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科学配比技术研究
2012-02-09宋仁委
刘 伟,陈 敏,宋仁委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731)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百万吨化肥生产基地,是一家专业生产合成氨、尿素、复合肥的大型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短缺及水价不断上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连心公司历来高度重视节水减排工作,开展多项专门的技术研究,基本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其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科学配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1 技术概述
目前一般技术的循环水系统补水主要靠一次水进行补给,经过3~5倍浓缩后,循环水系统中各项工艺指标超标,必须通过循环水系统排污以及大量补充新鲜水置换,来控制循环水水质。这样,不仅耗水量大大增加,同时循环水中各种药剂流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加重了污水处理站的生产负荷。
心连心公司通过长期的技术研究和实验,将一次水和软水进行科学配比形成新鲜补水,既能够满足循环水水质标准要求,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软水使用量和排污量,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技术方案,并经过运行优化,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循环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一般控制在3~5倍,在该浓缩倍数下,将软水和一次水作为新鲜水补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循环水系统中,其中软水补充量占循环水系统循环量的比例为6‰~14.4‰,此时相对应一次水补充量占循环量的比例为14.4‰~3.5‰。
该技术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循环冷却水系统工艺流程图
在线检测系统自动检测循环水泵出口的循环水水质和水量的情况,并将信息传到总控系统,总控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循环水水质情况进行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自动计算,给出最优的一次水和软水补水比例,并且控制一次水和软水系统的自调阀门按照比例进行补水,以保证循环水总体水质达到要求;循环水经过循环水泵后分两路,一路约95%直接进入用水单位,另一路约5%进入砂滤器,经过砂滤器过滤后的循环水与从用水单位出来的那一部分水汇合,然后回到循环水系统;砂滤器的反洗水经过第八阀门进入中水回用系统。
2 实例分析
以氨合成循环水系统的应用为例,循环水系统循环量为9 000 m3/h,循环水水质要求见表1。在线检测系统自动检测循环水水质和水量的情况,总控系统会根据循环水水质要求和软水、一次水的水质情况(见表2和表3),自动计算出浓缩倍数是4,给出最优化的一次水和软水配比比例,计算得出软水补水量为112.2 m3/h,一次水补水量为71.8 m3/h,并控制一次水系统和软水系统自动进行补水。循环水从循环水泵出来后分成两路,一路95%直接进入用水单位,另一路5%约450 m3/h的流量进入到AGF浅层砂滤器,排污4 m3/h。两路水汇合后重新回到循环水系统。与只采用一次水做新鲜补水的技术相比较,每小时可减少排污量2.5 m3左右。
3 总结
将软水和一次水按照科学的配比后作为新鲜水补到循环冷却水中,与只用一次水作为循环冷却水补水相比,有利于降低循环冷却水的损失,而且与先进的检测、控制系统相结合,可以提高操作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稳定性。
表1 循环水水质情况
表2 软水水质情况
表3 一次水水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