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人风骨 诗意山水

2012-03-01江葆华汪雪媛

陶瓷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瓷画大伯用笔

江葆华 汪雪媛

(汪派山水瓷艺馆 景德镇市 333000)

大伯汪平孙已飘然仙逝近一年,时有大伯音容笑貌在心间。大伯那温文而雅的学者气质;那诲人不倦的师者情怀;还有那伏案笔耕,辛勤创作的艺者风骨。如一座丰碑时刻激励着汪家后人不断进取,把汪派山水瓷画这杆艺术的大旗扛下去,并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大伯汪平孙艰辛为文,从艺的八十年坎坷人生路。体现了老一辈文人的于国于家的责任与担当。造化弄人,1931年生于艺名显赫的“八大名家”汪野亭世家中,从小在家族中耳闻目染,得瓷画艺术之真谛,然却大半辈子躬耕十尺讲台,桃李满天下。退休后才能摆脱俗事的牵拌,一心重回丹青旧梦,提笔挥写,寄情山水。其诗可证:“病贫相迫骨如柴,丧母童年百事丧;亲友相逢皆白眼,全因世事有兴衰。中年老九臭难熬,满腹心酸梦里嚎;竭力劳心日继夜,诚惶诚恐待明朝。蜡炬成灰泪未干,长河渐落曙光寒;千帆万木相争发,病树沉舟入暮年。好梦难圆梦又多,时乘命蹇易蹉跎;苍天不惜凡人老,空向秋川哭逝波。沐雨经风数十年,蹉跎往事一如烟;艰辛历尽难圆梦,愧到瓷城乞画钱。鹤发垂髫共一堂,参加笔试大荒唐;当年范进找人笑,今日狂夫更自伤。”凭着对陶瓷艺术的挚着追求,本该安享天伦的大伯,放弃了退休后的清闲生活,支身从南昌来到景德镇故居重拾画笔,夜以继日的投入到粉彩山水瓷画的研究和创作中来,老夫聊发少年狂;六十年的大好光阴流逝,创作激情压抑的太久,大伯心中充满了艺术创作的冲动,他要把逝去的时间补回来。创作灵感之泉汹涌澎湃,白天绘画创作,晚上撰写诗稿,每每深夜大伯的窗前灯火通明,我辈心中充满了对大伯辛勤笔耕的崇敬,也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的投入到艺术的征途中不断的进取。

勤奋的创作,大伯汪平孙在十多年的时间创作了一大批诗画相配的经典瓷画作品。《满院秋光图》描绘南国重阳高秋之景,题诗云:“今又重阳,满院秋光。西风劲,叶落飘黄。云穿幽谷,雾锁山冈。看峰峦静,流水急,鸟飞忙。树木行行,隐隐白墙,矮矮平房。坡上菊,发散清香。喜鹊一双,栖息枝头,昂首望,欲翱翔。”此作品堪称大伯瓷画之经典。近景山岗上老树经霜叶红如火,坡上菊竞相绽放,发散幽香;重阳登高与故人相聚,拱手相问于柴扉间。茅屋白墙掩映于花木丛中;中景,右方层林尽染一条小径曲曲折折通向山后;左方幽谷之中一道清泉从水口泻下,落入山涧;水口上方有房舍人家点缀其上,树木葱茏;远景,右方山峰突兀,气势挺拔直插云霄,云雾飘渺间一泉飞挂,左方山势平缓、虚幻空濛,山峰依势伸向天际,远不可及。瓷板上空白处,题长诗并置印。此图老树用笔苍劲,老辣,干若虬龙,枝若曲铁,尽显大伯瓷上笔墨之功力;构图采用高远法,远、中、近层次分明、虚实有度;用笔直写,抒以胸臆,无描摹,矫揉造作之笔、设色雅丽、厚重,尽显文人山水瓷画之神趣;诗画相配,互为添色,美不胜收。《松柏野亭图》为1984纪念汪野亭诞辰一百周年而作,题诗云:“径斜峰削白云深,松柏长青伴野亭。谁说画图难写志,高山流水即知音。”此图绘林泉之景为汪派山水常见之形式,亭与松、柏立于陡峭山崖之上,亭下蹊径曲折,以喻世道坎坷,从艺艰辛,攀登不易,小径穿亭通往高处,以示技艺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后来者应继续攀登。画幅左侧三叠飞瀑,穿云破雾奔流直下,天韵长弹,以喻“志在高山流水”寄喻汪氏父子生不逢时;无可奈何只有青山流泉知其心胸,抱负。此图工写结合,气韵生动,松、柏、亭用笔严谨以状物态之真,松树挺拔,柏树矫健,野亭清幽;山石用笔恣意豪放,笔力遒劲,云雾虚幻飘渺,设色清素、古雅。意境清寂,含蕴深婉。观之使人思绪万千,不油的涌起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注:亭为汪野亭,松为汪小亭,柏为汪少平,青为汪青;此图充满了汪平孙对父辈的缅怀,及对后辈的期望。寄望汪派山水瓷画艺术能青山不老,绿水常流,永保艺术之树长青,此意深远)。《江南奇秀图》描绘江南春早,万物生机勃发之景;题诗云:“不羡荣华羡物华,天涯踏遍尽吾家。渔樵耕读常相伴,闲到江头看浪花。”此图兼平远、高远、深远构图法,气势宏大,层次丰富为大伯汪平孙代表作品之一。构图取势为汪家典型的一江两岸的形式,一条大江不舍昼夜蜿蜒曲折由东南往西北奔流,岸边草木繁茂,江上千帆竞渡,一派繁荣景象。近景河岸上小径曲折通向浓荫中的二、三房舍;窗下读书人正伏案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中景山岗上树林葱茏,山脚泊一小舟渔家岸边,山顶房舍掩映树林之中,山路盘旋可达;江上渔人收网,艄公摆渡,旅人促膝。远景左方山势平缓,层层叠叠伸向远方;右方一峰突兀,山势挺拔直耸天际;江上帆影片片。此画用笔繁密,以形写神,神完意足,宛若天成,配以长诗互为映衬,文人气息极浓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上述三幅画作,管中窥豹只能揭示大伯瓷画艺术的点滴。大伯瓷画秉承文人画旨准,以形写神,诗书画一体,意到不求工;纵情笔墨写胸中臆气。用笔画法与书法一致。其画作把瓷画作为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考虑和实践。既注重融诗、书画于一体的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与韵味,亦顾及当今时代特征及民众的情趣素养,使广大群众易于接受,雅俗共赏;粉彩设色清幽秀美,雅致脱俗。他以博雅超逸的情趣,创造出传统文人画的意境,较之祖父野亭之画,摆脱了旧时文人那种清高遁世隐逸山林的心态和凄清惨淡、孤寂荒寒的画风。更加贴近他所处的时代,充满了生活气息,并有几分民俗的风味。在用笔、色调和布局方面有传统文化的雅淡、含蓄,并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正如许多陶瓷艺术家一样,大伯以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在陶瓷领域辛勤耕耘,在全面传承家学的同时,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融汇中西、古今文化,以新的创作理念,新的表现手法,创造了新的陶瓷语言,为汪派山水瓷画艺术开辟了新的艺术形式,为繁荣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出了新的贡献。为汪家后辈之楷模。谨以此文记怀大伯、恩师。

猜你喜欢

瓷画大伯用笔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泰然处之
修伞
修伞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找出家里的安全隐患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