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与“神八对接”专题报道
2012-02-15祝兴平李茜芸
祝兴平 李茜芸
中国期刊与“神八对接”专题报道
祝兴平 李茜芸
2011年11月3日01时36分,“神舟八号”宇宙飞船和在轨等待了34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依靠微波雷达、激光雷达和电视摄像机等交会测量设备的引导,利用对接机构在距地面343km的轨道上首次对接成功,实现了两个飞行器的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天后于11月14日顺利进行了分离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进一步考核了对接机构的重复使用性能。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是我国空间对接技术的巨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此次神八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建设简易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有人照料空间站的能力,到2020年前后,基本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三步走”战略。
作为年度重大事件,“神舟八号”对接任务公布以后,各大媒体都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根据《科技导报》2011年第29期特别栏目对“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的统计,2011年10月21日至2011年10月31日,“‘天宫一号’建立交会对接姿态完成对接准备”的关注指数,位列科技类新闻榜首。另据《中国海关》2011年第12期专栏“风云榜+大事记”,百度数据库按照2011年10月20日至2011年11月19日之间的关键词检索量排名,百度事件风云榜关注度第一名为“神州八号成功返航”,检索量达257299,上榜理由为“时隔两周,中国‘神州八号’完成了太空之旅,于11月17日降落内蒙古预定着陆场。作为构建太空实验室的探索性工作,‘神州八号’的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实现载人航天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中国期刊“神八对接”报道的基本情况
作为传统的平面纸质媒体,我国期刊对此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前期“天宫一号”的升空准备,到“神州八号成功返航”的后续情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从不同的角度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及时、全面、充分的报道。参与相关报道的期刊主要包括科技类、时政类、经济管理类、哲学人文类等多个期刊种类。
根据笔者对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期刊涉及“神八对接”的报道共计358余篇(其中题目关键字或主题为“神八”的共计106篇,题目关键字或主题为“神州八号”的共计252篇),创造了载人航天事件报道量的又一奇迹,仅次于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报道。总体而言,在参与报道的各类期刊中,科技类期刊对“神八对接”的报道幅度和数量最大,还有少量报道来自于经济管理类期刊、哲学人文类期刊。
参与报道的各类期刊都把神八对接当作重要议题,拿出大量版面进行大篇幅的不遗余力的报道。其中,笔者选取科技类期刊中较有影响的六家,即《中国航天》《国防科技工业》《载人航天》《科技视界》《太空探索》《航天制造技术》,作为分析样本,统计比较分析这几家期刊对神八对接报道的基本情况。统计结果如下所示:对接成功》。《太空探索》,则在2011年的第11期和第12期分别设置了《开启天宫》和《苍穹飞吻》两个专辑。《航天制造技术》杂志,2011年第5期也设置了神八专题《祝贺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等等。此外,国内期刊还刊登了大量相关主题的特稿和约稿。接下来,我们将从专题报道、总体报道特点、报道效果等几个方面,来总结我国期刊在2011年神八对接报道中的出色表现。
项 目 当期期刊报道总数(篇)当期神八报道总数(篇)神八报道占当期报道比例神八对接专题名称刊 名中国航天 29 29 100% 天宫一号·神州八号交会对接成功国防科技工业 36 7 19.44%载人航天 13 4 30.77% 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技术科技视界 40 5 12.5% 走进天宫一号 了解天宫一号太空探索 35 35 100% 苍穹飞吻航天制造技术 25 2 8.0% 祝贺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发射天宫一号
总体来看,六家样本期刊当期报道中,专业的综合的航空航天科学类期刊对神八对接报道的幅度和力度相对较大。其中,《中国航天》当期期刊报道总数为29篇,当期报道中神八对接的报道占当期报道总的100%,《太空探索》当期神八报道总数为35篇,占当期总报道的100%,由此,可见此类期刊对于本次神八对接事件的重视程度和报道力度。
