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牡丹谱录研究
2012-02-08李娜娜白新祥戴思兰王子凡
李娜娜 白新祥 戴思兰 王子凡
(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2.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 550025)
0 引言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Andr.)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牡丹最初作为药用植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1],东晋时期我国开始了观赏牡丹的栽培[2,3]。唐代,雍容华贵的牡丹得到了人们的偏爱,李正封在其《牡丹诗》中赞牡丹“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将牡丹誉为“国色”、“天香”;刘禹锡也曾在《赏牡丹》中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至宋代,牡丹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牡丹继续保持着“花王”的美誉。明清时期,牡丹进一步得到公众的认可,以致清末将牡丹定为国花[4]。可见中国人自古就钟爱牡丹,赏牡丹相沿成习,历经千年不衰。
中国古人赏花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思想及理想寄托在花木之上。牡丹以其“国色天香”的蕴意、“雍容华贵”的姿态、“繁荣昌盛”的象征、“坚贞傲骨”的品格,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5]。在历代帝王权贵的心目中,牡丹代表了权力、地位和财富,象征着永久的统治权威;而在平民百姓心中,牡丹是荣华富贵的象征,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文人学者将牡丹的品种特征、生长习性及栽培方法等经过总结整理,写成集实用、科学、艺术于一体的专著——牡丹谱录。宋代,《越中牡丹花品》(仲休撰)问世[7],这是目前可以考证到的我国第一部牡丹谱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牡丹谱录。此外,在宋代诸多的花卉谱录中,以牡丹谱录数量最多,共计18部[8]。而此期菊花谱录共计8部[9],梅花谱约有3部[10],兰花谱录仅2部[11]。在此后的历史中,先后共产生了41部牡丹谱录。这些牡丹谱录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牡丹作为观赏植物的发展历程,以及探索我国牡丹文化的渊源,促进现代牡丹栽培育种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对中国古代牡丹谱录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古籍文献,进一步考证了中国古代牡丹谱录的数量,并对这些牡丹谱录的体例、内容和分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这些资料为研究中国古代牡丹文化以及考证牡丹品种演进历程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牡丹谱录研究现状
中国文人自宋代起就开始关注牡丹谱录,这些记载多包含在一些综合书目中。随着时代的推移,对牡丹谱录的研究越来越全面(表1)。历代研究者注重对牡丹谱录的收集,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概述,然后列于书目中;1900年以后,国人开始对中国牡丹谱录进行系统研究,内容涉及作者、成书时间、存佚状况,以及对其进行一系列考证。王毓瑚对各种牡丹谱录的成书背景有较详细的叙述,并对其内容做了简单的介绍[12]。此外,现代还出现了专门研究牡丹谱录的学术论文[8,10,13],或以花卉为研究题材的论文,其中也涉及了牡丹谱录[14]。
关于历代牡丹谱录的数目,从古至今统计结果不尽相同,古代学者仅对影响较大的牡丹谱录进行了收集,所以数量普遍偏少。当代学者对中国古代牡丹谱录的数量统计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他们将研究范围锁定为古代的某一时期,如陈平平[13]、久保辉幸[10]的研究范围限于宋代;或对牡丹谱录的界定不一样,如黄雯[14]只收集了对后世影响较大且流传较广者;此外,不同书目记载的牡丹谱录的名称、作者信息也均出现了不一致,如仅对《诚斋牡丹谱》一书就有《诚斋牡丹谱并百咏》、《牡丹百咏》等不同的名称。
表1 历代文献对牡丹谱录的记录状况
续表1
1)(宋)陈振孙,清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2)(宋)尤袤,青海山仙馆丛书本。
