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儿童(8—12岁)蛙泳学习的教学顺序与教学方法探究

2012-02-15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蛙泳手臂教练员

李 明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08)

目前,儿童利用暑期参与培训班学习游泳的现象处于上升趋势。很多学者已开始着力研究对儿童游泳兴趣的培养、游泳的基础训练、游泳的教学方法探析等等,但是对儿童某种泳姿的系统教学顺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通过暑期亲身参与儿童的游泳培训教学的实践,总结经验,针对儿童学习蛙泳提出一套实际有效的教学顺序与教学方法,以期儿童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能。

1 培养儿童学习游泳的兴趣,促进游泳学习成功率

儿童能否成功学会游泳,首先必备的一个条件是兴趣,它决定一个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兴趣是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是指一个人渴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强烈的心理倾向。它能够使人优先对某些事物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美国杰出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竞争等外表目标”。运动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兴趣具有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因此,在教授儿童学习游泳之前,一定要先去培养其兴趣爱好,使其心甘情愿地去学习。

2 蛙泳教学顺序与教学方法

2.1 熟悉水性阶段

儿童学习游泳与成人学习游泳存在不同,儿童对水的恐惧程度要高于成人,而且自我调控能力也较差,克服恐惧比较困难。8—12岁儿童学习游泳,宜先在一个水深大约半米左右的水池中进行练习,以有效克服其对水的恐惧,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对于熟悉水性的教学顺序与教学方法,目前我国的游泳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缺陷——忽略学习游泳的本质。中国游泳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学习和提高竞技游泳技术为教学中心,忽略了“生存技能”的培养。本人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教学方法,避免了这一教学缺陷。具体步骤:(1)准备技能:每个学员手里保证有一块浮板,让其双手持浮板在水中做行走、跳跃、侧向移动、后退移动等动作,锻炼在水中控制身体的能力,这是初学者要掌握的准备技能。(2)换气练习:每个学员佩戴泳镜,蹲在水中,面向池壁手抓在池壁边沿,岸上吸气后,将头潜入水中匀速向外呼气。同时提醒注意,头要尽量埋在水里,一定要睁开眼睛看着池底以有效避免心慌。(3)俯浮展体漂浮练习:在学会换气的基础上,借助浮板在水中练习附体展体漂浮,要求能够将整个身体在水中放松的展开并漂浮于水面。最后过渡到手持浮板脚蹬池壁向前漂浮。(4)完整水性练习方法:借助前面分解练习的成果,将整个身体全部潜在水中向前任意滑行,充分体会整个人体浸在水中的感觉,并学会在水中自如控制身体。

2.2 蛙泳腿的学习阶段

蛙泳的腿部技术,是泳者在水中保持平衡,推动身体前行的重要技术,对于初学者一定要要求他们掌握好腿部技术。蛙泳的腿部基本技术可以分为收腿、翻脚、蹬夹、滑行四个环节。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先要使队员形成正确的技术框架,抓住各泳式的关键技术与节奏,不断完善、巩固,最后形成正确合理的技术动力定型。这些技术动作初学者一般很不容易接受,因为技术比较繁琐,较难形成正确的记忆,而8—12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强于有意识记忆,根据这个特点,我的教学是以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诱导儿童学习腿部技术。

蛙泳腿教学顺序与教学方法:“多种体位”教学法可以让儿童容易在脑海中形成固定记忆,提高记忆效率。对于蛙泳腿基本技术可采用四种体位学习法。(1)立体位学习法:儿童学员立体位听老师讲解,同时模仿老师做蛙泳腿动作,一只脚支撑体重一只脚做技术动作,交替反复进行。(2)坐位学习法:儿童学员与老师面对面坐下,两只手臂在体后支撑,两条腿同步模仿老师动作学习蛙泳腿技术。(3)仰卧体位学习法:儿童学员观看老师做示范,然后仰卧在垫子上,两只手臂放在体侧保持身体平衡,两只脚反复做蛙泳技术练习,教练员在一旁纠正。(4)俯卧体位学习法:儿童学员趴在泳池壁边缘,下半身置于水中,做蛙泳腿技术练习,感受在水中蛙泳腿蹬夹水的感觉。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让儿童快速在脑海中形成对蛙泳技术的深刻记忆。经过反复练习基本可以形成肌肉记忆。接下来要求学员进行探索性学习,即借助浮板在半米左右的浅水池中做蛙泳腿技术练习。最后教练员保护学生在深水区进行练习,同时穿插蛙泳技术与换气节奏配合的练习。通过以上练习可以达到借助浮板采用蛙泳腿技术加换气向前滑行自如。

