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医包正洪:让死者“说话”

2012-02-15沈义王迪

当代党员 2012年2期
关键词:鉴证法医凶手

沈义 王迪

秋日午后,阳光婆娑。大足县(现大足区)智凤镇米粮街如披金纱。

沐浴着金光的街边,赫然现出几处猩红。

那是一片散落的血迹。

血迹旁,大足县人民检察院技术科科长包正洪俯身观察、眉头紧蹙。

此时正是2010年11月6日15点。

四个小时前,震惊重庆的“11·6”恶性暴力案件在这里发生——当地人黎军由于感情问题迷失心智,在米粮街和县城两次行凶,杀死三人,又将一名民警砍伤。愤怒的群众群起而攻之,将犯罪嫌疑人击伤。嫌疑人随后被警方送到医院抢救。

包正洪的任务就是动用法医学技术,让案件现场复原。

凶徒死亡之谜

“开始吧。”包正洪拿出尺子,蹲在地上丈量血迹。

“血液滴溅直径40厘米。”一边量,他一边报数。

身旁,年轻同事飞笔记录。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包正洪对现场进行了“地毯式”勘查。一处血迹,一根毛发,一些来历不明的衣物纤维……他在收集一切蛛丝马迹,还原案发过程。

对包正洪而言,这次勘查的难度并不大——“11·6”案发生在白天,现场又在公共场所,证据量大、目击者众多,还原现场并不难。

却不想,案情随后骤起波折。

完成米粮街的勘查后,法医小组立即赶往县城——黎军在米粮街杀死女友后,又来到县城,将女友打工餐馆的老板娘和一名服务员杀死。

此时,手机响了。

“黎军死了!”话筒那头传来一个惊人消息。

包正洪的脸色骤然凝重:犯罪嫌疑人突然死亡,将改变他和同事的鉴证方向。

与此同时,黎军死亡的消息也迅速在街头流传。

“凶手是怎么死的?”

“他不是被抓了吗?怎么会死在医院?”

“他砍了一个警察,是不是被警察打死的?”

…………

一时间,各种猜测蜂起。

要向群众澄清事实,就必须找出黎军的真正死因!

包正洪挑起这个担子——作为检察院法医鉴证专家,他不仅要参与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侦办的刑事案件,还要负责审核公安机关的鉴证结果,并运用法医学证据监督执法过程。

23年锻一剑

2010年11月6日23点,大足县城渐入梦乡。

检察院办公室里,包正洪虎目圆睁,翻看着“11·6”案卷宗。

为确定凶手死因,他即将展开自己的第400次尸检。

23年前,他的法医生涯就是从尸检开始的。

1981年7月,包正洪从江津卫生学校毕业。七年后,他调入大足县人民检察院任法医。

一上任,包正洪就接手了轰动一时的“白骨尸案”。

当时,双桥境内发现一具严重腐烂的尸体。死者头部有一个大窟窿,颅骨呈现规则塌陷。

“死因是钝器造成的颅骨损伤。”前往鉴定后,包正洪作出判断,并根据颅骨、盆骨特征,确定死者系男性,年龄约45岁。

初步尸检结束,心思缜密的包正洪又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发现了被遗弃在草丛里的箩兜、扁担。

随后,包正洪和同事们在当地展开排查,短短几天就确定了死者身份——一个收废品的小商贩。

同时,有群众反映,这个小商贩最后出现时同一个年轻人在一起。

根据这些线索,公安机关很快抓获了凶手。

“白骨尸案”顺利告破,包正洪初战告捷,从此着迷于法医鉴证工作。

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包正洪深感专业知识不足之苦,于是恶补法医学知识:白天,他奔走在案发现场,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夜里,他猛啃专业教材,提高法医学理论水平。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1994年,包正洪升任主检法医,开始独立完成各种勘查。2009年,他成了当时大足县唯一的副主任法医师。

在这份痴迷背后,包正洪也承受了旁人难以理解的压力。

“出去办案时,总有人不愿跟我握手,他们觉得我的手碰过死人。也有人不愿和我同桌吃饭,觉得晦气……”提及这些,包正洪眼中闪过一丝落寞。可是,当有案件发生时,当死者家属恳求检察官“一定要破案”时,当冤屈者沉冤得雪、下跪感谢时,这位法医心中就会生出一种神圣的责任感。

为了这种神圣,包正洪坚持了下来。如今,包正洪已经对1100多起案件进行了勘查,进行尸检数百次,活体检验700多次,案件结论准确率高达100%!

2010年11月7日零点,包正洪合上案件卷宗,出门。

办公楼外,包正洪迎着暗夜,快步向前走去。

鉴证实录

2010年11月7日15点,包正洪穿上蓝色手术服,走进停尸房。

一张停尸床摆在停尸房正中。24岁的黎军双目紧闭,躺在床上。

30多个小时前,这个年轻人提着军用匕首来到米粮街,杀害了自己的女友。随后,他来到女友打工的餐馆。由于怀疑女友的新男友是餐馆老板娘介绍的,他又杀害了餐馆老板娘和一位服务员。

尸检开始。

包正洪首先检查了尸体体表。

在这具年轻尸体上,几乎见不到任何外伤。

除了头顶。

在县城大开杀戒后,黎军已经杀红了眼。他返回米粮街,肆意追砍行人。

此时,智凤镇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眼见凶手暴行,一位警官冲了上去,死死抱住黎军。

黎军已经彻底疯狂。一阵乱刺乱砍后,英勇的警官身中七刀,肠子露了出来。

看到民警为保护群众负伤,人们愤怒了!他们拿起板凳、石块,要从凶手手中救出受伤民警。

混乱中,有人操起板凳猛击黎军头部。

凶手被击昏,倒地不省人事。

太平间里,包正洪仔细检查黎军头部的这处创伤。

黎军的头骨完好无损,头皮也没有大规模破损,仅仅是皮下有一些淤血形成的肿块。

这是钝器形成的典型伤痕,但还不足以致命。

那么,究竟是什么杀死了黎军?

法医的目光移到了尸体内部。

拨云见日

尸检继续。

蓝光灯下,锋利的手术刀闪烁着寒光。

包正洪的目标是凶手的胃。

“如果不是外伤致命,那会不会是吃了什么?”

怀着这个念头,法医迅速下刀。

在手术刀划开器官的瞬间,一股浓烈的农药味扑面而来。

包正洪迅速将尸体血液及胃内溶物进行了毒化分析,发现农药毒物含量很高。

答案找到了。

“犯罪嫌疑人是服毒而死!”走出解剖室,包正洪向同事们宣布。

随后,检察官又展开了排查,找到了出售这些农药的商店。店主回忆,在案发当天,黎军的确到店里买过一瓶剧毒农药。

至此,黎军死亡之谜真相大白——在行凶前,这个丧心病狂的凶手就已经决心寻死。

消息一出,有关“11·6”案的各种猜测瞬间消失。民警和热心群众的英勇则得到了各界赞誉。

今天,受伤民警已经痊愈,米粮街也恢复了平静。

而法医包正洪继续奔忙在各种犯罪现场。

“希望有一天,我能‘下岗。”包正洪说,那意味着,这座城市将更加平安。

而在此之前,包正洪会继续奔忙在现场,运用多年练就的法医绝技惩恶扬善。

(黎军为化名)

猜你喜欢

鉴证法医凶手
中国文化传媒艺术品鉴证备案平台介绍
处死“凶手”
虫虫法医
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平台
ARGUS-100 艺术品鉴证数字图像比对系统
环境法医“捉凶”记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