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业余网球赛事研究综述

2012-02-15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网球赛业余体育赛事

张 歆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体育赛事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管是大型的还是业余的都有着竞争性、娱乐性、团队合作性等许多的益处。但是,作为体育竞赛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业余网球赛事却少为人知。本文以“体育赛事”“网球”为主题词,从中国知网检索出85篇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我国业余网球赛事开展的现状,旨在为我国业余网球运动的开展提供支持。

1 国内业余网球赛事研究现状

1.1 关于体育赛事发展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业余体育赛事市场也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的业余体育赛事市场起步的比较晚,各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此体育学者研究较多。

有学者在我国体育赛事经营管理现状研究中提出:“赛事经营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体育赛事经营缺乏规范化管理及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赛事管理体育不完善,缺乏对体育赛事经营效益及时的、科学的评估,缺乏专门的赛事市场管理政策法规。”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法律支持和制度约束不足,政府和相关运动项目协会与业余体育赛事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顺,宣传推广问题制约着城市业余体育赛事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社会力量举办城市业余体育赛事的组织控制力和资源获取能力比较欠缺,发展问题困扰着部分城市业余体育赛事的组织者。”还有学者提出:“综合型、高水平体育赛事数量过少;市场化程度低,赛事资源未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赛事市场主题发展缓慢,市场不规范;体育城市文化尚未形成。”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业余体育赛事市场不完善、赛事组织者人才缺乏、赛事资源未开发等问题。

有学者在研究体育赛事产业与城市的竞争力中提出:“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还有学者在研究体育教学与体育赛事的关系中提出:“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体育赛事学校体育工作的延伸、体育赛事是体育教学的检验、体育教学是体育赛事的日常活动。”由此可见,我国业余体育赛事的不断壮大对社会的发展,促进消费,拉动经济收入,提升城市知名度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

1.2 关于我国业余网球赛事开展现状

目前,我国业余网球赛事开展现状的研究。学者苏雄在研究业余网球赛事发展中发现:“我国网球赛事已从“贵族赛事”到“白领赛事”再向“平民赛事”过渡,赛事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奖金越来越高,赛事种类、组别、参与的城市都越来越多。

CCTV5高网解说员、网球业余赛事推广者许畅认为:“网球推广应该是良性循环的,如果活动超出了良性范畴,即使表面风光,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网球推广来说没有长期有效的作用。中国网球运动处于启蒙阶段,要从一开始就保证这项运动的良性发展。”网球俱乐部的创办人认为:“国内的大型业余赛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有赞助商参与进来,各地都有自己的小型赛事,只是范围很小。大型的多则四五百人,小型的有一百多人,这在业余赛事中,算是比较大了。”

综合上述学者和专家观点,网球运动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想使网球运动推广起来,网球赛事的作用不容忽视,大城市的大型比赛如果承办的好,随之小城市的人也会随之参与进来。因此,要想使网球业余赛事在全国开展起来,还是最终要增加网球爱好者的数量,增加比赛的延续性。

1.3 关于业余网球赛事种类

我国网球赛事处于初级阶段,从赛事类型上让可归纳为三类:团体系列赛,排名系列赛,级别系列赛。团队系列赛有六种:团队之星网球联赛、龙卡信用卡业余网球大师赛、中国大城市业余网球团体赛、中国社区网球联赛、网动中国、全国业余网球俱乐部公开赛。排名系列赛在中国推广较深,知名度参与度都较高,总共有四种:中国业余网球大师杯、雪佛兰业余网球大赛、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级别系列赛只有一种是根据选手水平级别、自身网球水平而举办的乐享级别赛。

1.4 关于业余网球赛事参与者

目前,我国业余网球赛事参与者大型知名赛事人数较多,小型赛事参与者较少。例如2009年创办的CRT中网级别联赛当年有7 200人次,2010年增长到9 366人次,今年2012年突破万人。2010年创办的中国龙全国业余团体赛当年参与220队,队伍人数达1 484人。2004年创办的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的CTA-Open在八年时间里,先后在全国30多个城市举办100多站比赛,直接参赛人数超20 000人。还有中网网动中国,全国总决赛被设立在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现场,共吸引TCL、微软、IBM等120多家知名企业参与,已被列入国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之一。

1.5 关于业余网球赛事承办与设计

对于国内业余比赛奖金设置,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赛事主办方来说,如果力图将比赛规模办大、档次办高,保证选手们的竞技质量,扩大赛事的影响力,那么往往是绝对不会在奖金的问题上有丝毫吝啬的。我们在每个活动中都有不同的诉求,会设置高低不等的奖金。”因为随着体育网球赛事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赛事的总奖金总是被高手包揽,而且初学者也从中享受着比赛的乐趣,一般在网球发展较好的国家在业余比赛中都是不设立奖金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身心。而中国网球协会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业余网球的市场,才设立奖金,但有规定不得超过两万元,但是他们认定会在以后逐渐减少奖金数量以和国际水平达到一致。然而业余比赛的城市的设立一般以网球发展较好的城市开展,例如知名的CRT中网级别联赛,以及Wilson中国龙全国业余网球团体赛中华北地区一般为北京、天津、济南为主,华中地区为武汉、程度、西安、郑州为主,华东地区一般为南京、上海为主,华南地区一般为广州、深圳为主。以此看来随着国内网球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赛事纷纷出现,现在每个城市几乎每年都会举行网球业余赛事,在推广赛事的同时又要对企业有宣传效果,这就需要对赛事设计要有全国性统筹。