2.3 蛙泳手臂的学习阶段

蛙泳手臂动作也是推动身体前行的另一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现在的游泳教学中,更加重视手臂的划水作用。蛙泳手臂的动作基本可以分为;滑行、抓水、划水、收手、伸臂五部分技术要领。对于儿童这个特殊的教学群体,其特点是兴奋性高但易衰竭。根据这一特点,对儿童的教学,要采用“分组继续教学法”,在前面基本动作的学习中,部分学员掌握得很快,部分同学掌握得有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将学员分成快、中、慢三个组。学的快的学员进度要加快,学的慢的学员继续巩固当前的技术。分层次教学法可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与教练之间的协同配合。同时按水平分班教学,便于教师对学生的机动掌握,区别对待。这样,基础好的学生能“吃的饱”,基础差的学生能“吃得消”。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学员的学习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蛙泳手臂教学顺序与教学方法:“水陆结合”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儿童枯燥乏味练习感觉的产生,长时间陆地上练习蛙泳手臂,容易使学员产生不耐烦的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水陆结合教学方法则可以提高儿童学员练习的积极性。(1)陆地站立练习:目前陆地徒手练习是游泳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模仿做徒手练习,同时结合头部的换气节奏配合练习。头部换气与腿部和手臂的配合练习决定了后面完整配技术学习的进度。(2)俯卧体位练习:在站立徒手练习的基础之上,进行俯卧体位的练习,给每个学员一块垫子,摆放在泳池边上,儿童学员俯卧在垫子上,手臂悬空,在水面上进行反复练习。(3)水中坐位练习:此练习是进一步巩固蛙泳手臂的技术,每个学员坐在浅水池中,背靠在池壁,在水中做蛙泳手臂的练习,感受在水中蛙泳手臂与水的作用力,进一步过渡到与头部换气结合的练习。(4)水中行走练习:此练习是游泳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也是蛙泳手臂练习的最后阶段。具体做法是组织儿童学员站在水中,做蛙泳手臂练习,利用蛙泳手臂向前的推力向前行走,充分发挥手臂的作用,感受身体由于手臂划水的作用向前推进的感觉。最后在动作正确和熟练的基础上,结合头部换气节奏进行练习。

2.4 蛙泳完整技术动作学习阶段

对于儿童学员,完整技术动作的学习是整个游泳技术中的难点,教练员一定要对学员的动作做耐心、细心的观察,反复讲解技术动作。儿童的记忆存在暂时性,需要教练员进行多次、反复的讲解。完整技术的学习要遵循一个顺序:外划腿不动,内划要收腿,前伸要翻脚,蹬夹漂一会。在游泳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视觉的作用,这有利于初学者了解水的特性,找到水的感觉和人在水中的空间感觉;有利于练习时的自我控制与调节,从而加快学习动作技术的效率。在练习过程中还要保证每个学员都配备一副泳镜,使其在水中能睁开眼睛,充分放松身体。这样可以降低学员的紧张度,降低技术动作的快节奏,从而有效提高儿童学员各个技术动作综合练习的学习进度。

蛙泳完整技术教学顺序与教学方法——五个阶段速成法:目前,大部分教练员在这部分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就是让学员反复练习,教练员在一旁进行指导,通过学员的多次练习使其从中找到各个技术动作在水中协调配合的感觉进而过渡到掌握完整技术。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学员学习成功率和教学进度上都存在欠缺。本文经过暑期游泳教学的实际经验,总结出儿童学员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练员给予的关注与关心,在我的教学当中这部分技术的的学习,主要是采用“一对一深水区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的教学基础是一定要经常和学员沟通,与学员建立稳固的信任感。其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让学员双手抓住教练员手臂代替浮板进行蛙泳腿的练习,进而过渡到水中换气与蛙泳腿的配合练习。此练习可以有效降低儿童学员对深水区的恐惧感。第二阶段:让学员慢慢尝试放开教练员的手臂,两只手臂伸直,深吸一口气将身体俯浮在水面,同时在水中慢慢吐气反复练习几次蛙泳腿技术,感受身体前行的感觉。教练员在一旁随行看护。第三阶段:要求学员在水中不换气做蛙泳完整技术练习。重点感受蛙泳手臂与蛙泳腿的配合,同样教练员在一旁随行看护。当儿童一口气用完时将儿童在水中抱起,充分给予学员以安全感。第四阶段:教练员要求儿童做完整蛙泳技术的练习包括蛙泳的换气后,用一只手掌拖住儿童学员的胸部,辅助其换气。第五阶段:在经过前四个阶段的练习,儿童学员基本已经可以克服对深水区的恐惧的基础上,教练员慢慢放开手掌,让儿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游泳。

3 结论

(1)儿童游泳教学不同于成人教学,儿童学习游泳的前期工作非常重要,克服对水的恐惧感以及加强水感的培养,决定了游泳学习的成败。因此要重点促使儿童对游泳运动产生兴趣,并正确引导和克服其对水的恐惧感。

(2)对于8—12岁儿童学员,在学习蛙泳的分解技术动作时,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很重要。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记忆阶段性和兴趣取向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顺序与教学方法;“多种体位”和“水陆结合”“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等教学方法对儿童快速掌握蛙泳技术具有实际意义。

(3)蛙泳的完整技术配合是蛙泳学习的重难点,经过教学总结;对于8—12岁的儿童完整技术的配合在深水区的环境下学习效率较好,但是过度恐惧和紧张是儿童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教练员在这部分的教学当中要给予儿童学员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儿童只有在深水区中通过教练员的辅助,放松大胆的将各个技术动作结合在一起,游泳技术的掌握才可以明显提高。

(4)以往的儿童游泳教学模式中,教练员以严肃严厉的形象去约束和控制学员,这样会给儿童学员很大的压力,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本人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认为经常与学员沟通、勤于教导、不忽视每个学员、多鼓励儿童,能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更明显。

[1]李健刚.现代教学家讲座[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2]林彩霞.论学生体育兴趣的技法与培养[J].体育科学研究,2002(4):37~38.

[3]陆颖,姚建军,程学敏.初学游泳几种教学方法[J].体育教学,2002(3).

[4]韦萍,黄红灵.浅谈儿童游泳技术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5).

[5]杨恒心.儿童游泳的分层次教学[J].安徽体育科技,2002(4).

[6]杜冰.浅议视觉与少年儿童的初级游泳教学[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3).

猜你喜欢

蛙泳手臂教练员
手臂上的抓痕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章鱼长长的手臂是用来做什么的
抱手臂的娃娃
完美的手臂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