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竞技体育中的“亮剑”精神

2012-02-15朱清华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罗伯斯亮剑奖牌

朱清华

“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1]“亮剑”精神代表了一种永不服输、敢于战斗的精神。亮剑精神是一种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精神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及智慧,让团队才能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气势。其中最值得学习的是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永不言败的一种精神,是对事业的忠诚、执着和高度的执行力,这种精神应用于学习、工作、训练以及生活中,才能铸就真正的钢铁长城!

有调研材料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非技术因素的影响占80%,而技术因素只占20%。运动员想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战术的提高,更多的是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的形成则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撑,一种可以催人向上,勇攀高峰的精神;一种遇强不弱,敢于拼搏的精神,这就是竞技体育中的“亮剑”精神。

1 “亮剑”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亮剑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责任”。 责任感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有责任感的人,决不是以个人为中心主义者,总是把集体、国家利益先于自己的利益。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比赛过程中受伤,离枪响四小时后,这位桑尼亚选手,拖着缠着绷带且仍在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跨过终点线时,全场观众起立给予了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对这位勇士最崇高的敬意。在被问及为什么不索性退出比赛时,艾哈瓦里笑了笑说:“我的祖国从七千英里外把我送到这里,是要我冲过终点的!”这句感人的话让我们记住了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1996年7月20日亚特兰大的赛场上,我国著名的“快枪手”王义夫在赛场上一改往日的风格,每发一枪都慎之又慎,事后据知情人透露,比赛时其耳道发炎引起头痛头晕,在身体疲惫虚弱的情况下,最后以0.1环之差失去蝉联男子气枪冠军的机会。赛后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以及教练张恒安慰他:“你已经尽了全力,大家认为你是好样的。”王义夫脸色苍白,喃喃自语:“我没有打好,最后一枪我什么都看不见了。”几分钟后,休克倒在场地上。正是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让他们可以带病或者带伤坚持在赛场上,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虽败犹荣。

2 亮剑精神是一种顽强拼搏的英雄主义精神

两军交战双方争夺的是阵地,退后一步就等于把自己的阵地让给了敌人,把胜利的希望让给了敌人。争取才有希望,不争取成功的概率就等于零。我们的军队正是因为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敌人面前毫不退缩,勇往直前,面对困境果断抉择,锲而不舍,永不言败,所以才让敌人望而生畏,我们的民族才有了今天的崛起。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亮剑精神中尤为重要,目标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哪怕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比赛中,中华台北选手苏丽文在八分之一赛中膝盖受伤,但在6个小时后被教练背走的苏丽文又出现在比赛现场上,并且在复活赛上以1∶0战胜了对手;在铜牌争夺战的比赛中,苏丽文单靠右腿站立支撑坚持比赛,教练和裁判几次询问是否停止比赛,但都被苏丽文拒绝了,被对手一次次踢倒或推倒,倒在地上的她双手握拳大喊着让自己站起来,一直坚持到比赛结束。摔倒、站起、再摔倒、再站起……站起的次数永远比摔倒的次数多一次,北京奥运会再次让我们见证了人类的力量。

奥运健儿挑战极限、勇敢拼搏,博尔特三破世界纪录,菲尔普斯独揽八金七破世界纪录,六举五破世界纪录中国姑娘刘春红,击剑“女侠”栾菊杰,老而弥坚的游泳“妈妈”托雷斯,乒乓“寿星”佩尔森,以及身患白血病的荷兰运动员范德韦登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夺取男子10公里马拉松冠军……这些都让世界看到了人类的力量和超越之美,都体现出了一种顽强拼搏,夺取最后胜利的精神。

3 亮剑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勇气,一种魄力,一种压倒一切的霸气

竞技体育运动项目都设有金、银、铜三块不同的奖牌,这些奖牌是对运动成绩的肯定,更是运动员一生的荣耀。除了这些奖牌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奖牌” 是由观众颁发的,同样弥足珍贵,同样能载入史册,这种“奖牌”叫掌声。这种特殊的“奖牌”,已成为竞技体育比赛中的经典。

1988年第24届釜山奥运会划船比赛中,海面突然刮起大风,新加坡运动员落水,当时加拿大运动员勒比厄恰好经过,当这位很有希望夺金牌的选手发现在风浪中挣扎、快被大海吞没的运动员时,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的夺魁机会去营救他人,勒比厄的行为受到广泛称赞。勒比厄为救对手宁愿放弃奥运金牌,他的这一行为被誉为奥运精神的楷模,国际奥委会经过特别讨论后,授予他一枚比金牌还要珍贵的奖牌,这不仅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更是一种勇气,一种优秀运动员的人格魅力。

2011年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110米栏比赛中,因罗伯斯三次拉拽刘翔,两次成功,使我国飞人刘翔痛失冠军。在29日深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刘翔说:“这就是比赛,什么情况都会发生,只能遗憾。但如果他(罗伯斯)不拉拽,我相信会拿到冠军。”这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在赛场上压倒一切的霸气。但当记者问他听到取消罗伯斯成绩时什么反应,是高兴还是沮丧时?他确说:“我很遗憾,因为我和罗伯斯是朋友,其他的我不知说什么”。面对违反体育道德取胜的对手,刘翔的豁达和谦和彰显了真正的王者风范。

4 亮剑精神是一种临危不惧的精神,是一种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精神

世界乒乓球冠军邓亚萍,童年曾因个头矮、手臂短,三次被淘汰出省级和国家级乒乓球队。但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样一个先天条件处于劣势的运动员最终获得第25、26届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和双打的双料冠军,成为惟一一位连续获得奥运会女子单双打比赛获得四枚金牌的乒乓球运动员?正是她临危不惧,勇于挑战自我,在赛场上不畏强敌,英勇善战的精神成就了“乒乓女皇”、乒坛“小个子巨人”的荣誉称号。

20世纪八十年代的女排不畏强敌、奋力拼搏夺得五连冠。不仅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鼓舞了一代人不懈奋斗。在今天,女排精神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5 结语

印度有句名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人的性格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同样民族的性格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产物的亮剑精神,在中国历次战争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在抵御外侵的战斗中,他们敢于亮剑、善于亮剑,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战斗力,也正是在这样强大战斗力的保卫下,才完成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延续和传承。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金牌大国”,但我们要成为“体育强国”还任重而道远。坚毅、拼搏、不服输的亮剑精神和气慨,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无论对于整个民族、国家的进步,还是对于置身其中的每个个体的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成为“体育强国”更需要这种亮剑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撑。

[1] 学校体育大辞典编委会编.学校体育大辞典[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2]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3] 都梁.亮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 梁涛.亮剑精神[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5] (法)顾拜旦.奥林匹克理想一份:顾拜旦文选[M].詹汝琮译.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6] 大众奥林匹克运动读本编委会编.大众奥林匹克运动读本[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7] 金元浦.大学奥林匹克文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孔繁敏.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体育文化导刊,2007(1).

[9] 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1).

猜你喜欢

罗伯斯亮剑奖牌
乌龟的奖牌
手工奖牌
首枚奖牌!
拿过奥运会奖牌的数学家
一个灵感赚了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