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整合教学的评价模式
2012-02-15狄强羽
柳 杨,狄强羽
(通化师范学院 外语系,吉林 通化 134002)
1 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整合
2001年,我国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正式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本《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由勃雷泊(Prabhu,1987)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在此基础上,纽南(Nunan,1989)对交际任务设计模式的研究以及威莉斯(Willis, 1996)对任务型学习框架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任务型教学的内涵.随后,人们提出了交互假设、交际效度理论、任务型学习的方法论与社会文化观.这些研究丰富了任务型学习的理论,使任务型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在我国特有的外语教学环境下,始于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环境的任务型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教学目的不同.我国是外语教学,英语语言环境严重缺乏,英语教学主要途径不是习得而是学得[桂诗春(1988);张正东(1998)],学生掌握外语的属性是学得(学习),习得只起辅助作用.二是二语教学与我国外语教学的差异除语言环境不同外,还存在着师资水平、教育资源参差不齐,班额大难以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评价标准不配套等问题.因此,完全照搬国外任务型教学模式势必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
3P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模式下的产物.3P 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演示(presentation)→ 操练(practice)→ 成果(production).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呈现和操练让学生掌握,然后再让学生在控制或半控制状态下进行假设交际,从而达到语言的输出,形成学习成果.3P教学法的优点是可操作性强,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都在教师的预想之中;信息反馈便捷,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基本功扎实,语言运用准确;运用阶段有一定的交际性.3P教学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强调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忽视了学生语言习得的规律,造成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教学效果低下;课堂缺乏真正的交际性.
通过对传统的3P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劣比较,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产生了两种观点:有些人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应取代3P教学法,如程可拉提出,“从传统的3P模式向任务型教学模式转轨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把原来的那一套熟悉的教学模式抛弃,重新面对着一种全新的但又没有十分把握的教学范式.” 还有些人认为,以西方交际法理论为基础的任务型教学法,不可能直接用于中国的英语教育.
在外语教学中,这两种教学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在我国特有的外语教学环境之下,既不能因为当前大家都在广泛使用任务型教学就仅仅实施任务型教学,忽略语言点的落实,继而把具有可操作性强、学生语法概念明晰等优势的3P教学法完全抛弃;也不能因为任务型教学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及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而抱着3P教学法不放.因此,我们应根据教学实际,综合它们的合理内核, 让任务型教学的合理成分与3P教学法的优点进行整合,充分发挥3P教学法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积累与任务型教学强调用所学语言做事的特点.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中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整合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整合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学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发展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整合的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教学观念上,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转变;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在教育技术上,从单纯的黑板教学向多媒体教育技术转变;在研究突破点上,从教(学)什么向如何教(学)转变,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实现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整合;在课程评价上,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
2 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美国著名教育家Bloom把教学评价分为三大类: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assessment),即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使教学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即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即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果、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改变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2.1 评价可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育部于2001年秋季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而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保证实现这些目标.
2.2 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直接起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认识不足,反思与调控,恢复自信,提高学习能力,转弱势为强势.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力求评价角度、方式、手段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需要.
2.3 评价可以促进教学和教师的发展
评价可以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师的发展.可以说,评价的改革不仅能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而且通过评价教师能够发现可以发挥的自身优势和应该弥补的自身缺陷.更重要的是,评价可以使教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3 中学英语教学中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整合教学的评价模式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对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整合,实现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评价类型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并重;评价主体由教师评学生的单一模式向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多元模式转变;评价内容体现多样性,指向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要素.
3.1 3P教学法的评价模式
3P教学法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强调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评价模式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不注重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了对实际运用能力及学习态度等的综合考察.评价方式单一,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评价的标准,过分强化了考试分数的作用,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的内容过分偏重对语法知识的检测,导致学生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忽略了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3.2 任务型教学法的评价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过分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言知识、语言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任务型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注重教师是否提前为学生设置相关专业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达到培养技能的目的;同时考察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的参与、互动、交流合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促进自主学习的目的.评价课程是否成功,关键是考察教师的能力、学生的配合,还有中国特定的学习环境.
3.3 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整合教学的评价模式
整合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实现以往的教学评价模式向主体性、多元性、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模式转变,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学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1)主体性.教学评价并不是为了甄别,而是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也就是说,教学评价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测评问题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在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纵向发展;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确实有效的符合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重视学生个性化反应的同时,形成性评价还倡导学生在评价中的小组合作,允许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小组的表现也作为评价内容.
(2)多元性.通过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生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和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学校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和“英语学习目标”,实现教师的思想道德、文化理论、身体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全面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3)多样性.既然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的综合判断,那么过去那种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成绩、教师水平的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模式已无法适应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只有按照“教师+学生+家长”多元化评价模式,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形式,才能有助于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才能有助于拓展教师自主教学、学习、科研的空间,促进教法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2] 包育彬, 陈素燕. 中学英语任务教学的策略与艺术[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 刘伟. 浅谈传统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的改变[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4): 28.
[4]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 顾维琳.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评估策略研究[J]. 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 (3): 37-39.
[6] 吕平,史文玉. 关于高职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必要性和基本原则的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11 (1):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