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企业孵化器“摇篮行动”
2012-02-15谭健
谭健
2011年9月的一天,江北区鸿恩寺公园。
立特环保公司总经理刘娅驱车经过此地,一个高级住宅小区已经拔地而起。刘娅心中充满成就感。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污染严重的废地——曾是某化工厂所在地。
立洋科技孵化园里的四家企业联手把这块废地变成了开发商觊觎的风水宝地,成为国内土地环保治理的经典案例。
立洋科技孵化园是一个由“重庆科技企业孵化器摇篮行动”孕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2009年,重庆启动“科技企业孵化器摇篮行动”,哼起了哺育孵化器的“摇篮曲”。
“借鸡下蛋”之惑
“摇篮行动”的诞生并非偶然。
2008年末,一个数字刺痛了市科委高新处副处长谢从波——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数为58.48%。“重庆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怎么回事?”谢从波怎么也想不明白。
这些年来,“借鸡下蛋”一直是重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策略。各区县纷纷建工业园区“借鸡下蛋”,坐等高新企业入驻。
然而,效果却令人不甚满意。
“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开出怎样优惠的条件,高新企业就是不愿意来。”谢从波常听到各工业园区领导的抱怨。哪怕是条件很好的北部新区,到2009年,累计引进的高新企业也只有70家,本土成长起来的高新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借鸡下蛋”,小鸡孵化后,总会跟着母鸡离去。“高新企业不像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那么容易迁徙。”谢从波一针见血地指出。
因此,大批量地培育孵化器才是王道。
而当时,重庆专门孵化高新企业的孵化器只有九个,大多集中在主城区。这些孵化器规模小,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物业管理、工商税务工作,对科技企业实际所需如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就无能为力了。
2008年11月,时任市科委副主任潘复生率领考察团到浙江、上海、山东、江苏等地考察科技孵化体系。遍布四省市的28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给随行的谢从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苏省的孵化器甚至延伸到了街道和乡镇。”谢从波向同事们绘声绘色地描述华东之行的见闻。
重庆也要建更多的孵化器。
经过深入调研,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部署下,市科委启动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摇篮行动”。
“一园一器”攻略
2010年的重庆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民营企业家胡崇理大吐苦水。
“中小企业难啊!除了融资难,还缺少像高新企业孵化器那样的扶持平台。”胡崇理的话引起了企业家们的共鸣。
与会的市长黄奇帆频频点头,沉思片刻后当即支招:“可以考虑在区县现有的工业园区内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
工业园区与孵化器“捆绑”,打造工业“园中园”,并非心血来潮。首先,孵化器深居工业园区内,“毕业”企业能够就近入驻工业园区进一步壮大。其次,孵化器与工业园区“捆绑”,能够促进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
经过研究,市科委统一部署了“一园一器”战略:全市各区县利用现有的特色工业园区“绑定”一个孵化器。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经过铜梁县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的孕育,铜梁县威萨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展拳脚:自主研发的卫星通讯系列产品申请了12项专利,其中四项得到授权,产值从最初的70多万元增加到1800多万元。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总经理刘昌建却心生忧虑。原来,到2012年1月,威萨特便要从孵化器“毕业”了,未来何去何从呢?
孵化器与工业园区的“绑定”服务,解决了刘昌建的燃眉之急。
2010年8月,铜梁县工业园区主动向威萨特总经理刘昌建抛出“绣球”,力邀威萨特入园。
“场地已经选好了,威萨特一‘毕业,便可进园开工。”刘昌建说。
刘昌建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目前,全市50家孵化器中,累计“毕业”企业273家,其中大部分都就近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发展。
区县“园中园”遍地开花,加速了各区县的产业集聚。
南岸区茶园新区科技创业中心,着力打造“国家移动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速南岸区工业转型。
大足区专门成立了五金创新孵化器,重点孵化高科技五金企业,促进了五金产业集群的形成。
…………
截至目前,重庆各区县的孵化器覆盖率达到70%。预计至2015年,全市将实现区县和重点工业园区的孵化器全覆盖,真正实现“一园一器”。
与民资共舞
就在公办孵化器遍地开花之际,“摇篮行动”却遭遇瓶颈。“孵化基金累计投资金额只有1200万元,只有11个项目受益。”谢从波面露难色。
市政府对症下药,决定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摇篮行动”。
第一个“吃螃蟹”的,便是由七家民间环保科技公司组成的立洋团队。
立洋团队原本是一个松散的企业联盟,但七家企业都是绿色制造一体化技术服务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业务关联紧密。七家公司共同租用同一座办公楼,共同分担租金、共享办公资源和实验室,从而大大降低运营成本。“立洋团队具备了孵化器的雏形。”市科委的同志调研后作出判断。
但是,立洋团队只有七家企业,低于市级孵化器要有20家以上入驻企业的门槛。
在市科委的指导下,立洋团队完成了改造、升级。2011年4月,“立洋绿色制造孵化园”挂牌成立。
为了壮大“立洋绿色制造孵化园”,市科委注入了20万元补贴资金。
成为孵化器后,立洋又孵化了两家新企业。
“今后我们将再孵化20家环保科技企业。”负责孵化园运营的立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学臻雄心勃勃。
凭借完备的产业链和协同能力,立洋孵化园内的九家企业,成为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重钢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合作伙伴,并成为美国福特环境评审体系认可的Ⅲ级(最高级)服务供应商。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李学臻说,“如今,孵化园内的企业总资产已经超过了两亿元。”
如今,全市通过整合民间资本办起来的孵化器已经达到11家。
走向国际化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重庆已建成孵化器50家,数量上相当可观。“下一步,‘摇篮行动将在质量上谋求进步。”谢从波说。
与国际接轨,是推动孵化器质量向上的重要动力。
2011年初,重庆瞄上了“创新科技亚洲会议”。作为香港科技园公司的重要活动,“创新科技亚洲会议”是孵化器与风险投资商对接的盛会。
这场盛会有30多家风险投资商参加,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孵化器在孵企业与投资商对接,单项融资额约在2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
“参加国际性的孵化器投资对接会,将有助于我市孵化器快速成长。”市孵化器协会副秘书长张静说。
不过,来自香港的风投显然并不好应付——申请风投的企业,要递交“一页纸引资计划书”。项目的历史、技术优势、目标消费者、商业模式、资金需求额度和最近几年的财务情况,都要在一张A4纸内用英文反映出来。
“这让习惯了动辄制作几百页创业计划书的重庆企业很为难。”自市孵化器协会发布“英雄帖”后,张静的电话就响个不停。问题全是关于如何在一张纸上写好一份“引资计划书”。
为此,市孵化器协会积极跟香港科技园公司接洽,为十几家申请企业提供辅导。
重庆的孵化器经受了一场国际性的考试。立洋机电和云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脱颖而出,赴香港参加对接会。这一次对接会,全国只有12家企业被选中。
“这给重庆的孵化器插上了一对国际化的翅膀,让重庆孵化器的实力大大提高。”张静说。
如今,重庆的孵化器正日益壮大,仅国家级孵化器就达到八家。“到2015年,全市各类孵化器将达到70个,国家级孵化器将达15家。”谢从波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