偏重技术类的航空航天类期刊对神八对接事件的报道频率相对较低,而且更侧重于技术的阐述而非针对事件成功本身的报道,比如《载人航天》当期神八对接的报道篇数为4篇,占同期报道总数的30.77%,而《航天制造技术》对神八报道的频率更低,仅占当期报道总数的8%。其他侧重于较宽范围科技视野的期刊,同样对神八对接事件给予了一定重视,《国防科技工业》当期期刊报道总数为36篇,其中当期神八对接报道数量为7篇,占总数的19.44%;《科技视界》当期科技类报道总数40篇,神八对接事件报道占据总数的12.5%。
在报道形式上, 2011年的11月份到12月份,国内期刊基本上把“封面文章”全部都设置为与神八对接相关的报道选题。而且,一般的期刊在11、12月份这两期,都不遗余力地拿出大量的版面进行神八专题报道。比如,《中国航天》2011年11月特发纪念专刊,以全期所有的版面设置神八专题《天宫一号·神州八号交会
二、中国期刊神八对接专题报道的特点
期刊的新闻性、时效性,远不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快速、及时的实时性报道,但期刊能以其独特的专业视角,以深度报道的方式独家组织策划报道专题作为制胜法宝,从内容的深度表达上突出期刊的优势。期刊的媒介特性和传播形态决定了,期刊媒体必然以深度解读、传播观点见长,而专题报道更是解读新闻、进行深度报道的有效形式。在本次2011神八对接报道中,国内期刊也充分发挥此种优势,设置了大量角度各异的报道专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专题报道。经过笔者的综合研究,发现这些专题报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角度全面,内容深刻
知名科技类期刊《中国航天》,1978年创刊,是一份大型综合性权威航空航天刊物,主要详细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最新进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了解世界航天和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重要窗口,是中国航天类刊物中的翘楚。针对本次神八对接事件,《中国航天》2011年11月组织策划了纪念专刊《天宫一号·神州八号交会对接成功》,多角度多领域对神八对接过程进行纪实性报道,并以此为题策划了本期封面文章,全面展现此次我国航天史上取得的又一巨大成就。本期刊物全刊报道总数29篇,以一篇政策性报道开篇,《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电贺交会对接圆满成功》,一封贺电凝聚的是千千万万航天人的汗水与辛劳,承载的是全国人民的期盼与祝福,“你们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表达慰问的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国家提出了更为重要的任务,即明年要继续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交会对接。
本期刊物全刊以“神八对接成功”为主线,从火箭的诞生,从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设计,从项目过程遭遇的难点,从对接中所运用的多项技术创新,从中国建立空间站的未来使命等出发,全方位多角度,整合资源、深度挖掘,进行了客观、细致、真实的报道。其中,多篇报道选取关键人物采访的形式,从设计师的角度、用设计师的话语,来解读“神八”搭载火箭的诞生。
本专题一共选取了三篇访谈类文章,分别是《一枚全新火箭的诞生——改进型长二F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谈火箭的新特点》、《长二F火箭华丽转身——改进型长二F火箭副总设计师张智谈火箭结构新变化》和《火箭“中枢神经”的转型——改进型长二F火箭副总设计师宋征宇谈火箭控制系统新变化》,这些报道和文章让我们记住这些载人航天成功背后的英雄,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有他们重要的一份功劳和贡献。
《中国航天》2011年第11期纪念专刊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第11期专题
此次航天任务公布之后,中国科技类期刊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以此为背景从技术角度对“天宫一号”进行了深入的专业解读。比如,《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第11期策划了专题报道《发展中的航空航天产业》,对本次神八对接事件从发展战略、未来部署以及航天科技等多个方面和视角进行深入的探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三部曲”》一文,则通过回顾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回收的时间、地点等重大事记,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五十年来的沧桑巨变,分析了航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美好未来,从战略规划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本次“神八对接”任务的阶段性部署。而文章《中国走向航天强国》则紧扣神八对接这一主题,从“神八对接”任务战略意义的角度进行介绍,指出中国已逐步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最后的《天宫一号探秘》一文,详细介绍了“天宫一号”的发展由来、舱内结构、主要任务、未来功能的展望,从专业和科研的角度揭开了“天宫一号”的神秘面纱。
