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机制构建*
2012-02-15郭海明潍坊学院图书馆山东潍坊261061
郭海明 (潍坊学院图书馆 山东 潍坊 261061)
阅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盛和进步。开展全民阅读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公共文化政策。随着阅读媒介的数字化,数字阅读方式日益成为潮流。随着我国高校图书馆大量引进数字文献及数字文献的点击量日益增多,纸质文献的借阅量越来越少。更突出的问题是,当前很多大学生在阅读方面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大都是休闲式的随意阅读。因此,如何为大学生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论述了潍坊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阅读推广服务组织的建立、阅读推广服务场所的建设和阅读推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旨在与同仁共同探讨构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机制之路。
1 成立专门的阅读推广服务组织
1.1 成立阅读推广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阅读指导与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当建立阅读推广委员会,统筹安排阅读指导、推广与服务活动,合理利用学校的优势和资源,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主观能动作用。阅读推广委员会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旨在推广阅读的业务指导性组织。阅读推广专家委员会是阅读推广委员会的领导机构,可在高校图书馆内设秘书处以专门负责推广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统筹、规划与指导全校阅读推广与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是阅读推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应建立阅读推广指导机构,既要组织本单位的阅读推广工作,又要抽调专家研究读者的阅读行为,以促进全校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各院系成立阅读推广工作组,对本院系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工作。同时,高校还应鼓励大学生成立阅读协会、书友会、读书沙龙等阅读自助组织,在阅读推广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创造性地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文化活动。
1.2 建立图书馆阅读辅导室
阅读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的辅助方法,即由专业馆员了解读者的身心发展需求及其心理困扰,为读者推荐适宜的阅读素材,使读者通过阅读素材中角色的遭遇与情境,将自身受到的压抑情绪投射其中并释放出来,同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参考素材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对照自身所面临的困境,找出适合个人的解决方法与途径[1]。为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我馆建立了阅读辅导室,作为图书馆指导大学生阅读的具体工作机构;培养了两名具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高级馆员,负责阅读疗法的研究与阅读辅导工作;组建了大学生心理成长阅读小组,开展阅读与心理健康自我调节实践;同时,在电子阅览室建立心理自我测试区,为大学生心理减压提供体验式服务。
1.3 成立大学生阅读自助组织
为推广阅读,指导大学生正确、有效地阅读,促进经典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学习,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校园文化,我馆指导、协助大学生成立了大学生阅读协会,除在全校范围内招纳会员外,还指派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馆员担任阅读协会的指导教师,为大学生阅读协会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为鼓励大学生多读书,我馆特别为阅读协会会员发放专用借阅证,扩大会员借阅权限。大学生阅读协会的组织机构包括主席团、秘书处、阅读推广部、阅读研究部、读者服务部、组织宣传部等。其首届会员达100余人,分布于全校各个教学院部。大学生阅读协会根据会员的广泛分布特点,在全校各院系成立专业阅读分会,定期举办阅读交流活动。1年来,大学生阅读协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包括举办书友会、主题阅读沙龙、读书征文、阅读讲座、图书展销会、阅读之星评比等。此外,大学生阅读协会还编辑了大学生阅读推荐书目,每月定期出版并发放到会员手中。
1.4 建立经典阅读推广组织