3)(元)马端临,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明)陈第,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第四章(画家之手)的内容为(题材范围的缩小)、(不同类型的画家:地位和风格)、(笔法类型:风格与地位)、(文人画家及其受众)、(赝造画家之手)、(代笔者)、(董其昌及其代笔者)、(金农及其代笔者)。在最后一章论及到代笔者的议题时,高居翰教授一再小心措辞,并在文末慎重提出:“董其昌是一位伟大的画家,金农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我写下这些并无他意。…………正是他们创造了我们借以判断的品味。如果本研究剥去了中国画家通常被赋予的表里不一的外套,证实他们在超然的精神和审美追求之外,仍有着尘世的需要和欲望,那么我想我这样做并没有贬低他们,而只是让他们显得更富有人性,我认为,这样更加可爱。”
5)(明)高儒,观古堂书目丛刊本。
7)(明)朱睦楔,观古堂书目丛刊本。
8)(清)丁仁,明国铅印本。
9)(清)范邦甸,清嘉庆文选楼刻本。
10)(清)黄虞稷,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清)钱曾,清钱氏述古堂钞本。
12)(清)永瑢,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本文的考证年代从我国第一部牡丹谱录——《越中牡丹花品》[7]问世(公元986)开始,到清朝末期(1911)结束,所指“牡丹谱录”为专门记载牡丹的书籍,内容主要包括牡丹的品种与栽培技术。
经过对中国基本古籍库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记载中的牡丹谱录进行考证和归纳整理,我们认为:目前有版本流传的、见于书目及被其他文献引用过的牡丹谱录共计41部,其中16部现存于世,5部残存,20部惜已佚失(附表)。宋代诞生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部牡丹谱录,也是古代牡丹谱录著作的高峰时期,共有18部问世,但仅有6部存世;此后,除元代外,随着朝代的推进,牡丹谱录著书的数量不断增多,存世状况逐渐好转(表2)。
表2 中国古代牡丹谱录存世状况统计表
2 牡丹谱录的体例、分类和主要内容
2.1 古代牡丹谱录的体例
中国古代的植物谱录由于成书的时代与著者的背景不尽相同,加之这类书籍大多出自著者个人的经验与心得,没有严格的体裁与格式限制,所以他们的体例和所论述的角度、方式有很大的差异[9]。本文综合考证了现存于世的16部古代牡丹谱录(表3)发现,记述较为详细的中国古代牡丹谱录的体例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序:分为自序和他人为其做的序。自序中一般会介绍著书的背景与原因,有的还会对栽培地的牡丹概况进行介绍,如欧阳修《洛阳牡丹记》[15]的“花品序”中介绍了牡丹的产地、牡丹在洛阳的栽培盛况,此外还对洛阳的地理位置等进行了介绍。在序中往往包含很多欣赏牡丹的思想,作者关于牡丹的一些见闻及自己与牡丹结缘的经历,以及所记牡丹的来源等等。还有一些作者会在序言中对前人所著的牡丹谱录进行总结与评述。
(2)正文:按牡丹谱录的内容可分为品种谱、综合谱(一般包括对品种的介绍和栽培管理方法)。宋代牡丹谱录的体例大多比较相近,正文尤其如此。
(3)跋:“跋”最早出现在牡丹谱录中始于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16],其友为书做跋,先叙述了“史”的重要性:“天下物不可无史也”,然后对此书进行了系统的评价,阐述了其重要性及其在当时所处的地位;至清代,“跋”用得较为普遍,牡丹谱录的体例也发展得较为全面,大多谱录同时含有序、正文、跋(或附记),如余鹏年的《曹州牡丹谱》[17]等。
(4)附记:清代,牡丹谱的内容开始丰富起来,出现了附记。附记就是在前面正文的基础上又将与牡丹相关的内容列于文末,如《亳州牡丹志》[18],其在最后附牡丹杂事四则;在余鹏年所著的《曹州牡丹谱》附记中,将前人栽植牡丹的技术措施与自己栽植牡丹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系统介绍了曹州牡丹的嫁接、移栽、分花、治虫、浇水和催花等技术[19]。
表3 中国古代牡丹谱录体例统计表
2.2 古代牡丹谱录的分类
综合考证牡丹谱录的内容发现,牡丹谱录按其内容可以分为品种谱和综合谱两大类(表4)。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著成的牡丹谱录的类型有较大差异。宋、明两代主要是综合谱,清代品种谱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在最初产生牡丹谱录的宋代共有综合谱7部,品种谱仅有2部;明代品种谱2部,综合谱3部,两类谱录的数量相差1部;清代谱录各类型的数量则和明代刚好相反,品种谱的数量(6部)远超过综合谱(2部),这种状况恰恰反映出此期牡丹品种的数量逐渐增多。
