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预言和选择
2012-02-10
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该拥有政治上的理想和公民的勇气,要努力追求真实、建立信用,共同构建这个国家的市场秩序和新的精神传统。
2012年是一个闰年,第一天是星期日。
玛雅人曾预言这一年将是世界末日,好莱坞则用种种夸张的电影手法为我们“怯魅”。你可以选择相信,或者只是嘲讽,你也可以把这一天视为真正的节日。
预测即将发生的变化相当困难,但是观察未来的趋势则有迹可寻。2012年会终结旧的世界,还是将开启新的元年,取决于我们做出何种选择。
如果从全球化的角度观察,世界从未如此紧密相连,也从未如此分裂破碎。过去一年在埃及、在希腊、在日本、在美国、在地球各个角落发生的冲突与动荡,都会沿着不同的路线传递到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的退潮效益由北向南,使欧元区国家的裂痕渐大;大地震之后的日本和大洪灾之后的泰国复苏缓慢,使亚洲乃至全球的工业及食品供应链捉襟见肘。阿拉伯之春过后,埃及街头的怒吼仍未停息,伊拉克、利比亚仍在泥淖中挣扎,中东的未来依旧难测。
外部因素的重合与叠加,都会在不同的时间点传递到中国。而中国自身内部的发展与变革问题也在不断显现。
“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的12字经济方针中,“稳”字独中两元,显见决策层对于这一年经济增长风险的担忧。在长达数十年的高位增长后,如何调整经济步伐至关重要,正如一个长跑选手不会轻易停下自己的脚步,而应该合理调整自己的呼吸。
事实上,挑战不仅仅在于经济,解决城乡二元化的尝试要从局部推向全国;民众日益高涨的社会利益诉求需要提供更为多元的意见表达渠道。经济增长、社会变革、文化复兴、政治进步,一系列的重大问题,都需要在2012年做出强有力的回答。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最近对中国的评述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位老人直言不讳地说,“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即缺乏思想市场,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
不止是经济领域,在社会、文化领域同样如此,这一问题相当尖锐地击中了我们的软肋。我们曾经为东亚地区提供了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传统,现在则面临社会价值体系混乱的尖锐挑战。人们会做出何种选择?本期《小康》封面深入观察决策机构及地方政府构建现代信用社会的种种努力,就是希望能在2012年的开端,传递这样的信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该拥有政治上的理想和公民的勇气,要努力追求真实、建立信用,共同构建这个国家的市场秩序和新的精神传统。
诚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言:不能因为过去30年中国社会信任度低,但是经济取得高速增长,就断定在未来50年我们仍然可以在现有社会信任水平下,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企业都有一个长期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