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学特色服务 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2012-02-16王俊懿
王俊懿
(朝阳县图书馆,辽宁 朝阳 122000)
王俊懿 女,1973年生,馆员。
国学经典中蕴藏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智慧和精髓,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载体,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修养,还可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人文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国民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国学经典教育意义重大。而在占我国人口总数57%的农村,这方面的文化活动却较少,文化氛围较差,农村青少年的国学教育就像一片贫瘠的土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把握住这个契机,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为农村青少年开展国学特色服务,推动农村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
1 农村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农村青少年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提高,而相比之下精神方面的教育却出现了不足。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一些负面的“流行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农村青少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脱水”现象,还在生活中养成了不同程度的自私、懒惰等不良习惯,所以农村青少年迫切需要国学经典教育的引导。县级公共图书馆把国学经典书刊送到农村小学生手中,把优秀的国学经典交给孩子们,潜移其气质、默化其行为、养正其品性、训练其技能,这对于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县级公共图书馆要用开拓创新的眼光和务实的精神来对待农村青少年国学经典的学习,使国学经典能真正为农村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国学经典教育使他们在祖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健康成长。农村青少年享受国学教育,不仅需要有关教育部门的规划和实施,同时也需要县级公共图书馆等相关文化公益事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2 开辟绿色通道,开展国学特色服务
2.1 从国学特色馆藏到国学特色服务
县级公共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特点,有侧重地建设特色馆藏、开展特色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
国学特色馆藏应由浅入深,从《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这些浅显易懂的读本及相关故事书,到《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相关书籍,再到古典名著等。读本应选用有注音、注释的版本,有助于青少年的理解和学习。内容上应概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崇高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对于开展经典特色服务方面,县级公共图书馆主要还是应该采取送书进校园,学校间循环流通的形式,让有限的书刊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与学校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文化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学经典文化氛围。
2.2 举办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文化活动
朝阳县图书馆在农村小学开办馆外流通站,行使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促进优良文化的传播。
2.2.1 推荐并组织收看国学经典方面的名人视频讲座
有选择地推荐、组织农村小学生观看国学经典方面的名人讲坛,让他们与讲师同步思考,细细体会,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国学的欲望。如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关于《论语》的讲解,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叛逆,但是通过这样的讲解,让他们有所顿悟,对人生有了积极的影响。又如清华大学教授彭林的访谈《礼仪之邦说礼》。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世界上文明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明礼仪,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青少年应该怎样重视和传承祖国的本土文化,守望中国特色的礼仪文化呢?通过彭林教授的讲座,增强学生对礼仪学习的兴趣,促进其内化,感悟做人的道理,体验与人相处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国学讲座在对农村青少年进行国学经典教育中,有着引导青少年认识国学价值、激发国学兴趣、增进国学素养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2.2.2 提供通过各种艺术表演来表现国学文化的途径
国学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有对国学经典阅读的认识和兴趣,能够在图书馆获得适合阅读的国学经典图书,然后在馆员的指导下通过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国学经典进行由浅入深的阅读。青少年在阅读国学经典时会从书中引发思考与联想,有时需要以语言、文字、表情、动作等形式加以表达。县级公共图书馆要与学校共搭平台,举办国学经典文化活动,并与青少年的国学经典阅读进行互动,如举办“国学经典诵读会”、“我讲国学小故事”、“大家来演国学小话剧”、“让国学伴我成长”主题征文、“学古人文明礼仪手抄报”等国学经典校园文化活动。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国学经典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2.2.3 家庭教育、图书馆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可以从国学的角度帮助家长、老师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孩子的真实想法,解决教育中的困惑,让他们认识到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如邀请教育专家开设《赏识教育》、《品国学经典,学家教智慧》、《教师国学讲坛》等系列家长、教师国学讲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补充国学知识,有利于改变家长教育子女的一些错误方式,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中提升自我。国学经典会让家长和孩子学会互相尊重和包容,促进家庭的和谐,也使老师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育出更加优秀的接班人,使农村青少年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县级公共图书馆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的多种多样的国学经典文化活动,使他们的鉴赏能力、辨别思维、艺术思想、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农村青少年从小就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不可放弃的文化精髓,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以适应未来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国学经典教育是一个入静和沉淀的过程,有利于农村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习惯,促使他们从感悟和体验中学会自我教育。
3 结语
县级公共图书馆为农村青少年提供的国学经典教育,是让农村青少年享受平等阅读权利,获得课外阅读服务的一部分,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或专题,坚持下去,不断地总结经验,创新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外阅读环境。通过国学经典教育让农村青少年的课外阅读更加丰富,更有意义。同时也可锻炼馆员队伍,提升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形象。图书馆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与农村青少年、老师、家长、学校进行沟通和互动,为全面推进农村青少年素质教育而努力。
[1]林贺柱.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教育网,2009(7).
[2]及羽人.有效发挥学校图书馆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