由上可见,科技类期刊对神八对接事件专题报道的频率和力度相当大,但是与国内期刊对经济热点、政治热门话题的关注度相比仍有差距。从事件的本质来看,航空航天事业的关注度虽不及政治、经济热点,但这是对航天事业的机遇和挑战,更是对中国期刊神八报道的机遇和挑战,因为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中国航天事业走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见证,如何全面、有效地做好此次报道,对于国内期刊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检验和挑战。回顾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由于技术资源的限制、人才的匮乏,我国航天事业曾经一度停滞不前,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10-15年,改革开放迎来了航空航天事业的春天,国家加大对航天事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引入技术和人才,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前景一片大好。对普通读者而言,航空航天是一项无法企及、远离民众生活的事业,在人们普遍缺乏了解途径的情况下,期刊媒体如何改变先前对航天事业低迷的关注度、重建受众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2.前期报道及时充分,后续追踪完美收尾
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的空间交会对接,是2011年中国最重要也是最具轰动效应的航天科技活动,理所当然地会引起期刊媒体的广泛关注。与以往历次载人航天发射活动相比,天宫一号发射之前有关准备工作的公开和透明程度相当高。对“天宫一号”准备工作的报道不可小觑,这是“神八对接”任务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前期的充分报道,为后续报道铺设道路,是期刊媒体专题报道的重要任务之一。
著名的航天科技类期刊《太空探索》,就在2011年第11期和第12期分别设置专题“开启天宫”和“苍穹飞吻”,循序渐进地报道“神八对接”任务的进展情况。“开启天宫”专题以《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开启太空探索空间站时代》一文开篇,“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中国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文章从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对航天事业“三步走”的推进意义的角度,阐述神八对接任务的第一阶段胜利。并搭配以其他专题文章《全新“长二F”踏上征程》、《冯·卡门曲线:她曼身姿罩护天宫》、《里里外外说天宫》、《天宫畅想曲》、《中国“天宫”升起后》对这一专题进行组合报道。
《太空探索》2011年第11期专题封面
《国际太空》2011年第11期封面
可以看出,我国期刊对对接前“天宫一号”准备情况的关注热度不减,准确严谨,客观公正,大气兼容,事前报道充分及时,为后续追踪报道的跟进起到助推作用,建立起更加稳定、顺畅的媒体通路。并且,能直面国内外舆论的猜疑,真正地发挥了大众媒体透视社会的功能,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平台。
我国期刊专题报道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对神八对接成功信息的报道,更体现在对神八分离返回的后续追踪,准备工作、对接任务、返回任务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引起读者的深度关注。比如,《国际太空》2011年11期开篇文章《神舟-8飞船凯旋 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对“神舟八号”宇宙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对接成功、第二次分离和交会对接试验,以及任务完成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分离安全返回地面的系列情况,作了详细解说,从技术状态、设备性能等多领域总结此次空间交会对接项目,这些虽然对于很多非专业读者来讲难于理解,却体现了专业期刊媒体严谨、求真、专业的科学态度。
三、中国期刊“神八对接”报道模式的基本特点
1.报道语言通俗化,生动鲜活
科技报道,一般说来带有很强的专业性。美联社科技新闻编辑奥尔顿·布莱克斯把新闻科技写作看成是“一种翻译的艺术”,科技新闻作者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科技的翻译家。《科技日报》编委刘亚东也曾就科技新闻的报道提出“把术语留给专家,把知识留给读者”。这就对科技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把专业的、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变成普通大众的,更易于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避免教科书式的说教灌输。航空航天项目对于普通受众而言是充满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领域,本次对“神八对接”这一航天项目的报道,科技类新闻写作者秉承通俗化的原则,充分发挥“翻译者”的职责,将神八对接复杂的科学原理用通俗、浅显的方式表述清楚,巧妙地谋篇布局,将深奥复杂的内容转换成大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形式。
