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效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
2012-02-15刘长兴
■刘长兴
“让高效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是最近一次青年教师学术论坛的主题。从这个主题,可以看出主办者的良苦用心——期待着高效教学能够“沉”到学校、“沉”到课堂,成为所有教师的追求和实践。也正因为如此,才借用这个主题作为本文的标题。
回顾高效教学的“历史”,行政力推已经整整4年了。这4年来,外部的环境越来越好,专家的肯定、同行的认同自不必说,就是社会的关注也非常令人鼓舞。这样专业的论坛,企业二话没说就慷慨解囊,应该是一例实证。至于内部的落实,尽管很有难度,也基本形成共识,并正在推出经验。总之,大家是开始“认”了,也开始“动”了,虽然尚未形成更大“气候”,但是前景应该还很乐观。因为高效教学涉及每所学校的每位教师、每个学科的每一节课。还是那句话,本来就“很有难度”。
这次论坛酝酿了2年。为了能够有所作为,这些青年教师钻研了2年,探索了2年。先是学校推出了2000多人在各自区县“比武”,后是全市推出了41位“新秀”在这次论坛上“亮相”。说实在的,最后能够涌现出这么多的“市级”典型,确实很不容易。人们从中不仅看到了他们的热情,更领略了他们的实力。如果梳理一下论坛的收获,它大概是从三个方面为“让高效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发挥了一定的“导航定位”作用。
一是静下心来加强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中转变观念。可以说,论坛酝酿的这2年,就是这些青年教师自觉加强理论学习的2年。
他们学政策,找方向。记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还在征求意见期间,“高效教学”就已经引起了他们当中许多人的关注。他们正在苦苦求索,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高效教学”。那时拼时间、拼体力的“苦干精神”,还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肯定乃至受到褒扬。到底听谁的?的确让人迷茫。后来,《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以后,这些青年教师终于如释重负,甚至可以说如获至宝。他们论文中引用最多的就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用他们的话说,“听到了中央的声音,看到国家的要求,咱们心里有谱儿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就应该‘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他们学经典,找依据。为了搞清楚到底为什么要“高效教学”,他们开始和“巨人”对话。他们从苏霍姆林斯基这位中学校长出身的教育家那里,得到了答案:“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为了弄明白到底为什么会有人发出“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警示,一些教师开始与“大家”讨论。原来,早在思想大解放的1978年,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就曾经尖锐批评过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并明确提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正是理论学习,使大家对教学的“效果”、“效率”甚至“效益”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认识:“‘高效教学’其实是相对于‘低效教学’甚至是‘无效教学’而言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效益是指学生是否学到了,或者学好了”;“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认真、再辛苦也属于无效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很认真,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或发展,也是低效教学”;“‘高效教学’就是学生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投入相对较少的精力,可以获取相对较多的进步或发展”;“‘高效教学’的效果是多方面的,更应当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他们还自觉地把对高效教学的历史回顾与自己认识的不断“刷新”结合起来:高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近百年来,它以超浓缩的精神,推动了全球现代教育的进程;过去的10年,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10年来,课程在变、理念在变、方法在变,但不变的是人们对“高效教学”的热望和追求;过去的1年,我们“备战”论坛。1年来的上下求索,我们更加确信“没有高效教学,就没有素质教育”。这无疑是发自心底的呼唤。即便“过”了一点,也应当充分肯定。要是对他们的理论学习做个评价,最大特点就是群体的自觉,最大收获就是观念的转变。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推动了教学的革命性进步。
二是定下心来投入校本教研,在校本教研中创新方法。校本教研是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尽管它还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但它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与接收。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它的“本土性”。从实际问题出发,靠工作伙伴解决。大家切身感到这种“零距离”的教研方式,使讨论问题的过程更实,推广成果的速度更快。二是它的“开放性”。共性问题可以跨学校、跨地区联合“攻关”;突出难题还便于约专家、请“大腕儿”“号脉”。由于它具备这样两个特点,所以更容易引发“头脑风暴”。
这次参与论坛活动的青年教师,就普遍借助这样的优势、依托这样的平台,切磋教学方法,研讨教学策略。从小学语文汉语拼音的启蒙到高中应对文理两科的复习,哪怕只是“一招一式”的创新,也都凸显了高效教学的活力。
英语的最大问题是“记不住”。从小学到大学,谁都为此而焦虑过。“简笔画情景教学法”就是借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几何图形组成独特的简单画面,形象、鲜明、生动、风趣地把学生带进英语学习的氛围之中,在小学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位“发明者”讲授“Fun Time 1 Part 1”的内容时,就是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由数字组成的人脸形象。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说着、找着,达到了最佳记忆效果。因为信息越鲜明,刺激就越强烈,留下的记忆痕迹就越深刻,学生在无限欢乐中把形象记忆加工整理成了逻辑记忆,并编制了含有音、形、义等元素的语言“条码”,从而深化了语言记忆。于是,寓教于乐发展成了“寓学于乐”。“简笔画情景教学法”就这样在大量教学实践中日臻成熟,这不就是创新教学方法带来的效率吗?
