标”即通过实施闲暇教育,提升高校办学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包括闲暇设施在内的各项设施建设,创造以人为本、身心愉悦、积极向上的校园工作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目标”即通过大学的闲暇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快乐生活的现代公民,并通过大学生影响其周围的人,使整个社会倡导健康的闲暇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一体”即通过大学闲暇教育,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内容体系

大学闲暇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闲暇价值观教育、闲暇意识教育和闲暇知识技能教育等方面。

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和增强闲暇意识是闲暇教育的首要任务。闲暇价值观反映了大学生对闲暇的态度和看法,而态度和看法往往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因此,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是健康的闲暇生活的基石。增强闲暇生活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计划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闲暇活动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各种能力、发展健全的人格中的重要作用。

闲暇知识和技能教育是大学闲暇教育的核心。如果说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是拥有健康闲暇生活的先导,而必要的闲暇知识和技能则是核心。如果大学生只有闲暇方面的“理论”和从事闲暇活动的意愿,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闲暇体验,只能纸上谈兵而无法付诸实施,那么,久而久之也只能由错误的闲暇观念所支配而无可奈何。从这个意义上说,必要的闲暇知识和技能又可以巩固正确的闲暇价值观,二者互为促进。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说得好:“要多方面的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5]闲暇知识技能包括闲暇理论知识、合理安排闲暇生活的技能和各项具体的闲暇活动技能。

(三)方法体系

总体上,大学闲暇教育可分为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两种途径。其中,闲暇教育的课堂教育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聘请专业老师开设专门的闲暇教育方面的课程,系统讲授闲暇理论知识,传授闲暇生活技能;二是大学教师结合现有的有关课程,将闲暇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课外教育应作为大学闲暇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通过课外活动(包括各种社团、协会、俱乐部、兴趣小组等组织的活动和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各种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讲座等形式,在实践中进行闲暇教育。大学生课外活动为大学生闲暇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大学闲暇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应该将课外活动作为闲暇教育中课外教育的主渠道。通过闲暇教育引导大学生开展闲暇活动,变被动放任为积极关注,用专业的手段与方法,给学生提供闲暇生活方面的服务和指导。

此外,应重视高校闲暇环境熏陶在大学闲暇教育中的作用。完善大学闲暇设施、场所和环境建设,为大学生的闲暇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选择,营造浓厚的闲暇生活氛围,是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闲暇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评价体系

大学闲暇教育的评价主要包括闲暇教育管理评价、工作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闲暇教育管理评价主要考核闲暇教育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闲暇设施和场所建设和利用情况等。闲暇教育工作评价主要是将闲暇教育纳入到学生工作的评价体系中,对团委、学工处、班主任等部门和人员的闲暇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闲暇教育质量评价主要通过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评价来进行。由于闲暇生活状况主要是人的一种内心感觉和体验,因而闲暇教育质量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自评的方式进行,具体方式可采取设计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闲暇意识与计划性、闲暇生活满意度、闲暇时间结构与利用情况、闲暇活动内容与层次、闲暇空间环境利用情况等等。其次,还可通过他人评价的方式对大学闲暇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进行评价,如就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状况设计问卷对大学教职工、学生家长和亲友等进行调查,以更全面反映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和大学闲暇教育质量。此外,事后评价也是大学闲暇教育质量评价的有效方式。事后评价是指对毕业生进行回访,让毕业生评价大学时期所接受的闲暇教育对其目前闲暇生活的影响,从而反映大学闲暇教育的成效,并找出闲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当前闲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

(五)支持系统

学校各方面的支持是实施闲暇教育的重要保障。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必须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大学生的闲暇教育,并为闲暇教育提供包括活动经费、组织机构、场所设施、政策制度等方面的保障。

首先,应从办学指导思想上认识闲暇教育的重要性,为闲暇教育提供思想保障。应摒弃只重视职业技能教育的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回归促进大学生“灵魂发育”、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的大学精神,并将这种思想贯穿到大学专业教育和学生工作中,从而在思想上保障闲暇教育的实施。

其次,应从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上为闲暇教育提供条件,搭建闲暇教育实施的平台。除了前面提到的为闲暇教育配备专业教师之外,应成立一个闲暇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闲暇教育计划和方案,指导和监督闲暇教育的实施。此外,还可以考虑成立闲暇教育研究机构,加强对闲暇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大学闲暇教育的实施提供咨询和指导。各种学生社团和协会是闲暇活动的重要组织机构,应加强对现有社团和协会的指导和改造,使之成为闲暇教育的重要阵地。

第三,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闲暇活动设施和场所,创造优良的闲暇环境。学校闲暇设施、场所和环境的规划建设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运用“自下而上”的规划设计方法,在对大学生的闲暇设施和场所需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以达到闲暇设施和场所供需双方的统一,营造人性化的、具有场所精神的闲暇环境。对于地处郊区的高校,应注意校园闲暇空间的体系化建设。此外,应加强校园闲暇设施和场所的管理,户外场所尽量不收费,室内设施和场所实行非盈利性经营,提高校园闲暇空间的可进入性。

第四,为闲暇教育和闲暇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一方面,设立学校闲暇教育专项经费,为师资培训、设备购置、学生实践、设施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另一方面,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采取活动冠名的方式争取企事业单位的赞助。聘请相关协会、团体和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到学校搞讲座,鼓励这些机构到高校发展免费学生会员,为大学生提供锻炼和实践机会。

第五,加强大学闲暇教育制度建设,使闲暇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一方面制定闲暇教育实施管理的专项制度,为学校闲暇教育提供管理依据和工作评估标准;另一方面,在学校现有的相关规章制度中增加闲暇教育工作管理的内容,在与实施闲暇教育相关的各项工作中提出闲暇教育的工作要求和规范。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与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开展闲暇教育在促进大学教育的完善、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构建大学闲暇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这一体系中闲暇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充实完善、评价指标的构建及量化方法等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研究,以提高这一理论框架的应用性。建议今后分别从意识层面(大学精神与教育理念)、行为层面(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制度文化层面(闲暇制度文化建设)、物质层面(校园闲暇空间体系)对大学闲暇教育展开更深入的专题研究。

[1]马建业.城市闲暇环境研究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肖华茵,等.试论大学生闲暇生活问题与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114-117.

[3]黄爱莲,彭学东.学校闲暇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51-252.

[4]Ruskin H,Sivan A.Leisure education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M]. Provo,Utah: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199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闲暇大学体系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在何时最清醒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大学求学的遗憾
闲暇拾笔寄娱情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