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2-02-15申曜林黄清迎
申曜林,黄清迎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刘少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申曜林,黄清迎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作为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问题作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在经济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从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系列的重要建议,重视“三农”问题,关心对外贸易工作,孕育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政治方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在文化方面,关心文艺和文化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分配体制改革、关心教育改革。
刘少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
我党的十七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1]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我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刘少奇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提出了许多独到而深刻的思想和主张,对于今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刘少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坚持实事求是,从生产力的实际出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就指出应该把经济建设放在整个国家生活的首要地位,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建设时期,除开必要的国防外,一切工作和其他建设均配合经济建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1951年2月,他在《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明确指出:“经济建设现已成为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中心任务。”[3,p60]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不赞成照搬外国的模式,不固守已有的章法,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办法来进行建设”[3,p423]。在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他结合在湖南农村进行蹲点调查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三年困难局面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哪一个人走路没有跌过跤呢?重要的问题是实事求是地承认缺点和错误,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4]。实际上,在他主持经济工作20世纪50-60年代期间,他一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身体力行,始终强调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刘少奇反复指出,我们的商业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国家经济要走上正轨,计划是不能缺少的”[3,p84]。国营商业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贸易,供销合作社的贸易应当在国家统一计划下,与国营贸易相配合,扩大市场的组织性,使全国形成有组织有计划的经济,“有计划、有组织地去进行贸易,应该是合作社在经营业务中去力求实现的一项基本法则。”[3,p138]可见,他提出的以国营商业为主体与合作商业相配合,发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在所有制问题上,他不赞成一味求大、求纯,主张允许私人办工厂,允许个人在一定限度内有经济活动的自由,开放和利用自由市场,允许社员有家庭副业和自留地。“社会主义搞计划只能搞个大的项目,凡是我们计划不到的,自由市场就可以钻空子。”[5]1957年4月27日,他在上海视察时指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是有计划性,但是计划性把多样性、灵活性搞掉了,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灵活性。“地方、企业以及个人必须有一定范围的经济活动的自由,没有这个自由,社会主义经济就不可能有多样性和灵活性。”[3,p193]这不明显是调节、放开、搞活的思想又是什么呢?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主张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试办托拉斯,实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他认为,我国现在实行的工业体制不仅束缚企业自身的活力,而且各部门、各地区从局部利益出发,重复建设,盲目生产,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而组织托拉斯或联合性企业,可以实现高效、科学的管理,“这样对国家有利,对地方有利,对整个社会都有利”[3,p475]。
2.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重视“三农”问题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是基础,农业发展水平制约着其他行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问题,是刘少奇在建国以后探索最多、论述最系统的问题之一。他反复强调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农业是一切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提倡为民谋利、谋富。“只有农业生产能够大大发展,新中国的工业化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够提高,并在最后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农民的贫困问题才能最后解决。”[6]针对中国是一个小生产占极大优势的农业国家,这个实际情况,他首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是我们的一个根本方针。”[3,p361]1962年,他继续提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当前的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中心环节,强调农业第一,及时调整政策,要求工业战线要缩短,农业战线要延长,从而使我国农业在经过“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后,能够及时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刘少奇一直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占人口大多数。因此,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是紧密相连的。正如江泽民所指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7]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对于“三农问题”有着大量的论述。在高度重视农业的同时,他提倡多种经营,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坚持农、林、牧、渔、副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他重视农村建设,主张恢复农村部分个体经营,活跃农村经济。在1962年7月,他又指出在经营方式上,农村可以搞责任制,强调“要把农业质量、产量和责任制联系起来进行研究”[3,p463]。这就为中国特色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还提出要发展农村交通,发展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农民的儿子,刘少奇特别重视农民,他曾多次到农村蹲点调查,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关心农民的疾苦,并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
3. 关心对外贸易工作,为新中国的外贸事业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建国以后,刘少奇就开始协助毛泽东指导全局工作,在指导城市接管与建设工作中,把对外贸易作为新中国参与世界性社会再生产的交换方式,充分重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就提出“对外贸易对于国计民生影响很大,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它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周转经济,搞不好就会不利于生产,经济也不得周转”[3,p51]。因此,“必须切合实际地组织好对外贸易,这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是人民的最大利益之一”[8]。这与当今所提出的增强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对外贸易方式在本质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在对外贸易工作中,他提出实行国家统制对外贸易的思想,并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政策之一,写进了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1963年10月,他在听取薄一波同志关于工业中的问题汇报时指出:“我们要学习资本主义管理企业的经验,特别是搞垄断企业的经验。”[9]之后他又提出要大胆地吸收、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实践证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提法和举措为提高我国对外发展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蕴含了科学发展的理念
刘少奇对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视的。他曾精辟地分析了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丰富的自然资源能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则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建国初期,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土地资源严重退化,森林覆盖率低,草地、淡水资源人均占有率低。因而,科学开发和利用资源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1961年,在“南北调查”中,针对土地和森林资源破坏、浪费大的实际问题,刘少奇指出要“充分利用土地和森林资源,尽可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3,p331],要求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保护资源,科学开发和利用,做到采育相结合,不要一代人就把森林搞光,要“后继有人,也要后继有材”[3,p332]。可见,他对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关注的。