表4 中国古代各类牡丹谱录数量统计表1)
2.2.1 综合谱
本文将所有关于牡丹品种与栽培技术等收集在一起编著而成的谱录,或者以文学性质叙述某地牡丹而提到此地牡丹品种及其栽植技术的著作,统称为牡丹综合谱。此类谱录共计14部(附表),典型的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20]、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
牡丹品种的不断增多源于栽培措施的细化和育种方法的进步,宋代周师厚的著作中描述到:“‘甘草黄’,千叶黄花也,……,其花初时多单叶,今名园培壅之盛变千叶”[21]。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品种逐渐出现。从古代牡丹谱录的内容还可以看出,牡丹的栽培技术在唐代的农书中就已见记载,宋代牡丹谱录中记载牡丹栽培方面的内容尚少,大多以简介为主。明代开始关注牡丹栽培技术,记载的较多,也较为详细,内容的结构多为“条目法”,即逐一讲解栽培的各项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书中共记载267个牡丹品种,详述200多个品种,将牡丹的栽植技术分为种、栽、分、接、浇、养、医、忌八个方面并逐一讲解。清代牡丹的栽培技术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如计楠的《牡丹谱》[22]记述牡丹品种103个,并总结了江南牡丹的栽培技术经验;余鹏年在其《曹州牡丹谱》中将自己亲身培育牡丹获得的经验加进去,使得牡丹的栽培技术更加合理与科学。此外,还有一些谱录以栽培技术为主,如清代出现了以专门介绍牡丹的种植为名的《牡丹种植谱》[23]。
2.2.2 品种谱
品种谱即主要记载牡丹品种的谱录,基本内容包括对品种名称和品种特性的描述。我国古代先后共出现品种谱10部(附表)。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21]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牡丹品种谱,其中对54个牡丹品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他较为著名的还有苏毓眉的《曹南牡丹谱》[24],晁国干的《绮园牡丹谱》[25]等。古谱中对牡丹的命名较为讲究,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里记载了牡丹命名的方法是“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在著录品种时,对牡丹的品种名称来源均有提到,特别是在宋代的牡丹谱录中记载得较为详细。这些著作中不仅对牡丹品种的花型、花色进行描述,部分还记载了其产地、来源、分布、花期、花径大小、茎叶等性状,有的还叙及牡丹生态习性,如“宜阴”或者“宜阳”等。
明代也大篇幅记载了牡丹的品种,但多包含在牡丹的综合谱录中,大型花卉综合谱中也有对牡丹品种进行大篇幅叙述的,如王象晋的《二如亭群芳谱》[26]。清代的牡丹品种谱在数量和内容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品种的记载是以花色分类,先将所描述的牡丹品种数目按花色进行统计,然后逐一对其进行描述。
3 历代各类牡丹谱录成书地域分析
在我国古代,中原、江南、西南地区均有牡丹谱录诞生。在各地区中,以中原地区所产生的牡丹谱录数量最多,达到了23部,江南地区共产生6部,西南地区有3部,还有一些谱录属于跨地区,如钱惟演的《花品》[15]同时记载了洛阳和浙江一带的牡丹品种(表5)。
经过历代积淀,中原地区成为我国古代产生牡丹谱录最多的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牡丹适宜在这一地区生长有关。该地区主要包括河南、山东和安徽三省。这是因为河南洛阳、安徽亳州和山东曹州分别为北宋、明、清时期牡丹的栽培中心。宋代,洛阳为牡丹的栽培中心,诞生了以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为代表的牡丹谱录。明代,洛阳牡丹失去了昔日的繁盛,仅有《王氏牡丹谱》问世[27,28],牡丹栽培中心转移至亳州,涌现出了较多的牡丹谱录,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实属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牡丹专著,是明代牡丹研究的要籍。清代,曹州产生了较多的牡丹谱录,其中余鹏年的《曹州牡丹谱》是现存最全面的关于曹州牡丹的谱录文献。《桑篱园牡丹谱》[29]和《绮园牡丹谱》基本上概括了清代所有曹州牡丹的主要品种[30]。中原地区是古代牡丹谱录诞生最多的地区,也是牡丹栽培发展最好的地区,从古到今,中原牡丹对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牡丹的栽培和品种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31,32]。
