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与南泥湾大生产
2012-02-11黄禹康
黄禹康
“延安精神”系列报道之四
主持人语:
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是时代留于我们的宝贵财富。在那吃不饱、穿不暖,更要把工作干好,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我们的先烈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流下了多少的汗水,才成就了我们的今天,为之付出和牺牲的是我们无法想象且需永远铭记的。
物质是暂时的,并会最终消费殆尽;精神是永恒的,并会长久影响后人。在我们品尝成功、享受幸福的今天,这种精神更显弥足珍贵!它是防止思想贫血的营养剂,是杜绝堕落的预防针,是保持信念的维生素,是洁化灵魂的消毒水……
1939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干部生产动员大会上,就如何面对困难向大家发问:“摆在我们大家面前有三条路:一是坐等饿死;二是脱下军装解散回家种地;三是大家团结一心自己动手!”大家回答当然是后者。为了克服困难,渡过难关,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先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40年5月,朱德从抗日根据地回到延安后,立即投入到大生产运动中。9月2日,朱德根据毛泽东提出“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精神,邀请董必武、徐特立、张鼎丞、王首道等到延安西川视察,随后特意前往南泥湾等地考察。
在这次南泥湾考察中,朱德看到南泥湾这块地方可以实行军垦,于是就向毛泽东作了汇报,并提议由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
毛泽东采纳了朱德的意见。朱德对三五九旅旅长王震说:“部队参加生产后,不仅可以休养民力,增进军民关系,还可以使指战员得到锻炼。南泥湾开发起来困难比较大,希望你们好好搞,要充分地做好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用大家劳动的双手,建立起革命的家业。”他又说:“我考虑这块地方让你们去开垦比较合适,劳动力少的单位是很难啃得动的。”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垦区范围包括延安、延长、甘泉、富县等各一部分。方圆百里,沟壑纵横,山峦重叠,三条大川组成一个“丫”字形,西边叫南蟠龙川,南边叫九龙泉川,东边叫南阳府川,三川交汇处叫阳湾。
1941年春,中央关于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的命令下达后,朱德率中共中央直属财经处处长邓洁、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政委左齐以及技术人员,再次来到南泥湾,对南泥湾的开垦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他们专门找到当地的农民对南泥湾的山、水、林、路多方面询问。哪里荒地多,哪里土质肥沃,四时八节种什么好,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怎样等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
1941年5月,朱德在王震旅长陪同下来到南泥湾,广泛听取干部、战士对建设南泥湾的意见。在接见团以上干部时,他讲述了军垦屯田的意义,并鼓励大家一定要做群众的模范,一定要把大生产运动搞起来。他说:“敌人来了,就去打仗;敌人不来,就搞生产,用我们的双手,做到生产自给,丰衣足食。”6月20日,他致函七一八团团长陈宗尧、代政委熊晃并转七一七团团长陈外欧、政委晏福生,表扬了这两个团在生产中取得的显著成绩。要求他们在开荒告一段落后,抓紧时机,大力发展畜牧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以及服务行业,时刻不要忘记人民的利益,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发展生产事业。
1941年7月,朱德又来到南泥湾,住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他在接见部队时讲了军垦屯田的重大意义。他说:“蒋介石把胡宗南的20多万兵力部署在陕甘宁边区周围,枪口对着我们,对我们实行经济封锁,企图把我们困死、饿死在边区。八路军从来没有向困难低过头。去年我們一面防守,一面生产。今年更要大开荒,大规模搞农业生产。我希望你们今年粮食自给自足,明年耕二余一,向边区政府交公粮。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然后他来到七一八团,看了部队种的谷子、玉米和蔬菜,又看了他们养的猪、鸡和新开的窑洞。在吃饭时,他吃着战士们种的新鲜蔬菜,对干部说:“军垦屯田初见成效,你们积累了经验,部队生活也有了改善。我最喜欢的是你们干部带头劳动,无论开荒锄草、背粮、施肥,干部都能以身作则,艰苦奋斗,这是好作风咧!希望你们各级干部都要再接再厉,和打仗一样,干部冲在前面,不怕流血牺牲,就能取得胜利。”
1942年2月,农历正月,朱德再次来到南泥湾七一八团。他说这次来,一是慰问大家,给大家拜年;二是要了解一下部队新年后的生产打算。当朱德听到该团开荒种地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时,非常高兴。在观看七一八团的驻地春节军民联欢会后,朱德高兴地说:“你们不仅生产成绩好,文化也活跃起来了,大家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丰收;还要进一步搞好拥政爱民活动,感谢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他要求部队在农闲时间开展大练兵活动,生产不忘打仗,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942年4月15日至20日,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朱德、贺龙在王震陪同下来到南泥湾视察,检阅了七一七团,并给干部做了报告。这时,经过三五九旅广大官兵一年奋战,南泥湾面貌得到很大改观,荒山变良田,新窑洞、新房子随处可见。看到南泥湾面貌焕然一新,朱德由衷地称赞南泥湾是“陕北好江南”。
1942年7月,抗日战争5周年之际,朱德特邀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续范亭四位老人同去南泥湾视察,并作《游南泥湾》诗一首:“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方告成,战士粗温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熏风拂面来,有似江南好。”
吴玉章当即也写了《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五言古诗一首,热情歌颂了大生产运动和南泥湾精神。诗中歌颂毛泽东“艰难出奇策”、“全盘韬略精”、“举世称朱毛”、“撑持我大局”。又称颂朱德:“将军有深谋,战略要兼收;屯垦复生聚,建国多荩筹。”还歌颂了八路军健儿:“公率健儿来,荒地次第开;非徒益军饷,也在育英才。”
1941年3月到1942年春,三五九旅六个团分四批,高唱着“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建设保卫党中央”的歌曲,浩浩荡荡开进南泥湾。初到南泥湾,部队遇到不少困难。没有房子住,战士们搭草棚、挖窑洞,解决了住的问题;没有粮食吃,旅团首长带头,冒着风雪严寒,到百里以外的延长等地去背粮;没有柴草烧和取暖的木炭,战士们就上山打柴烧木炭;没有菜吃,战士们到山里挖野菜,找榆树皮,收野鸡蛋,打猎,下河摸鱼;没有生产工具,他们自己起炉打铁制造;没有耕牛,就用人力拉和镢头开垦。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许多人手和肩都磨起血泡,战士们不仅不怕吃苦,还掀起开荒竞赛热潮,他们高唱着:“南泥湾好风光,红红的太阳照山冈。革命战士不叫苦,扛起镢头去开荒。生产自给反封锁,气死光头贼老蒋。”
据统计,1941年三五九旅共开荒1200亩,收获细粮1200石,收获蔬菜82.4万公斤,打窑洞1000多孔,盖房子600余间。三五九旅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同时,还先后办起了纺织厂、被服厂、造纸厂、化工厂、制鞋厂等。制鞋厂年生产单鞋2500余双,棉鞋1200余双;化工厂年产肥皂10余万条;被服厂年产单衣2.5万套,棉衣1.2万套;榨油厂年产食油万余公斤……能供部队所需,有的产品还可向社会销售。由于产品种类多,质量好,受到边区广大群众的好评。
1943年12月6日,朱德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作了讲话,他指出:“军队是武装的工农,可是很久以来,这些工农参加军队后就不从事生产了。我们八路军打破了这个传统。八路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他们过去是工农,他们从领导到战士都一样参加生产,这是惊人的创造。”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在党中央领导下,朱德七赴南泥湾亲临指导,经过三五九旅广大指战员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三五九旅在屯垦南泥湾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为边区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光辉榜样。为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更为深远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