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华尔街 重读马克思

2012-02-15周红原

当代党员 2012年2期
关键词:金融资本华尔街资本主义

周红原

从2011年9月17日开始,一场“占领华尔街”的民众抗议活动在纽约爆发,矛头重点指向华尔街的“贪婪”,政府“不负责任的放纵”,以及高失业率、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

“占领华尔街”活动表明,金融危机带给美国和西方世界的不只是金融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制度出了难以修复的问题。认清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局,离不开理论指导,近期重读《资本论》等马克思的著作,进一步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时代价值。

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核心

金融资本本来是和实体经济(主要是产业资本)联系在一起,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资本论》在论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时,对资本主义金融的发生、生存、发展早有透彻的分析。

如今,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反客为主,成为最大的“实体”。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的重点不再是为实体经济融资,而是通过自身“融资”,用钱来套取更多的钱。这一套利过程,是通过衍生产品来实现的。而衍生产品的本质,就是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设计,并通过市场炒作来获利,实质上是一种数学化的赌具。

华尔街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缩影。美国利用发达的金融体系,通过“金融工程”引导大量资本在股市、汇市、债市、期市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循环流动,无限放大杠杆。如果将美国本次危机前所有金融资产价值都计算在内,未到期虚拟资产总额达到400万亿美元至500万亿美元,而美国的GDP只有12万亿美元至14万亿美元,资本流量与存量、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完全脱节。在美国的GDP中,实体经济创造的份额不断下降,1950年为61.78%,到2007年为33.99%,下降27.79个百分点,其中同期制造业由27%下降为11%。美国整个产业空心化的趋势非常严重,因此,当代金融资本主义被称为“赌场资本主义”。

社会贫富差距和不公平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占领华尔街”活动打出的口号是“我们是99%”,活动参与者抗议少数富人占有大部分社会财富所导致的严重社会不公。

当前美国社会的财富差距之大,已处于历史最高位。从1952年到1986年,没有出现过百分之一的家庭占有国家收入超过百分之十的情况。近20年来这种状况不断发展,在2007达到18.3%。金融危机之前的2007年,美国福布斯排名前400名富豪主要财富来源于金融,其比例为27.3%,而金融和地产合起来达到34%。美国最富有的400人的财富,几乎等于美国社会底层一半人口大约1.5亿人口的财富总量(1.6万亿美元),而与之相反的是90%的美国家庭的收入,从1973年开始几乎没有增长。

财富分配越来越失衡,美国金融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赢家通吃”的经济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2010年5月发表的《1%有,1%治,1%享》一文中指出:“美国上层1%的人现在每年拿走近1/4的国民收入。以财富而不是收入来看,这塔尖的1%控制了40%的财富。”华尔街金融部门的利润,从30年前占全国利润的16%,上升到最近的41%。

这场“数字游戏”来源于“金融创新”,实际上是金融掠夺。富豪们把社会上的财富从99%的人中席卷到自己手中,让美国老百姓难以忍受。在这种状态下,美国人开展了“占领华尔街”活动。

高失业率的根源在于金融资本主义泛滥

发表于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人们通过勤劳工作、创造发明而致富。如今,这些品德在金融资本主义面前已被抛弃。

金融资本的逻辑是“钱生钱”,一味追求“快钱”。当代金融业是全球化的产业,金融资本的特性是流向可以获得最高回报的地方。因此,在美国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拯救了处于深重危机中的金融业后,华尔街并没有扩大国内投资;奥巴马政府决心重振制造业,宣布“制造业回归”,华尔街不热心拯救制造业以拉动就业,反而乘人之危大捞一把。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八章中,马克思指出:“在每一次证券诈欺中,每个人都知道,暴风雨有一天必然会到来,但每个人都希望,暴风雨会在自己已经捞到大钱,把钱藏好之后,打在自己邻人的头上……”

金融资本本身依靠高科技,是高度电脑化、网络化的行业,雇用员工很少,更不需要蓝领员工。经济增长不惠及底层阶层,不带来就业机会,当普通老百姓要面对9%左右的高失业率,普通青年要面对近20%的失业率时,华尔街却能够派出超过千亿美元的年终奖,公众当然难以接受。

“占领华尔街”活动背后,是深刻的制度危机

从历史上看,不管是社会危机还是经济危机,最终必然转化成政治危机。从“占领华尔街”活动开始的美欧社会抗议的状况来看,经济危机已经开始政治化。从经济的金融化,再到金融的虚拟化、泡沫化,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金融化对资产阶级构成和美国社会权力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数富人在精英化过程中,占据特权收益,甚至控制选举、操控议会,使政治沦为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工具。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民主所产生的政权,只是资产者的看门人。

“占领华尔街”活动中,一位老太太举着的标语牌上写着:“当不义写进了法律,抵抗就成了义务。”斯蒂格利茨针对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现实指出:“钱能生权,权又能生更多的钱。”由此表明,金融资本挟持了政府,甚至挟持了整个经济,把世界拖进了深重的经济危机。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的目的就是自我积累,而不是财富的分配,只有在大众民主的压力下,财富分配才成为可能。

“占领华尔街”活动不大可能改变金融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但它是社会对抗贪婪资本、抗议政府无所作为的一项自我保护运动,将会加深人们对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全球公民社会一次重要的觉醒。

从美国民众的抗议活动看社会主义的前途

本次金融危机还在持续,美国及西方各国至今没有拿出治本之策。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不稳定的,资产阶级应对危机的措施,可以拖延危机的爆发,但是没有消灭危机的可能。

在《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和现实性,从理论上作了系统性的论述。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显现的今天,学习《资本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我们要学会运用批判的眼光,来解读当前的金融资本主义,这样才能拨开云雾看清本质。由西方社会倡导的全球化,将如何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继续基于金融资本主义化,还是制订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化规范?这些均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在学习借鉴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同时,要增强政治敏感和政治鉴别力,不能全盘照搬西方发展模式,不能重蹈资本主义的覆辙。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中,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命运,肩负着历史责任。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为在中国大地上实现《共产党宣言》所倡导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远大理想,迈出重大的一步,这将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作出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作者系离休干部、原渝中区委书记)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华尔街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全球金融:华尔街面临的真正革命 精读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指导意见公布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金融资本挑战产业资本时代
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融合障碍何在
美国之行——参观自由女神与华尔街
华尔街:人性的迷失——读《华尔街的继承者》《华尔街之狼》有感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