这一特点从各大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例如《科技导报》2011年第31期《太空交会:中国问天之旅新篇章》、《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美丽相遇》、《完美的天空之吻:神州八号、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以及《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40期对天宫一号原理进行探秘的文章《天宫一号:中国空间站的“先遣兵”》等等,都是运用相关修辞手法来制作标题,而这是征服读者的第一步。
从文章内容来看,深入浅出,将复杂深奥的科技原理用简单的语言阐明,比起常见的科技类文章更让人津津乐道。比如《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第17期题为《神八天宫太空追梦》的文章,“与中国此前发射的航天器不同,早已升空的‘天宫一号’不再是一叶孤舟,‘神八’这次飞天之行可以说是‘追爱’之旅,其‘爱慕’目标便是在轨稳定运行并已做好交会对接准备的‘天宫一号’。通过实施神八和天宫的交会对接任务,将为中国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奠定重要基础和关键前提。”再比如《完美的“天空之吻”:神州八号、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一文首段,“漫步在深邃的苍穹,天宫一号是一颗幸福的卫星,历经了34个昼夜的守候,她终于迎来了苦苦等待的神舟八号。他们那堪称完美的‘天空之吻’,骄傲了所有中国人,更感叹了全世界。”两段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言简意赅地将“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对接任务中的分工描述清楚,使读者更为直观的走进科学、了解航天。
2.科技嫁接人文,凸显人文关怀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40期
“神八对接”作为航天技术项目,报道的专业化程度不言而喻,本次期刊对神八对接事件的报道,从传统的技术栅栏中跳脱出来,将科技嫁接人文,放弃了冷眼旁观的理性姿态,变得更加温情,更具人情味,将科技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航天走进百姓之中,让百姓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对生活的影响,了解航天工作者从普通老百姓成长为航天人的巨大艰辛,了解“神八对接”不仅是航天史上的进步,更是关乎国情民生的大事。
一场重大科技战役胜利的意义不仅仅是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从中培养孕育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样值得庆祝和骄傲。事实上,目前中国的航天系统已经形成60后唱主角、70后挑大梁、80后当中坚的格局,中国的航天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比其他航天大国同行平均年轻15岁左右,如今战斗在载人航天工作一线的众多敢做、敢为、敢想的“80后”一代,能否担起国家航天工程的重任,是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著名时政类期刊《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12月26日出版的第48期推出《天宫-神八团队:华丽的传承与突破》一文,浓墨重彩地叙写了从“神一”到“神八”科研团队的成长,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航天事业,“神九”、“神十”的成功可谓指日可待,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身上所凝聚的坚守与意志,正是中国航天精神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延续。
每一次大型载人航天项目的成功,既离不开科技人员的辛苦努力,也离不开普通员工的默默奉献。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戍守在戈壁荒滩上,把航天卫星视为自己的父母子女,为其奉献毕生的精力。本次神八对接的期刊报道中,相当一部分期刊采取了人文化的报道路线,以人为本,对本次在“神八对接”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个人安排特别的专题访谈,从他们的视角去诠释神八对接的全部历程。比如,《当代劳模》的记者在神八发射前夜走访了这些幕后英雄,在2011年第10期推出的深度专题《“天宫一号”的幕后英雄》中,分别叙写了四个不同的岗位——危险岗位:与“魔鬼”打交道;调度岗位:很渺小,却很骄傲;质量岗位:杜绝比头发丝还小的偏差;电源岗位:“生命线”要万无一失。这只是千千万万岗位中的一部分,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但他们却都是中国航天的大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饱含深情地赞美道:“他们中的很多人把终生理想播种在这里,一辈子不被外界所知,重要的是他们曾经畅快热烈地燃烧过,曾经激情澎湃地奋斗过,这种激情与信仰是生命价值的展示,也是人性花朵的绽放!”
