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图书馆阅读”现象及其研究

2012-02-15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山东淄博255049

图书馆建设 2012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研究

王 梅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 山东 淄博 255049)

1 “图书馆阅读”是与图书馆和图书馆学都有关的阅读

笔者对“图书馆阅读”比较感兴趣,也愿意进行“图书馆阅读”,并经常在图书馆内看书学习,与读者探讨经典图书,因此十分愿意就“图书馆阅读”写点什么。图书馆是读者进行阅读与学习的场所之一,与人类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书馆人要关注、热爱和研究“图书馆阅读”,因为这是与图书馆和图书馆学都极为有关的话题,非常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最近笔者在整理自己博客的“阅读和图书馆阅读”栏目的过程中发现还有许多小文章闲置在那里,笔者之所以写成了多篇关于“图书馆阅读”的博文,是因为被“图书馆阅读”的新颖内涵深深吸引。一般性的阅读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但最重要、最有意义、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乃是“图书馆阅读”。笔者常常对“图书馆阅读”进行一种终极发问,并从多方面思考与回答“阅读”与“图书馆阅读”是什么的问题。目前虽然已经发表了两篇探讨“图书馆阅读”的文章(《图书馆阅读论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1]和《图书馆阅读论的研究目的与研究任务》[2]),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因此十分愿意继续就这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众所周知,阅读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基本途径。由政府和社会倡导并推进全民阅读,对于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民族一旦拥有了对知识和阅读的追求与渴望,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让阅读成为习惯、使公众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是历史赋予每个图书馆人的使命。“图书馆阅读”有着独特的内涵和视域以及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是指发生在图书馆内的阅读现象、由图书馆向社会延伸的阅读现象和与图书馆有关的其他一切领域及形式的阅读现象。“图书馆阅读”包括馆内阅读的各种现象,也包括对从图书馆角度出发与进行的社会阅读和阅读推广的研究。“图书馆阅读”有别于其他现代图书馆学理论,有别于其他学科定义的阅读学,有别于人们对图书馆阅读现象和本质的泛泛而论。“图书馆阅读”研究是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学与“图书馆阅读”的关系,图书馆学对“图书馆阅读”研究的必要性,图书馆学理论体系重视“图书馆阅读”研究的原因。

2 “图书馆阅读”的优势不优

“图书馆阅读”是现代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图书馆学哪个领域的研究与读者之间有最为直接、感性的联系,那么大概就是“图书馆阅读”了。读者来到图书馆是为了获取所需的图书,而图书馆凭借其优雅的阅读环境、丰富的馆藏、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温馨的人文化服务,为读者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说,“图书馆阅读”是图书馆和图书馆人的优势所在,但是应如何充分发挥这个优势?下面的两个横向对比将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同样是阅读研究,为什么余秋雨先生、于丹女士等文化名人的阅读讲座与报告就能让读者心情激动、收获颇多呢?除了大众媒体的宣传和名人效应的影响之外,文本的不同是关键。余秋雨先生和于丹女士能够立足于读者的精神世界的需要,以上下五千年的知识与真挚的人文情感做注解,切合读者的心灵世界,使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感染。而图书馆的阅读研究报告以僵硬的数据与实证表格作为表达方式,立足于科研需要,忽略了读者的心理与精神需求,忽视了“人”的存在与呼声。目前图书馆学术界提倡图书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这种观点是从图书馆学的科学性出发,具有其合理性。但是图书馆学还具有人文性,是人文学科之一,运用过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将使图书馆学研究无法与读者进行心理与精神层面上的感动与交流。人文研究更需要人文论证和情感感染。余秋雨先生、于丹女士等社会知名学者们关于经典阅读研究的讲座与报告正是一种人文论证和情感感染,是建立在读者的精神需要之上的阅读研究,具有精神救赎的力量。可见,这种阅读研究比单一的实证阅读研究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图书馆阅读”研究应充分发挥其人文优势,关注读者的精神需求。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阅读和阅读研究的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阅读和阅读研究的效果比较明显。相对而言,在我国阅读和阅读研究中,传统型的阅读形式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无法兼顾其他阅读形式。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中国古代阅读的目的是参加科举考试,其阅读内容和方式单一,限制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致使阅读和阅读研究的思维比较僵化。因此,我国图书馆阅读研究应参考和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从更广的范围研究如何获取知识、理解知识,研究阅读的一切过程。例如,日本图书馆界注重深入研究图书馆的阅读现象,不仅将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的机构,而且将图书馆作为推动民众阅读、进行阅读推广的机构。同时,日本的出版界以提供知识产品为使命,一方面推销适合各行各业人们阅读的产品,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极力推动阅读运动和阅读学会的活动,并以让利作为资助。这对我国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与阅读推广研究具有极大的启示:图书馆应对新书进行相应的介绍、导读与阅读推广,对读者进行阅读心理与兴趣的研究。