然而,在大大小小的业余赛事越办越多之时,一些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缺乏企业赞助、缺少吸引力无疑成了全国业余网球晋级赛总决赛夭折的主要原因。从赞助商这个角度来说,它所赞助的赛事如何推广宣传它的品牌和企业形象,如何接近和影响到它的目标人群是它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如果把选手作为赛事的主角来看待,主办者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关键。所以说,业余比赛的承办各个方面都需要仔细考虑,例如报名费用的收取、赛程赛制分组如何安排、奖励的设置,以及对赞助商的回报等等,承办的好坏都直接与当地网球普及率与发展现状水平成正比的。

2 国外业余网球赛事研究的现状

国外网球赛事的开展普遍较早,不管是职业网球还是业余网球。两位在国外成长的网球爱好者说:“网球在加拿大是一项很普及的活动,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大大小小的网球俱乐部,无论是业余网球爱好者和职业网球选手都在网球俱乐部里活动、训练。在美国则很少有专门的网球俱乐部,通常都是一个很大的综合性质的体育俱乐部,有很多运动项目,一家人去这里可以各得其所。另外一名在日本成长的网球爱好者说:“日本的网球俱乐部很少,而网球学校很多,我们所理解的网球俱乐部在日本都是以纯商业性质的网球学校的形式出现的。网球学校内部有小俱乐部、日本还有相当部分的企业网球队,也叫实业队,企业会建几片场地。

对于国外的业余网球比赛PTR个人积分排名系统项目负责人说:“以美国来说,美网公开赛由UST(美国网球协会)所有的,其收益能用于全国各地的网球发展。在美国,你要参加UST的比赛就必须交十几美元的会费,而USTA总共有几十万会员,因此它能有很多会费来扶持各地网协和俱乐部的发展。另外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俱乐部办比赛会收取报名费,基本上与场地费持平,但是他们同时经营场地、培训、器材销售。比赛只是他们的一项会员活动,而不是赚钱方式。即使他们在办比赛方面亏了一些,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挣回来。

由此可见,在网球发展最好的国家——美国,都是以会员制参加比赛的。他们为了娱乐,为了学习,为了交友,为了健身,没有奖金设置,完全不用担心经费问题。而我国,全国性赛事由赞助商赞助,业余赛事为使更多的人参与运动报名费收的很低。这样设立的奖品和比赛用球的开支都很大。

3 小结

(1)我国学者关于业余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比较全面。例如体育赛事与体育强国的关系、体育赛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影响、体育赛事与城市的文化影响,还有体育赛事的项目管理、风险思考、经营战略等等。学者们对体育赛事的现状有统一的认识,即赛事市场不完善、赛事组织者人才缺乏、赛事资源未开发等。所以,要做到更新观念、完善机制、科学规划、加强宣传、结合实际,我国业余体育赛事才能不断壮大、促进消费、拉动经济收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最终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2)我国关于业余网球赛事的研究较少。我国的业余网球赛事与国外大部分国家比起来,不管是网球的发展还是业余网球赛事的发展我国起步都很晚。网球爱好者因中国网球的冲向全世界而逐渐多了起来,但是业余赛事的承办和管理还是应该根据我国网球的慢慢大众化而改变。

(3)我国的大型业余赛事较少,小型业余赛事没有,但是大型业余赛事的参与者却是越来越多。首先,使一个网球在国家普遍起来并且,还是要扩大网球人口,特别是政府官员带动群众会事半功倍。其次业余赛事的设计也要逐渐跟发达国家的接轨,学习国外业余赛事的管理与运营。最后业余赛事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在全国普遍的举行或者把名声推广出去,南方北方均匀发展,大型业余赛事的站点从一线城市逐渐扩展到二三线城市,最终使网球爱好者增加,网球运动更加普及,网球业余赛事才能轻松的举行。

[1]中国网球协会业余选手认定规则[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bfd8d42c0066f5335a812106.html.

[2]中国网球业余选手技术等级管理办法(试行)[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7489d00b763231126edb114f.html.

[3]苏雄.我国业余网球赛事发展趋势与展望[J].体育学刊,2012,19(2):69 ~71.

[4]陈步伟.体育赛事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J].华章,2011(35):267~268.

[5]张金桥,鲁文华,雷敏.西安市业余体育赛事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3):126 ~136.

[6]于振海.河南省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州体育,2011(11):20~25.

[7]茅善琴,戴兵,黄华明,朱玉霞,刘斌.江苏省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2):5 ~7.

[8]井红卫,宋在国.浅谈体育教学与体育赛事的关系[J].大家,2011(22):101.

[9]岳旺.发展体育赛事与建设体育强国的关系研究[J].内江科技,2011(3):25.

[10]苏雄.我国业余网球赛事发展趋势与展望[J].体育学刊,2012,19(2):69 ~71.

[11]张艺,尤海平.业余赛事“难产”之祸[J].网球俱乐部,2010(1):117~118.

[12]中国网球协会会员网[EB/OL].业余赛事http://www.imcta.cn/m.php?name=CTAtour&mo_catid=229.

[13]邱友益.2012业余网球赛事从春天开始[J].网球,2012(3):126~127.

[14]TCM会客厅(许畅).业余网球赛事面面观[J].网球俱乐部,2009(4):52~57.

[15]兵马俑.业余赛事走向何方?[J].网球,2003(1):30.

[16]Robin,周戈,Joss.带你看看国外网球俱乐部[J].网球俱乐部,2009(15):40.

猜你喜欢

网球赛业余体育赛事
业余也疯狂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网球赛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畅聊体育赛事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