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

2012-02-11许晖

感悟 2012年7期
关键词:司空见惯美眉贬义词

许晖

我们平日里信手拈来的许多词句,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的本意和渊源。

“睡觉”在古代却恰恰相反,是睡醒了的意思。唐诗中有大量这样的例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杨贵妃刚刚睡醒,花冠还没有整理好就下堂来了。直至明代的《二刻拍案惊奇》等小说中,“睡觉”依然指睡醒。

我们今天通常用“黎民百姓”来泛指普通民众,但在最早的时候,“百姓”却指官员和贵族。在周代之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姓的。直到战国之后,“百姓”才开始泛指平民。“黎民”在当时指受过刑的犯人,普通百姓则被称作“细民”。

“笨蛋”一词在如今形容人不聪明。但在古代,“笨”只是一种造纸的原材料。《广雅·释草》说“竹其表曰笢,其里曰笨。”据笔者考证,“笨”的这一原始语义到了魏晋时期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用来指愚蠢的人。

“千金”用来指女儿是元明以后的事儿,在此之前都是指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南朝的大臣谢庄就曾赞自己的儿子谢肋是自己家的“千金”。

今天人们用“鸳鸯”来形容情侣,“鸳鸯”最早却用来形容兄弟,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收录的苏武与李陵诗中吟咏“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意即以前两人是好兄弟,如今卻如同参星和商星,一颗在西,一颗在东,此出彼没,永远不能再相见了。

很多词语的原意细细探讨起来,都大有讲究。很多人都明白“司空见惯”的意思,却不知“司空”是个官职,“司空见惯”源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据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刘禹锡被罢苏州刺史后回到长安,那位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著名诗人李绅就邀请他到府第中喝酒,山珍海味摆满了一桌子。李绅命一个漂亮歌妓献唱助兴,刘禹锡对这位漂亮美眉一见钟情,于是即席赋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李绅一听此诗,哈哈大笑,当场就把漂亮美眉送给了刘禹锡。

在中国人的日常口语中,“三长两短”属于委婉语,指意外的灾祸或者事故。在古代,“三长两短”是棺材的捆缚方法。《礼记· 檀弓上》对棺材的形制有这样的规定:“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雕虫小技”也是常用语,但雕的是什么“虫”呢?这里的“虫”是秦朝时定型的八种书写字体,称为“秦书八体”,包括大篆、小篆、刻符、虫书等。

很多人不知道“寻常”在古代分别是两种度量单位,最早的度量方法是伸开双臂,双臂之间的距离称作一寻,一寻乃八尺。“常”是“寻”的两倍,即一丈六尺。因为这两者都是最普遍使用的度量单位,“寻常”一词便被引申为平常、普通的义项。

“杜撰”一词,源自南宋王楙《野客丛书》,“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杜默是北宋诗人,和石延年、欧阳修并称“三豪”。

很多词语在历史的进程中褒义与贬义的转换,也别有一番趣味。“出尔反尔”最初是那个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言。“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是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

“斤斤计较”原意是明察秋毫,“斤斤”出自《诗经·执竞》,“斤”的本义是伐木的斧子,砍削的时候自然要看得分明,否则一不留神就会砍到自己的手。

“无所不用其极”语出《礼记》,当时可是大大的褒义词,说君子要“无所不用其极”,在方方面面都做得尽善尽美,竭尽心力。

“明目张胆”出自《晋书·王敦传》,最早也是用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

除了很多褒义词“不幸”被附会成了贬义词,也有成语在最早诞生的时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后来却成了赞美之词。“后来居上”本就是贬义词,大臣汲黯抱怨汉武帝喜新厌旧,用人就像堆柴火垛,“后来者居上”。

笔者正在酝酿跟电脑软件公司合作,推出一款用全新方法教孩子认字的软件,从甲骨文学起。因为如今的汉字都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我研究汉字、汉语词汇和中国历史多年,就想还原这些字词的原始状态。甲骨文貌似高深,其实它是我们民族在“童年”时期创造和使用的字,充满童趣,非常适合孩子们学习。

每一个方块字都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希望更多的人懂得汉字之美。

潇湘妃子摘自《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上海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司空见惯美眉贬义词
The device uses the cold night sky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贝利”曾经是贬义词
司空见惯
爆笑的相亲经历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揭秘美眉的大学生活
美眉尺度 由你把握
李东华,亲手打造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