很少人有人知道,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发射之前,必须经由一条绵延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铁路才被送入发射中心。这条长达300多公里的线路,在上世纪90年代公路修通前,是酒泉基地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陆上交通线,所有进入发射中心的航天器以及基地的物资和人员,都必须经此运输。“这条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的铁路,沿途多为飞鸟绝迹、人迹罕至之地,常年遭受风沙、高温、严寒、盐碱的袭击和侵蚀,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因此,《当代劳模》2011年11期策划了图片报道专题《戍守生命线》,以静态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报道形式,真实记录了驻扎在铁路沿线不为人知的解放军战士们的大漠生活。一张张图片触动人心,一代代年轻的战士,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国家的科技生命线,用无怨的青春诠释着对党和国家无悔的忠诚。整个报道的着眼点是人,普通的军人,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因此,虽是科技报道,却凸显着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当代劳模》2011年第11期图片专题《戍守生命线》
3.视角独具匠心,主基调大气激扬
鉴于缺乏科技类期刊资料来源科学化、专业化的优势,在本次神八对接报道中,非科技类期刊发挥各自专业所长,扬长避短,从多角度、多侧面切入事件。比如,经济类期刊从太空经济的视野进入事件,生活类期刊则大气磅礴,洋洋洒洒,爱国情怀浓厚。
比如,《证券导刊》2011年第41期推出的文章《太空经济腾飞在即》,从经济角度谈航天飞船量产阶段,太空经济规模将十分可观,并大致概括我国目前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现状,阐明中国航天产业形势一片大好。《航天军工:飞向外太空》则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太空经济时代,而航天产业正是太空经济的主战场,从全球航天产业目前的发展态势、对全球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航天业未来的发展策略和投资策略等方面,畅谈我国航天产业的发展前景。其独特的视角,令读者耳目一新,目的是将科学技术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提上议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生活类期刊,则不仅发挥了其以民众诉求为基础、以平民视角为立场的导向,更是从精神层面给予读者以强大的支持,以高亢激扬的主基调引发读者爱国情怀的共鸣。比如,《华人世界》2011年43期刊发文章《醉卧太空君狂笑 江山万里国民豪》,从神州崛起、神舟腾飞的视角解读神八对接事件,以类似文言文的形式,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勇敢善良的民族精神,与现代中国的航天精神相联系,烁古耀今,大国豪情勃然四起,引发海内外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责任心和国家荣誉感。
四、中国期刊“神八对接”报道的传播效果
1.多角度解说,强化受众关注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太空之吻,从其准备阶段起就牵动着亿万华人的心灵,短短十秒的对接成为全体中国人永恒的集体记忆。如何在此基础上找到读者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吸引受众的眼球,是期刊报道工作成败的关键。本次“神八对接”事件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克服了读者对传统科技新闻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困难,从文字形式到切入面作出改善,特别是报道内容的多角度、多立场、多侧面,吸引了大批受众对神八对接事件的强力关注。
在众多报道角度中,交会对接技术是对接成功的关键,我国期刊以此为中心展开的系列报道,包括天宫一号的试验阶段、天宫一号的原理探究、神舟八号飞船的结构及对接装置控制原理、对接过程的捕获、缓冲、拉近、锁紧等一系列的技术原理的解说。此类科技性较强的专业报道,其主要受众群体为专业人士,而非科技类的报道是更加普适大众的种类。而在所有神八对接报道的内容中,对对接成功本身的报道是占据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各大期刊群策群力,从标题到语言到图片到结构,八仙过海,各施所长,共同报道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
追求时刻精确到秒,是体现神八对接成功的细小节点,“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07秒,随着载人航天发射场“神八”发射任务零号指挥员一声令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声,一条火龙托举着“神舟八号”飞船冲天而起、直插云霄......细致入微的文字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期刊不同于电视等现场感、直观性很强的媒体,但也以其更深入、生动的描述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情感震撼。
此外,还有站在普通民众立场的航天技术人员专访、普通工作人员工作纪实、边防官兵为神舟保驾护航、未来80后航天人发展展望等人性化的辅助性报道。更有放眼世界,跻身世界航天竞赛,反映世界各国媒体对神八对接事件态度的报道,比如《环球视点》刊载的一篇中国航天技术研究员的文章《天空牵手的‘竞’与‘合’》,围绕发展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世界范围内已呈现出的群雄并举的宏观趋势和新的格局,展开讨论。
