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工类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体裁分析

2012-02-19王凌燕陈海丰王武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轻工情态语篇

王凌燕, 陈海丰, 王武娟, 李 健

(1.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2.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0 引 言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文的浓缩;它可以拿出来单独被阅读,可被视为独立的语篇.通过对论文摘要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及其方法、结果.当读者需要从大量的文献中快速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章时,可以通过阅读论文摘要来节省时间,从而达到检索的目的.正是由于学术论文摘要的这些优点,它已经成为学术信息传播、交流与合作必不可少的桥梁,同时它又是国际上所有主要检索机构数据库的信息源,这对信息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某些学科论文摘要的体裁进行了分析研究[1,2],但是至今仍未有人涉足研究轻工类论文摘要.鉴此,本文对轻工类不同学科期刊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进行了体裁分析,以探明轻工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特点,并探讨轻工类不同学科间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差异,以期为轻工类学者在写作论文英文摘要时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目的

鉴于论文英文摘要在阅读和发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收集不同学科的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对其体裁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其体裁特点及语言特征,并探讨不同学科间英文摘要的差异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同时对语言不规范现象做出适当的纠正.

1.2 研究对象

选取60篇轻工类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统计每篇摘要中各语轮出现的频数及每一语轮中所表现的不同语言特征的词数,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对象的选取基本决定了研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研究对象所组成的特征空间越复杂,分析对比不同学科间此类对象所表现出的差别就越全面.

1.3 研究方法

(1)语料的收集.以科学实用为基本原则对学术论文摘要进行收集,笔者以轻工类学科比较有代表性的造纸工程、皮革工程和硅酸盐工程3个专业为例,收集了其相应的国内核心期刊《中国造纸学报》、《中国造纸》、《中国皮革》、《皮革科学与工程》、《硅酸盐学报》、《硅酸盐通报》、《中国陶瓷》、《陶瓷学报》2007~2010年发表论文的英语摘要每个专业各20篇进行分析研究.由于选择的是近年来核心期刊上的语料,故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时效性.

(2)语轮(Move)的辨认和确定. 本文依照文献[2]中提出的五语轮模式,对选出的 60篇论文英文摘要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先介绍各语轮的定义:

M1:研究背景(为当前的研究做准备,指出该研究的必要性或描述存在的问题); M2:研究课题(阐述研究的目的,简要概括研究内容); M3:研究方法(描述研究方法,可涉及实验对象、实验装置); M4:研究结果(给出研究结果或发现); M5:研究结论(总结所作的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推断、引申或解释原因).

通过以上对各语轮的定义可看出“语轮”这一概念可被概括为一组表现同一意旨取向的语言特征所组成的表达一定交际功能的语篇片段.在分析中,每一语轮都从语篇功能和语境出发,通过语篇中的语言线索来辨认和确定.如果一个或一组句子传达同一个交际信息,那么它们就被确定为一个语轮.

(3)语言特征的分析. 人们普遍认为,不同学科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不同是由其交际目的所决定的,而语篇的交际功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信号表达的.因此,对于体裁分析,我们所要把握的关键就是语篇中的语言特征,从而增强我们对摘要这一体裁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分析的语言特征有以下几类:情态动词、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以及第一人称代词.选择研究、统计这些语言特点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些特征容易被我们识别.其次,在摘要的写作中,它们是作者必须选择使用的.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大多数指导写作摘要的书籍或文章中有着许多对于我们选择的语言特点的规定性的说法,例如在写作中要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等.

(4)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我们对所收集的60篇论文英文摘要进行了结构和语言特点的分析和统计.下面以一篇摘要为例来说明对每一篇摘要所作的处理,黑体部分为需要统计的语言特征.采用五语轮模式对该摘要相关语言特征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M2:研究课题.(1)In this paper the dosage of three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ployethylene glycols which affected the moisture perme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 microporous films was studied.

表1 五语轮模式统计示例

M3:研究方法.(2)The moisture permeability,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 microporous films, hygroscopic property, porosity were determined and SEM was used for analysis.

M4:研究结果.(3)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 is as follow: the dosage of polyethylene glycol is 3%,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is 1 000. (4) The moisture permeability and the porosity of polyurethane microporous film are highest, which are 1 407.38 g·mm·m-224 h-1and 7.55% respectively.(5) And when the dosage of polyethylene glycol is 2.5%, the moisture per-meability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polyurethane microporous film are both high.

每一篇英文摘要都以上述方法进行分析统计,然后统计3个不同学科论文英文摘要的分析结果,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得出因学科的不同而对摘要的体裁结构可能造成的影响及语轮的选择(语篇的交际功能)对其语言表现形式可能造成的影响.在统计理论中,卡方检验就是通过方差分析来比较和检验由不同因素引起的两个以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就本文而言,我们需要通过卡方分析来检验摘要的语篇结构是否因学科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及多个语言特征是否因学科或语轮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分析和讨论

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我们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英文摘要的语篇模式和特点;二是英文摘要宏观上各语轮出现的频率;最后是英文摘要的语言特征.