对于大学生的阅读推广特别是传统经典的阅读推广,仅仅停留在倡导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强有力的阅读推广组织、制度、机制来推动,并使阅读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传统经典文化的精髓,我馆联合教务处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教研室,作为经典文化的专门推广机构。并且,学校聘请我馆的历史学教授、文学教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经典文献导读”、“中国文化导读”、“大学生生涯规划”等公共课或选修课,把传统经典文化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经典文化只有进入课堂、成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一部分,才能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文化主流。
1.5 成立社会阅读推广组织
教育部2002年修订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高等学校图书馆除了要服务于本校教学和科研外,还要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我馆一直十分注重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坚持向社会开放借阅,并面向社会企业家、中小学教师等扩大文献借阅、读者交流的范围,进一步发挥潍坊市地方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同时,服务于地方支柱产业和基础教育,为社会读者提供高层次的专题知识服务。例如,我馆正在探索式建立企业家读书基金会,根据企业文化特色为其建立了特色阅览室,面向社会用户开展特色信息服务;抓住潍坊学院作为山东省教师教育改革试点基地的机遇,联合校内外力量,建立了潍坊市基础教育教师读书成长沙龙,在潍坊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我校教师的教育及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筹备成立了学习型领导干部读书推进组织,为潍坊市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推荐、选择、配送、管理图书;通过立项服务的方式,争取将采购图书的资金来源逐步纳入潍坊市财政项目规划,并且实行图书归我校所有但可以流水配备到处级领导干部的书架,所配备图书可以定期更换。
2 建设特色化的阅读推广服务场所
2.1 建立新书样本阅览厅
图书馆的新书从采编到进入书库借阅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许多当年热点图书很难及时和读者见面。为了满足读者的新书阅读需求,我馆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大胆创新,与出版社合作建立了新书样本阅览厅。我馆在全国范围内精选了学术性较强的50余家优秀出版社,与其达成协议——由图书供应商免费安装新书架,由各出版社免费提供符合我校学科需求的当年新书样本约4~5万种,供全校师生就地自由阅读、购买及向图书馆推荐新书。读者推荐的新书经我馆采访馆员认定后,列入图书馆购书订单进行采购,充分满足了全校师生阅读当年新出版图书的需求。新书样本阅览厅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开放半年来图书馆已采购师生推荐的图书4万余种,既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足不出门的选书机会,又大大节省了图书采购的差旅费。
2.2 建立学生公寓阅览室
我馆以读者为中心,打破图书馆实体空间的局限,力争把图书馆办到读者身边。在学生公寓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本着学生自选、自管、自用的原则,由学生到图书馆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我馆在五号学生公寓试点建立了学生公寓阅览室,并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图书管理员。运行1个学期来,学生公寓阅览室深受学生的欢迎。这种服务方式不仅拓展了图书馆物理空间,也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更有力地推广了阅读,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和对文献的利用。随着学生公寓阅览室试点的成功运转,我馆将陆续在教学楼、实验楼、其他公寓、社区等公共场所建立分馆或阅览室,并努力把图书馆服务直接推送到用户身边,让图书馆服务真正融入读者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把图书馆办成读者“身边的图书馆”、“家中的书房”。
2.3 建立心理成长阅览室
为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大学生有一个让心灵呼吸、汲取阅读养分的知识场所,我馆特地调拨各类书刊建立了心理成长阅览室。心理成长阅览室采光充足,窗前是美丽的人工湖与宏伟的体育场馆,布局采取人性化的休闲式风格,安放了适合交流讨论的圆桌藤椅,给人一种放松、舒适的感觉。其文献以心理学图书为主,包括哲学、社会学、文学、名人传记等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各类书刊。心理成长阅览室既有老师向同学推荐的心灵成长书单,又有学生们互相推荐的滋养心灵的好书,学生们在阅读中及与老师、同学的相互交流中完善身心、健康成长。心理成长阅读室还不定期地举办心理爱好者沙龙和心灵成长知识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德育教育专家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在心理成长阅览室里,学生可以凭借知识帮助别人,体会“助人自助,快乐成长”的快乐;也可以以书为药,自我救助,破茧化蝶,走出心灵的坚冰;或者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凭窗而坐,观赏校园湖光春色,省思生命成长的细节。