近期我国图书馆学界开始倡导和重视社会阅读与阅读推广,范并思、王余光、徐雁等人均对阅读问题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同时该领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如关于功利性阅读的利弊、大学生的经典阅读倡议、阅读文化等的研究。但是,除了范并思教授直接倡导图书馆学要重视“图书馆阅读”外,其他专家学者只是把阅读研究作为一项科研活动,过多以数据、表格等进行实证调研,而没有把读者的心理需要和感情考虑进去,很难产生人文影响,也根本无法体现出“图书馆阅读”的优势。当然,对“图书馆阅读”进行实证性的理性研究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只看数据,而是要注重研究质量,这样才能体现出一门学科的必要性和优势。

3 “图书馆阅读”的资源利用率不高

程亚男在《基层图书馆阅读定位与服务推广》中提到“对官员的阅读调查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曾经也有人想对官员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但是他们担心调查的结果是官员不读书,所以一直不敢进行这次调查。这一次《中国图书商报》和《望东方周刊》共同组织了对官员的阅读调查,调查显示,80%的官员认为‘读书有用,能够提高个人修养’,50%的官员认为‘阅读有助于方法鉴定和积累知识’。也就是说,我们绝大多数的官员还是愿意阅读的,其阅读主要倾向于人物传记、政治和经济类图书,其获取图书的途径包括逛书店、同事推荐、媒体书评、朋友推荐,但没有提到图书馆。也就是说,图书馆并没有对官员阅读发挥应该有的作用。”[3]

笔者在读到这段话时反复回味,官员不阅读是图书馆的悲哀,因为这反映“图书馆阅读”对读者影响力的微弱。近年来图书馆快速发展,图书馆建筑与设备的水准日益提升,但是一些图书馆只是成为地区和城市的藏书重地,成为地区和城市象征意义上的文化设施,而不是广大读者向往的阅读中心。目前我国图书馆的社会阅读和阅读推广工作还有较大欠缺,“图书馆阅读”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很多资源被闲置、浪费。有些人认为,人们不愿意去图书馆阅读是因为这个功利性的时代让读者心态浮躁,以致无法在图书馆坐安稳。其实不然,繁杂的手续、诸多不合理的制度限制了读者尤其是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服务,加之图书馆的社会阅读与阅读推广没有发挥实际效果,这才是图书馆人真正的悲哀。

4 “图书馆阅读”的缺位

阅读伴随图书馆发展而来,是图书馆学最有价值的研究内容之一。然而,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学科至今已发展了200余年,其理论研究硕果累累,但是对于“图书馆阅读”的研究并不多见,“图书馆阅读”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缺位状态。对此,范并思教授认为,“尽管图书馆与阅读密不可分,阅读也受到图书馆学的重视,但是图书馆学对阅读的研究却处在一种尴尬的位置。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举行了大量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使社会阅读和阅读推广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最为活跃、最具创新精神的重要领域,但在理论研究中有关社会阅读和阅读推广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少,且无法登上大牌学术期刊的理论栏目。”[4]

