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结构“麻辣X”探微

2012-02-15梁永红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时报命名语言

梁永红

(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

流行结构“麻辣X”探微

梁永红

(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

近年来“麻辣X”结构流行于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通过对这一结构的构成和功能分布的分析,揭示其语义内涵,并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流行的原因。

“麻辣X”;语言经济学;框填

近年来,麻辣教师、麻辣女友、麻辣黑板报、麻辣博文、麻辣杂谈、麻辣时评、麻辣讲课等“麻辣X”结构流行于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从使用情况来看,这一结构不仅常用于正文,还经常用于新闻标题和论坛、影视剧、电视节目、游戏等的命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麻辣”为“形容味道象花椒和辣椒一样又麻又辣”[1]。“麻辣X”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麻辣”义是其基本义“味道又麻又辣”,主要用于饮食命名,例如“麻辣豆腐、麻辣火锅”等;二是“麻辣”转指具有麻辣特色的饮食或四川等,例如,饭店名“麻辣空间”中的“麻辣”转指“麻辣饮食”,而四川新闻网所设“麻辣社区”中的“麻辣”转指“四川”;三是“麻辣”义从其基本义“味道又麻又辣”引申而来,多与“刺激”有关,例如“麻辣贴图、麻辣表演、麻辣虎车”等;四是“麻辣”义与其基本义相差较远,主要受日剧《麻辣教师GTO》的影响类推仿造而来。本文拟讨论目前较为流行的后两类“麻辣X”。

一、“麻辣X”的构成和功能考察

(一)X的构造

1. 从X的音节构成来看,既有单音节、双音节,又有多音节,而多音节中以三音节与四音节为主

(1)7月24日、25日,詹瑞文将来到广州中山纪念堂为观众献上一连两场名为“疑似好睇演唱会之万世歌王”的麻辣秀。(金羊网2009-06-08)

(2)著名学者鲍鹏山主讲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系列节目,日前在央视《百家讲坛》热播。我独自坐在电视机前,窗外刺耳的风声丝毫不能干扰这位“麻辣教授”带给我的震撼和安宁。(人民网2010-03-18)

(3)教师节潮SHOW麻辣师生活。(金羊网2010-09-09)

(4)电影讲述了两个都市IT男青年游戏人间,与几个不同背景性格的美女感情纠葛的麻辣爱情喜剧。(新快报2010-05-08)

在收集的177个语料中,单音节只有3个,占总数的1.69%,双音节133个,占总数的75.14%,多音节26个,占总数的14.69%。可见,X是以双音节为主,并且与“麻辣”构成“2+2”音步的四音节结构。

2. 从词性来看,X以名词性和动词性为主

(5)曾身陷“解说门”的黄健翔,日前在德云社举办的10周年庆典上又出麻辣言论,讲相声讽刺同为央视主持人的李咏染头发,称他是中央台的特例。(《江南时报》2006-11-08)

(6)久未谋面的王朔日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出面为女演员王子文打解约官司后,又接受专访,对国内三大导演逐一进行麻辣评点,称张艺谋是装修大师。(《江南时报》2006-12-29)

X无论是名词还是名词性短语均以偏正式为主,例如“麻辣文风、麻辣爆料、麻辣鲜妻、麻辣女教官、麻辣测评小组、麻辣今日头条”等。X为动词时,以动宾式和并列式为主,例如“麻辣说报、麻辣出场、麻辣剖析、麻辣评判”等,X为动词性短语的情况比较少,在我们搜集的语料中只有“麻辣看天下、麻辣看生活、麻辣热评、麻辣酷评”等四个。

(二)“麻辣X”的结构及功能

正如上文所述,“麻辣X”中X以名词和动词为主,而“麻辣”主要是修饰、限制其后的X,所以“麻辣X”总体也是名词性或动词性的。

1. 名词性的“麻辣X”经常做主语、宾语,并可以带定语

(7)对于这部剧,麻辣评委到底会做出怎样的评价?( 《燕赵都市报》2009-11-02)

(8)而在“震撼红不让”和“震撼大剧场”中,观众将了解到当期嘉宾的麻辣新闻。(《江南时报》2001-12-20)

(9)有一位学生还饰演刘若英的新郎,在这些学生的心里,黄磊是一个标准的“麻辣鲜师”。(《京华时报》2002-06-20)

2. 动词性的“麻辣X”常作谓语中心语,并可带宾语

(10)……Wonder Girls赴台湾进行宣传,在电视节目《康熙来了》中遭主持人小S麻辣提问“初夜”的事情。

(金羊网2010-04-28)