2.4 建立图书漂流中心
图书漂流活动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3]。这种好书共享的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为此我馆在大厅设立了专门书架作为图书漂流中心,并在校内各餐厅、教学楼内设立了图书漂流站点。我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优秀图书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享,实现互动阅读。其内容包括:面向师生征集图书,整理加工漂流图书;开展促进图书漂流的活动,提高漂流图书的利用效率。活动规则是:读者每次自觉领取漂流图书1本;读者获取图书和放出漂流图书时自觉在图书漂流点登记相关信息;读者阅读完毕后自觉将图书归还到漂流点;读者可附页于书后交流读书心得;每月20~22日为漂流书回溯日。从2011年4月以来,我馆图书漂流中心共征集到图书2 000余册,整理加工漂流图书1 500余册,漂流图书阅览达3 000余册次,在学校校园文明建设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图书漂流活动被学校评为2011年度“优秀学生社团活动”。
3 开展广泛的阅读推广活动
3.1 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多渠道阅读服务
阅读推广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职能,所以除了传统的图书借阅推广服务之外,我馆加大了数字文献的建设和推广力度,精心编辑经典推荐书目等资料,不定期地按照特定的主题或针对特定的读者群体进行阅读推广与指导,并且结合各种各样的主题开展阅读倡导活动,如世界读书日、国家读书工程、校园读书活动、阅读讲座、阅读培训、书展、书评、报告会、阅读演讲、阅读沙龙、阅读征文、诗歌朗诵会、读者座谈会等;配合形势热点,推出精品图书展览,吸引众多读者共同参与读书、荐书、评书活动。我馆还加大了对网络阅读的指导,如引导读者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阅读;有效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过滤;开展知识挖掘、智能推送、个性化定制等特色服务;提供网络浏览导航,避免读者在网上盲目浏览,为读者节省时间;提供网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等[4]。此外,我馆还强化了新生的入馆教育培训,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阅读效率;鼓励专业教师和专家学者参与大学生经典导读工作,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文化修养。
3.2 丰富服务内容——创办潍坊学院读书节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的充分高效使用,给读者提供良好的读书学习平台, 2011年4月,我馆成功举办了主题为“读书伴我成长,书香溢满校园”的潍坊学院首届“读书节”,其宗旨为“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我馆在为期1周的读书节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组织了以“读书与人生”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读书与写作热情;举办了“唤醒沉睡的借阅卡”活动,并在读书节期间免收超期图书违约金,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让长时间不读书的同学重新体验阅读的乐趣;评选表彰2010年度 “读书之星”,为大家树立积极阅读的榜样;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宋广文教授,泰山医学院阅读疗法专家宫梅玲教授,中国扑克馆馆长、著名收藏家李维刚教授,乌克兰—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主席赵明全博士为我校师生作阅读、心理成长、经典文化方面的知识讲座,进一步启迪了师生的智慧人生;邀请方正阿帕比数据库、中国知网、锐思数据库、中宏数据库等公司的培训专家为师生作信息检索利用方法的专场培训;经过精心策划,将读书节举办的各项活动的颁奖仪式与学校第10届田径运动会闭幕仪式共同举行,实现了阅读活动与体育活动的完美结合,极大地宣扬与推广了阅读。
3.3 拓展阅读视野——举办文化展览活动
为适应学校的展览需要,结合我馆大厅的建筑特色,将其打造成图书馆文化展览中心,我馆成立了展览与特藏管理部,由其具体负责馆内的展览及潍坊文化名人馆、古籍馆、校史馆的管理与开放工作。首先,我馆将中央大厅规划设计成为活动式展览场所,在大厅五面墙上装饰白色窗帘作为衬底,安装滑轨和悬浮式吊钩用于悬挂各类展品,并设置可移动式展台。这些均可在用后快速撤掉,恢复图书馆大厅原貌。半年来,我馆中央大厅承办各类展览20余场次,几乎每周都有展览。展览内容形式多样,如山东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意招贴展、潍坊市中韩文化交流展、潍坊市美协书画展、潍坊市妇联摄影展、中国扑克馆红色扑克文化展、鸢都收藏沙龙民俗展、潍坊学院毕业生美术作品展、潍坊学院毕业生工业设计作品展、潍坊学院毕业生机电设计作品展、图书公司经典图书展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展览为学生提供了课堂与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同时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我馆的文化展览已经在学校乃至潍坊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其次,我馆开辟了专门空间,广泛收集潍坊地区古往今来的文化历史名人资料,包括文献、实物、手稿、图片等,建立了潍坊文化名人馆。此外,2011年下半年,为迎接潍坊学院校庆60周年,学校为我馆调拨专项经费,倾全校之力广泛、全面收集校史相关资料,在我馆馆舍内建立了潍坊学院校史馆。这些展览场所现在已经成为潍坊学院对外交流的窗口,展示了潍坊市悠久的文化风韵和潍坊学院深厚的学术底蕴,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自豪感与学习热情。
