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策初探

2012-02-18周媛媛詹旺宋丹

科技视界 2012年31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周媛媛 詹旺 宋丹

【摘 要】本文从现阶段河北省高校创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借鉴创意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重点分析了河北省内高校在现有资源下如何克服现存不足,通过对创意人才培养体系现状的梳理,试图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河北省高校;人才培养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是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伴随着创意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大热,河北省也不甘落后,从政策保障到资金扶持,都在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创造条件。《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0-2015年)》等多项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但在看到发展的可喜势头同时,也不能忽视河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薄弱基础,要实现由“河北制造”到“河北创造”的飞跃,就必须有高等教育作为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与加油站。

1 丰富学科体系,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创新在学科间交叉渗透

文化创意产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在招考、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及师资聘用等方面都应向应用倾斜。此外,应充分考虑到人才素质与需求存在的差异,形成创意人才在创作、制作、测试、推广、营销各专业上的合理分布。

在学科设置上,高校的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创意和实际行业运作能力,是区别于一般的单一艺术人才的。目前我省高校多开设的是绘画、平面设计、动画等专业方向,却一直没有建立专门的创意产业相关学科,很难培养出适应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早在2001年就建立了世界首个创意产业系,包括时尚、媒体、游戏等综合媒体技术,英美等其他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也早就在全英范围内开设了创意类专业学位课程3万多个,且层次多样。

创新型教育并不局限在设计、艺术等单一学科的教学上,还应整合周边学科资源,实现跨学科的学科间相互支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建设创意学科时,倡导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并着力探索艺术创意学,推动艺术与工程的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我省高校也可以从学科渗透角度多尝试此类积极探索,培养出更多多层次复合性创意人才。

2 提倡运用型、综合性、启发型教学模式

目前,传统的高等设计教育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创新型教育体系则更强调学生对创新的宏观掌握与理念应用,侧重在解决问题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在今后的教学模式中,可加大我省特色的应用型案例比重,通过对文案、影像、包装、广告等一系列完整设计案例的编排设计,强化学生的系统化设计意识与市场研发意识,对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都能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综合性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力要求较高,它更强调创新过程的延续性与完整性,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市场调研、市场推广等各种实践环节,使高校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创意产业的实际需求更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在校学习更具针对性与市场前瞻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体,学生课上听讲,课下缺乏自己思考、实践的机会,无法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显然不适应创新产业人才培养,培养出的学生毫无个性、千篇一律,更谈不上良好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型教学,鼓励个性、培养创意。

3 探索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社会联动模式,建立产学研结合培养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政策推动,也需要教育机构的强力参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与市场需求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因此,高等教育必须领先于产业的发展,通过预先进行学科和课程设置的调整,为产业发展准备所需人才。

树立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意识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前提。更新思想观念主要是树立创意文化经济、产业及全球化观念,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中发育成长。该体系应依托河北省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校企联合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以创意带就业并不断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高校创意人才教育应打破校企壁垒,如在课程中引入相关企业培训课程,或引入企业设计理念及高级实践型人才作为师资,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零距离对接。西方创意产业发达国家早就提出要将“艺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把教室改造为车间”。如伦敦艺术大学,它与各类企业都建有多种多样的合作关系,从提供创意研发合作到提供资金与师资支持,使高校与企业获得了长久的双赢回报。

目前,河北出版传媒创意中心、西柏坡红色文化产业集群、中国武强国际乐器文化产业基地、吴桥杂技大世界文化产业基地、石家庄东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唐山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列入《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30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再加上已落成或在建的众多创意产业园区,都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优越的教育实践基地。省内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与条件,与相关产业园区进行合作,有针对性的培养河北省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我省高校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如河北大学的亿万泰动漫基地,其他省内高校也应多些此类尝试,例如可组织学生在假期或毕业前的实践期深入产业市场,在行业一线专门从业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创意设计实践,参与调研研究,开发创意项目等,如此不仅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获得第一手的实践经验,亦可使合作产业园区、企业收益,考察培养年轻的创意人才,更可使学生的创意设计直接付诸市场实施,实现教育链到产业链的直接过渡。

4 引进经验丰富的创新型教师,促进全省创意人才合理流动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首先来自于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丰富的行业知识。随着河北省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我省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但大部分都是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有着高学历,却缺乏相关行业经验,甚至没有参与过行业专业活动,缺乏第一手经验,更无法将现实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引进经验丰富的创意产业人员进入高校执教势必能给高校创新教育带来新鲜血液。对于现有教师,也可以通过参加行业活动,或参与行业协会来了解到专业发展的趋势,可通过鼓励其参与实践性课题研究,与企业合作进行创意项目开发等形式促进教师对本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积累实际设计经验,更好的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竞争力。此外,还可通过聘请客座教授等校企合作形式,促进人才在我省各产业与高校师资中的合理流动,优化产业人才结构与强化高校师资力量,同时更要积极通过社会宣传,吸引非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转移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来

5 发挥高校良好的榜样作用,带动全社会的创新教育

为更充分利用省内高校的师资力量与文化资源,除本科与研究生等高等教育外,还应在各高校大力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实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能力开发计划,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核心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和开展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人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此类相关的专业技能与资格培训,也是省内企业所急需的社会培训平台,高校的教学设施、师资等资源应该发挥其在产业人才培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通过细分培训对象,培养更多层次的创意人才。另外,也可利用高校教育资源,联合博物馆等社会力量,丰富大众生活,开展多种多样的展览、培训等,将创意生活渗透到公众中去,支持民众的创意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创意服务,发掘大众文化对创意经济层面的影响。

综上,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规模与程度已成为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人才能力的复合构成有着特殊需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将成为夺取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自身产业需求,改革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积极保持教育链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产业链的完美对接,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6.

[2]张明磊,詹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孙福良,张乃英.中国创意经济比较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8.

[4]郭辉勤.创意经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張晓明,胡惠林,等.2010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周娜]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