总之,这些角度不同、立场各异的报道掀起了一场航天热,激起了全民热议神八对接的舆论浪潮。由此可见,此次期刊对神八对接事件的报道取得了积极正面的传播效果,有效地引导了大众舆论,让受众进一步走进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让航天事业走近平民百姓的生活,从而强化航天事业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科技事业的长足进步。
2.成就性事件,构建国家威望
国家的威望,不仅取决于一国的军事力量、经济实力、政策外交,也取决于国家软实力和重大事件的国际传播及影响能力,依靠包括互联网、广播、电视、书报、期刊、音像等国际传播媒介,影响国际公共舆论,减少国际受众对本国的消极印象,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从而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和国家形象,提升本国的国际影响力,构建应有的国家威望。
《国防科技工业》2011年11期刊载了2011年12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讲话向全世界人民传达了中国胜利的福音,让世界目睹和分享中国载人航天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载人航天领域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国家威望。
《国防科技工业》2011年第11期
此外,“神八对接”的成功引领我国的航天产业步入太空经济,我国的航天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现已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对全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航天技术对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威慑力,世界各大国也正纷纷努力发展军事航天技术以争夺太空战场的胜利,因为国防军事力量本身就是国家力量的一个重要象征。
因此,通过对“神八对接”经济意义、军事意义的分析和报道,强烈地震慑了国际社会,正如前文所述,外媒对本次“神八对接”事件同样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美联社、法新社、BBC等国际媒体都纷纷发表正面评论影响国际舆论。可见,此次期刊媒体有关神八对接的事件性的成就报道,取得了可喜的国际传播效果,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助力推进国家威望的提升。
3.宏观战略解读,构筑民众期待
神八对接,虽说是中国自主研发航天产业的关键一步,但并不代表战略性任务的完成,“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完成对接任务后,我国将于2012年分别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之后计划2011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目标飞行器两个空间实验室。如果说“天宫一号”是太空空间站的先遣兵,那么神八则可以称为神九、神十对接实验的领航员。在成绩报道面前,各期刊不忘回顾历史,通过对中国航天发展战略进程的分析,探讨下一步航天战略部署,以神八的成功构筑对神九、神十的民众期待。对中国的航天工程来说,神八对接的完成并不是一个终点,只是意味着一个更高的起点而已,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的指引下,中国航天事业必将会继续大踏步向前。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开放与中国建立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同样是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卫星与网络》特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对民众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专业解答。对于中国在载人航天和空间站的民间活动,周建平回答说,“空间站为科学家服务,也应该为公众服务,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进行科普教育,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的愿望。比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天宫一号上一起开展了‘开启天宫梦想’的科普教育活动,从中小学生中征集科学实验方案,搭载在天宫一号上。”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国家的发展大计,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搭载在载人航天项目中,更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载人航天的未来靠的是技术和人才,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探秘太空的潜在力量,国家对青少年科学家的培养也牵动着全国民众的普遍期待。我国期刊的相关报道正是抓住了中国重视教育、重视青少年培养和发展的社会关注点,通过有身份、有说服力的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的专业解读,向受众强力传达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之光,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