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012-02-15

中国期刊年鉴 2012年0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公信力自律

石 峰

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石 峰

英国《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不是偶然的,是西方新闻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虚伪本质的一次大暴露。震惊世界的窃听丑闻事件,迫使这份有着168年历史、号称“世界最大的报纸”停刊,尤如西方的“新闻大厦”猛然倒塌,对西方新闻观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这一事件对我国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个警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些基本原则是必须坚守的,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是必须担当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是不能逾越的。因此,这一事件也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一个极好的反面教材。

一、舆论监督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舆论监督是时政类期刊的重要功能,是时政类期刊应尽的职责。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开展,时政类期刊的舆论监督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声音充分体现了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的高度统一,在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在揭露不端行为、还原事件真相,在针砭时弊、改进工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监督体系尚不完善、还存在某些缺失的情况下,媒体的这种监督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是无可替代的。

但是,有的情况也值得我们注意,如有的记者调查不深入,甚至偏听偏信,反映的问题与事实出入很大;有的把一些偶发的个别现象当作严重问题进行炒作,产生了不良后果;有的不注意工作方法,与被调查对象形成严重对立,不利于问题解决等等。这些情况应该说是个别现象,但也反映了有的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舆论监督和社会责任应该是高度统一的,社会责任是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偏离了社会责任就失去了舆论监督的意义,甚至会走向反面。我们必须把舆论监督的立足点摆正了,使舆论工作监督越做越好。

二、影响力与公信力的关系

媒体的影响力实际上也是一种软实力。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媒体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我国媒体的影响力总体上还不够强不够大,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相称。增强我国媒体的影响力是所有媒体人的共同责任,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希望。

做媒体追求影响力,吸引人眼球,扩大发行量,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如何追求影响力,追求什么样的影响力,这就值得研究了。在时政类期刊中,有的为了扩大所谓的影响力,不惜用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来吸引读者眼球;有的专门采集八卦新闻,哗众取宠,迎合低级趣味;有的甚至编造虚假新闻,制造所谓轰动效应。殊不知,这种影响力是一时的、短命的,用这种手段去扩大影响力是一种歪门邪道,这样的媒体迟早将被读者所抛弃。

媒体首先要有公信力,有公信力的媒体才能有持久的影响力。公信力是媒体的命根子,一个媒体一旦失去了公信力,那就是这个媒体的末日。我国读者素有对媒体高度信赖的传统,我们媒体人应该尊重、维护读者的这份信赖。

三、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新闻工作是一种很高尚的职业,很多人都很向往。但同时新闻工作又是一种政治责任很强的职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从事的。由于高尚,就带有几分神圣,不可以亵渎,要有严格的职业操守。新闻职业操守是遵循新闻工作规律所必需的,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就可能会背离新闻工作规律,走到邪路上去,《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就是一个缺乏良好职业操守的典型案例。

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是密切关联的,良好的职业操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媒体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新闻职业道德面临严峻考验,媒体的舆论导向受到严重冲击。中国有个成语叫“利欲熏心”,个别编辑记者被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职业良心被利欲熏得变了色、变了味。前面讲到的用低俗内容吸引读者眼球背后是利益,热衷于八卦新闻背后也是利益,编造虚假新闻的背后还是利益,职业道德被利益绑架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发生《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除了西方新闻制度的原因,也暴露了西方媒体的逐利本质。

四、法制与自律的关系

法制是确保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出版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新闻出版行为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从新闻出版工作的实践来看,法制固然重要,但从业者的自律同样不可或缺。西方标榜法治国家,居然发生《世界新闻报》这样惊天丑闻,就是因为媒体缺少自律,媒体从业者缺少自律。

行业自律,基础在队伍素质。加强媒体队伍的自律意识,应该是当务之急。下面就如何加强媒体人的自律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是媒体人要加强党性锻炼。党管媒体,这一点决不能含糊。做媒体,无论你是不是共产党员,都必须拥护党的领导,在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都必须努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都必须听招呼、守纪律,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二是媒体人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媒体人的神圣职责。做一个报道,发一篇文章,都要权衡是否对人民有利,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传播,自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既要在第一时间把事件真相告诉人民群众,又要做好后续的引导、疏导工作,保持社会稳定有序。目前,我国新闻出版单位建立实行审批制,对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是有明确要求的,批你一个出版单位,不仅赋予你出版权利,同时赋予你社会责任。我国目前仍然不允许个人拥有出版单位,因此,即使你担任社长、主编、总编,任何一个出版单位都不是你个人的,你要对主管主办单位负责。

三是媒体人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提高新闻公信力的基础。当前真实性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使媒体在读者心目中的信誉受到严重伤害,前一个时期曾对此进行专门治理。首先要严格把关,杜绝假新闻;其次要改进采访作风和文风,采访报道一定要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第三慎用网络信息,按规定采用网络消息必须进行核实;第四对所谓“新闻线人”必须加强管理,一般不宜直接采用其提供的报道。

四是媒体人要加强自我修养。要多读点书,不断“充电”,使自己不至于落伍。要经常检讨自己,知不足才能进步。要善于向采访的先进人物学习,不但要宣扬先进,还要带头学习先进。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体会他们对改革开放的感受,使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普通百姓中去,同人民群众有更多共同语言。

(作者: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公信力自律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只有自律,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自律者为俊杰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自律成就美好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知耻自律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