刘少奇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历史上的西安、开封、洛阳、北京曾是茂盛的林区,建了皇都,实行“山光”政策,破坏了植被,导致气候恶化,地力退化,把人类逼上自我毁灭的境地。因此,他提出“不要享祖宗的福,给子孙造孽”[3,p93]。在这里刘少奇已开始将发展理解为一种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开始注意到发展和资源相协调,才有现实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才有子孙后代的长足发展。对于经济建设,刘少奇一直强调要节约资源,反对破坏浪费,提倡艰苦奋斗,自己更是率先垂范的榜样。这些点滴工作对当今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奋斗目标的确是一个重大的思想准备。在探索中国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刘少奇特别强调“中国特色”,正如他所说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特点,采取适合中国的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总之,在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刘少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初步的探索,为后来经济建设思想的成熟,经济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刘少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的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化
建国后,刘少奇率先提出了“民主化”口号,并把民主化与工业化并提。在关于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上,他从民主和集中互为前提、互相依赖、互相渗透的相互关系出发,论述了我国的国家制度是在“高度民主基础上的高度集中和在高度集中指导下的高度民主”[3,p156]。民主政治建设制度上最重要的保障就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他就明确提出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政权体系的中心环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政权的最好的基本的组织形式,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的适宜的政治制度,就是因为它能够便利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能够便利人民群众经常经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的管理,从而得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p174]。他对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阐述与现阶段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有着必然的联系。
官僚主义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对立物,严重妨碍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妨碍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刘少奇认为,加强对领导机关和干部的监督管理是反对官僚主义,推进国家的民主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他在给著名民主人士张难先的信中提到可以对干部行使罢免权,“依法罢免人民代表或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很重要的权利,在必要的时候应当予以实施”[3,p144]。此外,他还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一方面,我们必须更加发扬人民的民主,扩大我们国家民主制度的规模;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建立高度统一的国家领导制度。”[3,p253]在法制建设方面,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他十分重视法制建设,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要求国家有完备的法律和健全的法律体系。“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3,p401]在党派关系上,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毛泽东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认为这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 着重强调和阐述党的自身建设
刘少奇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邓小平曾高度评价了他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的独特贡献,指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和其他关于党的建设的著作,教育了全党的广大党员,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10]。这些著作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党自身建设的好坏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就显得更为迫切和紧要。1951年3月,党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刘少奇根据党所面临的客观实际情况及其变化,针对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在会上要求更加提高党员的条件,提出共产党员标准的8项条件。1957年11月,刘少奇在讲话中要求“我们的党员都要下苦功学习,认真钻研业务,良好地掌握各种专门技术和科学知识。凡是有条件的都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又红又专’的红色专家,只‘红’不‘专’,是不能做好工作的。”[3,p345]
关于党和群众的关系方面,刘少奇始终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解放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政党,他认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面临权力的严峻考验以及官僚主义作风的滋长,容易脱离群众。“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已经变为老爷,把人民群众当作仆人。”[3,p191]因此,他提出了“执政党要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建设”的重要思想。除此之外,他还指出要实行国家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以及正确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等一系列重要的思想。
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建国以后,刘少奇特别注重党的理论建设。1950年9月,在马列学院第2、3班开学典礼上指出:“中国革命胜利了。总的说来,我们各项工作做得很好,但理论工作却是很薄弱的一环。”[3,p269]他认为革命胜利后,很多党员都担负着许多实际工作,不加强政治学习,不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就会脱离政治,脱离基本理论,而刚刚建国一些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会乘虚而入,封建残余思想也会沉渣泛起,因而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势在必行,这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着重大的联系。
刘少奇关于党自身建设的思想,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思想保证。
三、刘少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倡导扎根于社会主义实际的文艺
在文艺改革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刘少奇就十分重视文艺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文艺要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党的文艺工作的总目标。1956年3月,在《对于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中,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但“出新”不能勉强,文艺改革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没有怀孕就要生孩子,这是不可能的。百花齐放,就允许并存,各搞各的。”[3,p191]他认为文艺是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十分有力的武器,文艺要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社会主义的文艺是社会主义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统一。他还注重文艺批评,提出了三条原则:要鼓励批评,发展批评;批评要力求正确、适当;批评要看对象,应对人有所帮助。可见,他关于文艺改革的思想,贯穿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一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这些富有特色的思想不仅对当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对其他方面的改革也提供了重大参考价值。
2. 关心文化建设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为了繁荣文化科学事业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刘少奇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坚持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他提出“文化革命”这一命题。1958年,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他代表党中央正式提出了我国文化革命的任务。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文化革命的要求,在以后的日子里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在文化工作中,他强调要立足国内实际,发扬民主,允许不同的声音,反对“一刀切”、“大锅饭”;在文化作品的关系上,认为应当“洋的土的都可以搞”,“自己好的要保持、发扬,外国好的也要吸收”[3,p304],同时,要不断创新。而对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和科学,他一直予以重视,致力于推动文字改革,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总之,刘少奇关于文艺文化建设中有许多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思想和理论值得人们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借鉴和参考。
