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代粉彩“八宝纹”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2012-02-15万国华

陶瓷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民窑八宝彩瓷

“八宝纹”原是流传于藏传佛教地区的八种宝物图案,深受藏族僧俗的喜爱。“八宝纹”又有“八吉祥”、“吉祥八宝”、“藏八仙”等多种名称,由八种宝物构成,分别是盘肠、莲花、宝伞、海螺、金轮、华盖、宝罐、金鱼,简称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自元代始流传入内地,并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在工艺美术中格外风行,并成为瓷器装饰中的重要图案之一。

一、瓷上“八宝纹”装饰源流概说

由于元代统治者对藏传佛教的大力推崇,“八宝纹”在元代时即已向内地广泛传播,并开始出现在瓷器装饰中。元代龙泉窑青瓷、景德镇枢府瓷、青白瓷、青花瓷中均能见到为数较多的“八宝纹”装饰,尤以元青花“八宝纹”为典型,集中代表着元代瓷上“八宝纹”的艺术水平。元青花“八宝纹”最流行的式样为装饰于变形莲瓣中并形成一圈,形成俗称“八大码”的装饰形式。元代其他种类的瓷上“八宝纹”则多以印花的形式出现,纹饰常显不清晰。

明代时,瓷上“八宝纹”装饰更为流行,主要出现在青花瓷中,分布极为广泛。明代早期永乐、宣德时,宫廷出于馈赠藏族上层人士的目的,御窑厂生产了大量装饰有“八宝纹”的青花瓷,精致美观,而在民窑中,“八宝纹”则绘制草率。明代中期时,青花“八宝纹”依然盛行,与明早期永乐、宣德的靓丽风格相比,此期风格明显趋于淡雅轻盈。经过明中期过渡以后,进入明晚期时,官窑“八宝纹”绘制水平下滑,而民窑“八宝纹”数量激增,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成为“八宝纹”的主体,并大量地与各种其他传统纹饰相组合,形式多样丰富且活泼生动,为清代“八宝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代时,藏传佛教被尊为国教,受此影响,瓷上“八宝纹”装饰极为常见,无论是官窑和民窑均大量制作,并且显示出非常高的技艺水平。清代瓷上“八宝纹”装饰形式多样,元明时期即已有的青花“八宝纹”仍大量制作,至康熙时期,五彩“八宝纹”兴起,并成为雍乾时期粉彩“八宝纹”兴盛的基础。雍乾时期,随粉彩的成熟,“八宝纹”在粉彩瓷上大放异彩,并成为清代瓷上“八宝纹”的主要装饰形式,形成典型的清代瓷上“八宝纹”艺术风格。清代还出现了雕塑瓷形式的“八宝”,是模仿藏传佛教“八宝”金属法器而制作,多以粉彩为饰,并施以金彩,富丽堂皇、精美绝伦,成组地供奉于佛堂之中,如紫禁城“梵华楼”中即供奉有一大一小两组“八宝”粉彩瓷雕塑法器。

二、清代粉彩“八宝纹”艺术特色解析

在珐琅彩与传统五彩的共同基础上而创烧的粉彩瓷,在初创的康熙晚期粉彩中尚未见有“八宝纹”表现。雍正时期,粉彩瓷已经成熟并大量制作,“八宝纹”亦随之现身于粉彩瓷上。雍正粉彩“八宝纹”线条柔丽、设色清雅,与青花相配合而形成的斗彩“八宝纹”亦颇为多见。

乾隆时期,才真正进入粉彩“八宝纹”的高峰期,这是因为乾隆帝对藏传佛教的格外推崇。乾隆帝在全国兴建了数量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宫中密布的大小佛堂也基本供奉的是藏传佛教造像,因而,藏传佛教在乾隆时期最为流行,由此推动了粉彩“八宝纹”的极大发展。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均生产了数量庞大的“八宝纹”粉彩器。嘉庆时期,承继乾隆做法,粉彩“八宝纹”依然相当风行,直至晚清仍颇为兴盛,不过水平已有下滑,且少有创新。因而,代表清代粉彩“八宝纹”艺术特色的显然是乾隆粉彩“八宝纹”。

乾隆粉彩“八宝纹”几乎在各种造型上均有表现,普通的日用器与陈设器如碗、盘和各种瓶尊类上十分常见,而在各类宗教供器中亦颇为盛行。在构图上则以繁缛细密为主要特色,而这种特色亦是乾隆粉彩整个时代特色。单纯以“八宝”作为画面装饰是难以达到繁绔布局的,因而,乾隆粉彩“八宝纹”绝大多数并非单一的“八宝”画面,而是与其他纹饰紧密结合,甚至在许多画面中居于非常不显眼的位置,如莲花托八吉祥、云鹤八吉祥、结带八吉祥等等。