另外,从使用情况来看,“麻辣X”被频繁用于命名。既用于影视剧的命名,例如《麻辣教师》《麻辣女王》《麻辣高校生》《麻辣婆媳》等,又用于相声、小品的命名,例如《麻辣婚礼》《麻辣夫妻》等,还用于书刊的命名,例如《麻辣典故》《麻辣歌》等,用于论坛的命名,例如“麻辣论坛、麻辣社区”等,漫画的命名,例如《麻辣爱情》《麻辣时政》等。除命名外,“麻辣X”还经常被用于新闻标题,例如“麻辣老师”(《江南时报》2002年03月26日第六版)、“麻辣夫妻”(《羊城晚报》2010年3月16日第B05版)、“麻辣一周”(《中国青年报》2011年04月19日第09版 )等等。

二、“麻辣X”的语义分析

“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由味觉的刺激联想引申而来,一是以日剧《麻辣教师GTO》为基础类推仿造而来[2]。

1. 由味觉刺激产生的引申义

“麻辣”能使人产生味觉上的“刺激”感,由此引申出了“刺激或使人刺激的”等意义,在一定的语境中,“麻辣”修饰、限制后面的X,激活了 X使人产生刺激感的一面。

(11)网络红人“国学辣妹”来到现场报名参赛,只见她身穿艳丽服装搔首弄姿,摆出各种麻辣造型,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京华时报》2007-06-17)

(12)结果很多女性网站都变成了大女人俱乐部,或者晚晴俱乐部,要不然就是只会炒麻辣话题主张性解放的俱乐部。(《国际金融报》2000-05-09)

(13)虽说是悬疑推理剧,但整部剧最吸引人的依旧是男女主角的麻辣恋情。一个是玩世不恭……一个是外表强悍的“男人婆”,打打闹闹一阵,恩恩爱爱一阵……(金羊网2010-09-28)

(14)七人摆出天罡北斗阵,再现影片摄制中的艰苦历程,爆出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麻辣猛料,重现电影中的精彩桥段。(《京华时报》2010-01-31)

例(11)造型的夸张、性感,例(12)关于性的话题,例(13)爱情的错综复杂,例(14)演员不为人知、新鲜的新闻,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感。凡是能使人产生刺激感的事物都可以填充模槽“X”,形成“麻辣 X”。这一构式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激活X的刺激性,再如“麻辣新闻、麻辣段子、麻辣竞猜、麻辣爱情宣言、麻辣贴图、麻辣虎车”等。

2. 以日剧《麻辣教师GTO》为基础产生的类推义

另一种“麻辣X”来源于最经典日剧之一《麻辣教师GTO》。《麻辣教师GTO》原本是日本漫画家藤泽亨的漫画。1997年至2002年于周刊少年杂志连载,是一部受欢迎的作品,同时被改编成动画和连续剧。其中GTO老师是Great Teacher Onizuka(伟大的老师)的缩写内容。

《麻辣教师GTO》中的鬼冢老师与众不同,不仅装扮时尚,个性泼辣、厉害,而且教学方法独特、另类,或以暴易暴,或故意放任,但却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由于此剧的影响力非常大,很多人便模仿使用,出现了一些类推义。

(15)“歌舞训练班”劲爆授课,麻辣教师戴军的撒手锏——“魔鬼训练法”终现江湖……(《江南时报》2002-11-08)

(16)很多学生称我是“麻辣老师”,可能我还算是老师里边比较时尚的吧。(《京华时报》2004-09-10)

(17)以前拍《金粉世家》,你被外界称为“中国第一少奶奶”;后来拍《清水蓝天》第一和第二部,你变成一个麻辣村姑。(《羊城晚报》2009-03-11)

(18)有媒体报道,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2008届年会上,华远集团总裁、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延续了他一贯的麻辣风格,他严厉地指出政府的宏观政策存在问题。(《京华时报》2008-07-04)

(19)重庆唱区海选才播出几天,李咏就被观众冠以“毒舌”的封号,并因“麻辣”点评而陷入万人“倒咏”的尴尬。(《江南时报》2006-05-28)

(20)他讲三国的风格很多人认为像“麻辣三国”,有些“哗众取宠”。其实他深读《三国演义》《三国志》将诸多野史和正史相结合,通俗地表现历史情景及事件……(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81c760100058n.html)

人们经常把具有日剧中鬼冢那样的特征或特征之一的教师称为“麻辣教师”或“麻辣老师”,如例(15)(16),“麻辣教师”产生了隐喻用法,逐渐成为一个流行语。随着“麻辣教师”的隐喻投射,其中的构成成分“麻辣”成了新义的载体,所以人们在使用时经常保留“麻辣”,而用别的词语替换其构成成分“教师”。但在不同的语境中“麻辣”突显的特征不同。具体突显的方面有:个性泼辣或厉害,如(17);言语直接、犀利、尖锐、甚至尖刻,如(18)(19);分析问题的风格或观点独特、调侃、戏谑,如(20)。

