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要拓展“三大功能”

2012-02-16张维津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院校职业

张维津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1)

高职教育已经迈入新的历史时期,规模发展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内涵发展,提升高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质量与能力,是“十二五”期间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资源的先天不足,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立足国情和职业教育的现状,挖掘资源潜力,拓展功能,发展新的增长点,必须使高职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使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教育手段、教育设施、教育品牌、教育制度适应“十二五”规划,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为此,要拓展学历教育、社会职业大培训和生产性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使职业教育融合社会和学校两种资源,用大职业教育观来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与社会影响力,从而在提升国民教育整体素质和产业大军综合职业能力上,有更大的作为。

一、学历教育要搭建两路“直通车”

高职教育人为圈定的专科层次,不利于为行业为社会培养高端人才。虽然高职院校起点低,建校初期不少是中职学校生格而成,有些先天不足,但是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有些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不比普通高校逊色,至少国家级的示范校在“十二五”期间完全具备了升格为技术大学的条件。随着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地位的提升,知识与技能的高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在近1200所高职院校中,能升格为技术本科大学的只有10%~15%的可能性。目前,高职院校先天不足的现状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教师资源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教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还很难适应培养行业高端人才的需要,让教师既能涉及专业科学与职业专业工作的理论,又能涉及学和教的学校职业实践,既教学生知识又教学生技能,难度很大。因为高职院校的师资大多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行业专有知识与技能底蕴不足,企业生产过程实践不足,限制了他们自身知识与技能高移的内升力,他们不具备高知识、高技能,就很难培养高端人才的学生。

二是高职院校虽然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功能已经具备,但教学功能大于社会服务功能,绝大多数院校还不具备向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的能力,先进设备的使用率低,很难与企业形成校企合作紧密型的“命运共同体”。企业的教育资源还行不成职业教育资源,不能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给力”,高职院校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内升行业的高知识、高技术还很困难,这也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很难深化的原因。

三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文化积淀较浅,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和形象文化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它的教育性、选择性、创造性和职业性的功能并没有有效性发挥。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自己的学报、没有教师和学院领导的专著、没有国家级的课题,没有承担省市级的科研项目,在科研竞争力上处于下风,名师团队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学术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校,这也是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办学效益、办学规模经济、社会效益相对比较低,没有国家与行业的财政支持还很难生存与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走资源消耗之路、创收能力明显不足,这也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遇到的最大的“瓶颈”,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此外,生源数量震荡对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2010年3月1日网易新闻中心刊载的《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的数据,高职教育2009年为1280万人,2015年为1390万人,2020年为1480万人,而实际的生源运作,这个目标实现难度很大。数据表明,2009年高职院校实际录取学生仅为目标的76%,大约为972.8万人。除了15%左右的高职院校录取率达到了100%,其余的高职院校录取率在30%~80%之间,如果不在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上采取对策,靠降低录取分数线来保生源,必然使高职教育更为缺乏竞争力,很多高职院校会被“洗牌”中“洗”掉。有鉴于此,除了高职院校科学定位自己的发展规模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才是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选项。这就是借助全社会的职业教育资源去构筑两路“直通车”。

第一路 “直通车”是高职教育与高等自学考试衔接起来,让高职学生在在学的三年期间通过自学考试同时拿到两个学历证书;一个是高职院校的毕业证书,一个是高自考办学机构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获得“双学历”。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不了多少高职教育的教学成本,高职学生是在业余时间或节假日去参加高自考的教学活动的,并不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的执行。只要高职院校提供一些教学设施设备和少量的师资资源,协助高自考办去执行高自考的教学计划,这个“直通车”的运作并不困难。现在唯一的障碍是缺乏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使这个“直通车”合法化,使高职专科教育内升为本科教育。如果这路“直通车”可以畅通运作,高职学生入学一年半后,就可以参加高自考,用三个学期考12门高自考的课程,难度不是很大,有65%以上的学生能拿到“双学历”证书,不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把社会办学力量纳入高职教育,使封闭教育办成开放教育,扩大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学生学习完全是出于个体的自觉,出于在高职院校圆“本科梦”;这是一种心理暗示力,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这对提升高职学生的知识层次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也是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第二路“直通车”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是的专本连读,知识与技能的高位衔接。即由专业相同的或相近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技术本科大学实现行业的专有知识与技术的衔接,共同培养高层次的行业高端人才。学生同样获得“专”“本”两种证书。其运作的要点是高职院校与技术本科大学用契约的方式确定要培养的人才,确定培养规格与标准,确定双方投入教育资源的质与量。原则上四个学年实现专本连读的目标。学生头两年完成高职教学计划,后两年完成技术本科教学计划,由不同的师资队伍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专本连续的学习任务,始终在高职院校进行,完成技术本科教学计划时,由技术本科大学派教师到高职院校来任教,或培训高职院校的教师承担技术本课的教学任务。当然一些高精尖的实习教学任务,要去技术本科大学去完成,基础性的实习教学任务仍可在高职院校来完成。这其中的运作细则,如学费的收取、教学成本的摊派,教学效益的分成等等可以协商解决。这一路“直通车”的最大好处是借助本科技术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技术本科大学的生源可以有稳定的保障,又不需要扩大办学规模,是一个“双赢”的“直通车”模式。当然这种“直通车”也需要得到主管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得到社会的认同。两路“直通车”模式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高职教育的品质,使高职教育成为培养技术型和实用型高级人才的基础平台,为提升国民素质和产业大军的综合职业能力做出贡献。同时,进一步盘活了普通高等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的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了大职业教育观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必能起到促进作用。