2.1 摘要的语篇模式

对语篇模式的分析探讨有助于揭示语篇的结构模式和特点.在对所有英文摘要进行统计后发现,3个学科英文摘要中的语轮出现次序有很大的共性,54篇(90%)的语轮是按照五语轮模式顺序出现的,这说明摘要的语篇结构模式受学科差异的影响不大.但是有4篇(7%)的语轮出现逆序的现象,并且都是第二、第三语轮出现颠倒,作者先说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再论述所研究的课题及其目的和内容,这种结构有利于突出作者的实验方法,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新的实验方法上.另外,还有2篇(3%)出现了语轮的循环,并且主要是M2、M3、M4之间的循环,这种循环结构说明摘要的交际重点放到了研究方法和结果上,有利于研究者清楚地阐述多种研究方法及结果.

2.2 语轮出现的频率

表1为对60篇英文摘要进行五语轮模式统计的结果.由图1可以明显看出,在中文的轻工类摘要中,M2(研究课题)、M3(研究方法)、M4(研究结果)是必选语轮,而M1(研究背景)、M5(研究结论)是可选语轮.通过卡方检验,不同学科的英文摘要中各语轮的出现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4.847,df=8,p<0.05):(1)轻工类英文摘要中最为重视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2)轻工类英文摘要中都比较忽略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结论,(3)通过比较皮革与其它两个学科的英文摘要,可以看出M1、M5出现的差异最大,也许可以看出在皮革工程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中,最为忽略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最终结果,这可能也是造成此三类学科语轮出现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中文轻工类摘要的写作中往往都忽视了研究背景的介绍和最终的研究结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首先是由学科的特性所决定的,轻工类学科比较注重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却难以得到一个稳定的结论.另外,国内轻工类核心期刊目前对于英文摘要写作规范的要求还比较低,以至许多研究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比较随意,有时在一个句子中会同时出现两个语轮.

图1 语轮出现频率的比较 图2 情态动词出现频率的比较

2.3 摘要的语言特点

(1)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用来表达可能性,是语用含糊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这样表现出来的客观、理性的特点非常适合于严谨的科学需要.使用情态动词的含糊表达,可以表明作者谨慎的态度,以提高文章的准确性,避免将作者的观点强加在读者身上.但从图2可以看出,情态动词在轻工类摘要中却鲜有所见,甚至在M1、M2、M3、M5语轮中完全没有或者只有个别的情态动词.据统计,在皮革、造纸和硅酸盐三门学科中分别有6、9、4篇出现了情态动词,包含情态动词的英文摘要占了30%、45%、20%,经过分析发现情态动词基本都只在语轮M4中出现,其中只有1篇是仅出现在M1语轮中.对于出现的这些情态动词,据统计,88%的情态动词都是can和其过去式could,出现在第四语轮中用来论述通过怎样的实验方法可以得到怎样的实验结果.笔者也对国外英文摘要的写作规范进行了参考,发现这一点与国外相差甚大,在国外的论文摘要中,情态动词出现频率略高.

通过对比可知,轻工类英文摘要的部分撰写者对于情态动词用法的掌握还不够,这或许是造成轻工类英文摘要中情态动词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轻工类摘要中本身就缺乏M1和M5语轮,所以这里对情态动词在M1和M5语轮中出现的频率不太具有意义.

通过卡方检验,不同学科各语轮出现情态动词的频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x2=1.707,df=8,p<0.05),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M1、M2、M3、M5中没有出现或者只出现了个别的情态动词.

(2)动词的语态. 在许多英文摘要的规范化书籍中,对于科技文体,总是推荐使用被动语态,但是表2的统计情况并不支持这一想法.

表2 不同学科的语态比较

表3 不同学科间时态的比较

对表2的数据做卡方检验,得到各语轮中动词语态的选择还是存在着显著性差异(x2=3.149,df=6,p<0.05),差异的主要原因是M5.从表2中的数据来看,此三门轻工类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共性,就是在M2、M3语轮中被动语态明显多于主动语态,而在M4语轮中,主动语态明显多于被动语态.由此可以看出,动词语态的选择在轻工类这三门学科的以上三个语轮中没有明显差异,主要受不同语轮交际功能的影响.

(3)动词的时态. 在收集的英文摘要中,我们主要观察3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由表3可以看出,此3类轻工类学科在动词时态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共性,在M2、M3语轮中,一般过去时明显多于其它两种时态,但对于M4语轮,皮革和造纸专业的一般现在时明显多于一般过去时,而硅酸盐专业的过去时却是略微多于一般现在时.尽管此3类轻工类学科在动词时态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共性,但还是存在着显著性差异(x2=23.453,df=6,p<0.05).

(4)第一人称代词. 经过对60篇轻工业英文摘要的统计,未发现一个第一人称代词,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第三人称,体现出科研论文的客观性,这与我们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要求有密切联系.但有时候选择第一人称可以避免语句结构繁琐、累赘从而更易于理解,而且第一人称的使用也能体现作者的原创性.同时,根据作者对同类重要国际期刊摘要的研究,其第一人称的使用明显高于国内期刊,这就提示轻工类英文摘要可以适当使用第一人称.

3 结束语

本文对60篇轻工类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体裁结构如语轮特征、语篇模式、语言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出一些轻工业类论文英文摘要中具有不同交际目的不同语轮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这就提示读者,要写好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一定要严格遵循摘要编写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反复推敲和斟酌,简明扼要而又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论文中的重要内容,让摘要真正成为论文的缩影.

参考文献

[1] 何宇茵,曹臻珍.航空航天论文英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97-100.

[2] 葛冬梅,杨瑞英.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现代外语,2005,28(2):138-146.

[3] 胡明勇.英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3):101-103.

猜你喜欢

轻工情态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轻工指数
轻工会议
轻工会议
轻工指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