3.4 邀请名家荐书——采访潍坊学院名人读书成长故事
每一位成功人士都与书有缘。别林斯基说:“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5]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6]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7]潍坊学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孕育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杰出校友,他们在严谨治学、勤奋工作之余,读书不辍,留下了许多读书心得与读书成长故事。为此,我馆组织学生采访我校学者、专家、教授和杰出校友,请他们推荐“影响我人生的五本书”,总结他们的治学理念,采写他们的读书与成长的动人故事,形成采访报告,与读者分享他们的读书体会。最后,由我馆汇编、整理形成潍坊学院名人《治学理念与读书感言》、《影响我人生的五本书》,经潍坊学院名人本人审校后制作成宣传板张贴于我馆内墙上,以彰显潍坊学院的学术精神,指导学生健康、有效阅读,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3.5 加强读者交流——建立阅读交流栏
为了给爱读书的学生提供交流阅读心得、体会的平台,我馆在大厅醒目的墙上建立“我读书、我快乐、我推荐”阅读交流栏。栏前配置桌椅、纸笔、便利贴,供学生自由交流读书体会、相互推荐好书。阅读协会每月组织1期“大学生阅读推荐书目”,张贴于交流栏内,向大家推荐好书。我馆还在1楼南厅楼梯间开辟专门的阅读交流场所,安装大屏幕数字电视,循环播放经典书目、经典文化讲座与经典视频影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阅读;安装可移动的太空椅,供学生休闲与自由交流。此外,我馆每逢重大节日时在阅读交流场所举办一些别开生面的活动,以传递阅读者之间的喜悦与收获。例如,我馆在圣诞节组织设计了圣诞树,悬挂圣诞礼物、祝福卡,为学生们提供了相互祝福的场所,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来到图书馆、爱上图书馆。
4 结 语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正处在可塑性极强的成长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有无文化的介入和渗透、有什么样的文化介入和渗透,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巨大影响。这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实现,因此阅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必须经历的途径,也是知识社会的基石。推广阅读、服务阅读、传播文化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高校图书馆应当进一步加大阅读推广服务力度,设立阅读推广组织,拓展阅读服务场所,创新阅读服务方式,丰富阅读服务内容,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阅读推广服务机制,从而更加广泛地唤起师生对阅读的兴趣,使阅读融入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笔者坚信,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凭借丰富的馆藏文献及广大图书馆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打造一个书香永驻的校园。
[1]陈书梅. 从台湾阅读推广活动之现况谈公共图书馆之阅读指导服务[J]. 图书馆建设, 2006(5):78-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EB/OL].[2011-10-28].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4/3/21321b6695398a322eb9aa12338963ad_0.html.
[3]图书漂流[EB/OL]. [2011-10-28]. http://baike.baidu.com/view/244665.htm.
[4]王欣欣. 阅读的本质与图书馆服务[J]. 图书馆论坛, 2006(2):69-71,141.
[5]黄百炼, 方 维. 学生格言词典[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2:256.
[6]王树山. 外国名言大观[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686.
[7]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艺术[M]. 肖 勇, 译.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