在感情色彩方面,“麻辣”从最初《麻辣教师 GTO》中映射的褒义特征逐渐趋向中性,甚至有时还带有贬义色彩,例如:

(21)一个美眉发了个帖子,问“BT”究竟是什么意思。一时间,麻辣热帖如泛滥之水,波涛汹涌……一楼:俺觉得“BT”指的是“包头”……二楼:“BT”的意思是“奔腾”……(《牡丹晚报》2009-04-06)

(22)“麻辣女教师”下课:“老师让我们管班长叫‘老大’……班长过生日,老师让我们凑钱给班长买自行车。

(《江南时报》2002-09-05)

例(21)“麻辣热帖”指观点不同的帖子,属中性词,而例(22)“麻辣女教师”的行为令人不齿,带有贬义色彩。

三、“麻辣X”的语言经济学考察

随着“麻辣”义的发展,“麻辣X”逐渐成为一个能产的结构,其使用频率的提高有很多原因,如文化的、心理的、传播媒体的,其流行可从语言经济学原理来考察。

语言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是,语言的使用体现经济价值,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语言使用具有经济学本质的因素:价值和效用;费用和效益[3]。按照语言经济学理论,语言的经济价值取决于语言在各种任务或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对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4]。“麻辣X”在其发展与使用过程中通过从语义磨损到词语框填,从专指到隐喻泛化再到词语框填的方式扩大了使用范围,提高了使用频率,体现出了较高的经济价值。

1. 从语义磨损到词语框填

正如前文所述“麻辣X”有两种情况,这里主要指第一种。“麻辣”作基本义讲时,其义素包括[+味觉][+麻感][+辣感][+刺激感],这限定了“麻辣”的使用范围,“麻辣X”只能在饮食命名中使用,其使用频率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随着这一义素的磨损,甚至消失,X也从饮食类词语扩大到所有具有刺激感的事物或现象,“麻辣X”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使用频率大大提高。

2. 从专指到泛化再到词语框填

第二种情况的“麻辣X”以日剧《麻辣教师GTO》为基础,经历了从专指到隐喻泛化再到词语框填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一个能产性的结构。由于此剧的影响力非常大,很多人受求新求异与趋同心理的驱使而模仿使用,凡是发现其他教师也具有象日剧中鬼冢那样的特征,“麻辣教师”就被隐喻到这些对象上来,如例(15)、(16)。而“麻辣教师”的流行语义只负载在其中的“麻辣”上,只要保留这一构成成分,无论它与什么样的词语组合,流行语义都能保持下来,这样使用者便将它扩展到其他对象上,替换其中的“教师”,结果就形成了“麻辣女星、麻辣宝贝、麻辣教室、麻辣书生”等开放性系列。同时,它的色彩义也逐渐磨损,由原来的褒义趋向中性。“麻辣X”在使用中的限制降低了,产词能力提高了,达到了效用最大化的效果,也就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也即经济学中的省力原则。

另外,“麻辣X”还经常被用于新闻标题或影视剧等的命名。“麻辣X”经常用于标题或命名,与日剧《麻辣教师GTO》的影响分不开,但更主要的还是其自身的特点。其形式短小精悍,用最简洁的语码承载了最丰富的信息,或刺激,或个性泼辣、厉害,或言语直接、犀利、尖锐,或风格、观点独特、调侃、诙谐,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一个简短的结构负载了丰富的内容,这正是语言经济性的体现。而且正如前文所述,“麻辣X”以“2+2”音步的四音节结构为主,在视觉和听觉上具有一种对称的均衡感。“均衡”[3]有利于口耳相传,这也是“麻辣X”经常被用于标题或命名的原因之一。

[1]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871.

[2] 梁永红.独特的“麻辣X”[J].语文建设,2012(2):45-46.

[3] 任荣.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看流行语[J].语言与翻译, 2004(1):27-30.

[4] 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 1999(4):43-48.

(责任编辑、校对:宋春淑)

On Popular Construction of “Mala X”

LIANG Yong-ho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Changzhi University, Changzhi 046011, China)

In recent years, “Mala X” is popular phrase on the Internet, TV show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itution and function of this phrase, reveals its semantic connotations, and finally identifies the reason for its popula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of language.

“Mala X”; economics of language; frame filling

2011-09-23

梁永红(1978-),女,山西榆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词汇及语法。

H109.4

A

1009-9115(2012)03-0056-03

猜你喜欢

时报命名语言
150多名游客“失踪”,韩担心免签被利用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语言是刀
老飞人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京华时报》2017年1月1日起休刊
潮流时报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