乾隆粉彩“八宝纹”设色亦非常丰富,依据“八宝”的不同形态而施以不同色彩,施色均匀细腻,并多以各色釉为地衬托,显得格外富丽华贵。在“八宝”纹饰的绘制上,明显借鉴有西方油画绘制技法,因而立体感和层次感颇为强烈,许多有如西方静物画中的静物般,肯有显著的东西合璧特色,而有的更以凸雕的形式表现“八宝”,则显得形象更为突出。

嘉庆时期尚还能守乾隆旧制,粉彩“八宝纹”仍时有精品频出,而嘉庆之后,即呈现显著的下滑趋势,在因循守旧中,因工艺技术的下滑,粉彩“八宝纹”失却了原有的瑰丽和庄严,而常显得沉闷暗淡。

三、清代粉彩“八宝纹”文化内涵解析

清代粉彩“八宝纹”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显示了清代各族文化大融合的时代特征。清代最高统治者虽为满族人,但对其他多民族文化采取了包容政策,因而,藏传佛教的“八宝纹”亦得以广泛传播,并被运用于粉彩瓷装饰当中,成为粉彩常见纹饰之一。清代粉彩“八宝纹”又与汉族传统纹饰紧密结合在一起,而藏传佛教又为蒙古族所广泛信仰,因而,清代粉彩“吉祥八纹图”融汇了藏、蒙、汉、满等各民族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共同文化结晶。

清代粉彩“八宝纹”亦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结晶。清代早中期统治者对西方外来文化采取空前包容的政策,大批西方传教士艺术家进入宫廷,带来丰富多样的西方艺术品,这其中即包括珐琅器。清廷在西方金属珐琅器的基础上创烧成功珐琅彩瓷,并与中国传统五彩瓷结合产生了粉彩瓷。粉彩“八宝纹”还借鉴了西方绘画技法,因此,其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

清代粉彩“八宝纹”的寓意早已突破了单纯的宗教意义,而成为中国吉祥文化的一部分,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俗,寄托着民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八宝”所蕴含的吉祥意味丰富多样,各个相同,大致来讲,“轮”有生生不息之含义;“螺”代表着幸福与好运;“伞”有着护国安民之深意;“盖”含有慈悲、胜利等寓意;“花”即莲花,乃高尚纯洁之象征;“罐”有着财运和永生不死等象征意义;“鱼”有趋吉避邪、年年有余之义;“肠”则被赋予团结、祥和的寓意。

清代粉彩“八宝纹”既在宫廷中广泛运用而为御窑厂所大量生产,又为民窑红店大量制作,二者在艺术审美上的区别并不大,只是前者制作更为精致,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清代社会审美观念日益趋同的发展轨迹。宫廷与民间审美趣味相融相合是清代艺术的显著特色之一,清代粉彩瓷即是如此,民窑大量效仿官窑,而官窑亦大量地从民窑中汲取营养,因而,粉彩“八宝纹”既具有鲜明的宫廷艺术特色,又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

四、结语

粉彩“八宝纹”历经了清代全盛期以后,清末民国时期逐渐陷入衰退。进入当代以后,因时代变迁,其无论宗教内涵还是吉祥内涵都已不为大多数人所认知,“八宝纹”遂逐渐淡出陶瓷装饰领域,粉彩“八宝纹”亦从极为常见的传统纹饰而退居为非主流纹饰,但在当代古典粉彩装饰图案中仍常有所见,寄寓着当代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1]刘伟.清宫旧藏藏传佛教风格瓷器与帝王宗教信仰[J].中国藏学,2004(01).

[2]汪冲云.托福祈吉 瓷化民意——浅说明清八吉祥纹饰[J].陶瓷研究,2009(03).

[3]李伟雄,吴媛.造型丰富 纹饰精致——试论古陶瓷中的佛教题材[J].中国陶瓷,2004(01).

[4]拉都.藏族传统八宝纹的文化内涵及其象征[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猜你喜欢

民窑八宝彩瓷
明末景德镇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文化艺术特征探析
邹幸 陶瓷艺术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后来的我们,都有新的故事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
明代的民窑青花:绚烂至极而非平淡
界画在醴陵釉下五彩瓷中的表现
养生八宝
八宝风光掠影
民窑青花并非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