二、社会大培训要服务条(行业)块(地域与社区)两种结构的人才群

高职院校的社会大培训要着力于条块结合两个层面的教育资源的利用,其服务的指向,一是提升服务人群的生活质量与技术水平,二是培训项目要有利于民生,增强幸福感,尤其是使弱势群体及其子女获得生存的本领,获得尊严。

高职院校要确立职业教育是公益事业的理念,搞社会大培训要着力于提升社会效益,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要发挥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劳动者文明程度提高的优势,从而有效沟通城乡联系,降低就业压力,防止城乡二元化的扩大。要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农民工及其子女、城市贫困人口及其子女这一特殊群体上,使他们通过培训获得一技之长,从而再就业种找到自己可以生存与发展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强化低技能劳动者的初级培训,开发灵活多样的短期培训项目课程,使低技能劳动者胜任操作工等一类简单劳动的岗位工作,进而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方法的培训,衍生新的工作岗位;实现产业转移和技术升级换代劳动力需求变化的能力衔接,逐步使低技能劳动者成为中高级技术人才。

要强调大培训的多元性。要根据培训人群的智力组合及能力状态,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要注重实践性,培训的过程影视不同程度地拥有解决生存与发展实际能力的过程,是知识与技能逐步提高的过程。

要强调大培训的文化性。要在弘扬主旋律和建立共同精神家园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价值和道德规范的认同,使被培训者首先在主观精神和创造力上得到升华,使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适应时代的需要,从而为实现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奋斗。

要强调大培训需求的多样性。职业培训的需求会在多种动机:知识与技能提升的需求;提高就业能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的目标指向;寻求多元智慧与多技能的实现等方面展现。这就要求培训的内容要多样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也要多元化。

有鉴于此,高职院校的社会大培训要从提升两种服务功能出发,实现条(行业)块(地域与社区)结合,立体地培训不同的人才群,按照需求的不同目标,实现不同的教育培训效果。

1.行业培训要立足于技术升级和产品文化附加值的提升。随着21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高度化,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转向智力资本化,经济、技术、生态共生,区域合作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制定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制定发展绿色海洋经济的政策、制定产业结构和组织政策、制定人力资源开发平台政策,进行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与布局,建立高效的宏观调控运行机制等等,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这些要素反映到行业的发展中,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将变得越来越紧迫。靠学历教育培养高端人才显得步伐太慢,而通过短期培训,迅速提升各类人才的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显得既经济又实惠,效果又显著,这也是很多企业重视短期培训的原因。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的企业员工培训都是企业的自身行为,利益着眼点不高,很难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由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制订一系列提升产业链水平和人才链水平的培训计划,让处于不同产业链阶段的企业,根据行业总体要求去制订企业人才培养计划,让所有的处在产业链中的企业都“动”起来,都达到人才培训的新的标准。与此同时,行业中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培训中心,应按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承担与之教育资源相适应的培训任务,达到行业各类人员知识与能力高移的目标要求。有些培训内容,可以纳入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或者由职业院校组织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去解决企业需要的岗位人员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此外,行业相关人员的培训要融入文化元素,提升企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要强化产品的创新力和文化渗透力,让文化力也成为生产力。有些产品选型要融入美的要素,使文化资源融进企业生产的全过程 ,这样可以产生高附加值的生产效果,使产品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2.地域与社区培训要立足于提升民生质量和居民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为地域经济服务,为社区多功能需求服务。社会大培训必须充分利用地域经济与社区生活的资源,提升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一切教育活动必须依托地域与社区的资源优势,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活动,要形成教育网络与培训系统,充分为社区教育、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服务。地域与社区培训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广泛性。即培训的基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不同群体在不同人生阶段进行不同的需求教育。学习是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并能产生教育的功效与利益。

二是多样性与包容性。即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多层次的,可以涵盖所有需要学习的人群、从婴幼儿到耄耄老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需求的培训内容;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都会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得到展现。