牡丹在江南地区作为观赏植物,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至宋代,江南地区的牡丹栽培进入繁荣时期,历史上的第一部牡丹谱录——仲休的《越中牡丹花品》就诞生在江南地区。“越中好尚惟牡丹,……始乎郡斋,豪家名族,梵宇道宫,池台水榭,植之无间。”[7]。可见江南地区栽植牡丹的历史非常悠久。宋代共产生牡丹谱录15部,其中出自江南地区的就有5部。据考证,江南地区在宋代已初步形成牡丹品种群,并积累了北地牡丹南移、促控栽培、施钙肥、嫁接等不少成功的经验[33]。元明清时期,关于江南牡丹的记载较少,仅有计楠的《牡丹谱》问世,谱中总结了江南牡丹的栽培经验。
位于西南地区的四川天彭地区是南宋初期全国牡丹的栽培中心,许多原属中原的牡丹品种被带往该地,牡丹栽培在这里开始兴盛起来[27],这一地区曾产生过3部谱录。较为著名的是陆游的《天彭牡丹谱》,首次记载了蜀地牡丹品种,并总结了我国南宋以前培育牡丹的经验。
表5 中国古代各地牡丹谱录数目统计表1)
4 结果与讨论
中国古代牡丹谱录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认识牡丹作为观赏植物的发展历程、探索我国牡丹文化的渊源和促进现代牡丹栽培育种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牡丹谱录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宋代牡丹谱录的研究[8,10,13],或仅对那些对后世影响较大且流传较广的牡丹谱录进行了收集[14]。本文在总结前人对中国古代牡丹谱录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古籍文献进一步考证了中国古代牡丹谱录的数量,并对这些牡丹谱的体例、内容和分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通过对中国古代牡丹谱录的存世状况进行考证可以看出:自公元986年至1911年的925年间,在中国共诞生了41部牡丹谱录。在宋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牡丹谱录问世,同时宋代也是产生牡丹谱录数量最多的时代(18部),但存世状况较差,仅存6部,存世率仅为33%;此后,牡丹谱录的数量虽没有达到宋代时的盛况,但存世状况却越来越好,至今仍有清代牡丹谱录8部中的5部存世(63%存世)。对历代牡丹谱录体例的考证发现,宋代牡丹谱录的体例多由正文构成;明代出现了“跋”这一体例;自清代起,牡丹谱的体例开始丰富起来,出现了附记,“跋”用得也较为普遍,牡丹谱录的体例也发展得较为全面,大多谱录同时含有序、正文、跋(或附记)。牡丹谱录按其内容可以分为品种谱和综合谱,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牡丹谱录的类型有较大差别。宋、明两代主要是综合谱,而清代品种谱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种情况恰好反映了牡丹品种的数量逐渐增多。古代在中原、西南、江南地区均有牡丹谱录诞生,其中以中原地区所产生的牡丹谱录数量最多,江南地区则诞生了我国和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牡丹谱录——仲休的《越中牡丹花品》。
总体来看,中国古代牡丹谱录数量丰富,虽然仅有不到一半的谱录遗留下来,但庞大的总体数量仍然可以折射出我国古代牡丹谱录著书的盛况和牡丹栽培的辉煌历史。在遗留下来的牡丹谱录中,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牡丹品种演进和牡丹栽培技术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资料。此外,这些牡丹谱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为现代牡丹的育种与栽培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附录一
中国古代牡丹谱录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1 吴普,等述.神农本草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75.
2 杨宝霖.牡丹花栽培之始[J].农业考古,2002,(1):279.
3 蓝宝卿,李嘉珏,乔红霞.牡丹栽培始于晋[J].花卉园艺,2004,(10):16~19.
4 陈俊愉.呼吁及早选定梅花牡丹做我们的双国花[J].中国园林,2005,(1):45~46.
5 王院成,马信强.论洛阳花会发展中牡丹文化的开发[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2):55~58.