阅读对于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特别重要,阅读是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基础。“图书馆阅读”具有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性,是图书馆与社会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近几年图书馆界对阅读、阅读与读者、阅读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图书馆实践领域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但是现有研究大多是对于工作经验的简单描述和总结,缺少具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研究。正如范并思教授所说:“现代图书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阅读与阅读推广。我们认为,图书馆学必须将社会阅读与阅读推广作为自己的核心研究领域,更深入地介入公众的阅读行为,研究阅读的社会机制对图书馆服务的需要,研究图书馆推动社会阅读的服务模式。”[4]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这些对于社会阅读现象的总结上升为对于“图书馆阅读”理论的思考与研究,在认识和了解社会阅读现象和意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图书馆阅读”理论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图书馆阅读”实践。这实际上是把“图书馆阅读”作为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一个特定、重要的产品推广出去和研究下去,所以图书馆学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逐步地充实它、发展它。

5 让“图书馆阅读”成为习惯

20世纪的图书馆滋养和孕育了几代文化名人,他们把图书馆视为知识的港湾、文化的载体、文明的殿堂、信息的集散地。“20世纪的中国图书馆事业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大量的文化成就从这里诞生,无数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向社会。该书所描述的文化名人与图书馆的情缘,虽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也足以令人肃然起敬了”[5]。在《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相伴20世纪的图书馆发展的轨迹,领略向“图书馆阅读”倾注深情的文化名人的风采。而革命导师马克思与大英博物馆的故事更能唤起人们对“图书馆阅读”的兴趣、向往与热情。图书与阅读从一开始就是图书馆的“专利”,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命脉。其中阅读与图书馆的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是一个浅显的事实。然而,人们往往会对这些事实忽略不计,以致图书馆学研究对“图书馆阅读”的关注不多、重视不够。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图书馆阅读”承载图书馆人的热情、成为广大读者的习惯,是图书馆人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有人会认为,读者的阅读习惯是读者的事情,我们不必管那么多。实则不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优雅的阅读环境和人文化的服务措施,是图书馆在履行传播文化、开展教育、提供信息的历史使命。因此,图书馆应鼓励和支持与“图书馆阅读”相关的制度建设,举办各类“图书馆阅读”讲座,进行各种“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在社会范围内鼓励公民阅读是社会大环境对“图书馆阅读”的烘托与支持,所以图书馆应把握这个机遇,发展“图书馆阅读”。如果“图书馆阅读”的服务举措和文化氛围不能吸引读者,那么图书馆得天独厚的阅读资源很可能成为冰冷的摆设。

笔者认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不仅包括图书馆哲学、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权利、图书馆制度等高屋建瓴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应重视“图书馆阅读”等与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的研究。例如,笔者在自己的图书馆学术博客中专门开设了“阅读和图书馆阅读”栏目,对“图书馆阅读”进行了深入研究[6]。在图书馆所有已知的和未知的事项中,在图书馆学生机勃勃的各项研究中,以“图书馆阅读”为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式的图书馆文化问题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的研究领域,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和开发价值,值得积极关注与格外重视。

[1]王 梅. 图书馆阅读论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J]. 图书馆论坛,2011(3):7-9.

[2]王 梅. 图书馆阅读论的研究目的与研究任务[J]. 图书馆论坛,2011(5):27-30.

[3]程亚男. 基层图书馆阅读定位与服务推广[EB/OL].[2010-08-09].http://lib.sx.cn/secdir/dtxx/bgkx/hd/2007/xzyth-cyn.htm.

[4]范并思. 图书馆学与阅读[J]. 图书与情报,2010(2):7-9.

[5]陈燮君, 盛巽昌.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6]阅读和图书馆阅读[EB/OL]. [2010-11-12].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46060194_3_1.html.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图书馆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