语文的关键之处是“巩固”。你就是再要求死记硬背,也是“水过地皮湿”。“多形式交流讨论法”的产生就是受到一组学习巩固率的调查数据而得到的启示。据调查统计,学习24小时以后,讲授的巩固率仅为5%,阅读的巩固率为20%,多种视听手段的巩固率能够接近30%,而交流讨论的巩固率可以达到50%以上。于是,“发明者”由引进而改造,由改造而创新,终于形成了这种更简约、更朴素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破解谜语时引发质疑、在轮流讲演中锻炼表达、在“挑战”权威时积极思辨、在专题竞赛中热烈争论……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实现了目标、看到了成就,并且更加喜欢语文,坚信能够学好语文,这不正是创新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吗?
在校本教研中,很多教学活动的“细节”也进入了教师们校本教研的视野。他们关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运用,提出了“幽默”的重要意义——让教学环境更宽松,让学生心境更放松;总结了“幽默”的具体方法——比喻、夸张、对比、引用、双关……意趣高雅的幽默,如果能在教学中淡入淡出,学生自然就会兴致盎然、精力集中,教学的效率、效果、效益自然蕴含其中。于是,他们思考课堂里教师的站位、行走,提出了“站”的原则——有“度”、有“理”、有“据”;阐述了“行”的技巧——行走的分类和路线。在他们“图解”这些原则和技巧以后,“教学处处皆学问”的感慨会油然而生。因为这些看似无所谓的小事,恰恰是落实高效教学的必要因素,也应该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范围之内。
三是潜下心来进行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形成教学模式。推进高效教学非常需要教学模式,尤其需要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基本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模式就是规律的外化,就是体现规律的操作流程。由于基本教学模式呈现的操作流程更具体、更形象,所以如能经过学习“拿来”以后再有“加”、有“减”,并借势开展课题研究,构建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一定会使更多的人少走很多弯路。
历史的“自主探究”模式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这个模式根据维果茨基“两种发展水平”理论,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通过自主预设和生成、自主搜集和整合、自主创作和体验、自主思维和表达,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当然,任何教学模式都不能一成不变。实践表明,采用预习问卷,就更利于学生提出对“五四运动”的关注热点;创编历史话剧,就更利于学生体验“百日维新”各派势力的政治态度;组织新闻评论,就更利于学生辨析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及改革的得失;设计图片展览,就更利于学生认识我国“打开外交新局面”的辉煌成就和历史意义。都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里的“教学有法”就是应该坚持“自主探究”的模式,“但无定法”就是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确定教学形式。
地理的“时事融入”模式也是课题研究的成果。这个模式根据建构主义理论,随时发现并及时撷取那些每天发生的“时事”,挖掘和整合其中的地理信息,传递和强化相关的教育要素,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为地理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2011年3月11日临时增加的一节专题课——日本地震,就是在“时事融入”的情境中,共同探究其背后的地理问题。课上组组热烈讨论,人人慷慨陈词,学生针对地震可能导致的海啸、核泄漏、经济停滞等诸多问题,综合分析了这次灾难的严重后果,并精心阐述了各国地理与发展核能的利弊关系。有的学生还特别论证了一则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海啸卷走的财物可能在3年后到达美国西海岸。”更可贵的是,这一模式基本成形前后统计的教学效果的比对:“学生的环保问题意识提高了12%,对资源、环境、发展的关注度提高了29%,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18%;尤其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改善,平均成绩提高了5%。地理教学本身就应该具有的开放性和创造性终于凸显出来,整个研究充分体现了高效教学的学术特征。”
一些学校还总结了“讲学案”模式和“导学案”模式。这是学校集体的课题研究,它首先是学习外地的,其次是融合“伙伴”的、吸纳“专家”的,最后才是形成了自己的。他们一般都经过了外出学访、自我反思、专题研讨、借鉴整合、试行归纳、专家指导等一系列过程,才实现了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化。由于这类模式坚持从问题出发,并把问题贯穿于学习、训练、评价、提高等各个教学环节,所以他们紧紧抓住了问题设计和评价反馈这两个“焦点”,特别注重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层次性和趣味性,并确定了评价与反馈的时间安排和效果检测的具体标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效果。
当然,参与论坛的青年教师还通过课题研究总结了不少模式。无论什么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加入了“学术元素”,比较明确地回答了各自模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样,让人能够知其所以然。大概这才是形成教学模式的最大贡献。
论坛结束了,但“把高效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仍然是一个持续性的主题。千万别小看了这事,它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这可绝对不是拿“大帽子”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