6 陈永生,吴诗华.中国古牡丹文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18~23.
7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清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8 陈平平.我国宋代的牡丹谱录及其科学成就[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17(3):254~261.
9 王子凡,张明姝,戴思兰.中国古代菊花谱录存世现状及主要内容的考证[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28(1):77~90.
10 久保辉幸.宋代牡丹谱考释[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29(1):46~60.
11 周肇基,魏露苓.中国古代兰谱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17(1):69~81.
12 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 陈平平.中国宋代牡丹谱录种类考略[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0,16(4):1~8.
14 黄雯.中国古代花卉文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40~49.
15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M].百川学海本.
16 薛凤翔.亳州牡丹史[M].万历刻本.
17 余鹏年.曹州牡丹谱[M].乾隆刻本.
18 佚名.亳州牡丹志[M].万历新安汪氏刻山居杂志本.
19 徐金光,张鹏远,陈相国,张家燕.菏泽牡丹的栽培历史[J].山东林业科技,2001,(6):37~38.
20 陆游.天彭牡丹谱[M].万历年间新安汪氏刊本.
21 周师厚.洛阳牡丹记[M].《笔余丛录》本.
22 计楠.牡丹谱[M].道光十三年刊本.
23 山东省菏泽市志编纂委员会.菏泽市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3.
24 姚元之.竹叶亭杂记[M].光绪十九年姚虞卿刻本.
25 李保光,田索义.新编曹州牡丹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26 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M].崇桢二年刊本.
27 阎双喜.中国牡丹史考[J].中国农史,1987,(2):92 ~100.
28 阳海清.中国丛书广录(下)[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29 蓝宝卿,等.中国牡丹全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0 陈冬生.明代以来曹州牡丹栽培发展史考述[J].古今农业,1998,(4):38~45.
31 李嘉珏.中国牡丹起源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2):22~26.
32 成仿云,李嘉珏.中国牡丹的输出及其在国外的发展Ⅰ:栽培牡丹[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1):109~116.
33 陈平平.中国宋代江南和两浙观赏牡丹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7(4):42~47.
34 慎懋官.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M].万历九年刻本.
35 吴曾.能改斋漫录[M].清刻守山阁丛书本.
36 杨宝霖.灯窗琐语(读农书札记四则)[J].农业考古,1986,(1):418~420.
37 苏轼.苏东坡坡全集上册·牡丹记叙[M].北京:中国书店,1986.308.
38 杨宝霖.宋代花谱佚书——沈立《牡丹记》[J].农业考古,1990,(2):336.
39 朱弁.曲洧旧闻[M].清知不足斋丛本.
40 周师厚.洛阳花木记[M].清顺治三年宛委山堂刻本.
41 潘法连.读《中国农学书录》札记八则[J].中国农史,1984,(1):116~120.
42 脱脱.宋史·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5205~5207.
43 张邦基.陈州牡丹记[M].《说郛》第一百四卷.商务印书馆本.
44 丘璿.牡丹荣辱志[M].武进陶氏影刻宋咸淳刻百川学海本.
45 何绍基.(光绪)重修安徽通志[M].350卷.清光绪四年刻本.
46 姚燧.牧庵集[M].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47 耶律铸.双溪醉隐集[M].四库全书本.
48 陈平平.论元代耶律铸牡丹园艺实践著述的科学成就[J].古今农业,2005,(2):30~35.
49 高儒.百川书志[M].观古堂书目丛刊本.
50 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M].济南:齐鲁书社,1999.
51 邓本章.中原文化大典 著述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233.
52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856~857.
53 高濂.雅尚斋遵生八笺[M].明万历刻本.
54 陈平平.薛凤翔与牡丹[J].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5(4):89~98.
55 汪灏.广群芳谱[M].清康熙刻本.
56 金家年.夏之臣与《评亳州牡丹》[J].安徽大学学报,1990,(2):87~89.
57 潘法连.读《中国农学书录》札记五则[J].中国农史,1984,(1):93~96.
58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M].四库全书本.
59 钮琇.亳州牡丹述[M].道光十三年吴江世楷堂刻.
60 舒迎澜.牡丹种植八法[J].花木盆景,1995,(4):8.