三是资源共享性。即培训的教育资源来自社会、学校、社区文化事业单位等各个方面。这些资源为学校与社会所共有,教育成果可共享,因此,非学历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任职资格与记忆技能培训、专题讲座、幼儿教育、老年教育、健康保健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以成为培训的内容,都因为贴近民生而受到各个群体的欢迎。正因为如此,地域与社区培训应该成为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具体展现,并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社会大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提升我国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渠道,是服务社会的能力展现,它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实力,更体现学校科学利用职业教育资源的层次与水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只是把社会大培训作为一种创收的手段,作为学校经费来源的一种补充,因此,很难让社会大培训具有与学历教育平起平坐的地位,投入较多的教育资源。很多高职院校把社会大培训列入某个培训机构的职责,“小打小闹”,因此没有形成社会影响力,这也是企业、社区或其他经济实体并不愿意让高职院校参与与地域和社区培训的原因。

要从根本上提升社会大培训的功能与效率,必须在“十二五”期间建立“条块结合”的两种培训体系。

一是由协会或产业主管部门主抓的、以技术与产品升级换代为主旨的培训链,重点解决产业、行业、企业高端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培训计划应当对产业、行业和企业有约束力,必须按期完成,要用国家标准考核培训质量,这样才能保障劳动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是由地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主抓的、以提升民生质量为主旨的多元培训群,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的基本要求,开展有载体、有内容、有师资、有管理、有保障、有成果的“横向到位、纵向衔接、模式多样”的特色培训活动。要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学校操作、多方受益”的培养运作机制,学校承担主要培训任务,学校的文化资源也要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中心 、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育要素,都要成为培训的活动场所,从而形成学校与社区的良性循环互动。学校的所有教学与管理部门都要承担社会大培训的任务,都要建立考核指标,要形成整体功能,发挥各自的作用。要从分配机制上保障教学与管路部门获得经济收益,激发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完成社会大培训的任务。

三、生产性社会服务要形成校企互动的“双赢”机制

在职业教育的大体系中,企业是学校最重要的盟友,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成员。企业是学校实训基地的延伸,学校是企业智力库的主角,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目前校企合作已经形成了“前校后厂、产学一体”和“学校是工厂,工厂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人才培养的模式框架。

但是把校企合作仅仅定位在工学结合上,并不能展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这个命题的重要性,校企合作浅层次的功能是改善学校课程建设的科学性,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技术与工艺,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要;深层次的功能是与企业一起进行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使研究成果变成有社会价值的产品,从而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表现在为区域经济和行业产品升级换代提供高端人才,提供技术创新和智力服务以外,更重要的是实施先进文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的文化资源融入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增加文化附加值,增加文化创意的含量。因此,高职院校的生产性的社会服务就是使企业在双方合作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在“双赢”中形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提升进一步合作的空间。

当前高职学院的生产性社会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技术服务能力问题。学校的高级技术人才偏少,团队力量偏弱。承担企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学校的技术力量有些力不从心,高质量的服务能力较差。

二是产品研发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如何使用与管理问题。目前高职院校还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找不到利益的“平衡点”,校企双方存在分歧,合作起来就会难度很大。

三是知识产权与专利产品的权属与使用问题。新产品开发获得的成果,如果权属与使用责权利不明确,很容易产生经济纠纷。

四是风险与责任共担问题。技术开发与服务本来就存在着风险,如果违约责任不明确,损失赔偿计算方法不明确,纠纷调解机制未建立,一旦风险损失出现就会形成双方的不愉快。

为此,必须建立校企互动的“双赢”机制。

1.搭建校企互动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提升各自的技术与服务能力。双方培训各自的人员,熟悉新产品开发的要素与标准,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学校可以提供产品研发基地,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成果的使用,学校主要用于教学,企业主要用于产品生产;要用合同的形式把利益点固定下来。

2.建立“互惠共益”的合作机制,用制度确定秩序、确定合作行为、确定双方权益。技术合同的签署要科学合理、效权责利明确,产生的分歧要有专门的工作委员会来沟通协商,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找到合理处置的方法,以利长期合作。

3.建立校企合作人才数据库。强化软硬环境的建设。要建立校企双向的人才交流机制,企业技术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学校教师承担生产组织任务,共同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4.建立生产性服务基金,解决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问题。校企双方投入基金的额度应协商解决,共同制定基金运作细则,保证基金的使用用于生产性服务活动中。

5.科学进行职业教育的资源规划与配置,为生产性服务提供物质保障。学校应适量配置生产性服务人员,主要参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同时承揽一部分企业的产品生产任务,以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与质量标准,并对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

总之,生产性社会服务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职能,是使高职院校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会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社会功能越强,企业才越与之长期合作,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把生产性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时代才会给你鲜花与掌声。2012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启的第二年,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给力”之年。时代要求高职院校的校领导要高瞻远瞩、冷静思考、去寻找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新方向、新动力和新资源。要积极拓宽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融入新的内涵,这样才能“未雨绸缪”,抓住发展的新机遇,从而迎接未来高职发展的新天地。

[1]邓志良.关于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陈德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技术开发与服务的初步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3]肖平.中山市职业教育应对“双转移”战略实施的几点思考[J].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学刊,2010,(04).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