四、刘少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12]这是第一次将社会建设独立论述,标志着党开始将原来寓含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建设独立地分离出来,把社会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构建起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于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展社会建设,党的第一代主要领导成员刘少奇尽管并没有明确表述社会建设这一概念的内涵,但他也曾阐发过一些对社会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这些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1. 关注分配制度领域的改革
建国以后,针对我国分配体制存在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弊端,刘少奇主张废除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公平合理;如果不按劳取酬,不公平合理,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按劳取酬贯彻得比较好,分配得公平合理,大家满意,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p363]他还多次提出,在企业中要有奖励制度,只有奖罚分明,才能调动职工劳动生产的积极性,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并强调“物质利益和政治思想工作是两方面,缺一不可”[13]。在劳动制度方面,他提出两种劳动制度即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实行固定工和合同工、临时工并存的劳动制度以及以及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这样企业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增减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1961年农村调研中他提出农村也要实行各种分配制度,除了定额分工、定额管理外,还可以把一部分的田地包产到户,给农民适当的自留地来发展其他副业。“现在供给制部分太多了,百分之七十搞供给,就是百分之七十的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3,p387]此外,他还提出改革劳动体制,推行劳动合同制,改革计划体制与流通体制等。他这些有益探索为我国现代劳动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 关心教育制度改革,投入教育发展事业
教育是发展文化、科技,进而促进生产力大发展的关键。但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因此,刘少奇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同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3,p363]。1957年,刘少奇在湖南考察时,在长沙专门与中学生代表座谈,他总结群众经验和国内外教育发展的经验,提出必须从中国的条件和特点出发,走群众路线,发展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1958年5月,他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即“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3,p323]他还进一步阐明这种有中国特色的两种教育制度与资本主义教育双轨制是根本不同的。“我们新教育不同于旧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我们的学校,不是为剥削阶级培养奴才,培养群众和帮凶,而是使青年们在学校里学校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从事劳动,参加祖国建设,更好地为人民和祖国服务。”[3,p311-312]1966年5月2日,中共中央再次转发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城市半工半读教育会议的文件,明确规定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伟大意义。从某种意义说,他倡导的这种新型教育思想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途径,特别是为新时期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也为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重大的理论指导。除此之外,在就业问题上,他主张用统筹兼顾的方针来安排各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社会保障问题方面,他用立法形式确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和各种社会保障政策。1954年,刘少奇亲自领导下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14]
综上所述,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刘少奇并没有提出完整而系统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理论,但他在领导和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的实际活动却是一直坚持着中国特色,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准备,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独特而不可估量的贡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5.
[2]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39.
[3] 刘少奇选集(下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 刘少奇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459.
[5] 刘少奇1957年4月7日在听取广东省委汇报时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1.
[6] 刘少奇选集(上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9.
[7] 江泽民.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1991-11-29.
[8] 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51.
[9] 薄一波.若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社,1991:1174.
[10]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N].人民日报,1980-05-18.
[11] 江泽民.在纪念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1-20.
[1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3] 陈绍畴.简述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J].中共党史研究,1993(5):15-2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有关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主法制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LIU Shao-qi and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EN Yao-lin, HUANG Qing-y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Changsha 410081, China)
LIU shao-qi, as one of the main leaders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builder on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a. He made a profound theory and practice to the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n the basis of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He explore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He persisted i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solved the problems from our productivity reality when dealing with economic works. He proposed a series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which were of great importance. He also paid attention to the "agricultural, rural area and farmers" questions. He was concerned about the foreign trade work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 explored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party's own construction in the aspect of politics. He was concerned about literary arts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aspect of culture. In social construction aspects, he emphasized reform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cared about education reform.
LIU Shao-qi;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social construction
A84
A
1009-9115(2012)01-0106-05
2011-09-22
申曜林(1986-),男,侗族,湖南通道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与党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